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排毒尪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6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6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运用排毒尪痹汤治疗;对照组用甲氨蝶呤和吲哚美辛治疗,1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为81.1%,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毒尪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旷惠桃教授以经方当归四逆汤为基础,创制养血通痹汤,临床随证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寒湿阻络之尪痹;阳虚体质,感受寒邪之痛痹;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留滞肩臂之肩痹;血虚寒凝,寒湿痹阻肢末,气滞血瘀之脉痹;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复感寒邪,阻滞局部关节之骨痹等,皆获佳效。体现了其"温养治痹"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磁共振(MRI)表现与中医各证型间的相关性。方法 2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热痹、痛痹、着痹、尪痹,每型为1组,共4组。行MRI检查后随机抽取每组20例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型中软骨损伤中严重程度和半月板损伤基本符合热痹〈痛痹〈着痹=尪痹、痛痹与着痹与尪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着痹与尪痹患者的韧带松弛、严重程度着痹〈尪痹,尪痹与其他3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滑膜增生、骨质增生、关节游离体以着痹和尪痹增生较为明显,两者与热痹和痛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着痹和尪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节腔积液几乎所有证型病例全部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着痹和尪痹程度明显轻于热痹和痛痹。结论热痹、痛痹滑膜增生及炎性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应MRI表现为膝关节急性病变为主;着痹、尪痹与骨赘增生发生机理的关系较为密切相关,对应MRI表现为膝关节慢性病变为主。MRI应用于中医分型将对临床治疗本病有极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郑洪新教授根据多年治疗尪痹的临床经验,认为尪痹之病位主要在于形体,骨骼、软骨、关节、滑膜、筋脉、肌肉皆有虚弱,肾气不足、肝血亏虚、脾胃失健为其病本,同时兼有风伤、湿阻、热结、寒凝、瘀血等邪气稽留,形体与脏腑内外相因,导致病程缠绵,顽固难治。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理论,提出尪痹治则治法以"调气为上、从肾论治、兼顾肝脾"为主,遣方用药力求标本兼顾,补气血而强肝肾,祛风寒湿之邪,筋骨强而痹痛止。临床中尪痹患者采用调气之法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好转,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仲景辨治尪痹立法严谨,化裁灵活,用之得当,可收桴鼓之效。运用仲景经方桂枝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治疗尪痹,疗效卓著,并附临证治验四则。  相似文献   

6.
全国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提出“尪痹”这一病名,把类风湿关节炎归于“尪痹”范畴,病因可概括为正虚、邪侵,根本病机为“肾虚寒盛”,并将类风湿关节炎分成肾虚寒盛证、肾虚标热轻证、肾虚标热重证、湿热伤肾证四个证型,治以“补肾祛寒”为主,以“化湿散风、养肝荣筋”为辅,以“壮骨利节、活血通络”为佐,并创立补肾祛寒治尪汤、加减补肾治尪汤、补肾清热治尪汤、补肾清化治尪汤,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有效减缓患者疼痛,消减关节肿胀,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7.
痹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骨关节疾病均属于痹病,其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属于疑难性疾病。本文从《金匮要略》中的“治未病”思想入手,结合痹病的病因病机,探讨《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在痹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为发挥中医优势,降低痹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因剧烈瘙痒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肝郁血虚型荨麻疹患者3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用美洛昔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用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指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癌性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现代医学目前还不能完全有效治疗癌性发热,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祖国医学认为癌性发热属"内伤发热"范畴,其病程缠绵难愈。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则有其一定的优势,治疗应以调理阴阳,补虚泻实为总则,针对瘀毒、湿热、阴虚、阳虚、血虚、气滞、血瘀、虚实夹杂等不同证候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柴胡解郁汤治疗肝郁血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柴胡解郁汤治疗;对照组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结果两组均有明显治疗作用(P0.01),且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柴胡解郁汤治疗肝郁血虚型抑郁症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西医学将尪痹归类于风湿免疫科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应当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以免对患者造成进一步损害。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和临床实践,以《难经·第二十九难》“阳维病苦寒热,阴维病苦心痛”为依据,提出从二维脉论治尪痹的思路,认为维络受损、阴阳失调、营卫失和、气血阻滞是形成尪痹的主要因素,可通过调和阴阳,行气活血通维治尪痹。此法与传统多从肝脾肾进行论治相比,突出从阴阳维脉论治尪痹的重要性,亦为临床治疗尪痹提供了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现代医学临床病名。根据其病床表现一般认为属于祖国医学中“痹证”的范畴,与“厉节病”、“白虎厉节”、“尪痹”、“鹤膝风”、“骨痹”、“筋痹”、“热痹”,“顽痹”等相类似。随着近年来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有效疗法已在临床中广泛运用。本文就有关文献加以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排毒尪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排毒尪痹汤治疗,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共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治疗组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排毒尪痹汤能下调TNF-α和IL-1β水平,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静  牛臻洁 《陕西中医》2004,25(6):536-536,552
王素芝主任医师在治疗尪痹时主张中西并用,以中医药为主,病证俱辨,特别对尪痹的中医药治疗独具匠心,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论述朱跃兰教授提出的产后痹"血虚肝郁"证型,探讨其病因病机,将其精准分层论治为"虚重于郁""郁重于虚"及"正虚邪恋"三层,总结多年经验方之"养血疏肝除痹汤"加减针对三层病因病机治疗,临床疗效丰富,拓宽了产后痹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剑虹 《中医杂志》2012,53(15):1277-1278
方和谦教授以养血疏肝为基本大法,以经验方和肝汤配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早期更年期抑郁症属于肝郁血虚或肝郁阴虚证患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对于本病的预防,认为女性患者平素应注意固护精血以减少更年期疾病的困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宣痹汤结合针灸治疗尪痹湿热型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80例湿热型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宣痹汤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IL-6、IL-1、TNF-α、RF及ESR水平,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IL-6、IL-1、TNF-α、RF及ESR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痹汤结合针灸可有效降低湿热型RA患者相关血清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增进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加味酸枣仁汤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7月期间到本院接受治疗的肝郁血虚型失眠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艾司唑仑口服治疗,观察组予加味酸枣仁汤口服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以及用药安全性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SR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PSQI、SR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肝郁血虚型失眠症患者行加味酸枣仁汤口服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失眠状况,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从脾胃论治尪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郭会卿教授在其经验方温中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以健脾和胃、除痹止痛为原则,创制了温中除痹汤用以治疗尪痹,既能够蠲除痹症,又能调理脾胃,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