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血红蛋白( HB)浓度因素。方法对89例尿毒症患者进行日饮食总量、饮食结构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EPO)用量统计,分析患者血液HB浓度。结果摄入荤菜占饮食总量>60%,30%~60%,<30%患者,血液HB浓度分别为(103.2±30.36),(96.96±25.24),(103.76±16.49)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69,P>0.05);日饮食总量>1500,800~1500,<800 g患者HB浓度分别为(118.36±22.82),(99.96±18.28),(83.03±14.2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86,P<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饮食总量患者EPO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摄入饮食量对血液HB浓度影响大,荤菜与素菜对HB浓度影响相似。只有饮食治疗与使用EPO结合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才能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和全因死亡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透析登记系统中登记的364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MHD患者一般情况、生化指标以及预后.评估血红蛋白的变异性[血红蛋白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与全因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 364例患者平均年龄63.07±13.93岁,平均透析龄76.0 (42.25,134.0)月,死亡患者85例占23.4%.MHD死亡患者平均血红蛋白SD和CV较高[分别为19.19±6.31比13.74±5.89和0.172±0.07比0.126±0.056,P均<0.001],与存活患者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血红蛋白SD大于P75(上四分位数)组,其发生全因死亡的危险显著高于SD小于P25(上四分位数)组患者[OR=5.964,95% CI(2.663~13.357),P<0.001].校正了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生化指标后,两者结果相同[OR=4.961,95% CI (1.959~11.238),P<0.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血红蛋白SD和CV小于P25患者其生存率显著低于P75组患者(P均<0.001).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血红蛋白SD、CV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AUC分别为0.677g/1和0.721(当截断点为10.647和0.1086时,其敏感性为89.4%和85.1%,特异性为67.7%和60.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CV升高、年龄增加和CRP升高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血红蛋白的变异性较大患者具有较高死亡危险度,血红蛋白的变异性可能有助于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e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MHD)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的作用及方法。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临床数据完整的患者共299例,以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指南(NKF-K/DOQI及KDIGO指南)中关于肾性贫血的处理指南为原则,应用CQI的PDCA四步法,对患者的Hb进行质量管理,观察比较每年所有MHD患者平均Hb水平、Hb达标率及达标次数比率情况变化。结果 2006年96人平均Hb水平为(105.0±18.6)g/L,Hb达标率为37.5%;204次Hb检查中达标次数比率为41.7%。通过CQI,2011年109人平均Hb水平达(111.1±10.3)g/L(P=0.000);2011年1147次Hb检查中达标次数比率达59.9%(P=0.000);2013年152人Hb达标率达61.8%(P=0.000)。结论采用CQI方法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的管理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武汉地区不同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之间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以武汉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平台中40家透析单位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等资料。筛选出3792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血管通路不同分为动静脉内瘘组(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和非AVF组,比较2组Hb水平及其他项目的差异,分析血管通路对患者Hb的影响。结果①一般情况比较显示,AVF组单室尿素清除率(spKt/V)中位数明显高于非AVF组(χ~2=3.358,P=0.001);②AVF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氮、钙平均值较非AVF组高(t值分别为5.522、13.297、11.51,2.895,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4),肌酐、磷、甲状旁腺素对数的平均值较非AVF组低(t值分别为-17.720、-8.309、-3.773,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③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得出,AVF组HB与白蛋白(r=0.268,P<0.001)、钙(r=0.117,P<0.001)呈正相关,与磷(r=-0.077,P=0.008)、甲状旁腺素对数(r=-0.061,P=0.002)呈负相关;非AVF组HB水平与白蛋白(r=0.301,P<0.001),与肌酐(r=-0.131,P=0.006)呈负相关;④AVF组贫血(HB<100g/L)比例(32.2%)低于非AVF组(39.1%)(χ~2=16.043,P<0.001);⑤在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的Logstic回归模型中显示,AVF的患者发生贫血(Hb<100g/L)的风险较非AVF患者低19.5%(OR=0.805,95%CI:0.752~0.956,P=0.043)。结论血管通路为AVF的患者HB水平较非AVF患者高,且发生贫血的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血红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合并顽固性高血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及血生化、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SBP、DB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生化指标(Hb、HCT、SF、Hs-CRP)及肾功能指标(BUN、Cr、UA、TA)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血生化、肾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改善血压水平,并对纠正贫血、肾功能低下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通过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状态,分析贫血相关因素,并根据数据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收集2012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患者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收集384例患者,平均透析龄42.22±38.26月.其中血红蛋白(Hb)未达到110g/L者247例.Hb未达标者与Hb达标患者相比,URR,Kt/V,血压、血钾、血钙、血磷、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浆白蛋白(P=0.012)、血清铁(P=0.018)、铁蛋白(P=0.024)、尿酸(P=0.012)、肌酐(P=0.018)、甲状旁腺素(P=0.006)、碱性磷酸酶(P=0.044)与贫血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血清铁升高有利于贫血的纠正,而血清铁蛋白增高、甲状旁腺素增高、碱性磷酸酶升高患者贫血更难纠正.结论 在保证足够的铁储备情况下,增加铁利用,控制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减轻患者高动力骨病的发生,对控制患者的贫血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脉压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90例MHD患者采用WelchAllyn血压计测定非内瘘侧上肢肱动脉血压并记录。