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概述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临床除有涎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其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感染、酒精、药物、遗传等其他因素所致肝病不同,是一组由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肝脏疾病,突出特点是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等]肝脏受累等.本章重点介绍PBC和AIH.  相似文献   

3.
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一种以皮肌炎典型皮损为主要表现, 至少6个月或更长时间没有肌炎表现或者肌肉磁共振、肌电图等实验室检查轻度异常的一种疾病。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相关CADM临床症状以皮肤、肺受累较为多见, 心脏受累较少。本文报道1例抗MDA5抗体相关CADM合并重症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毒蕈碱3受体多肽(M3RP)抗体的方法,探讨该抗体在干燥综合征(s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固相合成的多肽M3RP为包被抗原,ELISA定量检测94例干燥综合征,16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及200名正常人血清中的抗M3RP抗体水平,并分析其与SS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抗M3RP抗体在原发干燥综合征(pSS)、继发干燥综合征(sSS)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84.6%和81.3%,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8%和1%.M3RP抗体在SS患者中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O.01).而且,M3RP抗体在pSS和sSS中的特异性均为91.3%.pSS患者与sSS患者抗M3RP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M3RP抗体与SS患者临床表现和脏器受累情况无明显相关性.该抗体在抗α-胞衬蛋白、抗SSA、抗SSB和抗核抗体阴性的SS患者中抗M3RP抗体的阻性率分别为85%、89.3%、88.9%和95.2%.在pSS中,抗M3RP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中IgG水平明显高于抗体阴性的患者.结论 ①ELISA法可检测pSS和sSS患者血清中的抗M3RP抗体,该抗体为诊断SS的较为特异的自身抗体之一.②抗M3RP抗体对其他自身抗体阴性的SS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免疫印迹法(WB)检测抗毒蕈碱受体3(M3受体)抗体的方法,探讨该抗体对干燥综合征(SS)诊断的意义。方法建立WB测定抗M3受体抗体的方法,检测80例SS患者、80例其他风湿性疾病及4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抗M3受体抗体,并分析该抗体与SS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抗M3受体抗体在80例SS患者中的阳性率为83.8%(67/80),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正常人中分别为5.0%(2/40)和2.5%(1/40),类风湿关节炎(RA)中无1例阳性。抗M3受体抗体对S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8%和97.5%,阳性预测值为95.7%,阴性预测值为90.0%。抗M3受体抗体在抗SSA抗体、抗SSB抗体、α-胞衬蛋白抗体阴性的SS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0%、82.5%及81.2%。该抗体在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及α-胞衬蛋白抗体阳性的SS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7.5%、88.2%及85.4%。抗M3受体抗体阳性的SS患者与该抗体阴性的SS患者在口干、眼干、脏器受累的发生率,IgG、IgA、血沉(ESR)升高及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sf9细胞表达的重组M3受体蛋白可以检测SS患者血清中的抗M3受体抗体。该抗体是一种对SS诊断较为特异的标记性抗体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抗α-胞衬蛋白(α-fodrin)抗体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血清和唾液中的水平,探讨其在诊断中的意义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25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14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S)、23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10名健康人血清及唾液中的抗α-fodrin抗体.结果 pSS、sSS血清及唾液中抗α-fodrin IgA、IgG抗体水平高于其他CTD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间比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α-fodfin IgA型和lgG型抗体检测阳性率在pSS血清及唾液中分别为60%、44%及43%、29%,在sSS分别为52%、36%及36%、29%,在其他结缔组织病血清IgA型和IgG型抗体分别为22%、17%;其他CTD组唾液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及唾液中均无一例抗α-fodrin阳性.抗α-fodrin IgA对SS诊断的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85%;39例sS患者抗α-fodrin IgA和IgG抗体敏感性低于抗SSA抗体而高于抗SSB抗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α-fodrin抗体的出现与口干、腮腺肿大有关(P<0.05);与眼干、肺间质病变、肾小管酸中毒、肝损害发生率无关(P>0.05).结论 抗α-fodrin抗体在血清和唾液的检测对SS诊断有一定意义,可作为SS诊断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7.
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 以口干、眼干为主要临床表现。SS可单独发病或继发于其他疾病, 并与自身免疫病相关。目前认为SS的发病机制是在遗传、环境以及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 产生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复合物等, 通过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造成组织损伤。表观遗传学在免疫系统的发育及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的失调与SS的病理生理相关。现将SS的表观遗传学最新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α-胞衬蛋白(α-Fodrin)多肽为抗原,采用ELISA检测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患者血清抗α-Fodrin多肽IgA抗体(α-Fodrin-derived polypeptide antibody,αF5-IgA),并分析其与SS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以固相法合成的α-Fodrin 37-59多肽(αF5)为包被抗原,ELISA定量检测169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31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gren syndrome,sSS)、221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88名健康对照者血清抗α-Fodrin37-59多肽IgA(αF5-IgA)抗体水平,并分析其与SS患者临床表现及自身抗体、IgG、IgA、血沉及血常规等的相关性。结果 ELISA定量检测抗αF5-IgA抗体,pSS和sSS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3.4%和64.5%,而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是27.3%、17.8%和2.3%,抗αF5-IgA抗体在SS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χ2=114.5~234.1,P0.01)。抗αF5-IgA抗体对SS诊断的特异性为86.1%,在抗SSA、抗SSB抗体和ANA阴性的pSS患者中,抗αF5-Ig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8.9%、46.6%和57.1%。抗αF5-IgA抗体阳性pSS患者的肾脏受累率高于抗αF5-IgA抗体阴性患者(χ2=3.0,P0.05)。抗αF5-IgA抗体阳性pSS患者IgG、IgA升高,血沉增快,白细胞与血小板下降的概率明显高于抗体阴性的患者(χ2=17.9~73.5,P0.05)。结论 ELISA法可用于检测SS患者血清抗αF5-IgA抗体,该抗体为诊断SS较为特异的自身抗体之一,且抗αF5-IgA抗体对其他自身抗体阴性的SS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蛋白质组学分离和鉴定的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相关抗原-α烯醇化酶进行基因重组和表达,榆测其特异性抗体在血管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enol基冈CDS片段并与表达载体重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重组人α烯醇化酶.用质谱鉴定后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用点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健康人和不同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抗人α烯醇化酶抗体水平.结果 克隆了人enol基因cDNA片段.将重组的人α烯醇化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用重组蛋白作为抗原,点印迹法检测健康对照和不同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抗人α烯醇化酶抗体,证实:①系统性血管炎(SV)、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抗α烯醇化酶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6.7%、78.3%、63.6%和78.9%,均明显高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②系统性血管炎中自塞病(BD)、多发性大动脉炎(TA)、韦格纳肉芽肿病(WG)、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和Churg-Strauss综合征(CSS)患者血清中抗α烯醇化酶抗体阳性率各为74.0%、81.5%、62.5%、92.3%和80.0%.③SV和SLE患者血清中抗α烯醇化酶抗体的阳性率与SS和RA患者血清中该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同患者血清中抗α烯醇化酶抗体强阳性者所占比例分别为:SV 51.7%,SLE 33.3%,SS42.9%,RA 20.0%.RA组与S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和SLE、SS、RA患者血清中均存在不同水平的抗α烯醇化酶抗体,α烯醇化酶是AECA识别的自身抗体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初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8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初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pSS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对2006~2007本院86例旨次诊断为pSS的住院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除口干、眼干、关节痛外,患者血液系统受累较为多见.18岁以下青少年患者口干、眼干发生率低,而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比例高.抗SSA或SSB抗体阳性患者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高,并且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G增高、抗核抗体(ANA)及类风湿因子(RF)阳性较抗SSA或SSB抗体阴性患者更多见.结论 干燥综合征(SS)并不是都呈良性疾病过程,部分患者早期即存在重要脏器损伤.年轻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球蛋白增高、RF阳性者应注意排除SS可能.  相似文献   

