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燕 《中国乡村医生》2010,(20):165-165
目的:对照研究和评价X线平片与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运用CT扫描及X线对45例鼻骨外伤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45例鼻骨骨折患者中,鼻骨侧位X线平片未发现骨折10例(22.2%),单纯鼻骨骨折29例(64.5%),合并眼眶及额骨骨折6例(1.33%)。CT检查全部为阳性。结论:普通X线检查鼻骨骨折只是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误漏诊,应将CT列为其必需的检查项目。CT扫描是诊断鼻骨骨折最好的检查方法,且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2.
叶冠峰  黄银山  任为端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99-99,103,F0003
目的对比分析x线平片和CT检查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鼻外伤患者分别进行x线和CT检查,对比分析各种检查相应的表现。结果28例患者中x线发现骨折18例(64.3%),可疑骨折5例(17.8%),阴性5例(17.8%),CT检查全部阳性,并对鼻骨及鼻骨周围复合伤诊断明确。结论普通x线检查对鼻骨骨折只是初步方法,CT应作为必需检查手段,X线平片和CT联合应用对鼻骨骨折诊断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CT与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对150例X线平片鼻骨侧位检查、120例薄层CT检查和其中85例同时进行X线平片鼻骨侧位及薄层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平片检查150例。鼻骨骨折64例(43%),可疑骨折23例,未见骨折63例。薄层CT检查120例,阳性102例(85%),阴性18例。其中同时进行X线平片及薄层CT检查85例.X线平片确认鼻骨骨折37例(44%)。可疑骨折10例.未见骨折38例;薄层CT检查阳性78例(92%),65%为复合骨折。结论:X线平片时鼻骨骨折极易漏诊和误诊.且对骨折的部位、程度及并发改变显示不够全面和清楚。CT检查则清楚显示鼻部及邻近器官解剖结构,能细致、全面、准确地显示骨折部位程度及并发改变。  相似文献   

4.
惠兴无 《吉林医学》2011,(11):2225-2226
目的:比较和评价X线平片与CT扫描两种检查方法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归性分析X线平片与CT扫描并经临床证实的36例鼻骨骨折。结果:36例患者,X线平片发现鼻骨骨折30例,CT检查发现鼻骨骨折36例。其中副鼻窦积血24例,鼻骨侧翼碎骨片8例。眼眶内侧骨折5例。结论:CT检查扩展和加深了对鼻骨骨折的认识,为临床提供较平片更为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信息。但X线平片仍是鼻骨骨折影像学诊断的最基本和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状位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0例鼻骨骨折患者的CT冠状位扫描片和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CT扫描后均确诊为鼻骨骨折,只有35例患者在X线片上发现有鼻骨骨折。结论: 冠状位CT扫描是诊断鼻骨骨折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扫描(冠状位+横断位)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58例鼻部外伤患者均行X线侧位片和冠状及横断位高分辨率CT扫描检查,主要分析X线侧位片及高分辨率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确诊鼻骨骨折46例,高分辨率CT检查52例发现鼻骨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5例,鼻区线性骨折26例,汇合部横断骨折19例,鼻中隔骨折1例,鼻额缝分离1例。结论:高分辨率CT扫描(冠状位+横断位)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鼻骨骨折的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吴莉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94-3895
目的对比分析鼻骨侧位片、多层螺旋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鼻骨骨折患者行X线片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结果 39例患者中,X线检查发现鼻骨骨折21例,未发现骨折18例。CT检查均为阳性,其中单侧鼻骨骨折24例,双侧鼻骨骨折15例。结论普通X线检查只能作为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止误诊漏诊,对临床复合型鼻部创伤患者应行CT扫描,对怀疑鼻骨骨折并上颌骨额突骨折应选冠状位CT检查及多层螺旋CT 3D成像检查。  相似文献   

8.
楼天奇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83-84,86
目的对比分析X线平片与CT扫描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X线平片资料及CT扫描资料保存完整的胸部外伤患者的诊治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CT扫描对内脏损伤的检出例数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查,X线平片发现肋骨骨折113例,锁骨骨折37例,明显高于CT检出率,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检出胸椎骨折52例,胸骨骨折18例,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角度扫描较不打角度扫描的图像显示更完整。结论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胸部外伤诊断中各有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外伤表现选择适宜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普通X线侧位片及螺旋CT在鼻骨骨折检查中CT的优势。方法:通过对41例鼻骨骨折患者分别行X线侧位片及进行螺旋CT扫描,靶区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重建(3D),立体观察成像,对比分析其相应的表现和诊断。结果:确诊的41例鼻骨骨折中,X线平片只显示了28例阳性,CT检查全部阳性,其中单侧鼻骨骨折16例,双侧鼻骨骨折8例,鼻骨汇合部骨折5例,其中鼻骨骨折伴鼻缝分离2例,鼻骨骨折伴上颌骨额突骨折6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4例。结论:普通X线检查鼻骨骨折只是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螺旋CT及其图象重建能动态、立体观察鼻骨骨折及其周围结构的改变,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检查方法。为防误漏诊,应将CT列为其必备的检查项目,X线平片、CT扫描两种检查互相补充对诊断鼻骨骨折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CT检查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比。方法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鼻骨骨折患者给予CT检查技术诊断,对照组鼻骨骨折患者给予X线平片诊断,对比两组患者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经CT检查技术诊断后发现,50例患者均为鼻骨骨折,准确率为100%,其中诊断出有单纯鼻骨骨折患者13例、有鼻中隔骨折患者26例以及有复合鼻骨骨折患者11例,诊断符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经X线平片诊断后发现,50例患者中有23例为鼻骨骨折、有14例为可疑鼻骨骨折以及有13例未见鼻骨骨折,准确率为46%,其中诊断出有单纯鼻骨骨折患者7例、有鼻中隔骨折患者12例以及有复合鼻骨骨折患者4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6.7%、46.2%以及44.4%。结论 CT检查技术诊断鼻骨骨折准确性高,对鼻骨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范围以及骨折程度都有很高的确定性,CT检查技术的临床价值明显高于X线平片,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X线平片和CT在诊断眼眶骨折中的作用,评价二者在诊断眼眶骨折中的优势和不足。方法 对73例眼眶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进行了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 眼眶直接骨折21例(24处),眼眶爆裂骨折39例(50处),眼眶复合型骨折13例(15处),分别占全部病例的28.77%、53.42%、和17.81%。结论 X线平片对直接骨折和复合型骨折显示率较高,对眼眶爆裂骨折显示率较差;X线平片可以提示CT的扫描方式和部位。CT是诊断各型眼眶骨折最精确的方法,明显优于X线平片。CT扫描方式是准确诊断各型眼眶骨折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张炎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08-109
