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γIL-2体外诱导自身LAK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killingcell),对眼部早、中期恶性肿瘤病人进行瘤区注射,取得较好效果。25例恶性肿瘤中,IL-2LAK细胞治疗10例;肿瘤完全消退9例,部分消退1例。手术+IL-2LAK细胞治疗15例,肿瘤完全消退。随访中除1例肿瘤部分消退失访外,其他24例经1~5年观察均未见复发。以上结果表明,自身LAK细胞局部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IL-2/LAK细胞治疗13例晚期肝癌患者,取市中心血站淋巴细胞制备同样异体LAK细胞,1疗程LAK细胞总数91 ̄120x^10^8,分为6 ̄8次连日输注,同时加入IL-210 ̄20万^u/次。经1 ̄2个疗程治疗,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69.2%(9/13)。其中IL-2/LAK配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或/和抽腹水后注入IL-2 220-40万^u治疗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2.0mm微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2.0mmsmallincisionlenticuleextraction,2.0mm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withfemtosecondlaser,FS-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方法 研究纳入行2.0mmSMILE的近视患者48例(96眼),同期行FS-LASK者50例(100眼),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visual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屈光度、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oflife,QOL)得分及手术满意度量表评分。结果 在术后1周以后SMILE组视力高于FS-LASIK组,且状态较FS-LASIK组更为稳定。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SMILE组UCVA≥术前BCVA的比例高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早期(术后1周)SMILE组存在1例过矫,而FS-LASIK组存在1例欠矫,但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手术患者均在±1.00D范围内。术后平均角膜前表面形态变异指数及垂直不对称指数在各时间点均为FS-LASIK组大于SMI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QOL得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QOL得分均较术前有所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MILE:t=-13.85,P=0.00;FS-LASIK:t=-13.21,P=0.00),而两组术后6个月QOL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较高的再次手术选择率及手术推荐率,并且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2.0mmSMILE与FS-LASIK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稳定性以及可预测性,术后都可获得良好的视力及良好的生活质量,前者更好地保持了角膜前表面的形态。  相似文献   

4.
非球面切削LASIK治疗—10D以上高度近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评估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10D以上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SCMD气动式角膜切割刀及SCHWINDKERATOM—F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利用Ultravision非球面切削程序对-10D以上高度近视(等值球镜-10.25~-30.00D)117例180只眼行LASIK手术,其中屈光度-10.25D~-15.00D(A组,超高度近视)78只眼,平均-12.62±1.52D;屈光度-15.50D~-30.00D(B组,极高度近视)102只眼,平均-19.18±3.38D。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1.0者A、B二组分别达57.7%及25.5%,裸眼视力≥0.5者分别达94.9%及76.5%;屈光度在±1.00D以内的分别达41.0%及19.6%,在±3.00D以内的分别达83.3%及51.0%。A、B二组各有1眼(分别占1.3%及1.0%)术后3个月有黄斑出血,6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低于2行以上。