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导致经皮肾镜取石术中、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皮肾镜取石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结石情况和手术相关情况,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导致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和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患者中21例发生术中术后出血,出血率为26.58%。是否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的患者间出血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鹿角型结石患者较非鹿角型结石患者出血比例高(P0.05);不同手术通道、不同分期手术、不同手术时间患者间的出血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部分合并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某些结石情况(鹿角型结石)以及某些手术因素(分期手术)为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手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部分合并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某些结石情况(鹿角型结石)以及某些手术因素(分期手术)可增加经皮肾镜取石患者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PNL)是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而脓毒症作为PNL术后的最危险并发症之一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了解PNL术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对预测脓毒症的发生并及时给予干预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脓毒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借助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建立经皮肾引导直视下进行肾乳头活检的技术,为尿结石病因的基础研究提供新的途径.方法:2005年5月~2007年10月对12例复杂肾结石行MPCNL,对术中发现已有肾乳头钙化斑形成的患者采用经皮肾引导直视下进行肾乳头活检,肾乳头活检标本送电镜观察.结果:12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严重血尿、肾出血的并发症,无一例因严重并发症而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手术后随访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经皮肾腔内肾乳头活检技术安全、可行,能够在直视条件下获取肾乳头钙化斑组织进行形态学以及蛋白或基因水平的研究,为将来尿结石形成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肾出血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比较常见的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近几年的文献进行综述.认识PCNL并发出血的影响因素和常见原因,探讨如何预防和治疗PCNL导致的肾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月至2016年1月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孤立肾结石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记录术前术后血红蛋白、血肌酐并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出血及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32例,男性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7.75(29 ~ 67)岁,平均BMI 23.7(18.2 ~ 28.4) kg/m2,鹿角形结石1例,多发结石11例,平均结石含量501.25(300 ~ 800) mm2,Guys结石分级:1级11例(34.4%)、2级9例(28.1%)、3级11例(34.4%)、4级1例(3.1%).4例患者建立两个经皮肾通道;平均手术时间73.75(40 ~ 120) min,平均术中估计出血量85 (40~300)mL,26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总的结石清除率81.25%.3例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肌酐均未发生明显变化.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多个经皮肾通道的建立增加出血风险,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排石率高、手术并发症少.多个经皮肾通道的建立增加手术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摘要: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微创腔镜技术的发展,经皮肾镜取石术已成为治疗肾内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在我们关注其创伤小、可重复取石、结石清除率高、恢复快等优点的同时,开始注意经皮肾镜取石术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如脓毒血症、出血、外渗等。而术后脓毒血症是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术中高压灌注则是其主要因素。本文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脓毒血症与术中灌注压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是诊断肾脏实质疾病和选择治疗方案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随着肾活检操作,引导技术和护理方法的不断改进,肾活检的成功率和取材合格率明显提高,肾活检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严重出血并发症(需栓塞或手术止血)发生率更低,仅为1%[1].  相似文献   

8.
1985年12月至1988年9月我院对56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了经皮肾穿刺取石,其中17例发生出血、高热等并发症。现将本组并发症的处理及防治体会报告如下。一、出血1.术中出血:出血是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但多数出血能自行停止,大部分病人不用输血,少数病人需输血200~600ml,但操作不当可导致大出血。本组共6例,其中1例术后观察10小时,输血  相似文献   

9.
PCNL术肾出血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一种手段,肾出血是PCNL常见并发症之一,有效控制肾出血对顺利开展PCNL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文献,从肾出血的特点、原因及风险因素分析,讨论如何预防和处理PCNL引起的肾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经皮肾肿瘤穿刺活检对于小体积肾占位(SRMs)的诊断价值及其和术后病理结果的吻合度,为临床治疗起指导作用。方法通过对54例小体积肾占位患者(肿物直径≤4cm)采用B超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记录穿刺的有效诊断率、与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的吻合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总体穿刺诊断有效率94.4%,并且与切除肿瘤术后病理吻合度可达94%。恶性肿瘤占80.4%。并发症发生率6%,并且均为自限性。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肾肿瘤穿刺活检对于小体积肾占位有高诊断准确率。对于临床小体积肾占位的术前诊断十分安全,其中良性肿瘤检出率接近20%,可以避免过度的手术治疗,对于临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