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 198 4年 3月— 2 0 0 0年 11月以来我院收治胸腺肿瘤 2 6例 ,其中恶性 12例 ,良性 14例 ,现就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恶性胸腺瘤  12例 ,男性 9例 ,女性 3例。年龄 15岁~ 6 5岁 ,平均 35岁。病史 1月~ 1年 ,平均 3.5月。伴胸痛 6例 ,咳嗽 4例 ,胸闷低热 3例。查体见胸廓饱满及胸骨压痛各 2例 ,一侧胸部叩浊 4例 ,一侧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3例 ,2例气管移位。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和后外侧切口各 5例 ,前外侧切口 2例。术中见 :肿瘤位于前中上纵隔 6例 ,前中纵隔 4例 ,前中下纵隔 2例。瘤体最大径12 cm~ 2 0 cm,平均 15 .8…  相似文献   

2.
我院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手术治疗胸腺肿瘤及重症肌无力患者 2 7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7例中 ,男性患者 17例 ,女性 10例 ;年龄 4~ 72岁。2 7例中胸腺肿瘤 2 2例 ,年龄 2 0~ 72岁 ,平均年龄 46.1岁 ,其中合并重症肌无力 6例 (2 7.3 % ) ;胸腺肥大或增生合并重症肌无力 5例 ,年龄 4~ 3 4岁 ,平均年龄 18.6岁。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 5例 ,声音嘶哑 1例 ,胸腔积液 3例 ,肌无力 11例 ,体检发现 7例。均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 ,显示前上纵隔增宽或肿块影 2 1例 ,正常 6例 ;CT扫描 2 5例 ,显示肿瘤块影 2 1例 ,胸腺肥大 4…  相似文献   

3.
胸腺囊肿(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囊肿的诊断、治疗。方法:天津市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60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胸腺囊肿16例,其中男5例,女11例;年龄22~78岁,平均44.6岁;病期2天-2年,平均99.8天。术前胸片、CT、MRI检查诊断:胸腺囊肿1例,皮样囊肿1例,14例诊断前纵隔肿瘤(前上纵隔肿瘤12例,前中纵隔肿瘤2例)。结果:1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5倒完整切除:胸骨柄上颈横切口3例,胸骨正中切口3例,左腋径第二肋间切口1例,右后外切口5例,左后切口3例。1例右纵隔胸腺囊肿与心包及上腔静脉粘连,未能全切除,病理检查:肿瘤有完整包膜,囊肿,内含暗红色液体,多为单层。病理诊断为胸腺囊肿,无手术并发症,随访4个月~10年,患者完全生存。结论:胸腺囊肿为纵隔良性肿瘤,易误诊,但囊肿必须有朐腺组织才能确诊,手术切除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在前纵隔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胸外科采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3例前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9.3岁(31~61岁).病理类型为单纯胸腺瘤3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4例,支气管囊肿2例,胸腺囊肿3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完成了前纵隔肿瘤的切除,术中操作时间107 min(75~150 min),术中出血量60 ml(30~180 ml),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1.9天(0~5天),术后住院时间4.7天(2~6天),13例患者均术后随访,未见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64年9月~1996年12月,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诊断的纵隔肿瘤及囊肿23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32例中男152例,女80例;年龄3岁~66岁。畸胎类肿瘤79例(34.1%),<40岁者62例、占78.5%;胸腺瘤66例(28.4%),<40岁者51例、占77.3%;纵隔性囊肿28例(12.1%),其中支气管囊肿10例,心包囊肿8例,肠源性囊肿7例,淋巴管囊肿3例(颈纵隔型2例,纵隔型1例);神经源性肿瘤26例(11.2%);胸骨后甲状腺17例(7.3%);其他16例(6.9%)。 本组232例中,良性肿瘤199例(85.8%);恶性肿瘤33例(14.2%),其中胸腺癌11例,恶性畸胎瘤7例,恶性神经元性肿瘤4例,胸骨后甲状腺恶变1例及其他恶性肿瘤10例。  相似文献   