结论:非球面切削LASIK手术对于矫治-10D以上高度近视有很好的疗效,影响手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为视网膜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insitukeratomilleusis,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材料和方法术前屈光度为-1.25~-6.00D的近视569只眼,其中137只眼接受LASIK手术,432只眼接受PRK手术,随访6-16个月(平均8.9±2.6个月)。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复查。结果LASIK组术后屈光状态较PRK稳定,回退幅度较PRK小,术后6个月时,LASIK组和PRK组分别有94%和87%屈光度在±1.00D内(p<0.05),分别有84%和71%屈光度在±0.50D以内(p<0.01)。LASIK组术后视力恢复较PRK快,术后1周的平均裸眼视力超过1.0,术后6个月时,LASIK和PRK组中裸眼视力0.5或以上者分别占100%和94%(p<0.01),裸眼视力1.0以上者分别占86%和72%(p<0.01)。结论LASIK不仅适合治疗高度近视,也适合治疗中、低度近视。对于中、低度近视,LASIK的疗效优于PRK。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欠矫的再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4例(36只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欠矫的患眼,再行原瓣下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其中2只眼在LASIK术后1个月内施行,34只眼在术后3~5个月内施行。36只眼行LASIK前的屈光度数为:-5.00~-17.87D,平均-10.75±3.41D,LASIK后欠矫的度数为:-1.25~-5.50D,平均-3.12±1.16D。再手术后,随诊3~6个月。26只眼(72.2%)的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2只眼的裸眼视力较术前矫正视力增加一行,8只眼的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一行。术后角膜瓣平整,角膜界面清晰,因此,LASIK后屈光欠矫可于术后3~6个月内于原角膜瓣下的基质层再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手术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有效浓度的β受体拮抗剂对肾上腺素的拮抗作用。方法用氚(H3)标记的环磷酸腺苷(adenosine3′,S′-monophoshate,cAMP),以蛋白竞争结合法测定细胞内cAMP的含量。结果(1)撤除10-5mol/L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噻吗心安(timolol)后,5小时内肾上腺素对小梁细胞cAMP的作用无明显恢复。撤除10-6mol/L噻吗心安后5小时内,肾上腺素的作用仅部分恢复。(2)撤除选择性β2受体拮抗剂ICI118,551(10-5mol/L,10-6mol/L)后,5小时肾上腺素的作用部分恢复。(3)撤除10-5mol/L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比索洛尔(bisoprolol)后,15分钟肾上腺素的作用即有明显恢复。结论噻吗心安和ICI118,551对肾上腺素的拮抗作用强,时间持久;比索洛尔对肾上腺素的拮抗作用弱,持续时间短。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牛眼小梁细胞上存在β受体,且以β2受体为主。  相似文献   

8.
利用培养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我们观察了多种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对RPE细胞内第二信使磷酸肌醇(InsPs)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5-羟色胺(5-HT)及5-HT2受体激动剂如α-甲基-5-羟色胺、Quipazine、和DOI(1-[2.5dimethoxy-4-iodophenyl]-2-aminopropanc)均刺激大鼠RPE细胞[3H]-InsPs形成,5-HT刺激[3H]-Insps形成的效应可被5-HT2受体拮抗剂Ketanserin完全阻断,而5-HT3,拮抗剂MDL72222对之无阻断作用。5-HT的效应还可被蛋白激酶C激活剂PMA(4β-phorbol12-myristatc13-acetate)部分抑制。结果清晰表明,在大鼠RPE细胞存在着与Insps信使通路相偶联的5-HT2受体。  相似文献   

9.
Lu Y  Li M  Shen Y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2):124-126
目的测定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能拮抗剂对牛眼小梁细胞内环磷酸腺苷(adenosine3′,5′-monophoshate,cAMP)的影响。方法用3H标记的cAMP,运用蛋白竞争结合法测定细胞内cAMP的含量。结果(1)10-5mol/L的肾上腺素可使牛眼小梁细胞内的cAMP成倍增加。(2)噻吗心安和ICI118,551在较低浓度10-6mol/L时即可有效拮抗10-5mol/L肾上腺素的作用。(3)比索洛尔只有在较高浓度(≥10-5mol/L)时才能有效拮抗肾上腺素的作用。结论10-5mol/L肾上腺素可使小染细胞内的cAMP成倍增加,可能与其增加房水流出率有关;牛眼小梁细胞上存在β受体,且以β2受体为主。  相似文献   

10.
