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翟宏丽  高强  王丽  于英华 《中国校医》2003,17(4):335-336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病情况 ,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将 1999年与 2 0 0 1年民航学院教职工体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 0 0 1年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2 0 0 1年≤ 4 5岁年龄组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高于 1999年 ,而各年龄组高血脂检出率均高于 1999年 ;3种疾病检出率教师、干部组高于工人组。 结论 在普遍防治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过程中 ,应密切注意中青年和教师、干部群体的防治 ,同时对高脂血症的防治作为“三高”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李祖媛  郑丰 《中国校医》2013,27(1):29-30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糖的患病情况,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桂林市某高校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将2005年、2010年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着年龄的升高,2005年、2010年桂林市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都升高;2010年与2005年相比高血压、高血糖总检出率都升高,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林市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糖患病率有增高趋势,需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降低高血压、高血糖发生,从而有效的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职和离退休正高级职称人员,高血糖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日产希森美康CHEMIX-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糖。结果2004、2005、2006年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16.98%、11.08%、4.53%,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或P〈0.05)。结论近几年该校高职称教工高血糖检出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须进一步加强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121名中小学主要领导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患病情况,为进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某区2010年中小学校主要领导常规体检疾病信息,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校领导脂肪肝、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血压、空腹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35.9%,31.4%,27.3%,17.9%,17.4%。男性脂肪肝、高三酰甘油、高血糖、高血压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值均<0.01),高胆固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BMI≥28 kg/m2组高血压、脂肪肝、高三酰甘油检出率明显高于BMI<28 kg/m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学校领导BMI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发生均存在相关(r值分别为0.258,0.213,0.218,0.443,P<0.01或P<0.05)。结论中小学主要领导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慢性病干预。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职工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毓  李红伟 《中国校医》2007,21(6):681-683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教职工慢性病(体质量超标及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患病情况,为学校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朝阳区中小学教职工的1691份完整体检资料进行统计。结果体质量超标检出率26.79%,肥胖检出率17.27%、高血压检出率21.94%、高血脂检出率38.3%、高血糖检出率8.22%、脂肪肝检出率14.0%,均随年龄增长而有增高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2,P<0.05;χ2=9.28,P<0.05;χ2=29.82,P<0.05;χ2=11.41,P<0.05;χ2=18.09,P<0.05;χ2=23.02,P<0.05)。体质量超标及肥胖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均高于体质量正常人群;城市教职工在高血压、高血脂检出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P<0.05;χ2=4.39,P<0.05),而农村在体质量超标及肥胖检出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P<0.05,χ2=13.39,P<0.05)。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城市与农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朝阳区中小学教职工体质量超标及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脂肪肝的检出率较高,已成为患慢性病高发地区,应早期预防、积极控制。  相似文献   

6.
张洁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83-1985
目的了解天津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探讨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脂肪肝4种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在资料完整的2 136人中,4种疾病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高血糖,男性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4种疾病的检出率也随之升高,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3种疾病60岁以上年龄组有所下降,4种疾病的年龄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坚持定期健康检查、必要的药物治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是减少家庭和社会损失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汤欣  董华  崔芳囡 《中国校医》2022,36(7):514-517
