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移植围术期出凝血研究与管理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mnsplantation,OLT)是各种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技术渐趋成熟,经验累积与完善,肝移植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大幅降低。但出血仍是其围术期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并发症,围术期输血及血液制品越多,对肝移植患者的预后越不利。因此,有针对性地治疗肝移植围术期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简称Sonoclot分析仪)是由美国Sienco公司生产制造的一种通过检测血凝块粘弹性的多用途分析仪。我们将其用于1例原位肝移植手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终未期肝硬化肝移植术中凝血功能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硬化肝移植术中如何进行合理的凝血系统调控.方法 15例终末期肝硬化肝移植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C级,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凝血障碍,6例入院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0患者等待肝源期间曾行数次人工肝治疗.术中主要以血液制品进行调控,并注意保温和Ca2 的补充.分别于麻醉后术前、无肝期(下腔静脉阻断后5 min)、新肝期(下腔静脉开放后5 min)、关腹时经中心静脉抽取血标本,进行常规凝血项、血生化、血常规及血栓弹力图(TEG)测定.结果 与术前相比无肝期、新肝期、关腹时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余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终末期肝硬化肝移植术中凝血调控应以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为主,必要时补充冷沉淀和纤维蛋白原,加强凝血功能监测,保持适度低凝状态满足临床止血要求即可,切忌盲目追求凝血"正常"而过度治疗,以避免术后血栓栓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40例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术中凝血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原位肝移植术(OLT)病人由于长期肝功能障碍、手术时间较长及手术各期对机体的影响,致使凝血功能严重异常。因此,正确分析术中病人的凝血功能状态并适当加以调整,对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尤为重要。我们分析了40例肝移植手术中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肝移植手术早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治疗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我国亦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仅我院自2002年4月至2005年9月已完成肝移植手术520余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对我院早期完成的100例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进行分析,以探讨肝移植手术中麻醉管理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凝血弹性图在凝血监测方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凝血弹性图从一份血样本全面评估凝血功能,可快速提供有关凝血因子活性、血小板功能及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的资料。用于临床能简化凝血障碍的诊断,有效指导术中输血。在复杂手术尤其是心血管和肝脏手术中应用已显示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及术中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成人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及术中生理及血清电解质的变化。方法 所有患者选用静脉复合麻醉 ,术中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电图、血液气体、电解质、体温等。结果 无肝期开始和新肝期开始均出现血压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无肝前期体温最低 ,静脉转流开始后血液经变温器加温后体温逐步升高 ,且能维持在正常范围 ,停机后体温又逐步下降 ,术毕体温为 (36 .1± 1.1)℃ ;术中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均在正常范围 ,pH和剩余碱等代谢性指标变化较大 ;无肝期钾离子有上升趋势 ,新肝期开始 10min内血钾偏高 ,以后明显下降 ,需快速补钾才能维持血钾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最好选择静脉复合麻醉 ,选用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 ,同时要保持循环稳定 ,纠正低温、低钾、高钾 ,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肝移植患者手术过程中凝血功能的改变及血栓弹性图 (TEG)监测指标和常规凝血监测指标相关性。