脉压(PP)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根据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SBP+2DBP)/3计算得出。检测患者血生化指标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采用Complior SP脉搏波速度(PWV)测定仪测定其单次透析前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对MHD患者PP与相关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对糖尿病透析患者和非糖尿病透析患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36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结果MHD患者PP(59.8±16.8)mmHg(1mmHg=0.133kpa),SBP(140.9±20.4)mmHg,MAP(101.1±14.7)mmHg,CFPWV(13.22±3.23)m/s,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多元逐步回归发现,年龄、糖尿病和CFPWV是MHD患者PP的独立影响因素。糖尿病患者SBP、PP及CFPWV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DBP低于非糖尿病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脉压明显增加,SBP增高是其主要原因。年龄、糖尿病和CFPWV是脉压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3月~201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99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住院患者的住院原因,比较住院和非住院患者的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糖、透析前血肌酐、透析前血钾、血浆白蛋白、透析前血钙、透析前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透析充分性(Kt/V值)等临床指标,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4个月中,99例患者59人有住院记录;共计住院106例次,平均住院次数为1.07±1.22次;每次住院时间28.27±24.73天;住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血管通路阻塞和肺部感染。住院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非住院组(66.6±12.62比56.63±13.16,P=0.000)岁,住院组透析前血肌酐和血浆白蛋白显著低于非住院组(804.05±226.01比954.80±226.35,P=0.030)μmol/L和(33.13±4.16比37.30±3.33,P=0.000)g/L。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低透析龄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β=-0.030和-0.413)。结论心血管系统疾病仍然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首要原因,血管通路阻塞和肺部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低蛋白血症和低透析龄是影响其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家庭动力学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MHD患者93例,采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SSFD)评估患者家庭动力学水平,调查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同资料MHD患者家庭动力学水平差异,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MHD患者家庭动力学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93例MHD患者SSFD总分为(95.34±8.96)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非在职、人均月收入<3000元、心理状态差、创伤后成长水平低下是MHD患者家庭动力学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家庭动力学处于中等水平,可能受文化程度、职业状态、经济状况、心理状态、创伤后成长水平因素影响,可据此进行针对性护理,改善患者家庭动力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评定量表对12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对可能影响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家庭收入、求医条件、报销比例、主观态度。可能相关因素为家庭关系、性别、医患关系、并发症。结论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依从性,有助于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评定量表对12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对可能影响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家庭收入、求医条件、报销比例、主观态度。可能相关因素为家庭关系、性别、医患关系、并发症。结论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依从性,有助于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维持性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及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及血红蛋白变异性(Hb-Var)的差异,探讨影响Hb-Var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终末期肾病进行维持性透析(包括血透及腹透)患者90例,观察9个月内患者的Hb、铁指标水平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进行Hb围绕目标值的分组及计算Hb余标准差(Res-SD)来表示Hb-Var,观察维持性腹透患者及血透患者Hb-Var,并分析9个月期间患者使用EPO剂量的变化以及透析前后C-反应蛋白(CRP)指标的变化,使用二分类Log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Hb-Var与性别、年龄、透析方式、基线Hb、EPO剂量、EPO剂量波动、铁蛋白水平及血清白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血透患者透析后CRP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01),而腹透前后的CRP无明显变化。同期比较血透组使用的EPO剂量明显高于腹透组。围绕Hb目标值两组分布结果相似,血透腹透均围绕目标值下限波动最多,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透患者的Res-SD显著高于腹透患者(P=0.014),影响Hb-Var的相关因素有EPO剂量的波动和血透方式。结论血透患者较腹透患者的EPO使用量更大、血红蛋白变异性更为显著,EPO剂量的波动及透析方式是影响Hb-Va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反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不同反应性的机理.方法选择本院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免疫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EPO及中和性EPO抗体,并检测常规生化及血红蛋白水平.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PO水平及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iPTH、碱性磷酸酶(ALP)的关系,探讨透析充分性与EPO、Hb、BUN、iPTH及ALP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EPO抗体和贫血的关系.结果①血液透析患者EPO与BUN及ALP存在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5,-0.41,P<0.05),但EPO与Hb、Kt/V及iPTH等均无相关性.Hb与BUN、ALP、iPTH等无相关关系(r分别为-0.03、-0.05、0.12,P均>0.05);②Kt/V大于1.2透析较充分的一组中Hb高而iPTH较低,Kt/V小于1.2的一组中Hb低而iPTH较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两组中BUN、Alb、ALP及EPO水平无明显差别;③利血宝组及益比奥组抗EPO抗体的阳性例数分别为1例(1/17)、2例(2/35),两例抗体滴度为1:8~1:16,益比奥组中有1例EPO抗体滴度为1:128,该患者骨髓活检示红系增生低下-纯红再障.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PO与BUN及ALP存在显著负相关,但贫血程度与EPO、BUN、iPTH、ALP无明显直接相关,充分透析能较好改善贫血.使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产生抗体,该抗体可导致骨髓红系增生低下,加重贫血程度.  相似文献   

