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CR是最常见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但目前常用的PCR都存在种种不足,制约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我们在Taqman荧光PCR的基础上开发了通用模板信号扩增技术(UT-PCR)比较好的解决了传统PCR核酸模板质量容易引起的假阴性以及难以实现多基因/多位点同时检测两大难题,UT-PCR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假阴性低,并能实现高通量检测,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2.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Quanti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FQ PCR)技术是在 9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技术。经过几年的实践及临床应用 ,已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检测效果。作为一种体外基因扩增技术 ,它能敏感地检测初始模板浓度及基因变异等情况。它的出现 ,克服了传统PCR技术普遍存在的假阳性及不能定量等问题 ,使得PCR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在监测患者病情、预后、指导用药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FQ PCR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即常见病原体的检测[1,3 ] 及其在分子遗传学和法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PCR技术问世以来在一些疾病病原学的诊断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是PCR技术的最大特点,该技术已渗透到分子生物学的各个领域。PCR技术看似易于操作,但由于PCR技术在我国应用时间还不长,且影响因素和环节较多,在实际工作中已遇到不少问题,如假阴性、假阳性,结果的可靠性等,这些质疑对操作人员和临床医师都存在着困惑。因此,要使PCR这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技术健康发展,提高PCR检测结果可信性已势在必行。现将如何提高PCR检测结果可信性的一些措施报告如下。1、实验室要求1.1实验室布局:为了避免PCR实验…  相似文献   

4.
PCR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聚合酶链反应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方面的应用作一简介 ,分析了该技术应用时可能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 ,并对定量PCR、实时定量PCR等新技术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临床PCR实验室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上特异且敏感的PCR技术,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存在着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目前,PCR技术在国内很多临床实验室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测。但是由于在这一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在临床实验室内尚未全面开展,致使实验室结果的解释和临床参考价值受到影响。1在临床PCR实验室实行质量保证的必要性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存在要求必须在临床PCR实验室内实行系统的质量保证规则。Noordhoek等[1]报道了一个有7个实验室参加的单育法空间质量调查。他们将200份含有已知菌量的牛型结核杆菌标本(痰、唾液和水标本)发放到实验室。调查对标本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PCR技术在结核病临床研究中的新进展,对如何选择引物、处理标本、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对PCR技术在结核菌菌种鉴定、流行病学研究和结核耐药基因检测等方面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技术检测 TB-DNA.224人份标本,总阳性率54%,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涂片(7%)与结核杆菌培养(18%)的阳性率(P<0.05),PPD-IgGELISA检测的阳性率虽然高达70%,但有部分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而PCR诊断结核病不仅检出率高,且特异、敏感、快速.  相似文献   

8.
原位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乙肝病毒DNA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刚  王力  周展眉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12-1313
目的:探讨原位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乙肝病毒DNA的可靠性。方法:将肾活检确诊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59例与血清单纯HBsAb阳性且肾组织未查到HBsAg病人152例的肾组织PCR检查结果,按照诊断试验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结果:PCR检测肾组织HBV DNA的假阳性率53.29%,假阴性率49.15%,诊断符合率47.87%。结论:原位PCR检测肾组织中HBV DNA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不可靠。  相似文献   