方法  15例肝移植病人 ,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 ,分别于麻醉后、无肝期 30min、新肝期前 5min、新肝期后 5min、新肝期后 30min五个时点采动脉血测定血小板数量、TT、APTT、PT、FIB及TEG监测指标 (R、R加K、a0 、MA值 )。结果 与术前相比 ,APTT和FIB无肝期 30min无统计学差异 ;其他指标在无肝期 30min ,新肝期前 5min、新肝期后 5min、新肝期后 30min变化明显 (P <0 0 5或P <0 0 1) ;R、R加K和APTT正相关 (r分别为 0 6 35、0 90 7,P <0 0 1) ;R、R加K和PT(r分别为 0 772、0 96 8,P <0 0 1)正相关 ;a0 和FIB、血小板数量正相关 (r=0 986、0 982 ,P <0 0 1) ;MA值和FIB、血小板数量正相关 (r =0 6 98、0 715 ,P <0 0 1)。结论 肝移植手术过程中无肝期及新肝期前后凝血变化明显 ,TEG指标和常规凝血监测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凝血弹性图应用于同种原位肝移植术中凝血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凝血弹性图(thrombelastograghy,TEG)监测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的凝血功能,指导术中凝血功能的诊断及用药。方法 25例肝移植患者按原发疾病分成两组,肝硬变组15例,肝癌组10例,接受原位肝移植术,无肝期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无肝期前(手术开始后120min)、无肝期后30m:n、新肝期前5min和新肝期后5min、15min、30min、60min及120min9个时点,分别观察硅燥土激活的全血TEG的参数改变,即反映第一块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时间(r),血凝块强度达到20min振幅的时间(K),纤维蛋白和血凝块加固速度(α),以及纤维蛋白凝块最终强度(MA)。25例中有8例于新肝期后5min同时观察了肝素酶修正后的TEG的变化。结果 肝硬变组TEG值4项参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无肝期和新肝早期,肝肿瘤组TEG值4项参数的变化均在新肝期后5min、15min、30min及60min。与术前值相比,两组TEG值均表现为r与K延长,α与MA减小(P<0.05,P<0.01)。其中8例新肝期后5min,有肝素酶与无肝素酶的全血TEG值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后者的r和K明显延长,α和MA明显减小;后者经静脉注射鱼精蛋白50一75mg后,两组TE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凝血紊乱主要发生在无肝期及新肝早期,肝素酶修正后的全血TEG可提示新肝期体内存在肝素化效应,需用鱼精蛋白拮抗。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监测及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合理调控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本文就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作一综述,旨在通过凝血功能的适时监测和合理调控,减少围手术期的出血,并预防肝动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良性肝病和早期肝胆系肿瘤的有效措施。现将我院112例肝移植,发生真菌感染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国人原位肝移植术中凝血弹性图(TEG)的变化及其与激活全血凝块形成时间(ACT)的相关性。方法 19例病人分为急性肝衰组(8例)与肝肿瘤组(11例),接受原位肝移植术,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无肝前(手术开始后120min,I 120)、无肝的30min(Ⅱ 30)、新肝前5min(Ⅲ-5)、新肝后5min(Ⅲ+5)、30min(Ⅲ+30)、60min(Ⅲ+60)、120min(Ⅲ+120),8个时间点,分别观察硅燥土激活的全血TEG及ACT的变化。19例病人中有6例于新肝后5min同时观察肝素酶修正后的TEG与非肝素酶修正后的TEG及ACT的变化。结果 肝衰组TEG值(r、r k、αlpha角或α、MA)的变化主要在Ⅱ+30min、Ⅲ-5min、Ⅲ+5min,肝肿瘤组TEG值(r、r k、αMA)的变化均在新肝后5min、30min、60min。与术前值相比,两组TEG值的表现为r与r k延长,α与MA减小(P<0.05、0.01)。相关研究表明,两组r k与ACT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3及0.634,P<0.01)。其中6例于新肝后5min,有肝素酶与无肝毒酶的全血TEG值差异亦显著(P<0.01),后者经静注鱼精蛋白50-75mg后,两组TE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提示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凝血紊乱主要发生在无肝期及新肝早期,TEG指标r k与ACT有相关性。肝素酶修正后的全血TEG可提示新肝期体内存在肝素化效应,需用鱼精蛋白拮抗。  相似文献   

13.
