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对《伤寒论》汤方中药物基原品种,入药部位等的历史变异进行考证,使其名实相符,深入发掘祖国医药宝藏。以利后学者研读和对“经方”的继承、发掘、推广和应用。方法:引据考证历代医药文献,从药用植物形态学,“经方”药物的实际药性功能,所用药物品种及主治疾病协调,不能互为矛盾等进行研究。结果:《伤寒论》汤方中部分药物古今有别:人参应为党参,桂技应为肉桂,枳实应为枳壳,通草应为木通,芍药应为赤芍,紫参应为拳参,竹叶应为苦竹叶;柴胡只能用其根,不能用其茎叶;连翘和连轺,桑根皮与梓白皮分别为两种不同的药物,其基原迥别,不能相互混用和解读。结论:在继承和研究《伤寒论》和古代经方,推广和开发利用以及“全国统编教材”再版时,要引起足够重视,一定要注意药物的历史变异和对药物名称的翻译,以利后学者研读,得到较为真实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伤寒论》汤方中所用芍药进行本草学研究,使其名实相符,以利后学者研读和对“经方”的继承、研究、开发和利用。方法:对历代中医药文献,从植物形态学及赤芍、白芍的实际药性功能与主治疾病相适应和协调。结果:汤方中芍药古今有别。结论:《伤寒论》汤方中所用芍药应为现今之赤芍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柴胡功效演变与入药品种及入药部位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梳理历代文献,总结柴胡功效的演变,并分析其与柴胡入药品种及入药部位间的关系。结果:《神农本草经》时期应用的柴胡品种已不可考。唐代以后,狭叶柴胡、银州柴胡被认为是柴胡上品,而银柴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亦被当做上品柴胡应用,这有可能成为柴胡出现"补虚劳"功效描述的原因。古来柴胡皆以根入药,清末以来,在长江一线逐流行以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同时期兴起的"柴胡劫肝阴"之说或许与入药部位的改变而造成的有效成分改变有关,但仍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结论:历代对柴胡功效认识的不统一,有可能是不同时期内应用柴胡的品种及入药部位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对特定部位辨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  孙冬阳 《陕西中医》2007,28(3):363-364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专著,它的问世,奠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仲景尤其注意对特定部位辨证,认为这是诊察疾病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伤寒论》特定部位辨证的内容较为丰富,本文仅就此,做一初步探讨。1头项部头为诸阳之会,又为髓海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蓄血部位应在下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蓄血部位应在下焦初探青海医学院童增华(810001)关键词蓄血部位,下焦,《伤寒论》古今医家对(伤寒论)蓄血部位的看法,各持己见,争议甚多。有认为在膀航者,亦有认为在大肠,小肠,血室等等,孰是孰非,至今尚无定沦,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就此谈谈...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是一部经典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颇有影响。历来医家研究者,若天上繁星,时至今日,仍各抒己见,榷商不已。余不揣浅陋,愿以临床30年之浅显心得,略陈管见。笔者认为,在《伤寒论》中,仲景只讲了两个大重大问题。一是伤寒病的传变规律,使医者知常达变,预后有方;二是方剂组成原则。纵观经方,药简理深,直中病所。正所谓是“加一味嫌多,减一味嫌少。”在此,先就第一个问题,“六经传变规律”简单的谈谈笔者看法。王仲景的六经是什么科学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前期的科学成果,必为后来者所借鉴。《伤寒论》亦不例外,仲…  相似文献   

7.
九、原文(25)、(26)条同为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在治疗上为何前者用桂枝汤而后者用白虎加入参汤? 答:这两条虽文字近似,但其病机、治法大不相同。前者之大汗出,是服桂枝汤汗不如法所致,故虽汗出而表邪并未解除。其脉洪大,是正气随汗外泄,阳气浮盛于外所致。因无里热津伤之征.故其脉虽变而证未变,所以仍使用桂枝汤,  相似文献   

8.
四、原文55条说“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而86条又说“衄家,不可发汗”,应如何理解?答:55条之“伤寒脉浮紧”,是概言太阳伤寒诸症。“不发汗,因致衄”,是太阳伤寒当汗失汗,邪郁不解,损伤血络,因而导致衄血。从伤寒失汗致衄而仍用麻黄汤治疗来看,其衄血量一定不  相似文献   

