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痰论治眩晕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谨 《光明中医》2010,25(4):685-685
本文总结王宝亮教授对眩晕从"痰"辨证论治和灵活遣方的经验。王宝亮教授认为痰浊在眩晕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痰热、痰火、风痰、痰郁、痰瘀、痰湿、虚痰方面辨证,创立治眩晕五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兼加虚实之不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颇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张教授治疗眩晕病的经验总结,为临床提供治疗眩晕病高效专治方,进一步提高眩晕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理张运克教授在临床上治疗眩晕病的显效病例,结合张教授治疗眩晕病的辨证心得进行总结。结果张运克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针对眩晕病的病因病机,提出"风邪、气郁、血瘀、痰湿、肝火、气虚"皆能导致眩晕,常兼夹出现、相互为患,虚实夹杂,治疗上主张审证求因,精确辨证,针对性的遣方用药,祛风化痰、清肝泻火、疏肝理气健脾、补益正气、活血化瘀等治法综合运用,常需标本同治,虚实同调,但要主次分明,以求迅速达到疗效。因此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张运克教授运用自己的经验在临床实践中治疗眩晕病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各位同仁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3.
肺胀为临床难症,属中医"胀病"。栗锦迁教授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在心肾脾肺,实在肺中,多为痰浊、水饮、瘀血互结而成。并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五种治法应用于本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陈枫教授针刺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陈枫教授治疗眩晕时强调从整体出发,明病机、重刺法、调枢机.认为在治疗眩晕时当先从少阳入手,先调理少阳之枢,而后在辨证的基础上有风祛风,有火去火,有痰化痰,有虚补虚、有瘀化瘀、有郁开郁.提出"调枢导气、醒神定眩"针刺法治疗眩晕,临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5.
眩晕是一种以症状命名的中医内科学疾病,全国名老中医郭文勤教授根据眩晕特点与伴随症状及舌脉的不同,结合文献及自己多年临床实践,提出"虚、风、痰、瘀致眩"的理论,将眩晕主要归纳为虚实两类,加以辨证施治,取得显著临床疗效。本文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辨证论治,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止眩汤治疗眩晕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华 《新中医》1995,27(6):28-29
以名老中医夏度衡教授的经验方止眩汤加减治疗眩晕病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临床治愈44例,显效10例,有效6例,认为临床上大多数眩晕患者为本虚标实,虚实挟杂之证,虚以脾虚为主,实以肝风挟痰为主,提出夏度衡教授治疗眩晕当柔肝熄风,化痰止眩的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总结董玉江教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经验。董教授认为冠心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气滞痹阻心脉,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本,痰瘀气滞、痹阻心脉为标,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提出益气养阴、豁痰化瘀理气为本病的治法,并强调辨病辨证结合,在临床治疗中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浦家祚教授治疗眩晕的临证经验.方法收集浦家祚教授经治的428例眩晕病例,对其症状进行频数、因子、聚类分析,总结临证规律.结果从症状分析可以看出,眩晕的病机涉及虚、痰、瘀、风四个方面,四者之间相互影响.结论明确了浦家祚教授治疗眩晕的诊治特色,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风、痰、瘀、虚相兼为病.  相似文献   

9.
吴雅文  仓志兰 《环球中医药》2020,13(9):1555-1557
本文对奚肇庆教授辨治眩晕临证经验进行初步总结,辨虚实:眩晕患者大多本虚标实,虚多实少;辨成因:成因多由风、热、瘀、郁、虚等五方面;辨脏腑:眩晕病位在头部七窍,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辨缓急:标急以治标为主,本虚则当从本缓图等辨证分析眩晕。并通过探讨“风痰、热痰、瘀痰、郁痰、虚痰”与眩晕的内在联系,探索从“痰”论治眩晕的因、法、方、药,为临床从“痰”论治眩晕提供理论基础及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老年眩晕病的临床观察,探讨从虚、痰立法论治老年眩晕病的治疗经验。方法按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辩证分型治疗老年眩晕病33例。结果治愈1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疗效总有效率为90.91%。结论说明按照辨证论治原则,根据老年人多虚多痰的病机特点,从虚从痰论治老年眩晕病,可收到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从眩晕入手,整理了郭志华教授"无虚不作眩"病因病机理论,总结了从虚论治眩晕的临床治疗经验,并选取了其临床病案进一步分析其"无虚不作眩"理论下遣方用药特色。郭志华教授在病机上强调眩晕多为虚证,在治疗上强调以补虚为主,兼顾其他病症。  相似文献   

12.
