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通过打压植骨重建股骨粗隆部结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通过打压植骨重建股骨粗隆部结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结果 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90.4%,未出现股骨粗隆骨折不愈合,无感染、脱位、假体松动.结论 通过采用打压植骨技术重建股骨粗隆部结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impaction bone grafting reconstructing femur trochanter and femoral head arthropalsty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aged pati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08,21 cases unstable intertrohanteric fractures with serious osteoporosis were treated with impaction bone grafting reconstructing the femur trochanter and femoral head arthropalsty. Results Functional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Harris score ,great in 14 cases, good in 5 cases, medium in 2 case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0. 4%. Conclusion The integration of impaction bone grafting reconstructing femur trochanter and femoral head arthropalsty is convenient to treat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aged patient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20例患者均得到满意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早期下床行走。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2年4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18例。按AO分型:A2.II型6例,A2.III型12例。结果 18例均获随访,分别随访3个月-32个月(平均随访13.2个月),术后按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其中优7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88%,本组病例无切口感染、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柱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方法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方法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约56min,出血量约150ml,恢复或基本恢复到受伤前髋关节功能,未发现再骨折、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可减少骨折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5.
《社区医学杂志》2015,(1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75岁以上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6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并常规术前备血,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处理原发病,加做肺功能、心功能、下肢血管功能检查,评估术前指标,采用择期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抢救或死亡病例。所有26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14~29个月,平均20.5个月,患髋均无明显疼痛。18例弃拐后恢复术前行走功能,6例需四脚助行器行走,2例不能独立行走,术后24 h内出现脑梗塞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4.6%。结论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高龄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下地早等优点,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长期随访结果仍有待观察。因此针对高龄患者需要严格的选择适应症,重视术前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的临床相关问题。方法将本院2007~2010年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患者24例为治疗组,动力髋螺钉治疗内固定治疗患者19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下床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4~7d可以下床,手术时间(60±8)min,住院时间(17±2)d,平均手术出血量428ml,尿路感染2例,坠积性肺炎1例,精神障碍1例。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并发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离床早、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可提早使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9,(6):781-78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1个月、 3个月,观察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柄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长柄双极股骨头置换术予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患者术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0.05)。结论:采用长柄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能取得良好的短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新方法.方法:2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一期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22例经12~20个月的随诊,采用Harris评分,平均为86分(75~95分),优良率为86%(优16例良3例).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间骨折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21-1222
目的探讨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18.1±7.1)min、出血量为(485.1±32.2)m L、24 h引流量为(116.6±24.7)m 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20.1±3.4)min、出血量为(490.5±17.6)m L、24 h引流量为(118.3±23.3)m 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第9个月,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均较少,并且术后早期均有确切的疗效,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评估应用普通双动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2009年使用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例,EvansⅢ型7例,Ⅳ型5例,平均年龄82.7岁(78~89),术后随访8~32个月,平均19.4个月。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活动能力。术后2周内、3~6个月、1年拍患髋X线片,依据Cruen分区检查假体有无松动迹象。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0m i,出血量平均300 m l,10例术后5~10 d下床负重行走,2例3周后开始负重。Harris评分:优4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83.3%。12例术后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松动现象。结论应用双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危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合并骨质疏松老年高危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32例。按照Evens分型,ⅢA型11例、ⅢB型15例、Ⅳ型6例,均采用一期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3例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现精神症状,1例患髋疼痛,经对症治疗症状基本缓解。无髋关节脱位病例,未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心肌梗塞等并发症。32例均获得8~25个月随访,平均13.2个月。术后Harris评分:优26例,良2例,可4例,优良率为87.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恰当选择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离床活动,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动力髋螺钉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HA组),随访2年1个月至4年2个月,平均3年1个月,同期行动力髋螺钉手术(DHS组)30例,随访2年1个月至4年5个月,平均3年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量、术后部分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及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A组在骨质疏松程度、术后部分负重时间上与DHS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和骨质疏松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高龄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Tronzo-Evans分型:Ⅲ型4例,Ⅳ型5例,Ⅴ型2例,所有患者都施行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 11例患者都顺利通过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围手术期并发肺部感染1例,无关节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11例患者获完整随访资料,Harris评分优3例,良6例,优良率81.8%。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早期离床活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Tronzo—Evans分型:Ⅲ型4例,Ⅳ型5例,Ⅴ型2例,所有患者都施行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11例患者都顺利通过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围手术期并发肺部感染1例,无关节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11例患者获完整随访资料,Harris评分优3例,良6例,优良率81.8%。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早期离床活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使用阿仑磷酸盐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颈骨折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52例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机分组使用阿磷酸盐治疗,经过12个月以上的随访,比较两组间在术后内固定物松动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异同。结果阿仑磷酸盐组与非阿仑磷酸盐组比较,术后松动率有显著不同。阿仑磷酸盐组无明显的假体松动依据。结论对于骨质疏松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为较少的术后并发症发生使用阿仑磷酸盐辅助治疗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58例。头下型30例,经颈型23例,基底型5例。按Gardon分型,Gardon III型25例,IV型33例;新鲜骨折52例,陈旧性骨折6例。结果获6个月6年随访,平均3.5年。髋关节功能评定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8例,良29例,可10例,差1例,优良率为81%。结论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颈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319-1320
目的分析比较老年转子间骨折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PFNA)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采取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观察组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rris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的疗效相当,但后者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