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武玉坤  高长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551-255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眶内炎性假瘤的共性及特异性CT表现,提高眶内炎性假瘤的CT诊断准确率。方法:对42例眶内炎性假瘤的CT资料(均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眶内炎性假瘤按影像学表现分为5种主要类型:I型(肿块型),占9.5%(4/42),CT表现为眶内软组织肿块;Ⅱ型(弥漫型),占11.2%(5/42),CT表现为球后脂肪间隙密度增高,无明显肿块;Ⅲ型(肌炎型),占38%(16/42),CT表现为眼外肌受累增粗,肌腱肥大;IV型(泪腺型),占9.5%(4/42),CT表现为泪腺肿大;V型(混合型),占35.7%(15/42),同时有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CT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副窦炎症17例,占40.5%(17/42),CT显示上颌窦和/或筛窦炎症改变。结论:CT对眶内炎性假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眶炎性假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1993年-2006年经我院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资料完整的17例眼眶炎性假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球突出伴眶内软组织肿块占77.8%,眼外肌增粗占83.3%,眼球壁增厚占55.6%,眶内脂肪密度增高占88.9%,造影增强可强化,CT值平均增加38Hu。结论眼球突出、眶内软组织肿块、眼外肌增粗、眼球壁增厚、眶内脂肪密度增高是眼眶炎性假瘤较具特征性的CT表现,多可作出诊断,但对病变充满眼眶和泪腺型炎性假瘤CT表现不具特征性,需活检方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扫描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6例眼眶炎性假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CT征象有眼球突出21例,眼环增厚7例,泪腺肿大5例,眼外肌增粗16例,眶内脂肪密度增高1 2例,视神经增粗3例,合并鼻窦炎5例.本组可分为①弥漫型10例,表现为病变范围弥漫无明确肿块;②肿块型2例,表现为可见到边界清楚的肿块;③泪腺炎型3例,表现为仅见泪腺肿大;④肌炎型11例,表现为1条或数条眼外肌增粗、肥大.结论CT扫描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能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眼眶炎性假瘤50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眼眶炎性假瘤的CT表现为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间资料完整的眼眶假瘤50例,结果:根据假瘤在眶内的侵及的主要部 为4型:肌炎型20例、肿块型13例,泪腺7我,弥漫型10例。CT特征表现为:病变眼肌全程肥大(涉及肌腱);眶内不规则高密度块影;泪腺弥漫性增大,球后充满高密度影,正常结构消失。结论:CT能明确眼眶假瘤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分型,对诊断和治疗很有价值,疑难病例应结合临床其他检查,必要时经活检手术才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42例眼眶炎性假瘤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眼眶炎性假瘤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提高该病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观察确诊的眼眶炎性假瘤4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及CT、MRI表现.结果42例中,以突眼(占73.8%)及眼球运动障碍(占52.4%)为主要表现,其次为眼缘触及肿块(占40.5%);其中单眼发病33例,双侧发病9例.CT分型:浅层巩膜型2例,浸润型4例,肿块型13例,肌炎型11例,泪腺型12例;MRI检查11例,其分型及表现基本同CT扫描.结论CT、MRI能明确眼眶炎性假瘤的部位及侵犯范围,其分型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眼眶炎性假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眶炎性假瘤是原因不明的眶内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 ,可累及眼眶的任何结构 ,包括眼球、眼外肌、视神经及脂肪等 ,导致病变组织慢性增殖性炎症而形成肿块样改变。 CT检查是眼眶炎性假瘤诊断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我院 1 987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共治疗眼眶内炎性假瘤 1 7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而确诊。本文就其 CT表现和分型、诊断、鉴别诊断进行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7例 ,男 1 1例 ,女 6例 ,年龄 1 5~ 5 7岁 ,平均 35 .2岁。病程 1 0 d至 3个月 ,平均 2 7.3d。主要临床表现为眼部疼痛和眼球突出、视力障碍等 ,拟…  相似文献   