9.
近年PCR 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但是PCR 可能出现复制错误、假阴性及非特异性扩增等问题,而且对其结果的判断、将其实际应用于临床诊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Q-PCR)技术是在9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技术。经过几年的实践及临床应用,已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检测效果。作为一种体外基因扩增技术,它能敏感地检测初始模板浓度及基因变异等情况。它的出现,克服了传统PCR技术普遍存在的假阳性及不能定量等问题,使得PCR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在监测患者病情、预后、指导用药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FQ-PCR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即常见病原体的检测及其在分子遗传学和法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PCR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聚合酶链反应在结核胸腔积液诊断方面的应用作一简介,分析了该技术应用时可能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并对定量PCR,实时定量PCR等新技术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标本,对其荧光定量PCR技术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取2株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副溶血性弧菌及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试剂盒特异性检测,结果未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特异性100%;同时对所取菌株进行10倍系列系数PCR技术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102拷贝/mL核酸样本能够进行最低核酸检测限度。结论在微生物的临床检测中,荧光定量PCR技术灵敏度强,特异性好,检测效率高,还具有精准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付祥胜  张亚历  李丽  肖岚月  邱野  周贤  张巍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5):1862-1863,1865
目的 探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在DNA甲基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SHH基因启动子区全甲基化克隆和全非甲基化克隆(质粒)为模板,评价MS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MSP能检测出样本中低含量的甲基化DNA模板,提高MSP退火温度能克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的产生.结论 MSP检测甲基化具有高灵敏度的优点,适当提高退火温度能保证MSP结果 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PCR 微孔板反向杂交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 (MTB)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集菌涂片镜检法、培养法、PCR法、PCR 微孔板反向杂交法分别对 5 5份肺结核病患者和 30份非结核呼吸系统病患者痰标本平行检测。结果 涂片法对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MTB检出率为 2 1.82 % ,培养法检出率为2 5 .4 6 % ,PCR法检出率 36 .36 % ,PCR 微孔板反向杂交法检出率 4 7.2 7%。对 30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检测MTB ,PCR法出现 2例假阳性 ,其余 3种方法均阴性 ,PCR 微孔板反向杂交法比单纯PCR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论 PCR 微孔板反向杂交法具有简便、快速、抗污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 ,缺点是存在假阴性 ,应改进标本前处理方法 ,在对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中应与细菌学方法相结合 ,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问世,标志着尿液分析向快速化、自动化迈进了一步,大大提高了实验室尿液分析的工作效率,在临床得到广泛普及应用,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仪器之一.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快速诊断依据,但许多中间环节的影响和使用不当也将导致实验室的误差,影响临床诊断.作者对附院41例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白细胞假阳性及假阴性误差临床原因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希单加深临床医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白细胞影响因素的认识、使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白细胞发挥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抗病毒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荧光定量(Fluorescent Quantitative,FQ)PCR技术的发展,由于其灵敏、快速、极低的假阴、假阳性率,该技术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测HBV-DNA,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V免疫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Marker,HBV—M)仍旧是诊断乙型肝炎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疫情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早期诊断对COVID-19的治疗、患者预后尤为关键。临床检验中发现早期的COVID-19患者核酸检测多次呈假阴性,特别是不同时间多次阴性结果后转为阳性,给临床诊断和疾病控制带来极大困扰。该文立足于疫情的早日防控,从临床、检验的不同视角,从标本采集、检测方法、产品稳定性等多方面剖析产生假阴性的可能原因,并且结合临床实践和检测技术,从整合特异性实验室指标,规范标本采集方式和过程,严格检测试剂的监管和审批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旨在为切实降低检测假阴性或假阳性率提供临床参考,为COVID-19临床准确诊断及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YMDD变异的3种方法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并结合患者治疗前HBVDNA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u)水平免疫标志物和YMDD变异后HBVDNA载量等临床信息进行结果分析。方法分别以荧光定量PCR(FQ—PCR)、通用模板信号扩增PCR(U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微板核酸杂交一酶联免疫吸附法(PCRmnh—ELISA),对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血清出现HBVDNA由阴转阳的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YMDD变异检测,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性,并对3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测序,比较他们的特异性。结果FQ—PCR、UT—PCR和PCRmnh—ELISA对YMDD变异的检出率分别为:53.85%、48.08%、73.07%,FQ—PCR和UT—PCR均与PCRmnh—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与UT—P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检测结果不一致的17例标本进行了测序,FQ—PCR、UT.PCR、PCRmnh—ELISA与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4.1%、70.6%、29.4%,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方法比较,FQ—PCR检测HBVYMDD变异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并能同时检测出野生株和变异的混合感染,与测序结果相符,是诊断HBVYMDD变异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目前已是血站、医院的常用检测方法,虽然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但在实际操作中,ELISA检测抗-HCV结果假阴性、假阳性问题还是比较常见,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影响ELISA检测抗-HCV的因素较多,现就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病原诊断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方法]PCR检测分离分纯的CSF中巨噬细胞内TB-DNA,并与PCR直接检测CSF中TB-DNA进行比较。[结果]本法特异性为95%,精确度为95.12%,灵敏度为95.24%。假阳性和假阴性均少于PCR直接检测CSF。[结论]PCR检测分离分纯的CSF中巨噬细胞内TB-DNA优于PCR直接检测CSF中TB-DNA。本法可作为临床病原诊断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的实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