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方由丹参、檀香等7味药材组成,用于冠心病、心烦心悸、心绞痛,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丹参、檀香、肉豆蔻进行鉴别,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三大色谱法鉴别冠心七味片的各味药材。方法:采用TLC、GC、HPLC心七味片方中药材进行鉴别。结果:制剂中丹参、降香、广枣、山奈可采用TLC鉴别,丹参、降香、肉豆蔻、山奈可采用HPLC鉴别,含挥发性成分的檀香、肉豆蔻、山奈可采用GC鉴别。结论:三大色谱共检出方中七味药材中的六味,三大色谱结果相互比较和验证,可以使所获得的信息更趋全面。  相似文献   

3.
蒙成药冠心七味片(乌兰温都顺-7)来源于《卫生部部颁标准蒙药分册》,其方由丹参、檀香、降香、山奈、肉豆蔻、广枣、沙参7味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强心止痛之功能,主治冠心病,心烦心悸,心绞痛。为了满足临床需要,在片剂的基础上改进为胶囊剂(中药8类)。  相似文献   

4.
蒙药乌兰温都顺-7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蒙药乌兰温都顺-7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薄层色谱法.结果:建立了该药所含的丹参、檀香、降香、山柰、肉豆蔻、广枣和沙棘7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该方法重视性好,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该药的定性质控.  相似文献   

5.
国产丹参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合考察国产丹参药材质量。方法用HPLC测定了21批产地样品、9批市售样品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等7种指标成分含量,并考察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醚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水分等药材常规理化实验项目。结果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为水溶性成分的主体,丹参酮ⅡA为脂溶性成分的主体,丹参药材指标成分含量和常规实验项目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间品质差异较大,且不同干燥法对丹参7种指标成分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本研究为国产丹参药材综合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相应原理探讨丹参-檀香药对治疗冠心病(CHD)的作用机制。方法:在网络药理学的相应原理基础上,首先分别用“丹参”和“檀香”为关键词,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获取其活性成分和相应的靶点蛋白,在数据库检索“冠心病”,筛选出潜在的、可治疗CHD的“丹参-檀香”药对的靶点,然后在DAVID数据库和Matescape数据库中进行GO分析、KEGG的富集分析。结果:通过使用TCMSP进行检索,可得到檀香的有效成分有3个,丹参的有效成分有65个。在韦恩图中,筛选出的CHD与药对共有靶点27个。KEGG和GO富集分析表明丹参-檀香药对改善CHD可能与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途径、流体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途径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丹参-檀香能够与CHD相关靶点紧密结合。分析表明,丹参-檀香配伍后可能存在针对CHD的协同作用。结论:丹参-檀香药对治疗CHD的过程涉及多种有效成分、靶点和通路,该结果可进一步为研究丹参-檀香药对治疗CHD的作用机制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7.
檀香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刚  颜仁梁  罗佳波  林励 《中药材》2003,26(8):561-562
檀香为檀香科植物檀香SantalumalbumL 的树干心材〔1〕,长期以来 ,我国使用的檀香多为从印尼、印度进口的药材 ,但近期在市场上偶见澳洲檀香。澳洲檀香原植物为S stictum ,该药材未收入中国药典。为评价澳洲檀香的药用价值 ,笔者采用GC MS联用技术对印尼、印度产檀香和澳洲檀香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1 材料与仪器药材 :印尼产檀香、印度产檀香、澳洲产檀香均购于广东省药材公司 ,经广州中医药大学黄海波副教授鉴定 ,印尼及印度产者原植物均为檀香San talumalbum ,澳洲产者原植物为Santalum stictum。仪器 :Agilent 6 890NGC 5 …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细粉碎方法对复方丹参中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将丹参、三七分别进行单独和混合超细粉碎,与药材饮片水提和醇提样品对照,用薄层全通道扫描法测定复方丹参中脂溶性、水溶性成分及皂苷类成分的溶出量。结果:混合超细粉碎法比分别单独超细粉碎显著增加了复方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和皂甙类成分的溶出种类和溶出量;单独超细粉碎极显著地减少了丹参水溶性成分溶出量。结论:超细粉碎方法对药材中成分溶出度有显著影响,超细粉碎会使低分子极性成分溶出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檀香 Santalum album Linn.是极为珍贵的树种,其干燥心材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檀香。檀香的用药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目前已从檀香药材中分离到的化合物以倍半萜类为主。此外,还包括单萜类及木脂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檀香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对胃肠道功能、抗癌、抗氧化及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和相关古籍资料,对檀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整理,综述檀香药材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檀香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丹参中活性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丹参活性成分的含量,以及探讨这些活性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ODSC18柱(150mm×4.6mm,10μm)为分析柱,甲醇-1%四氢呋喃的1%甲酸水溶液(3:97)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86nm为测定波长,进行丹参活性成分的HPLC分析,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按照上述方法,建立了丹参药材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其中的8个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以spss13.0统计软件对活性成分之间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计算。结论:通过分析,发现不同产地来源的的丹参药材之间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并首次发现,丹参药材中水溶性的活性成分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脂溶性的丹参酮Ⅰ、丹参酮Ⅱ及隐丹参酮的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水溶性活性成分的含量和脂溶性活性成分含量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梯度洗脱的方式,60min内在同一谱图中同时完成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建立。结果通过对11批江苏洋马镇GAP药材基地的丹参药材的测定,标定了14个共有峰,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活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酮ⅡA与S峰(丹酚酸B)的相对峰面积进行了限定。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为更好地控制丹参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味檀香散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味檀香散是由檀香、肉豆蔻、广枣组成,藏药名赞旦松汤,方中的檀香为君药,辅以肉豆蔻和广枣,具有清热、祛风、养心之功,是藏医治疗心热病的常用方.  相似文献   