7.
眼眶炎性假瘤25例行CT平扫20例,增强扫描14例,CT表现肿块14例,眼球突出20例,眼眶扩大10例,肌肉肥大9例,泪腺肿大10例,手术10例,临床确诊炎性假瘤作了CT扫描15例,炎性假瘤在CT上呈肿块型,弥漫型,肌炎型和泪腺型表现。CT是诊断炎性假瘤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裴响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9):640-641
目的探讨CT扫描对眶内特发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眶内特发炎性假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CT征象主要有:眼球突出16例,眼环增厚9例,泪腺肿大8例,眼外肌增粗14例,眶内脂肪密度增高6例,合并鼻窦炎4例。可分为:弥散型、肿块型、泪腺炎型和肌炎型。结论CT扫描对眶内炎性假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能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24-1625
目的:探讨CT扫描在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47例眼眶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7例患者均行CT扫描,其中42例患者同时行MRI检查。CT表现为肿块型7例,椭圆或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病灶。泪腺炎型9例,泪腺区肿大,椭圆形或扁平,密度较均匀,边界不清。肌炎型16例,眼外肌增粗,边缘毛糙,密度较低。弥漫型6例,球后脂肪弥漫性病变,密度增高,呈团片状,无实质性肿块。混合型9例,CT表现为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影像。结论:CT扫描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MRI在辅助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需要根据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确保诊断。  相似文献   

10.
眶内炎性假瘤的CT研究少见报道。本研究对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例眼内炎性假瘤的CT扫描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眶内炎性假瘤之CT表现主要有眶内局限软组织肿块,眼外肌增粉和眼环增厚,并有球后脂肪间隙模糊和视神经增组等辅助征象。多数病例为几种征象并存。本文对鉴别诊断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探讨MRI在眼球突出病因及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眼球突出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观察眼部结构的影像学变化,对病因按照发病部位进行分类评估.结果:炎症、肿瘤、外伤及血管畸形等皆是眼球突出的病因,造成眼球突出病变主要位于球外眶内与眶周,多种病变除造成眼球突出外还会引起眼外肌肥大与...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总认为自己特别容易感冒,稍有不慎就会打喷嚏,流鼻涕,鼻腔堵塞。而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像感冒这样一系列症状可能就是“变应性鼻炎”。那么是不是所有类似症状的人都患有“变应性鼻炎”呢?你又如何正确诊断,并与一些相似的疾病进行鉴别呢?  相似文献   

16.
钟华  何志辉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11-1111
目的:提高骨干结核的X线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治疗后证实骨干结核X线表现。结论:熟练掌握骨干结核的影象特点及了解病史,是诊断本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MR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胶质细胞瘤,探讨MRI表现与肿瘤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113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中11例为囊实性,实性为主,6例无强化,3例呈斑点轻中度强化,2例斑片状明显强化,2例完全囊变呈环状强化;2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4例为大囊伴壁结节且附壁结节明显强化,1例为完全囊变不强化;3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和4例混合性胶质瘤均为囊实性,10例斑点状或线状轻中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410例胶质母细胞瘤及2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均呈囊实性并呈花环状及不规则环状、斑块状明显强化;57例室管膜肿瘤中6例表现为囊实性,囊性为主,明显不规则环状强化,1例为完全囊状不强化;65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均表现为均匀实性肿块且显著强化。结论脑胶质瘤的囊变形态、类型、强化方式和程度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吴海声  程佑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0):103-105
目的探讨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结果29例脊索瘤中,发生于骶尾部15例(51.7%),发生于颅底13例(44.8%),发生于外周1例(3.5%)。平片可见颅底及骶尾椎融骨性骨质破坏;CT可特征性显示斜坡及骶尾椎膨胀性软组织肿块及广泛融骨性骨质破坏;MRI对病变范围的显示优于CT。结论CT对显示脊索瘤的骨质破坏、残存方面优于MRI,但MRI对脊索瘤的范围、内部结构及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确定外科手术方案及对术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虞积仁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9):1582-1583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和婴幼儿,发病率高,男性则较少见。IDA的特征是骨髓、肝、脾等组织中可染铁缺乏,血清铁浓度、铁蛋白浓度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形态上出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IDA目前被认为是一种不同原因所致的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的一组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报告30例ChiariI型畸形,均经MRI证实。大多以上肢麻木无力及手部肌肉萎缩为首发症状,早期易误诊为颈椎病、风湿病及运动神经元病等。MRI能无创性同时显示脑、颅颈交界处和脊髓等结构,故其为最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