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8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感染途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80例患者中青壮年占95%,平均年龄32岁。感染途径:静脉注射毒品52例(65%),性接触18例(22%),血液接触7例(9%),不详3例(4%)。临床特点:发热(82%),消廋(91%),全身酸痛、乏力、纳差(98%),咳嗽、咳痰(70%),淋巴结肿大(30%)。影像学特点:80例中,双肺粟粒样结节与多发散在类圆形结节影并存20例占25%;呈大片状或片状融合突变影29例占36%;双侧胸腔及心包积液19例占24%;双肺毛玻璃影6例占8%;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占8%。病变部位不典型:呈叶、段分布,左肺下叶17例,右肺下叶12例,右肺上叶16例,右中叶并下叶6例,右舌叶14例上叶尖后段、下叶的背段5例。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表现不典型,应提高对两病的警惕性,且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目前艾滋病尚无特效治疗,所有抗病毒药物只能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对双重感染者抗结核、控制传染源是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颈淋巴结结核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本文就我院7年来收治的39例颈淋巴结结核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文39例全为男性,年龄18~32岁。其中以颈部肿块来诊者28例,以颈部脓肿来诊者9例,以颌下和锁骨上窦道迁延不愈来诊者各1例。39例中18例胸透提示有陈旧性肺结核。39例中术前确认依据为细胞穿刺检查,报告均示“颈淋巴结结核”。术后病理切片报告均为“颈淋巴结核”。 1.2 本文39例颈部扪及肿块均呈不规则形,大小2.  相似文献   

3.
Weber-Christian 病又称结节性脂膜炎,兹报导误诊2例。例1,女,23岁,不规则发热,四肢肌肉关节痛3月余,近2周高热稽留39℃~40℃,经抗结核治疗无效,既往有颈淋巴结核史。以发热待诊,颈淋巴结核于1983年6月住院治疗。体检:体温39℃.脉搏120次,呼吸30次,Bp100/60。贫血貌,右颈部淋巴结呈串珠样0.5×1cm,质Ⅱ°。心肺(-),肝脾肋下及边,关节(-),血沉142mm/h。抗核抗体(-),颈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结  相似文献   

4.
<正>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ngioimmu-noblastie Lymphadenopathy,)根据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又命名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伴异常蛋白血症(Angio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 with Dysproteinemia简称AILD),是一种少见的、免疫功能异常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国内报道尚少,我院曾收治三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例1,男,53岁。以发热10余天颈部肿物6~7天于1986年1月11日入院。T39℃,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Hb130g/L,WBC40×10~9/L,免疫球蛋白正常,蛋白电泳α_20.139,余正常。X  相似文献   

5.
我院近遇1例获得性弓形虫病隐性感染,兹报告如下。患者男,48岁,住院号399964。因右下腹痛3月余,右下腹触及8×4×4cm 包块,以阑尾脓肿收住本院外科,经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抗感染治疗10天后腹痛缓解,肿块消失,但体温又起。因患者1983年4月在外院经骨髓检查涂片确诊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_2型),而疑为白血病复发于1985年6月27日转内  相似文献   

6.
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以下简称 IBL)或称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伴异常蛋白血症(Angio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 With DysproteinemiaAILD),是近年新认识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该病多发生于成人。但幼儿发病相对多。今就本病及国内迄1987年业已报告37例的临床特征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肺吸虫病在我省一些地区屡有发现,我院1983年见到2例长期被误诊为肺结核,为引起临床注意,特报告如下。例1,男,9岁。患儿低烧伴胸闷、咳嗽半年,多次胸部X线透视诊为肺结核,经抗痨治疗4个月,症状未见改善。体检:发育营养稍差,心肺(一),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X线检查在涂阴活动性肺结核定诊中的应用,促进与完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方法:收集2003~2005年光泽县完成登记活动性肺结核287例,与X线对不确定病期结核灶进行的6个月追踪观察78例,从中总结涂阴活动性肺结核定诊中X线检查的应用。结果:在287例登记肺结核中,痰涂阴109例,占38%,其中有62%经X线动态观察而定诊;X线追踪观察78例中,发现为活动性9例,分别占涂阴登记与追踪观察对象的8%及11.5%。结论:X线检查为涂阴活动性肺结核定诊中不可缺少主要手段,其不足的是特异性较差,即使是肺结核病灶,也很难确定有无活动性,因而不可忽视动态与追踪观察,否则容易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 例1,女,50岁。因右上腹反复发作性疼痛3个月,并放射至右肩背部,加重10天来诊。经体格检查及B超示:初诊为慢性胆囊炎,经予消炎、利胆、解痉、止痛等治疗,症状不能缓解。转至聊城市人民医院会诊结果与本院相同。胃镜示:胃底糜烂性胃炎。服药后症状仍不能缓解。近10天来症状加重,进食后及夜间更甚,致不敢进食,夜不能眠,再次来院行肝胆胰CT检查示:胰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 例2,男,72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6个月,全身黄染20天,来院行B超检查示:慢性胆囊炎,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返流性胃炎。给予消炎、利胆、解痉、止痛,疼痛虽能缓解,但全身黄染呈进行性加重,行CT检查示:胰头有2×3.6cm癌肿并淋巴结转移。 例3,女,50岁。因多饮、多尿、消瘦1年余,黑便3天来  相似文献   

10.
畸形性骨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骨疾患,由 Paget 氏首先报告,故又称 Paget 氏病。据 Schmorl 氏尸检统计,年在40岁以上之发病率,男3.5%,女2.5%。国內 Snapper 氏(1941),林氏(1951),李氏(1957),分别报告一例,孙氏等(1960)报告7例,并作了较详尽的分析。本院10年来在85万余们诊患者中可以肯定为本症者仅4例,(其中一人系欧洲人)故本症在国人中尚属少见。  相似文献   

