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真武汤临证应用及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杉  江泳 《中医药学刊》2003,21(6):921-923
对阳虚和真武汤强心利尿作用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及肾上腺皮质醇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虽对将中医病证概念直观化有所帮助,但在中医理论上的阑释相对缺乏,当立足中医传统理论,用传统理论去分析阐述实验现象、结果,将中医理论丰富发展,而不应陷入简单的以西医概念,或实验指标来论述中医的方证。目前对真武汤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充血性心衰方面,其他如肺心病或其他系统疾病缺乏研究。认为要深入研究中医方证,当以法选方,以方测证,不要拘泥于某种疾病,某个方面而停滞不前,可多层次、多角度、多系统的逐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疗效和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基本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药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真武汤,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变化,以及NT-proBNP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加味真武汤可使CHF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改善;同时,可使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真武汤不仅能有效地使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得到改善,而且能降低患者血液中NT-proBNP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5,(6):680-682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治疗阳虚饮瘀型甲减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真武汤,观察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各项指标、甲状腺激素和血脂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在改善肾阳虚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均能改善心率、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治疗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加味真武汤治疗阳虚饮瘀型甲减性心脏病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是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的中医诊疗模式。该模式的实际作用有限,且存在缺陷:(1)缺乏理论支点;(2)“证”概念的混乱,且还造成相关中医概念之间关系的混乱;(3)在疾病并存时,缺乏对“证”归属的分辨,可将合并疾病之“证”误认为是所针对疾病之“证”。缺陷使其不宜继续作为中医的诊疗模式。文章提出构建一个新的诊疗模式,该模式既保留了“辨病脉证治”的内容,又可使中西医之病互通、二者可以接轨。具体方法:在传统中医理论体系内分析西医的一个病,以中医思维模式表达、命名该病,使中医所辨之病即为西医所诊之病。  相似文献   

5.
李瑞  王亚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037-3038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疗效和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基本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药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真武汤,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变化,以及NT—proBNP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加味真武汤可使CHF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改善;同时,可使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真武汤不仅能有效地使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得到改善,而且能降低患者血液中NT—proBNP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3年有关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学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作回顾整理。结果认为目前对干燥综合征的辨证分型尚存在分歧,缺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如能在以上方面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将有助于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机理的揭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真武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临床疗效的系统性评价分析。方法 采用主题词、自由词和款目词相结合的方法在中英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中检索关于真武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随机对照研究,设立文献纳入标准并据此评价所检索文献,对纳入文献中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进行meta分析,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偏倚分析。常规治疗组设置为对照组,联合真武汤组设置为试验组。结果 纳入文献8项,临床有效率合并效应值分析显示试验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0001);中医证候积分试验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01)。敏感性分析发现任意删除某项研究不影响总体分析结果,偏倚性研究提示发表存在偏倚。结论真武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中医证候积分产生显著影响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对近4年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学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结果 认为,目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分型尚存在分歧,缺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如能在以上方面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将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机理的揭示,提高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 对阴虚火旺证,从中医文献、临床和实验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 搞清了阴虚火旺理论与证治的源流,明确了阴虚火旺证的概念。认为阴虚火旺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阴虚,阴不足以制阳,  相似文献   

10.
论述补土思想与真武汤临证运用之间的关系。通过探讨中医及哲学古典著作阐述补土思想的理论内涵,并分析《伤寒论》中真武汤的基本方义及临床运用要点,讨论水液代谢及补土理论与真武汤的应用。举古今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1.
正陈国成是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从医3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对真武汤的临床运用有独到见解,临床上常用真武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证中陈国成老师遣方选药得当,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陈国成老师运用真武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经验总结如下。1真武汤的源流及病机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丁晓兰  袁媛  赵志梅 《吉林中医药》2013,(11):1151-1152,1188
真武汤是《伤寒论》中一首治疗阳虚水泛的名方、验方,一直以来,各家对真武汤君药的认识见解不一,整理古今名医对真武汤君药的解析,多认为真武汤以附子或茯苓为君.然韩冰教授从事临床多年,治疗水肿病经验丰富、见解独到,认为真武汤治疗水湿为患,取其土能治水之意,阳虚水泛是真武汤证主要病机;温阳化气是真武汤的主要组方思想;白术为治疗水气病、湿病的主药,当以白术为君,且依此理论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刘红亮  张琳琪 《河南中医》2020,40(5):807-810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证候分类研究内容较多,除了对中医证候概念标准化分类外,在临床实验室指标、临床证候分型、证候分布规律以及系统生物学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有效的研究工作,并且使用数学、蛋白组学、统计学、流行病学、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开展了全面详实的研究工作,对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分类学研究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为了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尝试将中医证候分类研究的内涵和外延,赋予创新、发展、科学、规范的思维方法。使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分类研究更加详尽、真实、可信,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中医西医相结合,优势互补,融会贯通,充分发挥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研究的理论指导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证是中医学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中医理论的特色和精髓,证的相关研究进步必然会带动中医学的发展,因此对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一直是中医学的重点和热点。近60年来,虽然许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证的概念、本质和标准化建立方面进行讨论,并取得很多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争议。因此,寻找一门新的理论工具来揭示中医证的现代科学内涵势在必行。中医证与生物熵是分属于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但却能同时揭示生命体生长变化中的生理病理状态。本文从中医证与生物熵的概念、理论背景和特性方面探讨中医证与生物熵的同构性,以期为推动中医证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5.
探讨证候基因组研究中引入双生子方法可行性。证候是中医特有的概念,而双生子证候在遗传背景一致基础上演变出的差异,无疑对证候-基因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梳理。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和把握“证”的涵义:从真武汤治疗荨麻疹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证”的涵义及其概念的表述尚未完全统一。本文作者是据其真武汤治疗荨麻疹的临床实践和体会,认为“证”的定义应表述为:证是一级表内在密切联系症状和体征的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17.
证候是中医独有的概念,证候实质的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理论揭示中医证候理论中蕴藏的科学内涵,阐明证候及其相关疾病的微观机制。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的引入有望给证候学研究带来契机。从证候实质研究现状、证候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和复杂系统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等方面,探讨了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证候实质可能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谢世平  左刚 《世界中医药》2011,6(5):369-371
中医的现代化研究和中医理论的更深层次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证候的研究,而当今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多注重于某一证型或某一层次的研究,缺乏从整体上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证候的系统性研究,系统生物学的引入为中医证候学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并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证的分类原则及辨证指标。方法:结合中、西医学的理论特征,参考现代相关标准,从理论及临床实用的角度对证的分类及辨证指标进行梳理。结果:现代中医证候研究及以证候为主体的其他中医药临床研究中,有三个"证"的概念,对应有三种不同的分类原则:单纯的中医证的分类、基于病的证的分类、基于方(药)疗效的证的分类,相应又有各自的辨证指标,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工作。结论:按照"概念—分类原则—辨证指标—应用范围"的线索将不同的"证"梳理清楚,可以为今后的中医证候研究及以证候为主体的其他临床研究提供比较清晰的思路,为规范辨证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证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是当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了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但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局限。笔者因而提出"网络证候学"的理论概念和技术路线,将网络药理学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技术引入到中医证候研究之中,为中医证候学研究构建全新的研究策略和模式。文章从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现状及需求分析,网络证候学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模式,网络证候学在中医痰瘀互结证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