13.
藏药是我国传统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三味檀香散是由檀香、肉豆蔻、广枣等三味中药材组成,是藏医治疗心热病的常用方。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对藏药三味檀香散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现实的临床及开发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从藏药成分、药理学研究、三味檀香散与相关疾病三方面,归纳三味檀香散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HPLC研究"丹参饮"中君药丹参与使药檀香合用前后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在家兔体内组织分布的变化.方法:家兔分别灌服丹参单煎液和丹参一檀香合煎液,于30,50,70 min取心、脑、肝、肾,以10%的高氯酸为蛋白沉淀剂,醋酸乙酯为萃取剂,4-羟基苯甲酸为内标,测定君药丹参中丹参素在各组织中的含量.结果:丹参素在心、脑、肝、肾中的达峰时间均接近50 min.丹参单煎和丹参、檀香合煎给药50 min后,对应组织中丹参素的平均浓度分别为:C_肾>C_心>C_脑>C_肝和C_肾>C_肝>C_脑>C_心,合煎给药后,心、脑、肝、肾各组织中丹参素含量均大于丹参单煎给药时的含量.结论:"丹参饮"中使药檀香可显著提高丹参素在靶器官的含量,从而增强君药丹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晶  韩燕全  魏良兵  高家荣 《中草药》2018,49(22):5264-5270
目的分析鉴定口服补骨脂-肉豆蔻药对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进一步研究补骨脂-肉豆蔻配伍对移行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质谱(UPLC-Q-TOF/MS)技术快速分析补骨脂-肉豆蔻药对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移行成分,并结合Peakview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体外补骨脂提取物相比,有15个原型成分入血;与体外补骨脂-肉豆蔻药对提取物相比,有26个原型成分入血;与体外肉豆蔻药材提取物相比,有6个原型成分入血。结论 UPLC-Q-TOF/MS能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补骨脂-肉豆蔻药对的化学成分,为补骨脂-肉豆蔻药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贵雅  薛紫鲸  张丹  郭梅  郑玉光  郭龙 《中草药》2019,50(21):5328-5335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对丹参药材皮部和木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比较,阐明丹参药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批次的丹参皮部和木部样品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丹参皮部和木部指纹图谱;在此基础上,对丹参皮部和木部样品中的丹参素、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 8个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丹参皮部和木部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了丹参药材皮部和木部化学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0个共有峰;含量测定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丹参皮部和木部样品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其中丹酚酸类成分差异不大,而丹参酮类成分差异较大,丹参皮部样品中丹参酮类成分明显高于丹参木部样品。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明确了丹参药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的分布差异,为丹参药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9,(3)
目的:建立檀香药材甲醇提取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为合理地评价檀香药材质量提供方法与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_(18)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建立13批檀香样品的HPLC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同时测定样品中挥发油含量。结果:建立了13批檀香样品的特征图谱,共标记8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369~0.993,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13批檀香样品挥发油含量为0.58%~5.52%,其中S3、S4号样品挥发油含量偏低,与相似度评价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檀香药材HPLC特征图谱检测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对不同来源檀香的质量进行评价,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丹参酮类和丹参酚酸类化合物是丹参中两类主要的活性成分,其含量水平是丹参药效的决定因素,直接体现了药材的品质。为深入解析丹参的品质内涵以提升丹参品质,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以阐明丹参中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机制及累积特征。近年来,随着更高效的基因组、代谢组等研究手段的应用,丹参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本研究对该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丹参的活性成分及其药材品质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土壤养分和无机元素不仅影响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对中药活性成分的形成和积累具有较大影响。该研究对来自6个省18个主要产地的丹参药材的丹参酮类成分及28种无机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并测定对应土壤的35种理化因子,对丹参药材无机元素的富集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丹参药材中丹参酮类成分的主要土壤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山东丹参的总丹参酮含量最高,其次为河南丹参,山西、四川产丹参药材的该类成分含量相对较低。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无机元素钾(K)、镁(Mg)、钙(Ca)、钠(Na)的含量比较丰富,其中对Na、K的富集能力最强。根据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K、Na、钛(Ti)、全氮为影响丹参药材中丹参酮类成分的主要土壤因子,其与土壤Ti呈正相关,与Na、K、全氮呈负相关。因此,在丹参种植过程中,选地时应当充分考虑其含盐量,避免盐碱地种植。其次,在肥料的使用上,可适量减少氮肥、钾肥的施用,并进一步针对性开发丹参水溶性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丹参饮中檀香和砂仁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蒸馏液,薄层色谱法对丹参饮中的檀香和砂仁进行薄层鉴别.结果 檀香和砂仁的蒸馏液的最大吸收峰在274nm,按处方比例需收集蒸馏液200 mL.薄层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