目的比较CT与X线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9月于我院接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患者46例,对比分析4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CT、X线平片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CT扫描检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阳性率为92.2%,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测的81.2%(P〈0.05);CT扫描检测出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7.2%,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测的50.0%(P〈0.05)。结论CT与X线相比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明显较高,尤其是早期检出率,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普通X线与CT对鼻骨骨折诊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2例确诊鼻骨骨折的患者X线及CT检查资料,对比分析两者检查阳性率。结果:X线检出骨折阳性39例(62.9%),可疑骨折14例(22.6%),未检出骨折9例(14.5%);CT检出骨折62例(100.0%),两者阳性率之间有显著差异(x0=9.92,P〈0.01)。复合骨折的诊断两种方法的诊断差异最大,X线诊断复合骨折漏诊最多。结论:X线诊断鼻骨骨折简单廉价,但漏诊率较高;CT检查能为临床诊断鼻骨骨折提供清晰详细的信息,诊断阳性率高,可作为临康鼻骨骨折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鼻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36例鼻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多排螺旋CT检查和X线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20例(55.6%)为单侧骨折,16例(44.4%)为双侧骨折,单侧与双侧鼻骨骨折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X线平片共检出25处骨折,多排螺旋CT共检出57处骨折,多排螺旋CT的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多排螺旋CT检出19处合并其他骨折,X线平片未检出合并其他骨折,二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鼻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检查,可对骨折部位、程度、范围及类型进行准确显示,在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肺挫伤的早期X线和CT诊断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勇 《中国厂矿医学》2004,17(5):417-418
目的 探讨X线和CT早期检查对肺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肺挫伤患者进行临床、X线平片、CT扫描诊断,对X线平片和CT扫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扫描诊断肺挫伤58例,X线平片诊断肺挫伤37例,X线平片漏误诊21例。结论 CT早期诊断肺挫伤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CT扫描为肺挫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X线平片和CT三维重建成像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常规X线平片和CT三维重建成像检查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鼻骨骨折患者分别常规X线摄片和CT三维重建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鼻骨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CT三维重建鼻骨骨折诊断率(100%,200/200)明显高于X线平片(38.0%,76/200)(P<0.05)。结论 CT三维重建成像对鼻骨骨折具有较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薄层CT在鼻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斌  陈晶  王巍  弓素青  张毅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656-1657
目的:对比X线平片与薄层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鼻部外伤患者的薄层CT检查与鼻骨侧位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率。结果:131例鼻部外伤患者鼻骨侧位X线平片诊断鼻骨骨折48例(36.6%),可疑骨折22例(16.8%),未见骨折61例(46.6%);薄层CT检查显示:鼻骨骨折83例(63.4%),可疑骨折3例(2.3%),未见骨折45例(34.3%)。薄层CT诊断鼻骨骨折与X线平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薄层CT可更清晰地显示鼻骨骨折错位的程度及对鼻部邻近结构如鼻中隔、筛骨、上颌骨损伤的显示则更为优越,临床疑有鼻面部骨折者应首选薄层CT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照X线平片与CT在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价值,探讨最优的检查办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脊柱损伤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均给予X线平片与CT检查,对照两种检查的影像资料。结果:x线检查显示109例(89.34%)患者有椎体骨折,CT扫描检查发现122例存在椎体骨折,其中34例显示多椎体骨折,88例椎管狭窄。损伤的部位分剐有:胸椎65例,腰椎31例,颈椎8例,胸腰椎损伤18例。结论:两者均是诊断脊柱损伤的重要方法,而CT扫描在诊断鉴别脊柱损伤范围和程度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9.
薛元领  杨本涛  王振常 《广西医学》2002,24(12):1936-1937
目的:探讨颅盖骨转移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工病理证实的23例颅盖骨转移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均作有CT及X线平片检查。结果:CT表现主要呈溶骨性骨质破坏18例(78.3%),也可见成骨性2例(8.7%)或混合性3例(13%)骨质改变。X线平片阳性14例(60.9%)。转移部位以顶骨(40.7%)和枕骨(27.1%)常见,颞骨(11.9%)较少。结论:CT扫描显示病变明显优于X线平片,具有特征性,能对多数病变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脊柱爆裂型骨折运用X线平片和CT影像检查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118例,均经X线平片检测和CT扫描,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CT影像检查的阳性率(93.22%)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查的阳性率(6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CT影像检查结果准确,检出率高,故辅助诊断不能单纯依靠X线平片检测,应对复杂病变患者加以CT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