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报道 4 2例房性心动过速 (AT)电生理特点及消融治疗。方法  4 2例患者均行电生理检查 ,心动过速能被心房快速起搏及心房早搏刺激终止 ,心室起搏时无室房传导。对起源于上腔静脉和左下肺静脉 5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 ,分别采用局灶点消融和消融电隔离方法终止心动过速。结果  5例房性心律失常病人 ,采用局灶消融和电隔离消融分别有效终止房性心动过速。AT病人均采用激动标测并结合拖带或隐匿拖带寻找消融靶点 ,靶点局部电位较体表心电图P’波提前 30~ 6 0ms以上 ,结合机械阻断等选择靶点可提高成功率 ,选择双大头标测能缩短手术时间 ,AT的机制不同对消融的成功无影响。结论 起源于上腔静脉和左下肺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由于心动过速造成心脏扩大 ,成功消融治疗后心脏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方全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0):685-686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最早报道于1987年,我国自1991年开始这项工作,并迅速在全国展开。至今接受消融的病例已逾数万。治疗的范围已从室上性心动过速扩展到室速和房颤。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成功率已达96%以上。局灶房颤消融也在部分医院开展,对合适病例的消融成功率可达70%。以下就射频消融的适应证和不同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消融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于世龙 《医学理论与实践》1999,12(3):116-117,129
<正> 随着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深入研究,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也在不断进展。诊断方面的进展主要在快速心律失常,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以及长Q—T综合征等。治疗方面的进展包括多中心双盲随机观察药物疗效、导管射频电消融以及安装ICD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等。 1 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近年对其研究又有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而全部行射频消融术的病人,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房性心动过速伴阵阵发性心房扑动1例。结果:全部20例病人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1例出现并发症,占5%,随访1-24个月,1例复发(5%),而再行射频消融治疗获得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常规标测与Carto系统标测的结果差异。方法:50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32例采用常规标测,25例采用Carto系统标测(包括常规标测消融失败的7例)。平均随访20±11月,观察常规标测组和Carto系统标测组射频消融即刻和远期成功率及安全性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二组"射线暴露时间。结果:①常规标测组和Carto系统标测组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分别为78%、100%,远期成功率分别为68%、96%,无1例发生并发症;成功术后,由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引起的症状消失。②Carto系统标测组%射线暴露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标测组。结论: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高,Carto系统标测比常规标测更有优势,且明显减少X射线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小结射频导管消融治疗96例快速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对96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房室旁道51例53条、房室结双径路23例、室性心动过速16例、房性心动过速4例、心房扑动2例。消融前常规行电生理检查,以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和解剖部位。结果:全组首次消融成功率为926%,其中左侧房室旁道为100%,左室室性心动过速为857%,右室室性心动过速为556%,房性心动过速为75%,心房扑动为100%。消融术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率为34%,二次消融成功率为100%。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是治疗某些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虽然非药物方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射频消融根治房室结构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速(室速),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显著改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后,但是,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疗效不确切,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导管消融成功率低或即使接受了ICD治疗也需要长期服药.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仍然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主线.……  相似文献   

8.
吴书林  方咸宏 《海南医学》2002,13(12):86-88
CARTO系统应用磁场定位标测技术 ,少用或不用X线 ,克服传统射频消融的局限性。在临床各种心律失常消融实践初步显示其优点 ,并且在理论上有助于鉴别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 ,加深对心律失常机制的理解。CARTO系统将心内电生理信息与空间解剖结构结合起来 ,有助于了解不同心律失常机制及起源的特殊心内结构。可鉴别局灶性和折返性心动过速。如果标测了整个折返环 ,激动时间范围将等于心动过速周长 ,且最早和最晚激动点在空间位置上很接近。相反若为局灶性 ,属自律性增高机制 ,将表现为激动时间的全范围通常小于心动过速周长。明确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电磁标测系统(CARTO)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对42例症状明显、发作频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CARTO激动标测下导管射频消融术,消融终点为房性心动过速终止并且药物加程序电生理刺激均不再诱发。结果:42例患者中41例手术即刻成功(97.6%),消融成功靶点分布:肺静脉来源21例(50%),二尖瓣环周围5例(11.9%),左心耳2例(4.8%)、右心耳1例(2.4%),左心房顶部1例(2.4%)、左心房后侧壁2例(4.8%),希氏旁3例(7.1%)、高右房前壁2例(4.8%)、低右房侧壁1例(2.4%)、冠状窦口2例(4.8%)、右房后壁偏间隔2例(4.8%)。除了2例股静脉血肿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9.95±3.9)个月,累计无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率为95.2%。结论:CARTO系统激动标测指导下的局灶性房速的标测和消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评价临床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技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216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7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8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室性心动过速12例。结果成功198例,总成功率为91.7%。有5例出现并发症,占2.3%。随访1~36月,8例复发,5例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根治快速心律失常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心内膜根治房颤开始于1994年Swartz等[1]报道的“类迷宫术“,对34例房颤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成功率达80%。