自动板层成形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自动板层成形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及并发症。用自动板层切削刀和Keracor.116准分子激光机,治疗50例77眼。术前平均近视屈光度-18.03±2.84,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平均近视屈光度-0.20±3.03。并发症:角膜瓣脱失,瓣皱,上皮植入等。结论:LASIK是高度近视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治疗近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美国CHIRON公司keracor117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68例130眼近视患者行PRK治疗。术前屈光度(等值球镜)为-2.00—-9.75D(x±s:-5.11±1.81D)散光度0—-4.0D。结果:术后3—6个月残留屈光度为+0.08±0.29D,裸眼视力≥0.8者占94.2%,≥1.0者占90.4%。术前屈光度-2D—-6D患眼,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5.2%,≥1.0者占94.2%;术前屈光度-6.25D—-9.75D者,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1.7%,≥1.0占65.4%。实际矫正度数在预测矫正度±0.5D范围内者占84.6%,0.8%的术眼有2级以下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1.5%术眼角膜有丝状物,1.5%术眼用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者占5.2%。结论:PRK治疗中低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稳定性好,预测性强,值得临床应用。但术后应注意护理及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allincisionlenticuleextraction,SMILE)及飞秒激光LASIK(femtosecond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40例80眼高度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度数为-7.00~-10.50D)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SMILE组20例40眼行SMILE,FS-LASIK组20例40眼行VisuMaxFS-LASIK,观察时间点为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术后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数、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形态等。结果 安全性:术后3个月SMILE组和FS-LASIK组最佳矫正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为97.5%(39/40)、95.0%(38/40)(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1.15±0.12、1.09±0.14(P>0.05)。有效性:术后3个月SMILE组和FS-LASIK组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为95.0%(38/40)、80.0%(32/40)(P<0.05),术后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1.11±0.13、0.98±0.14(P<0.05)。可预测性(精确性):术后3个月SMILE组和FS-LASIK组等效球镜在±0.50D的比例分别为95.0%(38/40)、70.0%(28/40)(P<0.05);等效球镜在±0.75D的比例分别为97.5%(39/40)、82.5%(33/40)(P<0.05)。稳定性: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各时间点SMILE组和FS-LASIK组等效球镜度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地形图形态:SMILE组和FS-LASIK组角膜地形图都以平滑型最多,分别占82.5%(33/40)、60.0%(2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LE及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均安全、稳定,而SMILE有效性、可预测性、精确性、术后角膜形态均稍好于FS-LASIK,矫正高度近视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重度近视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重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对268眼(145例)-12.00~-29.00D的重度近视患者进行LASIK手术治疗并随访12个月。结果术后12个月视力≥术前矫正视力者占94.8%,术后屈光度在±2.00D以内占95.5%,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平均屈光度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LASIK是治疗重度近视的有效方法,且稳定性和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研究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157眼,其中中度散光-1.00~-3.00D48例95眼、高度散光-3.00~-6.00D32例62眼。其中SMILE组(40例79眼)和LASEK组(40例78眼)。SMILE组采用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手术切口长度为2mm,位于120°,角膜帽厚度均为120μm,透镜直径6.4~6.6mm,帽直径为7.1~7.2mm;LASEK组行LASEK,体积分数20%酒精浸泡20s,保留角膜上皮瓣。观察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最佳矫正视力、残余残光度数及角膜地形图形态。结果 SMILE组和LASEK组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为93.7%(74/79)和89.7%(70/78)、92.4%(73/79)和88.5%(69/78)、91.1%(72/79)和87.2%(78/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裸眼视力均无增加或减少两行及以上。两组的目标屈光度均为0,术后1个月等效球镜及残余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等效球镜及残余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术后两组地形图都以圆形及椭圆形最多,分别为75.9%(60/79)、71.8%(5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均有安全性、有效性,术后角膜形态良好,但SMILE的稳定性及精确性优于LASEK,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对阻塞性泪道MEK/ERK信号转导通路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阻塞性泪道疾病的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0只健康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Nd-YAG激光组(Y组)、MMC组及Nd-YAG激光+MMC组(Y+M组),每组各6只。通过球囊导管摩擦泪道建立阻塞性泪道模型,Y组、MMC组、Y+M组家兔分别给予Nd-YAG激光、MMC、Nd-YAG激光联合MMC治疗,治疗3个月后处死,光镜观察泪道上皮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PCNA、ERK1、ERK2、MMP-3、MMP-9阳性细胞面积。