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术后发生精神心理异常是其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本文对68例原位肝移植受者的术后早期精神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间,68 例接受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受者,进行术后精神心理状态分析。其中男性61例,女性7例;年龄21-73岁,平均41.7 岁。术前诊断分别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30例,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21例,暴发性乙型肝炎13例,硬化性胆管炎2例, 先天性多囊肝2例。均经病理证实。手术方式分别为: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42例,经典原位肝移植26例,其中肝肾联合移植4例,术中无肝期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后常规检测血压、呼吸、心电图及尿量等生命体征;每日进行血常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因晚期肝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及肝移植手术的巨大创伤和对机体的干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液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和内环境与凝血功能紊乱,并累及重要器官的功能。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进行成人原位经典肝移植(OLT)20例。本研究着重讨论经典非静脉-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酸碱及电解质变化及麻醉处理。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男16例,女4例,年龄37~64(49·5±8·6)岁,体重50~87(67·3±10·0)kg。疾病种类分肝炎后肝硬化12例,肝癌3例,肝硬化合并肝癌5例。手术均采用…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中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观察10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可能影响因素,探寻一种快捷、实用的凝血机制检查方法,有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ASA Ⅲ~Ⅴ级终末期肝硬化患者100例,分别于手术前、无肝前期、无肝期15、30min、再灌注期15、60min、术毕采血检测DIC凝血全项、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和血清钙离子;并于术前、无肝前期、无肝期30min、再灌注期15、60min应用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凝血酶原时间与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在无肝前期和无肝期进行性延长,再灌注初期明显延长,以后逐渐好转;血小板计数随手术进行逐渐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逐渐降低,再灌注期后逐渐回升;D-二聚体总体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尤以再灌注期后明显;Sonoclot曲线变化趋势为:凝血及血小板功能进入无肝期后逐渐恶化,再灌注初期最严重,此时Sonoclot曲线几乎呈一水平线;全血活化凝固时间(ACT)延长,凝结速率(clot rate)和血小板功能低下。结论 肝移植术中影响凝血与血小板功能的因素很多,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术中需要密切监测,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较及时、动态测定凝血和血小板功能,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高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中凝血功能的变化和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sonoct coagution & piatelet function analgzer,SCA)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 24例择期肝移植手术患者全部采用原位经典非转流手术方法.于麻醉诱导前(TO)、手术开始后60 min(T1),无肝期30 min(T2)、新肝期30 min(T3)、新肝期120 min(T4)和术毕(T5)时分别采集桡动脉血检测,硅燥土激活的全血血栓弹性描记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指标包括R值、K值、Alpha角和MA值;玻璃珠激活的全血SCA,指标包括ACT、CR和PF值;常规凝血指标包括PT、APTT、INR、Fbg和Plt.结果 (1)SCA和TEG诊断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凝胶形成速度和血小板功能(都正常或者都异常)的Kappa值分别是0.371(P<0.05)、0.363(P<0.05)、0.438(P<0.05).gbACT与R、CR与α角、PF与MA呈正相关(r=0.790,P<0.05;r=0.766,P<0.05;r=0.502,P<0.05),CR与K呈负相关(r=-0.588,P<0.05).(2)与T0时比较,T3~T5时PT、INR、gbACT及R延长和FBG、CR、α及MA降低(P<0.05),T1~T5时APTT、T3时K延长(P<0.05),T2~T4时PF降低.结论SCA能够准确地监测肝移植术中凝血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在肝脏移植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  邓迺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6,27(2):128-128,I0001,I0002
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recombinant factor Ⅶa,rFⅦa),是一种新型止血药,最初用于治疗存在有因子Ⅷ(FⅧ)和因子IX(FIX)抗体(抑制物)的先天性血友病和继发性血友病患者的自发性或手术性出血。目前,已证实该药对控制多种临床出血情况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肝移植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肝移植病人的相关血管情况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我们对17例肝移植病人进行的相关血管超声检查,以探讨肝移植术中及术后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7例病人中,男性 12 例、女性 5 例,年龄 17~66岁。术前诊断:肝炎后肝硬化 9 例(其中 6 例合并肝癌),肝功能衰竭6例,多囊肝1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仪器:手术中采用 SonoSite 180 彩色超声检查仪,HST/10 5型术中探头。术中在血管吻合完成后,术者直接将探头置于血管表面进行扫查。术后采用 Phillips ImagePoint HX 彩色超声检查仪,c3540型凸阵…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由于移植技术的成熟,肝移植手术的数量显著增多,但术后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仍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移植术后患者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拟从AKI的诊断标准、致病因素及生物标记物等方面,回顾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肝移植术后AKI的认识,减少术后AKI的发生,改善移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 1999年 11月 12日施行了 1例肝移植 ,并获成功 ,受者存活 16个月以上。现将此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患者为男性 ,4 1岁 ,体重 5 9kg ,原发病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 ,于 1999年 11月 12日在我院接受肝移植术 ,手术历时 9h。手术当天即开始进行临床指标监测 ,包括生化、凝血相、血环孢素A(CsA)浓度等。2 .术后免疫抑制治疗 :(1)环孢素A(CsA) :第 2 8d静脉滴注CsA 10 0~ 12 0mg/d ,第 9d开始改为口服微乳化CsA ,至 30d用量为 7.8~ 12mg·kg-1·d-1,术后第 2~ 3个月的用量为 5 .6~ 7.8mg·kg-1·d-1,第 4~ 6个月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