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共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共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按1990年5月(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予以确诊。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7岁;病程1~2年31例,2(1/12)~4年23例,4(1/12)~5年11例,5年以上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相似,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基本方:柴胡8g,黄芩12g,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各20~30g,丹参、茯苓各20g,黄芪50g,白术15~25g,灵芝、土鳖各15g,全虫6g(冲服),甘草10g。随症加减:湿热疫毒盛者加茵陈、蜂房、大黄;肝郁气滞者加醋青皮、木香;胁痛者加白芍、元胡;肝脾肿大者加川山甲、鳖甲、桃仁;肝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50例治疗后症状消除42例(84.0%),生化学应答43例(86.0%),病毒学应答32例(64.0%),完全应答9例(18.0%),无效4例(8.0%),中断治疗4例(8.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81例患者均依据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予以确诊。患者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15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25年。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岁,HBsAg阳性者42例,HBeAg阳性者32例,HBV-DNA阳  相似文献   

7.
对17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尚属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均为1997年5月~1999年5月间本院住院病人,诊断及中医分型均按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全部52例均为1997年6月~1998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诊断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标准。 52例患者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61岁;病程1~2年28例,2~4年17例,4年以上者7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两组病例基本症状均有胁肋部疼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4~199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2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84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诊断皆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病程均在1年以上,患者皆有乏力、纳差、腹胀、尿黄等症状;血清学检查:HBsAg、HBeAg、抗-HBe及DNAP均为阳性;ALT>40U,Bil>17.1μmol/L。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相似文献   

10.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清肝宝”(自组方:主药为田基黄、贯众、柴胡、茵陈、生地、甘草,丹参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获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按照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8.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7.5岁。两组患者均有乏力、纳差、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ALT高于正常值,HBV-DNA呈阳性。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中西药物乙型肝炎疫苗、聚肌胞、猪苓多糖及解瘀通络肝炎口服液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治疗组48例使用乙型肝炎疫苗、聚肌胞、猪苓多糖及中药解瘀通络肝炎口服液和一般保肝药物,对照组30例仅使用一般性保肝药物,共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8.33%,75%和79.2%,与对且比较,后二者具有明显性差异。治疗组HBsAb和HBeAb阳转率分别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系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第5次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治疗组180例,男116例,女64例;年龄13~52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1.1~6.2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2~50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1~6年。全部病例HBsAg、HBeAg、HBcAb、HBVDNA均阳性,HBsAb、HBeAb均阴性。2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病原学检测结果均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及其相关疾病仍是我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医疗难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本文回顾了在“十一五”至“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支持下,针对乙型肝炎全链条(包括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癌前病变、肝癌、肝衰竭等不同疾病阶段)形成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及研究亮点,对中医药在慢性乙型肝炎及其相关疾病一体化治疗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2~199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入院前均在门诊作了肝功能全套和HBV血清学标志物(ELISA法)检测,诊断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30例患者中,男性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永安 《传染病信息》2012,25(3):135-137
本文针对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现状,总结中医、西医治疗该病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切入点与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临床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供可参考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黄芪颗粒单用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对照方法对149例HBeAg和/或HBV DNA阳性CHB患者分别用复方黄芪颗粒(中药组)、复方黄芪颗粒联合拉米夫定(结合组)治疗.结果 ①治疗后12、24、36、48周时,结合组HBeAg阴转率为30.77%(8/26例)、43.75%(14/32例)、50.00%(2/4例)、45.45%(10/22例),分别与中药组35.42%(17/48例)、31.71%(13/41例)、50.00%(2/4例)、40.00%(4/10例)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②治疗12、24周时,结合组HBV DNA阴转率为72.41%(21/29例)、83.87%(26/31例),分别与中药组36.14%(30/83例)、51.56%(33/64例)对比,P<0.01,有显著差异;治疗36、48周时,结合组HBV DNA阴转率75.00%(3/4例)、75.00%(15/20例),分别与中药组81.82%(9/11例)、66.67%(14/21例)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③治疗12、24周时,结合组ALT复常率为84.85%(28/33例)、87.10%(27/31例),分别与中药组51.81%(43/83例)、63.64%(42/66例)对比,P<0.01,有显著差异;治疗36、48周时,结合组ALT复常率100.00%(6/6例)、73.08%(19/26例),分别与中药组72.73%(8/11例)、86.36%(20/22例)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④治疗24周时,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6.49%(32/37例),与中药组69.23%(54/78例)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12、36、48周时,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32/40例)、100.00%(7/7例)、80.77%(21/26例),分别与中药组64.29%(63/98例)、72.73%(8/11例)、72.73%(16/22例)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 复方黄芪颗粒具有较好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及恢复肝功能的作用,联合拉米夫定可以缩短起效时间,提高疗效;结合组在HBV DNA、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方面,存在由低至高、再由高至低的波动过程,考虑可能与拉米夫定引起病毒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五联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五联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和方法。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五联疗法(西药、中药、光量子氧透射液体疗法、自血穴位注射加肝病治疗仪),对照组患者肌注α-干扰素。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病毒复制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8.75%、总有效率为96.8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1.38%、82.76%(P<0.05);HBV DNA阴转率56.25%、HBeAg阴转率53.13%,高于对照组的44.82%、37.93%;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CⅣ、LM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五联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病人症状、体征、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等方面均优于干扰素。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当代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之一[1].全世界慢性HBV感染者约有3亿,其中大部分在亚洲地区.我国人群中慢性HBV携带者约占10%~15%.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每年发生肝硬变和肝细胞癌者分别占2%和1%.显然,积极治疗HBV感染,阻抑其向肝硬变和肝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90911在山东烟台举行的第11届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病学术年会上,与会专家对CHB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达成了以下共识.1 自然病程和治疗策略慢性HBV感染的治疗策略基于对其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重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70例慢乙肝患者 ,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 (观察组 ) 3 7例 ,单用西药组 (对照组 ) 3 3例 ,治疗 1个月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总胆红素 (TBil)的变化情况 ,分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症状显著减轻 ,肝功能明显改善和恢复 ,其有效率为 10 0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乙肝重度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4,(5):884-892
慢性乙型肝炎(CHB)仍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未经有效控制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带来巨大社会经济负担。目前西医抗病毒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CHB的特色治疗手段,两者优势互补可提高临床疗效。为推广中西医结合协同诊疗理念,促进CHB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发展,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肝病学专家委员会牵头成立共识专家组,讨论并制定《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从CHB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诊断与辨证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四个方面阐述中西医结合协同诊疗理念并提供推荐意见,期望改善CHB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