总结李延教授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经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传统中医学中的"胸痹""心痛""真心痛"等,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阳亏虚为主,标实以痰浊和瘀血较为常见。本文从病因病机、临床特征、治疗等方面系统分析、总结了李延教授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从痰瘀互结型眩晕案例探讨张伯礼教授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眩晕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痰瘀互结型眩晕时单纯祛痰一法往往难以奏效,张伯礼教授对痰瘀互结型眩晕的治疗见解独到,他认为痰瘀互结型眩晕的发病与"痰湿"之邪关系密切,是湿邪弥漫致血行"瘀滞"的状态引发眩晕发作,在祛除痰湿的同时往往兼以活血、清热等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伍大华教授认为,眩晕乃风眩内动、清窍不宁或清阳不升,脑窍失养所致。其病性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为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津液、精、髓亏虚,不能上荣头目;标实或为风火痰瘀郁阻清窍,或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气上扰,发为眩晕。周围性眩晕急性期病机为肝风裹挟痰浊上犯,应治以熄风化痰,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缓解期以补肾培元为基本治法,采用平眩定晕汤平补肝肾,熄风化痰。脑梗死或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眩晕急性期,应以西医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缓解期以中医治疗为主。其病机为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痰瘀同治,常以柔肝通络汤为主方。精神疾患相关眩晕常合并焦虑、抑郁或睡眠障碍,病机关键为肝郁气滞,且常兼夹血瘀、痰浊、火热、水湿等病理因素,以疏肝解郁为治疗法则,同时注重心理治疗,常以逍遥既济汤为主方。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消化系统疾病,有恶变为胃癌的风险,目前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临床效果欠佳。黄柳向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该病病机主要为"虚""滞""痰""瘀""湿""毒",重视中医辨证施治,自拟莪蚕健胃汤,实施分期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美尼尔氏眩晕症,又名美尼尔氏综合症,临床中主要的症状表现为突发性或发作性眩晕、头部胀痛、眼球震颤以及耳鸣、耳聋、耳闷、听力下降,伴随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裴正学教授在治疗本病时,始终坚持"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十六字方针,在多年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学习总结,对美尼尔氏眩晕病的辨证论治有独到见解,从"痰"论治,并以健脾化痰、平肝息风为治疗大法,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结合患者不同病情加减治疗,通过临床诊疗、疗效观察,治疗此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裴教授用中医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眩晕症的经验,并结合典型患者病例,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情志眩晕系与情志密切相关的眩晕,常以情志不舒伴头晕目眩为主,临床发病率高,中医认为痰是情志眩晕重要致病因素,文章总结许凤全教授从痰治疗情志眩晕经验,为进一步研究中医治疗情志眩晕提供思路方法。方法 根据情志眩晕不同阶段及病机,择治痰六法:调肝运脾化痰法;补肺散结消痰法;转枢调气涤痰法;温胆和胃散痰法;补肾宁志运痰法;祛瘀通络破痰法。结果 情志眩晕具有由气致痰、由痰化热、因痰兼虚、痰瘀互结的病机发展趋势,依病机及病期择不同治痰方法辨证施治,随证立方,随病用药,疗效肯定。结论 情志眩晕治痰六法在临床应用广泛,辨证治疗心身类疾病效如桴鼓,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陈华德教授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跟师学习,收集、分析临床典型病例资料,归纳、总结出陈华德教授诊治眩晕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结果陈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可分为颈源性、脑源性、耳源性三大类。气血亏虚,髓海失养为根本病机。陈教授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特色疗法治疗眩晕病,临床效果颇佳,充分体现出针灸的治疗优势,值得开展研究总结。结论运用陈教授对眩晕病的治疗经验,能够正确辨析病机并有效治疗眩晕病,为眩晕的临床实践做出指导,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风、火、痰、虚、瘀",辨证以上盛下虚、本虚标实较为常见。治疗以调补肝脾肾为主治本,兼顾祛风火痰瘀之标邪。强调滋补肝肾、育阴潜阳、固本培元,以达平肝熄风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此文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总结了崔应麟教授治疗眩晕病的独特临床经验。崔应麟教授认为眩晕病机可从风、痰、瘀、虚4个方面考虑论治,临床应坚持因人而异,标本兼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