11.
小儿横纹肌肉瘤 (RMS)是儿童软组织肿瘤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生长迅速 ,早期不易诊断 ,预后差。我院1998年 1月~ 1998年 9月收治 2例原发于中耳的小儿葡萄状肉瘤 (Bs) ,现报告如下。例 1,女 ,8岁。右侧面瘫 1月余 ,右耳闷、耳聋 2 0天 ,耳内疼痛、流少量色黄味臭之粘性分泌物 1周 ,时有头痛 ,无耳鸣、头晕。病理检查诊断为右外耳道息肉 ,以外耳道息肉、耳源性面瘫于 1998年 1月 5日入院。体检 :一般情况稍差 ,右侧周围性面瘫 ,右外耳道内被多个小葡萄状物充填 ,色灰红 ,质中等 ,有淡黄色粘性液体附着 ,味臭。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12.
何杰金氏病(HD)并发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较为罕见,我们曾遇到1例,兹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8岁,已婚。以右颈部淋巴结逐渐肿大8个月为主诉,于1981年8月1日入院。既往体健。体检:神志清。右颈部及右腋窝淋巴结肿大分别为2.5×3cm及3×4cm,质硬,无压痛。心尖Ⅱ°SM。  相似文献   

13.
喻绪娥  刘庆荣 《贵州医药》2006,30(5):396-396
患者女性,43岁,体检发现右盆腔包块一周,要求手术治疗于2005年7月8日入院。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特殊; 双合诊检查:子宫大小及位置正常,左附件无异常,右附件区扪及一囊性包块,约鸡蛋大小,活动尚可。既往月经规律, G2P1。近两月月经不规则,量多,淋漓不尽。经诊刮,病检报  相似文献   

14.
我院近5年来对36例淋巴结核患者采用联合化疗加654-2与单用化疗作了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病例选择 1984~J989年,对2例住院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均经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治疗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5~65岁;疗程6个月~1年,平均9个月。颈淋巴结结核23例(其中有Ⅲ型肺结核10例),肠系膜淋巴结结核10例(其中有Ⅲ型肺结核7例,Ⅵ型肺结核3例),上述两者兼有3例。对照组36例,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研究CT扫描与CR胸片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选择在临床上已经明确诊断的肺结核患者48例,将其CT检查结果与CR胸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48例肺结核患者,CR胸片检查出结核病灶42例,漏诊6例;CT全部检查出结核病灶,两者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T在检查结核的肺播散病灶的显示、肺内隐蔽部位病变、空洞伴浸润、支气管狭窄、变形、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支气管扩张、肺大疱、肺气肿、合并症等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R胸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对肺结核的病变部位、数量、形状、性质以及各种合并症、纵隔淋巴结的结核、胸片隐蔽的部位结核灶等检出率均有明显的优势,对肺结核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2017年9月19日因"肝内胆管癌术后6年余,发现肺部多发占位1天"入院。患者于6年前行右肝肿瘤切除术(Ⅴ段+部分Ⅵ段),术后病检:胆管腺癌(中分化),其后依次出现腹膜后淋巴结、右侧锁骨上窝淋巴结、肺、骨转移,行多程放疗、化疗、手术等治疗。入院前1 d胸部CT提示双肺病灶增多。入院诊断:胆管中分化腺癌双肺转移,  相似文献   

17.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ngio-i 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disease 简称 AILD),自1974年 Frizzeral、Lukes 等报告后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AILD 的肺部表现比较特殊,本文报告2例。例1 男,42岁。因全身淋巴结肿大,伴同断性发烧近1年,1982年5月25日入院。患者于1981年7月始发现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不红,不痛,伴  相似文献   

18.
球结膜鳞状细胞癌临床上报道较少,现报道一例:患者,男,44岁。右眼红,异物感2月就诊。初诊为右眼泡性结膜炎而给局部抗炎治疗。1周后检查,右眼鼻侧结膜有一直径为5mm大小的结节,表面及周围结膜充血明显,表面光滑,推之不活动,无触痛。耳前及颌下淋巴结未触及。手术切除结节及表面球结膜后,病检报告:右结膜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9.
胃窦部癌第六组淋巴结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窦部癌第六组淋巴结转移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利用前哨淋巴结示踪技术,在胃癌边缘近第六组淋巴结浆膜下注射亚甲蓝溶液,观察示踪剂流向及淋巴结着色情况,术后第六组淋巴结按胃网膜右动、静脉淋巴结分别统计并送病理学检查,同时分析染色淋巴结数量及转移情况。结果:胃网膜右动脉淋巴结着色27枚,平均每例0.87枚,染色率64%;胃网膜右静脉淋巴结着色56枚,平均每例1.8枚,染色率63%。两组着色情况经统计学处理P>0.05。淋巴结首先着色率分别为20例,占64.5%及11例,占35.4%。淋巴结转移率前者54.8%(17/31),后者83.8%(26/31)。结论:胃癌第六组淋巴结转移中胃网膜右静脉淋巴结数目多、分布广、位置深、转移快应当引起外科医生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因长期大量应用激素治疗引起的副作用较多.现报告自身免疫病并粟粒型肺结核3例。例1,男.40岁,一年前口腔粘膜反复出现水疱及糜烂,半年后躯干、四肢逐渐出现水疱,曾间断用激素治疗2个月无好转,于1992年12月10日来诊,既往否认结核史。查体:体温38℃.脉搏100次/分,血压22/12kPa、双颈及双颌下淋巴结肿大,口腔、两颊及软腭多处糜烂、溃疡。心肺听诊正常。、胸、腹、背四肢见散在豆粒大至指甲大充盈性水疱、壁薄易破,尼氏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