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庞安时对天行温病的阐发,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治疗天行温病之辛寒透表、寒温并用,祛毒为先、给邪出路,清气凉血、救危截变思想,亦对肺炎、麻疹、重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外感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祛湿法是温病治疗中的重要大法之一,主要用于湿温病和暑温(暑湿)病.自温病学派叶天士、吴鞠通等人创温病祛湿法以来,后世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发展了祛湿法的理论和应用范围.祛湿法除用于治疗外感热病外,还广泛应用于内伤杂病中,包括内、外、妇、儿各科领域.现将温病祛湿法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认为晋唐时期已经认识到天行温病的流行性、传染性,故非常重视其预防。指出晋唐时期对温病预防方药的特点有五点:即组方简、便、验、廉;药物种类繁多;用药方法丰富多彩;剂型以丸散为主;芳香药物的使用。晋唐时期对温病的预防不论药物还是方法都颇具特色,尽管其中有些预防方药及方法的效果还值得商榷,但在当时来说其方法的正确性、思想的先进性还是应当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收集岭南医著中对叶天士温病学术的论述以探讨岭南医家对叶天士温病学术的传承。认为岭南医家在传习叶天士学术经典的基础上,补充叶天士临床未备,拓展叶天士理论框架,进而思辨叶天士学术经验。岭南医家对叶天士温病学术的文献传承,实质上是在学习、效仿的过程中阐述自身的学术经验。这既是对叶天士温病学术的发扬,拓宽了叶天士温病学术的临床普适性,也是对岭南温病学术内涵的充实,并以此实现了岭南温病学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温热论》养阴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医家叶天士所著《温热论》是论述温病的一部专著,所论“卫气营血”为温病学体系开山标志。其对温病的证候辨析、治法等思想对后世论治温病有着深远的影响。温病病程中极易伤及津液,病至后期多见虚热证,因此,叶氏十分重视养阴生津,多用养肺胃、肝。肾之阴之法。其识别温病阴伤、养阴救阴扶正思想更是贯穿全文,这对了解和发挥叶氏温病学术思想、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现将其归纳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6.
滕乔生 《光明中医》2010,25(7):1210-121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湿温病发热的疗效。方法对28例经常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用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每天1剂,服2~4天。结果 25例患者症状和体征消失,3例患者经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2天,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均恢复工作和学习。结论中医在治疗湿温病方面比西医效果显著,尤其是在退热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养生  杨轶 《陕西中医》2006,27(9):1157-1159
本文通过归纳分析《外台秘要》在伤寒、温病、天行、疟病等的内容,阐述其在中医外感病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相似文献   

8.
晋隋唐时期,人们对疫病的传染性、流行性特征认识更加明确,诸多疫病相关概念逐渐明晰,主要争论集中于三个问题: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伏邪与新感的关系,以及伤寒与时行的关系。这一时期,疫病概念主要包含在伤寒、温病、时行、天行、疫疠等相关论述中。温病概念虽仍涵括于广义伤寒范围之内,但已有医家从概念、因机、发病、传变、治法等方面对狭义伤寒与温病进行区分。温病是由伏邪引起,还是感受冬温之气、感而即发,也得到了王叔和、巢元方等的阐发。时行乃感受非时之气、疫疠之气等发病,因其流行性或传染性,得到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温病学》是研究预防、诊断、治疗热性病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正确地掌握其证治总的纲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是根据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所著《外感温热篇》中有关条文加以归纳、分析,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温病证治总的纲领。根据温病的不同性质,分为温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对疾病进行分类是指导临床治疗的关键。温病的分类也和其它疾病的分类一样,基本上以该病病源、性质、证状、治疗方法大致雷同者作为分类的基础。从而把温病分为最基本类别。这种分类方法是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体会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如戴天章把温病分作表里两类,兼述一些兼证、夹证,总疾病之因为“温热”(见《广温疫论》);王孟英将其分为伏气、外感两大类;吴瑭则以三焦为代表多种温病证候群分段论述。雷丰(少逸)则以四时所感和《内经》所述病因,统按症候分类。本文试综合各家从温病分类的临床意义,温病的综合分类与临床作用等方面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上海市名中医蔡淦教授治疗汗证的验案,根据汗证特点虚实兼顾,标本同治,寒热并施或采用经方辨证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实为一部"温病证治"专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伤寒论》一书所讨论的内容,最主要的应是温热病变的辨证论治部分。这些温热病变有外感后自然发展演变而来的,有因失治、误治而来的,也有治法失当而来的,但最终结果,都是邪从热化、变为温热性质的疾病。所以,风寒外感之伤寒是言其始,温热病变则言其终。故中风、伤寒是《伤寒论》一书的引子,而温热病变的辨证论治,才是《伤寒论》一书的重点讨论内容,它实为一部"温病证治"专著。  相似文献   