不久,Haissagurre等[2]也报道了单点消融根治局灶性房颤,但病例较少(仅3例报导);1997年Haissagurre等[3]报导了15例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成功率达87%。这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局灶性房颤消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起源于非冠状动脉主动脉窦(A S)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AT)患者的电生理特征和导管消融。背景:靠近H is束(H B)区域局灶性AT患者消融失败时应该考虑起源于非冠状动脉AS,因为二者的解剖位置相近。方法:这项研究纳入9例局灶性AT患者,其中6例此前行射频消融失败。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治疗216例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评价临床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技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216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75例,房室结折性性心动过速28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室性心动过速12例。结果 成功198例,总成功率为91.7%,有5例出现并发下,占2.3%,随访1~36月,8例复发,5例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根治快速心失常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描述房颤(AF)施行左房消融后冠状窦(CS)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其导管消融治疗。背景:冠状窦与多种室上性心律失常有关。方法:对AF消融中(n=5)或消融后(n=33)形成非典型房扑的38例患者进行标测及消融。此外还包括2例AF消融术中发生的局灶性CS心律失常患者。如果CS起搏后间期与心动过速周期长度一致和(或)心动过速在CS消融中停止,即认为心动过速起源于CS。结果:33例AF消融后形成非典型房扑的患者中,9例(27%)被发现源自CS。总体而言,此次研究中的40例患者中有16例具有CS心律失常,其中14例(88%)为大折返,2例为局灶性。15例患者(94%)…  相似文献   

15.
杨新春 《海南医学》2002,13(12):107-108
窄QRS心动过速 (QRS时限 <0 .11s)在临床上常见 ,近年来 ,随着有创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人们对其机制的认识不断进展 ,对其分类和鉴别诊断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明确。1 窄QRS心动过速的分类 :窄QRS心动过速的分类在不断的发展 ,直至目前仍有一些窄QRS心动过速机制不甚明确 ,故对其分类仍不充分明确 ,目前可进行如下分类 :①窦性心动过速 :其中包括与交感神经张力有关的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②房性过速性心律失常 :包括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大折返环房性心动过速 …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3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0例,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采用起搏标测和(或)激动标测,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采用Carto系统标测.平均随访28±17月,观察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①射频消融治疗即刻成功率90.9%(30/33),失败3例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远期成功率87.9%(29/33),复发1例为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②所有成功病例在消融过程中均有心室反应;③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高;消融过程中出现心室反应可能是成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3年3月至2002年7月射频消融治疗的833例快速心律失常。左房室旁道消融二尖瓣环侧,右房室旁道消融三尖瓣环房侧;房室结双径路通过下位能量递增消融法,改良房室结慢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采用心内膜激动时间及起搏标测相结合方法,标测起源点消融;心房扑动采用三尖瓣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峡部行线性消融的方法;房性心动过速采用双大头电极顺序标测法。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23例,成功51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40例,全部成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2例,成功35例;房性心动过速21例,成功17例;房扑7例,成功5例。消融成功率97.4%,总复发率3.8%,并发症发生率1.8%,无死亡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各类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可重复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房颤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心律失常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加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当前心律失常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热点。自Haissaguerre等[1] 报道用点状消融 (diacreteab lation)治疗局灶性房颤患者取得较满意结果以来 ,局灶性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已成为一个新热点。现作综述如下 :1 局灶性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的理论基础传统的观点认为房颤是由心房内持续性折返激动引起。1981年Hoffman等[2 ] 提出了房颤的随机折返环概念。新近的研究发现房颤时心房并不全部由毫无规律的电活动控制。许多实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特别是阵发性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418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房室结内折反性心动过速(AVNRT)130例,左侧旁道230,右侧旁道45例,室性心动过速(IVT)10例,房性心动过速3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结果 总成功率97.9%,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率高达98%以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2.9%,其中AVNRT复发3例,AVRT复发8例。IVT复发1例,12例再次RFEA均获成功。3例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植入心脏起搏器,1例损伤主动脉瓣,引起反流。2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于各类人群,以AVNRT和AVRT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推广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法 :穿剌动静脉 ,置入刺激和消融电极 ,经多导电生理仪明确消融靶点 ,在局部引入射频电流 ,破坏折返路径。结果 :经电生理检查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12例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在20~40W射频功率下经5~200s的放电消融 ,13例均获得成功(成功率100 %)。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 ,且创伤小 ,安全可靠 ,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