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AnalgesiaPCA)是一种全新的术后镇痛模式,因其简便,安全和镇痛的有效性[1],目前已被较多的医患接受,并被广泛采用。我科从2000年3月~8月使用PCA术后镇痛病人进入麻醉恢复室共275例。现就在麻醉恢复室期间的监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75例,男142例,女133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5.3岁。手术类别:普外科104例(38%),骨科98例(36%),妇科53例(19%),胸科20例(7%)。1.2 监测:术后需…  相似文献   

2.
全麻病人在麻醉及麻醉恢复中的护理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珍爱  吴伯娟 《河北医药》2001,23(8):638-639
全麻是进行胸腹腔、颅脑及心脏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也是对病人生命体征影响最严重的麻醉方式 ,所以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配合好麻醉科医师详细观察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勤巡视勤观察 ,术后确保病人安全过渡到清醒期。全麻病人主要针对病人呼吸、血压、神志及精神状态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1 病人入室前 ,先做好各种物品及抢救器械和药品准备。全麻手术 ,在麻醉前一定先检查吸引器能否正常运行 ,吸力够不够 ;检查药品盆中的药品是否齐全 ,如肾上腺素、多巴胺、NaHCO3、间羟胺等抢救药品是否有 ;氧气瓶内氧气压力是否达到…  相似文献   

3.
卢秋映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196-196,F0003
目的分析麻醉后恢复室(PACU)全身麻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本院行全身麻醉术后入PACU患者共718例,按年龄将其分成少儿组、成人组、老年组,统计分析各组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少儿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67.77%)、老年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78.64%)明显高于成年组(58.80%)(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宜延长其PACU的观察时间,对不同的个体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使用Supreme喉罩全身麻醉手术后的成年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发生的并发症,探讨采取相应处理对策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1536例全身麻醉患者使用Supreme喉罩术后在PACU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发生喉罩移位引起的通气障碍、呛咳、体动、反流、误吸、恶心、呕吐、咽痛、喉痉挛等不良反应采取一些预防或处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在PACU顺利拔除喉罩并安返病房。其中55例(3.58%)出现轻微咽痛不适,8例(0.52%)出现呛咳、体动,9例(0.59%)出现喉罩移位引起通气障碍,经及时对症处理好转;无反流、误吸、喉痉挛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表面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喉罩,置入喉罩动作轻柔,套囊适当充气,可减少患者的咽痛不适、呛咳等并发症;经喉罩胃液引流管及时吸引胃液和气体,可有效防范反流、误吸,更好地保护气道。转运患者过程中,保持喉罩的稳定性极为重要,以防止喉罩移位致通气障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麻醉后监测室的临床意义,谈谈此项目工作的体会。方法 420例全麻人PACU监护,男121例,女299例,1个月~82岁,气管插管静脉-吸复合麻醉289例(68%),全凭静脉复合麻醉131例(32%)。结果患者在PACU留观时间1~4 h,386例患者占(91.9%)在1 h内达到出PACU的标准,安全返回病房,34例(占8.1%)患者因病情原因停留时间较长,此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和意外主要有心律失常、低血氧症、恶心、呕吐,拔管后呼吸抑制和躁动等。结论监护设备完善、急救物品齐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管理规范是确保和提高PACU患者监测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回顾麻醉恢复室(PACU)中全麻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要点,提高PACU中护理人员工作水平。方法:系统搜集近4年来有关PACU中工作方法及对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人性化和各种并发症的护理,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PACU作为全麻术后患者主要的恢复场所,其重要性不可忽略,应不断加强PACU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保障PACU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麻醉恢复室679例次并发症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8月~2005年3月麻醉恢复室(re-covery room,RR)收治全身麻醉后病人1130例,其中317例(28·05%)病人发生各种并发症679例次,除2例送入ICU行呼吸支持外,其余经及时处理大都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17例中,男176例,女141例;年龄3个月~89岁,其中≤14岁的小儿79例(24·9%)。317例中尚未拔除气管导管者130例(41·0%),79例小儿中22例(27·8%)。行静吸复合麻醉302例,全凭静脉麻醉8例,全麻用连续硬膜外阻滞7例。按我院规定,全部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和大部分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直接送回本科ICU,317例分布于下列各科:耳鼻喉科129例,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骨科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行全麻骨科手术患者,排除未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者,余下患者完全苏醒后即进行疼痛评分,记录VAS>3分、恶心呕吐、寒战、嗜睡、谵妄、液体脱落、低氧血症等并计算发生率,根据不同麻醉方式、不同手术、性别、年龄分类分析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措施。结果 1437例患者中83%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GN组),17%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G组)。两组患者手术构成情况明显不同,G组(全身麻醉)以脊柱手术为主,GN组(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以四肢手术为主(P<0.05)。G组患者术后疼痛、寒战、谵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GN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脊柱手术术后疼痛发生率最高(56.91%),其次为肩关节、髋关节及骨盆手术(分别为37.5%、35.44%、25%),明显高于上下肢手术的4.42%、5.67%(P<0.05)。女性患者寒战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老年患者疼痛、瞻望、嗜睡、低氧血症、液体脱落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段患者(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可显著减少PACU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有关。加强麻醉恢复室观察与护理,可使骨科手术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外科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预防疾病的意识加强,一些疾病的早期发现以及复杂合并伤的发生,增加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同时,手术医生与患者对手术麻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希望手术部位暴露充分,便于操作,患者要求安全,无痛苦地接受手术治疗。而临床上常用的连续硬膜外麻醉,神经干阻滞麻醉等麻醉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全身麻醉以其安全性,便于术中控制患者生命征,以及医生的手术操作,日益普遍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麻醉后恢复室(PACU)4年收治的患者,探讨影响PACU治疗时间的因素。方法统计分析2007例PACU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麻醉方法、是否带气管导管、入室原因对恢复室治疗时间的影响。结果所有经过PACU治疗送回病房的患者,均平稳、安全复苏。恢复室平均时间为(65.84±38.69)m in。性别、麻醉方法对PACU治疗时间无影响(P>0.05);年龄、是否带气管导管、入室原因等因素对治疗时间有明显影响(P<0.01)。结论老年、带气管导管入室、术后循环呼吸不稳可使PACU治疗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2.
麻醉恢复室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监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科室。术后患者由于受麻醉、外科手术、原有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身麻醉术后早期是患者情况多变的高危时期,所以PACU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和康  相似文献   