分离阻塞性泪道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加入DMSO)及阳性荧光组(加入MEK抑制剂PD98059),采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ERK1、ERK2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PCNA、ERK1、ERK2、MMP-3、MMP-9阳性细胞面积均大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Y组、MMC组、Y+M组PCNA、ERK1、ERK2、MMP-3、MMP-9阳性细胞面积均显著小于模型组,其中Y+M组小于Y组及MM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空白组、阴性对照组、阳性荧光组ERK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2.32±7.45、149.36±7.96、64.32±5.23,ERK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4.98±6.78、151.22±8.23、65.45±3.45,阳性荧光组中ERK1、ERK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d-YAG激光与MMC联合应用可增加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MC阻断MEK/ER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2,TIMP-2)与原发性青光眼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分A组、B组、C组、D组、E组、F组6组,每组30眼。A组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组,B组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组,C组为POAG合并2型糖尿病组,D组为PACG合并2型糖尿病组,E组为糖尿病性白内障组,F组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房水及血清中TIMP-2及MMP-2的含量,并计算TIMP-2/MMP-2值。结果 在6组研究对象的房水中,MMP-2浓度在A组为(24.92±6.62)μg?L-1、B组为(36.80±15.07)μg?L-1、D组为(28.44±5.78)μg?L-1,均较F组的(22.87±3.54)μg?L-1显著升高(均为P<0.05);同时房水中TIMP-2浓度在A组为(43.92±19.57)μg?L-1、B组为(76.13±27.67)μg?L-1、D组为(61.92±6.51)μg?L-1,也均较F组的(22.48±3.56)μg?L-1显著升高(均为P<0.05)。A、B、C、D组房水中TIMP-2/MMP-2值较E组和F组显著提高,约为其2倍,但A组、B组、C组、D组间TIMP-2/MMP-2值无显著性差异。在6组研究对象的血清中,A组MMP-2和TIMP-2浓度最高,分别为(396.75±49.30)μg?L-1和(337.67±62.78)μg?L-1,其余各组间MMP-2和TIMP-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6组研究对象血清中TIMP-2/MMP-2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TIMP-2/MMP-2值均存在失衡,说明MMP-2的活性变化及TIMP-2/MMP-2值与POAG和PACG的发病密切相关,但2型糖尿病对原发性青光眼的病程进展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使用半剂量维替泊芬和半能量激光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CCS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科就诊的CCSC患者25例(33眼),所有患者接受静脉注射剂量为3mg?m-2体表面积的维替泊芬和能量为25J?cm-2的PDT治疗,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复查,重复进行BCVA、裂隙灯、间接眼底镜和OCT检查,治疗后6个月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末次随访时视力改善者31眼、稳定者2眼,最佳矫正视力(0.15±0.09)LogMAR,与治疗前的(0.50±0.18)LogMA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34,P<0.001);OCT检查示,显效率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8.5%、84.8%、93.9%和100.0%。CCSC眼治疗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391.53±101.18)μm,与治疗前的(483.21±89.13)μm相比明显降低(t=-3.902,P<0.001),黄斑中心凹下平均脉络膜厚度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治疗后6个月FFA结果显示33眼渗漏病灶均完全消失。未观察到复发、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半剂量维替泊芬和半能量PDT治疗对于单纯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的CCSC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超高度近视LASIK后视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超高度近视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前及术后矫正视力的情况。方法:对1996年5月至1998年5月在我院行LASIK术,并随诊6个月以上的69例133只超高度近视的术前及术后的矫正视力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手术后1周平均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略有下降,但随时间(6个月以上)的推移有上升趋势。术后1个月时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   

19.
PRK后近视回退的LASIK再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治疗中、高度近视后,屈光回退的疗效,用波长193nm的ArF准分子激光对27人(48眼)行PRK后屈光回退的患眼,再行LASIK,其中4眼在PRK后10个月施行,44眼在PRK后1年~1年半施行。结果:PRK术后屈光回退为-1.75D~12.25D平均为-5.44D±3.09D;再手术后,随访3~10个月,43眼的屈光度在±1.00D之内,5眼有-3.00D的欠矫。45眼的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3眼低于术前矫正视力。结论:PRK后的屈光回退可行LASIK再矫正,手术方法与第一次行LASIK完全相同,再次手术时间应在PRK后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 和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中、低度近视400 例(710 眼) ,其中PRK 组343 眼,平均屈光度-4 .18±1.24D。LASIK 组367 眼,平均屈光度- 4.75±1.10D。两组均于手术后1、3、6、12 个月复查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及角膜上皮下基质混浊等并发症情况。结果:PRK组欠矫> -1.00D者9.03% ,LASIK组为4 .80 % (P< 0.01) 。角膜上皮下或层间混浊(Haze)发生率:PRK组0 级86 .59% ,1 级11.37% ,2 级2 .04% ,3 级以上无。LASIK组0 级95.10% ,1 级2.45% ,2 级以上无。结论:LASIK术式较之PRK术式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而稳定,用药少,痛苦少,并发症少,欠矫率低等优点,中低度近视治疗应首选LASIK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