13.
叶峥嵘  吴琳 《河南中医》2011,31(6):576-578
古代医生对外界病因的认识既具直观性特点,又具辩证性特点。中医发展史中气候冷暖的变化形成了直观认识的寒温病因差异,直观认识和辩证思维以及药物治疗的良好效果共同构成了自然气候冷暖影响下的寒温相关理论。寒冷期寒邪伤人的外因、患病机体的寒性表现和阳气受损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对治疗药物温热属性的界定产生了伤寒学说;温暖期温邪伤人的外因、患病机体的热性表现和阴津亏损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对治疗药物寒凉属性的界定产生了温病学说。直观认识和辩证思维不相一致时,就形成了伤寒学说中的“传经”理论和温病学说中的“温化”认识。  相似文献   

14.
吴鞠通,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因多次经历瘟疫,也有亲人死于瘟疫,因而专心于温病的治疗研究,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制了许多具有代表性温病方剂,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其代表专著《温病条辨》附方208首,温病治法脱离了伤寒治法,确立了清热养阴大法,使理论更加清楚,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清热养阴多以寒凉类方剂为主,现以药物的五味在寒凉类方剂中的运用为切入点来分析其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询文献,解析中医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思维中体现的伤寒、温病学派观点,发现伤寒学派重视阳气,以扶阳为要,而温病学派注重祛邪,用药以轻清宣通为主,两派皆以“通”法立论,各有侧重。因此,我们认为,寒温并用适合本次新冠肺炎的治疗,或可为其他诸多传染性外感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宇铭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080-2082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自《黄帝内经》,对于其中温病的发病机理众说纷纭,多认为是伏邪所致。透过《内经》四时疾病发病规律的考证,可知温病的发生属于"外内合邪",是在冬季受寒以后邪气留连,正气受伤,到春季时再感受邪气而发病,其发病必须符合3个条件。实际上,《内经》的温病并非必须发于春季,冬伤于寒未必春成温病,温病亦不一定是伤于寒所致,"外内合邪"理论与后世多种温病学说有所不同。明确温病发生的源头理论,对于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桂枝辛温解表,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的代表药。《伤寒论》太阳病篇以桂枝为主要药物的组方有35首之多,体现出它在治疗外感病中的重要地位。从张仲景广义伤寒角度理解,"温病""暑病"等均为"寒毒藏于肌肤"遇时而发。因此,桂枝辛温散寒、发汗解肌之法不仅适用于伤寒病证,而且对于"因寒而发"的诸多天行时疫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后世医家秉承张仲景桂枝法治疗伤寒中风、寒饮咳喘等,并丰富了其治疗范围,应用于风温、温疫、疟疾、痘疹等病证。特别是以叶天士、吴鞠通等为代表的温病学派,提出了用桂枝"领邪外出",以汗法"通其郁闭"等法则,扭转了宋代以来"疑麻(黄)桂(枝)不用"的偏见,很好地诠释了桂枝治疗温病时疫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宇铭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307-2309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自《黄帝内经》,对于其中温病的发病机理众说纷纭,多认为是伏邪所致。透过《内经》四时疾病发病规律的考证,可知温病的发生属于"外内合邪",是在冬季受寒以后邪气留连,正气受伤,到春季时再感受邪气而发病,其发病必须符合3个条件。实际上,《内经》的温病并非必须发于春季,冬伤于寒未必春成温病,温病亦不一定是伤于寒所致,"外内合邪"理论与后世多种温病学说有所不同。明确温病发生的源头理论,对于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7,(5):355-357
温病以清热为正治,但通过佐以温性药物,寒温同施,可起到调畅气机、开通内外、迅速恢复脏腑生理功能等作用。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上焦温病温邪犯肺、中焦温病湿热阻滞及温病发热、温毒疮痈病证的寒温同施法意义和方药应用,并提出了使用本法的注意事项及在温病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前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