目的 掌握中国人民大学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教职工的生命质量、提出合理的健康教育和促进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将2017—2019年参加体检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职工(含离退休人员)纳入研究,对获得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采用χ2趋势检验分析异常指标在2017—2019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7—2019年有效体检的教职工人数分别为6 082,6 088和6 507人,各年的平均年龄在44~45岁左右,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全体职工在2017—2019年3年间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6.29%、15.85%、20.01%;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12.20%、17.34%、29.29%;尿酸偏高检出率分别为16.36%、20.28%、20.81%;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14.24%、17.58%、19.43%,检出率均逐年递增;而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4.33%、32.29%、32.1%;血清谷丙转氨酶偏高的检出率分别为9.48%、7.62%、7.82%,检出率呈现降低趋势(P<0.05)。2017—2019年,在各个年龄组中高血糖检出率最低为2017年<35岁组(0.81%),最高为2019年≥60岁组(48.55%);尿酸偏高的检出率最低为2017年<35岁组(15.04%),最高为2018年≥60岁组(24.4%),均明显上升,血脂异常和谷丙转氨酶偏高的检出率在各个年龄组呈下降趋势(P<0.05),血脂异常检出率最低为2019年<35岁组(15.96%),最高为2017年50~59岁组(50.79%);谷丙转氨酶偏高检出率最低为2018年≥60岁组(7.62%),最高为2019年35~49组(12.08%)。校正了年份、年龄和性别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尿酸偏高、谷丙转氨酶偏高和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均随着BMI的升高而递增(P<0.05),各项指标在肥胖组的检出率分别为30.83%、33.7%、58.51%、45.67%、27.97%和21.0%。结论 2017—2019年本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血压、高血糖、尿酸偏高和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35岁以下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朱泾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质指数(BMI)、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的流行现状,探讨BMI与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的关系,为今后更好地制定辖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对该镇7,690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体检,其中男性3,611名,平均年龄为(70.95±5.40)岁;女性4,079名,平均年龄(72.94±5.97)岁。体检内容包括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690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平均BMI为(24.03±3.49)kg/m~2,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的检出率分别为35.70%、11.78%、45.47%、11.61%和25.85%。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检出率均是女性高于男性、城镇高于农村。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而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的检出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BMI在超重、肥胖范围内人群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的检出率高于BMI在正常范围内人群。结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检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辖区老年人健康生活干预,控制体重,尤其是针对城镇中的女性,应作为重点健康教育干预对象加以干预,从而达到预防慢性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并探索高血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病因研究和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某高校教职员工体检资料,收集高血压相关因素(身高、体重、吸烟、饮酒等),采集血样测定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5名研究对象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1.8%。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组的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14.1%、4.3%,高胆固醇检出率分别为7.0%、2.8%,高三酰甘油检出率分别为56.3%、24.8%;高血糖、高三酰甘油检出率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固醇检出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BMI、高血糖和高三酰甘油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低年龄的1.138倍(OR95%CI为1.085~1.194),高BMI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低BMI的1.403倍(OR95%CI为1.234~1.594)。结论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性别、年龄、饮酒、BMI、高血糖、高三酰甘油与高血压有关;年龄增加、BMI升高是高血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该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并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和方向。方法对常州工学院2012—2013年1020名在职教职工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校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013年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012年,而脂肪肝检出率为4项检查中最高,并且呈年轻化趋势,检出率在40~49岁最高,高血糖在4项检测结果中检出率最低,高血压检出率在40~50岁阶段开始增多。结论该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有针对性对各个年龄段高校教职工的宣教,提升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度,进行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高教职工的健康素养,降低慢性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职工的高血糖患病情况,并对高血糖者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的聚集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06名学院职工的血糖、血压、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在306名受检人员中,高血糖总检出率为13·4%,其中男性为14·2%,女性为12·5%,男性高于女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40~60岁之间高血糖检出率出现高峰,女性随年龄增加检出率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糖合并高血压的检出率为9·48%,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高血糖合并高血压及高血脂的检出率患病率为6·54%,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明确了高血糖的检出率及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在高血糖人中的聚集性比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群多代谢异常现状,为该人群多代谢异常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郑州市某医院2010年1-8月参加健康体检的12747名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群的高血糖、高血压的检出率和血脂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检出率(标化检出率)分别为24.30%(20.66%)、31.07%(28.34%)、28.64%(27.85%)和18.18%(14.99%),高血糖、高血压的检出率(标化检出率)分别为14.11%(10.91%)和17.37%(12.92%).男性各种代谢异常组分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5种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男性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P<0.05).研究对象存在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中1种、2种、3种代谢异常者的比例分别为42.00%、15.42%和3.24%.