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文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来探讨防治糖尿病,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33-1734
从"未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盛防危","瘥后防复"五方面浅谈"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不同时期防治中的含义及体现,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分期防治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的思维及内涵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也符合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管理的要求。在糖尿病治疗中,"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以及既病防变。具体表现在:糖尿病前期的预防;防止糖尿病病情加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4.
以“治未病”理念指导糖尿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产生的危害不仅在于血糖升高本身,而且在于长期血糖增高导致的人体一系列代谢功能紊乱和由此所产生的急性或慢性并发症。全世界每年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费用在成百上千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王志刚 《新中医》2015,47(4):5-7
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病,最终导致多脏器损害及终末期肾衰等慢性并发症,因此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意义重大。提出未病先防,合理饮食,养生为要;有病早治,调理脾胃,首当其冲;已病防复,安五脏调阴阳,化瘀为纲的宗旨,调节阴阳和脏腑的平衡而改善患者的症状,防治并发症,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论述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糖尿病三级预防,探讨糖尿病防治的中西医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终生性的慢性疾病,本文以中医"治未病"为理论依据,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理念运用到糖尿病的防治中,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及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达到不发或延缓发展为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通过接受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调节情绪,合理使用中西药物,学会自我管理,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治未病”思想在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又是促进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旦出现神经病变,则往往很难逆转。因而,临床上亟待找到能有效防治本病而不良反应又少的方法。笔者根据“治未病”理论,试用于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又是促进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旦出现神经病变,则往往很难逆转。因而,临床上亟待找到能有效防治本病而不良反应又少的方法。笔者根据“治未病”理论,试用于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社区健康服务中,对糖尿病管理一直缺乏一种权威而实际的管理方法。本文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对中医"治未病"医学理念作了阐述,以期充分发挥中医的防病、保健等优势,探索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11.
借助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结合中医体质辨证及饮食运动等保健措施及综合防治的思路与方法,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糖调节受损的干预作用,以期把"治未病"理论纳入糖调节受损的防治策略中,将糖尿病治疗重心提前。早期干预,早期防治糖调节受损,可延缓甚至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戴霞  郭伟星 《江苏中医药》2008,40(12):99-100
生活方式病患者越来越多,其防治研究一直没有根本性突破。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生活方式病的基础及临床防治研究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治未病"的系统理论和特色干预手段进行探索,将有可能逆转生活方式病高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核心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两个方面,是祖国医学预防学说的中心思想,对于指导当今社会疾病的防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干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针对于中风病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治未病"的思想入手,结合《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理念,提出了关于中风预防的几点举措。  相似文献   

14.
耿延旭 《光明中医》2016,(23):3397-3398
浅谈治未病理论体系源流,以脂肪肝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为依据,探究脂肪肝临床防治思路。提出应依照"治未病"理论体系,以中医体质学说为"切入点",运用中医预防医学的方法,进行调养,对于本病易患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干预、调整,降低脂肪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刘洁  王宝亮  段枫阳 《光明中医》2016,(16):2299-2300
结合以往对中风病的研究以及临床经验,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浅谈关于中风病的一、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为"未病先防"阶段,主要预防手段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可控危险因素;二级预防为"已病防变、预防复发"阶段,预防手段主要为寻找中风病发生的原因,结合中药、针灸等临床方法治疗可逆病因,纠正可干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黄帝内经》预防与治疗学的精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的理论与临床发展中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治未病"理论的内涵为线索,并针对中风病的致病因素,探讨"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充分反映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中医思想。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思想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云竹 《陕西中医》2010,31(9):1189-1191
目的:为说明"治未病"的意义体现在糖尿病病程的各个阶段,并且中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应贯彻糖尿病病程的始终。方法:解读古代文献,总结现代研究。结论:在糖尿病治疗中,"治未病"具体表现在:糖尿病的预防;防止糖尿病病情加重,以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复发及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18.
刘芳  马彪  肖敏  马骏 《河南中医》2016,(2):350-351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构成,"逆针灸"为其重要方法之一。逆针灸"治未病"以其注重机体自身潜能,调动机体自身的正气防病治病的特点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针刺"治未病"的开发价值已得到确认,深入研究与探讨逆针灸"治未病"的作用机理,能为现代预防医学的发展与预防手段的提高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防治颈椎病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正确辨识和抓住颈椎病发生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中医防治颈椎病的关键环节。然而,中医“治未病”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预防为主的思想还需要在学术界和广大群众中反复宣传以引起大家的重视,颈椎病的相关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