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藤汤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7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红藤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盆腔治疗仪联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提高,且呈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亦有所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中药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红藤汤灌肠联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4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红藤汤(红藤、蒲公英、败酱草、生黄芪、透骨草、丹参等)灌肠后联合微波理疗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2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6%,对照组有效率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灌肠联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常规治疗。结景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P〈0.05。结论中药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热敏灸联合自拟红藤汤灌肠治疗10 d,对照组35例予甲硝唑、青霉素静脉点滴治疗10 d。结果:两组治疗10 d后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盆腔B超等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生素盆腔灌注结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单纯输卵管炎性因素不孕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抗生素盆腔灌注结合红藤汤加减(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虎杖等)保留灌肠;B组单用抗生素盆腔灌注;C组单用红藤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88%,疗效明显优于B组(总有效率62%)、C组(总有效率50%)。结论:研究显示盆腔灌注结合中药红藤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能有效地消除输卵管病灶炎症,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从而使输卵管通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三联疗法(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以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符合中医气滞血瘀兼郁热证型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口服组(采用重庆市中医院药剂科提供的盆腔炎方合剂)、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采用重庆市中医院药剂科提供的盆腔炎灌肠方)及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组(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行离子导入)各60例。1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后,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组总疗效明显优于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口服组(P0.01),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总疗效明显优于中药口服组(P0.01);在改善中医症状、局部体征、疼痛的程度上,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组分别与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口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与中药口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中医三联疗法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中医三联疗法(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疼痛)可以明显改善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临床症状、局部体征,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尹耀东 《陕西中医》2012,33(11):1448-1449
目的:通过观察微波理疗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探讨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治疗组(n=7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波理疗和中药红藤汤(红藤、蒲公英、延胡索、鸭跖草、紫花地丁、败酱草、野菊花等)灌肠,治疗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4.0%;治疗组总有效率96.0%;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无产生抗药性;所有患者痊愈后均接受6个月随访复查,对照组复发16例(占21.3%)、治疗组复发5例(6.7%),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两者联用达到调理气血、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提高免疫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亚风  王燕 《陕西中医》2007,28(11):1476-1477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配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下注型、气滞血瘀型、下焦寒湿型,给予红藤汤(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当归、丹参等),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保留灌肠。结果:痊愈占4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红藤汤保留灌肠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及护理。方法:将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双黄连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中药离子导入中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有效率为78.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脉冲调制中频电疗配合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3例用脉冲调制中频电疗配合红藤汤灌肠治疗,对照组83例单用红藤汤灌肠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89.2%,对照组68.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脉冲调制中频电疗配合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芍红藤汤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2例。治疗组给予内服丹芍红藤汤配合中药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静滴氨苄青霉素及替硝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46%,总有效率98.08%,治疗前后局部体征及症状积分差值为(12.69±4.52)(t=28.67,P<0.01);对照组治愈率21.57%,总有效率87.25%。治疗前后局部体征及症状积分差值为(8.76±4.83)(t=18.33,P<0.01),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2=42.45,P<0.01)。结论:内服丹芍红藤汤配合中药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朱芬芬  黄美娟 《新中医》2015,47(8):144-145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西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2组均采用氧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治疗;对照组加用红藤汤口服治疗,治疗组加用红藤汤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包块大小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随访6月,统计2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盆腔内包块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治疗组缩小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对照组为7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治疗组复发率为4.5%(1/22),对照组为6.3%(1/1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红藤汤口服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红藤汤灌肠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东莞市南城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红藤汤灌肠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包块和积液变化,同时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包块大小和盆腔积液量都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效果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灌肠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珂 《河南中医》2015,35(1):123-124
目的:观察丹香青金饮内服兼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给予丹香青金饮内服,治疗组给予丹香青金饮内服及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1.5%,治疗组有效率为96.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内服兼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郑玲燕 《新中医》2015,47(2):141-142
目的:比较红藤汤灌肠和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口服组35例给予口服红藤汤治疗;灌肠组35例以红藤汤保留灌肠。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共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灌肠组97.1%,口服组82.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口服组和灌肠组患者治疗前的盆腔内包块的大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灌肠组较口服组包块平均直径明显缩小。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5月后复发率灌肠组5.8%,口服组14.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比口服给药的疗效更好,能有效减小炎性包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离子导入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离子导入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口服治疗,治疗2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50%;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离子导入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清热利湿化瘀汤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国英 《陕西中医》2010,31(3):276-277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化瘀类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用中药当归、丹参、红藤等口服加灌肠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65%,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汤剂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清热利湿化瘀之效。  相似文献   

18.
曹莉萍 《陕西中医》2005,26(10):998-999
目的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类中药配伍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红藤汤加减(红藤、透骨草、虎杖、败酱草、皂刺、丹参等)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红藤、透骨草、虎杖、败酱草、桃仁等)治疗急慢性盆腔炎9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提示红藤汤口服有清热解毒,散瘀利气的功效,灌肠汤配合能促使局部炎症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红藤汤保留灌肠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红藤汤保留灌肠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4.0%,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和2.0%,对照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和14.0%,观察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P0.05;治疗前两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平均血流速度等子宫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红藤汤保留灌肠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加中药离子导人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加中药离子导入的方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8%,治疗组总有效率98%,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中药离子导入,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安全,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药物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