9.
十四、《伤寒论》中药同名异的三个方剂是什么?其主治证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伤寒论》中药物组成相同而方名各异的三个方剂是: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桂汤。三方虽药物组成相同,但由于方中桂枝和芍药的用量不同,故其主治证各异。桂枝汤,桂枝和芍药用量相等,重在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故桂枝汤主治太阳中风表虚证。症见头项强痛、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苔薄白,或见鼻鸣干呕等。桂枝加芍药汤,芍药倍量于桂枝,重在缓解急迫而止腹痛,故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太阳病误下所致的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药典》对"块茎"、"根茎"、"块根"、"根及根茎"和"根茎及根"的英译的不统一方面探讨了根类中草药入药部位的英译问题。  相似文献   

11.
闫舒瑶 《中医临床研究》2013,(5):116-116,118
从《中国药典》对“块茎”、“根茎”、“块根”、“根及根茎”和“根茎及根”的英译的不统一方面探讨了根类中草药入药部位的英译问题。  相似文献   

12.
揭开《伤寒论》的几个历史谜团(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著作。近来 ,笔者对《伤寒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其流传历史重新梳理 ,对《康平伤寒论》重新研究 ,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现阐述如下。1 错简与否据《伤寒论》原序中“建安纪年以来 ,犹未十稔……”的记载 ,多数学者都认为张仲景《伤寒卒病论》约成书于公元二世纪末至公元三世纪初。一般认为 ,此时正值东汉末年战乱纷起 ,以致散失不全。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广泛搜集仲景原文 ,将其中伤寒部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而据史书记载 ,刘表 (公元 1 4 4年~ 2 0 8年 )于初平元年 (公元 1 90年 )为荆州刺史 ,…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部分药物本草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引据考证了《伤寒论》汤方中的人参应为党参,桂枝应为肉桂,枳实应为枳壳;柴胡入药部位应取其根,地上部份亦可入药,但不是《伤寒论》汤方所用;连翘与连轺,桑白皮与梓白皮,其来源与临床性效迥别,不可互为代用。建议在继承和研究《伤寒论》汤方和药物,以及“全国统编教材”再版时,应引起足够重视;一定要注意药物的历史性和药物名称的翻释,以利后学者研读,得到较为真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5.
15 阴病用附子起于何时牧角:<太平圣惠方>卷八中所述之广义伤寒,实即论述热化明显的伤寒.阳病使用附子发汗的情况没有见到,亦未见到用附子温里,但出现了补益的处方.阴病用附子剂、四逆汤温里,是对隋唐以前阴病基本治法吐下法的补充.阴病不仅针对邪实的治疗,还针对正气虚损采用温补法,这是北宋导入的新的方法.作为温里法的最初使用,在<太平圣惠方>卷八中是人参,至于使用附子温里,是<宋版伤寒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的成书背景和学术贡献作了系统的介绍和评价,并结合作者数十年的治学经验.对如何学好《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介绍了个人的治学方法和体会。提出治仲景之学,首当求全,研读仲景之书,必以选善本与完本为要务,论病诸条文为治《伤寒》着眼之处,可检选后世名注参读,自可事功倍。在学习方法上,需背诵与理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张琦  华浩明 《吉林中医药》2010,30(5):435-438
《温病条辨》157首汤剂及《伤寒论》98首汤剂的用量存在一定的规律,汤剂的药物组成味数、使用药物分类、药物用量、日服用次数及日服用总量等方面都暗含汤剂用量的内涵。《温病条辨》汤剂与《伤寒论》汤剂进行比较后,发现《温病条辨》汤剂的平均药味及煎服法与《伤寒论》汤剂一脉相承,差异较小,在方剂的药物来源分类、方剂的重量及目服用量方面则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李凯平 《光明中医》2012,27(7):1295-1297
《伤寒论》213条云:"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小承气汤所针对的病机是热与燥屎互结于胃腑,而此条文说明了此病机形成的另一条途径(见图一).阳明病在病机上具有里、实、热的特点,《伤寒论》182条云:"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第1条云:"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不恶寒,代表病已不在太阳;身热,反恶热,是因为里热所致.《伤寒论》168条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19条又云:"三阳合病……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可见汗自出,是由于里热炽盛,迫津液外出所致.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指的是邪在里,出现表里俱热的证候.  相似文献   

19.
附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旁生块根的加工品。因其附生于母根乌头之上,如子附母,因而得名附子,《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附子味辛、甘,大热燥烈,有毒,主入心、肾、脾经。其气味俱厚,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有回阳救逆、散寒止痛、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温经复阳、固表止汗、引火归原等功效。最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沉寒痼冷之疾。《伤寒论》运用附子的方剂有:四逆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通脉…  相似文献   

20.
考证张仲景里籍、名字、任长沙太守、王粲死因、建安当作建宁诸端,依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证知《伤寒论》据《伊尹汤液》而成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