6.
1993年 8月~ 2 0 0 1年 2月期间 ,我院收治原发性纵隔肿瘤 1 38例。现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 ,并将本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问题加以讨论。临床资料一 性别与年龄  1 38例中 ,男性 79例 ,女性 59例。年龄 6~ 73岁 ,平均 52 .6岁 ,其中小于 50岁的 94例 (68.1 % )。二 肿瘤的病理类型 本组 1 38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 ,肿瘤类型的类别及其百分比 (见附表 )。附表  1 38例纵隔肿瘤的病理类型病理类型例数百分比 胸腺类肿瘤 6 7 4 8.6 %  胸腺瘤 (包括胸腺增生 ) 4 2   恶性胸腺瘤 8   胸腺囊肿 10   胸腺癌 7  神经源…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 3 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77年 3月 1日~ 2 0 0 2年 11月 1日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 2 3 8例。其中胸腺肿瘤 10 4例 ( 4 3 7% ) ,并发重症肌无力 19例 ,发生危象 9例 ;畸胎类肿瘤 3 9例( 16 4% ) ;神经源性肿瘤 3 5例( 14 7% ) ;胸内甲状腺肿 2 6例( 10 9% ) ;纵隔囊肿 17例 ( 7 1% ) ;其他肿瘤 17例 ( 7 1% )。结果 :2 3 8例中彻底切除 2 3 1例 ( 97 0 0 % ) ,7例未能彻底切除者 ,术后给予放疗。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死亡 1例 ( 0 4% ) ,2 3 7例痊愈。结论 :胸部X线及CT检查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起主要作用 ,手术切除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强调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 ,对不同部位的肿瘤采取不同入路 ,注意术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胸腺瘤是前上纵隔之常见肿瘤,具有潜在恶性又不能以细胞学形态来判断其良恶性。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往往疗效不能令人满意。现就我院1990年至于1996年收治的14例胸腺瘤术后复发病例作临床分析,以期共同提高胸腺瘤的诊断水平。1 临床资料11 性别 男8例,女6例,年龄29~47岁。12 肿瘤发生部位 左前上纵隔8例,前下纵隔3例,右前纵隔2例,后纵隔1例。13 手术前症状 胸闷4例,胸痛2例,肌无力症5例,上腔静脉综合征2例,轻度胸部不适或无症状4例。14 术后病理 上皮细胞型4例,淋巴细胞型8例,混合型2例。15 复发前治疗情况 本…  相似文献   

9.
我院1976年至1995年手术治疗胸腺瘤37例,其中12例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7例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17~61岁。良性胸腺瘤27例(合并MG10例),恶性10例(合并MGZ例)。病程2周至2年。无症状者16例,胸闷、胸痛者9例。12例合并MG的病人中,根据改良的Osserm。n分型“’,1型7例,!A型2例@巨型1例。胸部X线检查,36例示肿瘤在前上纵隔,1例在下纵隔,22例做了CT检查。手术治疗;全组均用全麻气管内插管,对于合并MG者,术中禁用肌松剂。除3例行脚后外侧切口外,其余均行购骨正中切口,尽…  相似文献   

10.
40例纵隔肿瘤再次手术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肿瘤占肿瘤发病率的5%,以胸腺瘤为最多,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次之犤1犦。纵隔肿瘤一经发现,均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能否将肿瘤彻底切除的关键因素是手术切口的选择。总结我院1980年1月~2001年12月间,纵隔肿瘤再次外科手术的病例40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40例纵隔肿瘤患者,占同期纵隔肿瘤的5%,其中男性35例,女性5例,恶性胸腺瘤24例,恶性畸胎瘤8例,神经源性肿瘤8例。1.1再次外科手术的切口胸后外切口13例,经胸骨正中切口19例,前胸切口合并胸骨横断5例,前胸切口合并胸骨上部劈开3例。术中失血最多达10000ml,最少为600ml,平均为380…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83年至今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刀例,现就手术治疗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39岁。良性肿瘤18例,其中胸腺瘤6例,神经源性肿瘤5例,畸胎瘤3例,纤维瘤2例,囊性粘液性腺癌和肠源性囊肿各1例。恶性肿瘤5例(胚胎性癌。纤维肉癌、平滑肌肉瘤、血管内皮肉瘤和恶性胸腺瘤)。前纵隔10例,中纵隔6例,后纵隔5例,瘤体巨大几乎占满左右胸腔各1例。肿瘤最大径>10cm12例,病程10天一6年不等。主诉胸痛12例,咳嗽、胸闷5例,气促3例,上睑下垂、四肢乏力、吞咽困难重症肌无力症状2例,声嘶…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血液供应丰富 ,并常常与大血管有粘连或侵犯到大血管 ,手术时容易引起广泛出血 ,导致患者休克或死亡。本科从 1990年 1月~2 0 0 1年 12月共治疗原发性性腹膜后肿瘤 12 5例 ,其中手术治疗 87例 ,发生大出血者 16例 ,本文就其大出血的预防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组 16例中 ,男性 11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3岁~ 6 8岁 ,平均年龄为 4 3岁 ;肿瘤大小为 6cm× 8cm~ 6 0cm× 5 0cm ;良性肿瘤 4例 ,占 2 5 %,恶性肿瘤 12例 ,占 75 %;其中肿瘤直接侵犯到髂总动静脉者 4例 ,髂外动脉 1例 ,髂内动脉 1例 ;病…  相似文献   

