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中,口服降糖药物以其有效、安全、方便及无创等优点,仍然牢牢地占据着治疗的一线地位。但由于2型糖尿病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负责分泌胰岛素的胰岛13细胞功能呈进行性下降,因此,许多病友,到了疾病的某一阶段以后,将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
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均存在。尽管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素分泌不足便成为主要矛盾,最终大部分患者亦需外源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因此,胰岛素治疗几乎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糖尿病人的快速增加,早期胰岛素治疗改变了2型糖尿病传统阶梯式治疗方案,使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因此,医务工作者和糖尿病患者正确了解胰岛素的治疗知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文献,从胰岛素的适应人群、分类、生理特性、治疗方案、副作用和进展展望等六大方面介绍胰岛素治疗的中外进展,给医患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做参考。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病程的逐步进展,可出现胰岛B细胞功能的减退及胰岛素抵抗的加重,继而导致多系统、多脏器的进行性损害。2型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模式,包括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即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等,当口服降糖药失效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阶梯模式。  相似文献   

5.
杜桂芹  荫晴 《健康大视野》2005,13(12):70-7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方法通过对门诊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知识的了解和误解的问卷调查,分析原因一结果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极低,相当部分患者对胰岛素有所误解:结论应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多种方式的宣教形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强化教育,使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选择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史丽君 《现代保健》2010,(16):51-5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胰岛索水平,发现糖尿病病程中血清胰岛素量的改变。方法将150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中的血糖与同步进行的胰岛素分泌实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大多数2型糖尿病的病程是从胰岛素过多开始的,是以胰岛素作用进行性降低,B细胞功能不断恶化以及胰岛素减少为特点。结论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都威胁着人类健康,患者了解自己的病程,采取不同的措施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7.
潘华 《社区卫生保健》2008,7(5):367-369
针对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对使用胰岛素治疗存在的认识误区或未定时治疗、拒绝使用的情况,笔者就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现状、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等作综述,以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正确应用胰岛素,保护胰岛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咏  刘媛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1):1581-1581
作者将初发2型糖尿病73例,随机分成胰岛素治疗组及口服降糖药治疗组,强化治疗。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早期用胰岛素治疗优于口服降糖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疗法已不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晚期所采用的迫不得已的治疗方法,其可使T2DM患者血糖严格控制,有效缓解或减慢各种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预后,现对T2DM胰岛素疗法的进展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据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的人运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口服降糖药物的方法不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而需加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属注射类药物,患者大多时间是出院后回家使用,因此,护士必须在患者住院期间指导其学会安全使用胰岛素,以保证出院后能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1.
方华 《药物与人》2014,(5):73-73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因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临床上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临床以2型糖尿病最为多见,该型主要病理特点为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目前对于血糖不能得到很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这是避免陧性并发症发生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刘伟 《健康天地》2010,4(3):86-86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水煎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番石榴叶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用番石榴叶水煎剂治疗8周,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组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模型组,并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番石榴叶能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4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并对治疗成功的患者随访半年。结果 4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逆转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的功能及改善一些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有良好的疗效,并能够改善这些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4.
自1921年加拿大科学家Banting等发现胰岛素[1]以来,作为治疗糖尿病的利器,胰岛素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各个时期.通过降低血糖有效的消除了糖尿病高血糖症状、减少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于2型糖尿病,基于其病理特点:β细胞功能的渐进性减退[2-6].使得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接受胰岛素替代治疗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功能障碍所致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异常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儿童期糖尿病主要有以下两种:①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所造成,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绝大多数儿童糖尿病属于此型;②2型糖尿病:是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和(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所致,多见于成  相似文献   

16.
贾琳 《中国保健》2009,(20):857-857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为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门冬胰岛素30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廖明  罗和平  张清生 《现代保健》2008,(36):157-158
目的研究胰岛素增敏剂马来酸罗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胰岛素增敏剂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结果本组30例病人中,FBS、2hPBS、TG、TC、HbAlc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胰岛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可作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减少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的一线药物和药物联合治疗中的基础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磁分离酶联免疫技术比较86例1型和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血糖、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病人在标准馒头餐试验中,60分、120分、180分血清胰岛素和C-肽明显升高。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在发病的不同进展阶段,发生糖代谢紊乱的原因有所区别,用药原则也有差异。糖尿病进展分三期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即对胰岛素不敏感)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即机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方法通过对门诊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知识的了解和误解的问卷调查,分析原因.结果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极低,相当部分患者对胰岛素有所误解.结论应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多种方式的宣教形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强化教育,使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选择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