男性存在1种、2种代谢异常的比例(47.16%、18.09%)均高于女性( 32.46%、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人群代谢异常最常觅的组合为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7.46%).结论 河南省郑州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群多代谢异常率高,主要表现为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男性代谢异常现状较女性严重,应加强该类人群多代谢异常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近年来吉林省某高校教职工身体状况的动态变化并跟踪随访,提出合理化预防措施和建议,拟进一步加强高校教职工健康保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高校教职工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11月每年参加健康体验的教职工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教职工的参检率分别为81.6%,74.4%,82.9%和79.5%。高血脂及脂肪肝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高血糖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健康意识淡薄,急需提升健康观念。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病情况,方法:对1998年四川大学1851名30岁以上职教职工进行血压、血脂、血糖检测及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12.64%、27.12%、3.13%,并随年龄增加而增高,高血压、高血脂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高血糖检出率两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教研人员,干部高血压,高血脂检出率高于工人,高血糖检出率职业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在高校教职工中常见、有必要定期对其进行体检,以促进预防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东营市某大型国有企业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生情况。[方法]整群抽取东营市某大型国有企业部分职工进行血压、血脂、血糖检查。[结果]高血压检出率24.90%,高血脂检出率37.94%,高血糖检出率9.49%,2种指标异常检出率17.85%,3种指标均异常检出率3.35%。除女性≥60岁高血脂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外,余各年龄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或与女性持平。男性20~69岁、女性20~59岁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20~49岁、女性20~69岁高血脂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20~59岁、女性40~69岁高血糖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东营市某大型国有企业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形势不容乐观,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公务员健康状况发展趋势。方法对参加2005~2007年度健康体检的深圳市罗湖区公务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脂肪肝、高甘油三脂、肥胖、高血糖4项指标检出率呈增高趋势;高血压、高尿酸血症2项指标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代谢紊乱性疾病成为危害健康重要因素,应该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在健康管理中疾病干预与管理容易,生活方式干预困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某单位职工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简称三高)的患病情况以及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疾病的早期干预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综合2007、2009和2011年某单位职工3次健康检查报告,分析三高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及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三高疾病的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30~ 69岁三高疾病的相对危险性较大;3次健康检查均参加的男性职工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检出率2011年明显高于2007年,而高血糖的检出率2011年低于2007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3次健康检查均参加的女性职工高血压的检出率2011年明显高于20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血脂、高血糖的检出率2011年与2007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高疾病的患病情况不容忽视,在定期组织全面的健康检查的同时,应做好健康检查后的健康咨询、健康指导,为健康检查人群制定行之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校社区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广州市高校知识分子人群中肥胖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从2006年广州市高校体检人群资料中整群抽样2980人,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超重、肥胖体型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都是随年龄增长而检出率增加,中青年女性是体重不足的主要人群,30和40岁年龄组是腹部肥胖、高血压和血糖异常增加最快的对期;2级和3级危险聚集度检出率都随年龄增加有明显增加趋势,男性中具有2级和3级危险因素聚集度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结论]高校知识分子中超重、肥胖体型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都是随年龄增长而检出率增加,中青年教师是高血压和高血糖等代谢疾病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9.
了解青少年肥胖类型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为有效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及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延边地区安图县汉族高中毕业生1 095名,全部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以人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身高比值(WHtR)作为不同类型肥胖指标,测定空腹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糖.结果 超重肥胖组的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MS检出率高于正常组(P值均<0.01),腹型肥胖组的超重及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TG及MS检出率高于正常组(P值均<0.05).超重肥胖合并腹型肥胖组的高血压、高血糖及MS患病危险性高于任何单一类型肥胖组,腹型肥胖组的高血压、高血糖、高TG和MS患病危险性高于超重肥胖组.结论 超重肥胖合并腹型肥胖显著增加高血压、高血糖及MS的患病危险,腹型肥胖组的高血压、高血糖、高TG和MS患病危险高于超重及肥胖.联合应用BMI与WHtR可提高对MS及其组分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20.
苏州大学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患病状况,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1995年与1998年苏州大学1668名教职工体检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作比较分析。结果 高血脂 高血糖检出率1998年高于1995年,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高血压,但高血脂,高血糖在小于等于45岁组也有增长。三种疾病患病率教师,干部高于工人。结论 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指导他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