13.
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们对 2 0例贲门癌术后残胃再发癌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治疗 ,占同期贲门癌手术的 3 .9%(2 0 5 12 )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均为男性 ,年龄 3 8~ 73岁 ,中位年龄为 5 5岁。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癌 17例 ,残胃内新生癌 3例。术前经胸部X线、腹部B超及CT检查除外远处转移。第 2次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间为 5~ 84个月 ,平均 3 3 .4个月。其中间隔时间 <1年者 2例 ,2~ 3年者 12例 ,4年者 3例 ,6年以上者 3例。首次手术经胸途径 12例 ,经腹 8例。原发肿瘤按国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胸腔镜微创外科与传统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性分析214例经胸腔镜微创外科或传统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中,胸腺肿瘤108例,神经源性肿瘤29例,生殖细胞肿瘤26例,纵隔囊肿20例,间叶源性肿瘤15例,胸内异位组织肿瘤11例,淋巴瘤2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2例,膈肌恶性纤维性肿瘤1例。结果经胸腔镜术式组(n=84)与传统术式组(n=130)的性别、年龄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胸腔引流量[(677.68±102.26)mL vs (723.69±124.48)mL,P=0.005]和肿瘤最大径[(5.35±1.75)cm vs (8.61±3.91)cm,P=0.00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纵隔肿瘤经胸腔镜切除是重要可行的手术方式,对于体积较大或外侵状态复杂者传统开式手术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MNT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MNT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8岁。病灶均位于前纵隔,其中3例位于前上纵隔,1例位于左前中纵隔。2例为重症肌无力,4例无症状者胸部CT显示纵隔占位,1例因尿频尿急行前列腺穿刺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PIN),同时全身检查示纵隔占位。镜下2例为单纯MNT,1例合并胸腺囊肿,4例合并其他类型胸腺瘤(2例为AB型胸腺瘤,1例为B2型胸腺瘤,1例为A型胸腺瘤);7例均包膜完整,1例局灶包膜侵犯,其余6例包膜无肿瘤侵犯。镜下MNT示多灶分散或融合的小上皮样结节被大量淋巴细胞间质分隔,微结节由短梭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核染色质均匀,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和坏死。上皮细胞PCK、CK19、CK5/6表达阳性,且CD20、CD5、CD117表达阴性。淋巴间质细胞主要为CD20+/CD79a+B细胞,混有部分CD3+/CD5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 2 0 0 0年 7月收治 1例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恶性混合性胸腺瘤患者 ,经积极抢救及手术治疗 ,治愈出院 ,就抢救及护理介绍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 ,5 6岁。因吞咽困难 5个月于 2 0 0 0年 7月 5日入院。X及CT检查示前纵隔占位性病变 ,诊断为胸腺瘤。术前患者无重症肌无力体征 ,于 7月 13日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 ,术中肿物位于前纵隔偏右侧与心包及肺叶粘连 ,将肿物连同部分肺中叶切除送检 ,病理证实为恶性胸腺瘤。麻醉苏醒较慢 ,苏醒过程中给予新斯的明预防呼吸肌麻痹。术后3h突发呼吸困难、痰多、口唇紫绀 ,继之神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3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77年3月1日~2002年11月1日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238例。其中胸腺肿瘤104例(43.7%),并发重症肌无力19例,发生危象9例;畸胎类肿瘤39例(16.4%);神经源性肿瘤35例(14.7%);胸内甲状腺肿26例(10.9%);纵隔囊肿17例(7.1%);其他肿瘤17例(7.1%)。结果:238例中彻底切除231例(97.00%),7例未能彻底切除者,术后给予放疗。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死亡1例(0.4%),237例痊愈。结论:胸部X线及CT检查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起主要作用,手术切除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强调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对不同部位的肿瘤采取不同入路,注意术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腺瘤分期与手术方式和随访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胸腺瘤患者的手术、辅助治疗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采用 Masaoka 分期(M分期)。结果 4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M分期:Ⅰ期7例,Ⅱ期19例,Ⅲ期17例,复发2例。WHO组织学病理分型:A型7例,B1型14例,B2型8例,B3型6例,AB型5例,胸腺癌5例。1例胸腺癌患者术后4年死亡,2例手术后有肿瘤残留,带瘤生存2年以上;1例 M Ⅲ期患者复发;需要进一步随访。结论 胸腺瘤须在做好M分期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延长随访时间,对复发性胸腺瘤有条件手术者仍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重症肌无力 (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不论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均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治疗用药需严格控制 ,手术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本组病人术后均在监护室经严密的观察生命体征 ,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使病人安全度过了围手术期。1 临床资料  从 1990~ 2 0 0 0年 ,我们共收治重症肌无力患者 13例 ,男9例 ,女 4例。最小年龄 8岁 ,最大 5 8岁。眼肌型 8例 ,混合型 4例 ,(其中异位心包腔内胸腺瘤 1例 ) ,潜伏型 1例、单纯胸腺切除 8例 ,纵隔广泛脂肪组织及胸腺瘤切除 5例。其病理证实恶性变 5例。手术前均应用抗胆碱酯酶药吡啶斯…  相似文献   

20.
巨大纵隔肿瘤六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大纵隔肿瘤因压迫周围的重要脏器和组织,及恶性肿瘤广泛粘连造成治疗困难,对此手术治疗宜持慎重态度。我院胸心外科1990年2月~1996年4月共收治6例,均经手术切除。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0~57岁,平均42岁。肿瘤位于后纵隔4例,前纵隔2例。良性肿瘤4例,其中神经鞘瘤1例,纵隔畸胎瘤3例。恶性肿瘤2例,其中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胸腺类癌。1.2 临床症状 6例术前均有胸闷、胸痛、气急等特点。气管向健侧移位4例,患侧胸廓饱满隆起4例。听诊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