13.
开胸非心脏手术创伤大,术后麻醉恢复期发生的并发症急重。麻醉后患者进入麻醉后恢复室在专业麻醉护理人员短时重点监测护理下,等待麻醉效应充分逆转,促进顺利恢复。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针对各种并发症,精心观察,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麻醉恢复室开展和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对手术患者从术前访视,围麻醉苏醒期的专科护理,麻醉苏醒后的人性化护理三方面加强实施。结论优质护理的应用,使患者保持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5.
麻醉恢复室的任务是在术后恢复早期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这对于减少术后意外和并发症,保证手术和麻醉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性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逐步认识到建立与发展研究老年人机构的重要性,对老年人的现代医学研究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麻醉恢复室的任务是在术后恢复早期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这对于减少术后意外和并发症,保证手术和麻醉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性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逐步认识到建立与发展研究老年人机构的重要性,对老年人的现代医学研究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杜婷  姚莉  汤晋 《贵州医药》2010,34(9):857-858
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简称PACU)是患者麻醉手术后苏醒以及恢复的场所,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残留作用尚未消失,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易发生躁动,呼吸道阻塞,呕吐误吸及心血管意外,体温异常等并发症,术后的观察极其重要.恢复室成立的初衷就是保证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将苏醒期并发症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6月6日至2018年5月2日的74例麻醉后恢复室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管理组用常规方法,一体化管理组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效果。结果一体化管理组各项指标更好,P <0.05。结论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9.
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恢复室又称麻醉后监护室,是对手术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科室,其中主要工作是由麻醉护士承担。由于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醉效果并未消失,各种麻醉药和肌松药仍有一定的残余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管理,减少和预防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保障麻醉后病人的安全恢复,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