1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广州南方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患者失眠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以探讨规律血液透析的失眠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67例透析龄>3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Epworth嗜睡量表(ESS)、不宁腿诊断标准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肾移植术后排斥、吸烟、喝茶、不宁腿综合征、嗜睡),透析参数(年龄、透析龄、干体重、体重指数、每周透析时间)和生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Kt/V、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钾、校正总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C-反应蛋白)。以AIS评分≥6分定为失眠,对失眠与非失眠2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失眠患者占总人数的38.81%;②失眠组患者在PSQI的7项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失眠组(P<0.05);③2组比较中,除不宁腿综合征、年龄、铁蛋白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④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不宁腿综合征和年龄是对失眠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其优势比分别为24.451、1.078。结论我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率为38.81%,所有失眠患者同时合并睡眠障碍,特别表现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习惯睡眠效应和日间功能方面。不宁腿综合征和年龄是失眠的危险因素,铁的缺乏和(或)未被清除的部分中分子物质可能会影响睡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南市中心医院友谊肾脏病/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共55例,其中长期接受EPO治疗者40例随机分为A、B组;不接受EPO治疗及输血患者15例随机分为C、D组。A、C两组接受缬沙坦治疗;B、D两组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b、Hct、EPO水平的变化,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A、B、D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EP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C组患者治疗后Hb、EPO浓度明显降低。A组缬沙坦平均用药剂量大的11例患者治疗后Hb下降。结论缬沙坦可能通过抑制内源性EPO的产生而加重贫血;小剂量缬沙坦一般不影响外源性EPO的疗效,而大剂量的缬沙坦对外源性EPO的疗效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北京市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7年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及其与年龄、性别、原发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北京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Beijing Hemodialysis Quality ControlImprovement Center,BJHDQCIC)提供的数据,阐述2007年在北京市血液透析中心新增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及原发病的关系。结果北京市2007年新增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的总达标率不足50%。性别差异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的因素之一,而年龄不是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的独立因素。新增血液透析患者中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不同的原发病中,泌尿系统肿瘤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显著低于总体达标率,而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显著高于总体达标率,但二者病例数均少。结论北京市2007年新增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的总达标率明显低于国外水平。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性别差异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障碍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障碍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横断面调查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180例,将患者分为抑郁障碍组和非抑郁障碍组,同时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数据.结果 1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56.7%,抑郁障碍组的年龄、脂蛋白a、空腹血糖值、EPO/HCT比值显著高于非抑郁障碍组(t值分别为-3.343、-3.098、-2.826、-2.990,P均<0.05),而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尿酸、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低于非抑郁障碍组( t值分别为3.968、2.611、2.998、2.324、1.990、1.981,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女性、脂蛋白a升高、空腹血糖升高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高;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营养状态差,更易发生贫血;注意纠正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治疗状况的多中心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血压治疗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南京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电97例MH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该组人群人口学资料、透析时间、透析剂量、降压药物应用情况以及各种实验室参数与透析前、透析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①297例MHD患者中,221例(74.4%)血压控制不理想[透析前和(或)透析后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242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其中91例(37.6%)用单药降压,151例(62.4%)患者联合降压;所有降压药物中CCBs应用最为广泛(85.1%),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ACEIS、ARBs(分别为44.6%、20.7%、16.5%),所有患者平均用药数量为1.54种;②MHD患者主要以单纯收缩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升高为主,透析前、透析后所占比例分别为63.9%、72.0%。单纯舒张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的患者较少(透析前、透析后仅为2.1%、6.9%);③应用降压药物数量与血红蛋白浓度(r=-0.250,P=0.001)存在负相关关系。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透析不充分(Kt/v〈1.4)(OR=5.308,95%CI1.60817.560)、血红蛋白浓度(OR=O.956,95%C10.914~0.999)是透析前血压未得到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中重度贫血(OR=2.493,95%CI 1.085~5.728)是透析后血压未得到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达标仍较突出,以收缩压升高为主,提高透析充分性、纠正贫血可能有助于透析患者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