11.
SS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生物标志, 早期不易诊断, 容易漏诊误诊。与健康人群相比, SS患者有较高发生淋巴瘤的风险。近期发现抗唾液蛋白1、抗碳酸酐酶6和抗腮腺分泌蛋白抗体较传统抗SSA/Ro抗体、抗SSB/La抗体出现的更早, 有望成为诊断早期SS的特异性生物学标志。抗丝切蛋白1、抗α-烯醇化酶和Rho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因子2抗体对于区别pSS患者、pSS/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健康对照组有很高的价值, 有望成为预测SS并发MALT淋巴瘤的重要生物学标志。本文就上述几种抗体与SS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作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临床对铅中毒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腹痛、贫血、肌无力、尿色异常起病的患者, 对其诊治经过进行讨论分析。结果中年女性, 病史9个月, 病程中有皮疹、溶血性贫血, 合并不明原因腹痛、神经系统及肾脏等多系统受累表现, 晒尿试验阳性、血铅水平显著升高, 考虑符合铅中毒引起的多器官系统损害。结论铅中毒可模拟风湿病, 出现全身多系统受累, 当临床现象不能完全用常规疾病解释时, 需考虑其他疾病可能, 必要时送检毒物检测。  相似文献   

13.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青年妇女多见,临床表现为多器官、多系统受累,早期诊断有助于控制病情和改善预后~([1])。患者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抗双链DNA(ds DNA)抗体是SLE的特征性血清标志物,被列为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之一。临床用于病情活动程度、肾脏受累和治疗监测的指  相似文献   

14.
SS是一个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病,ANA、抗Ro/SSA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常见,其最突出的组织学特征是外分泌腺的淋巴细胞浸润,合并冷球蛋白血症和低补体血症者预后较差。SS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腺体受累导致的口干、眼干等干燥症状(SICCA),另外常合并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等系统症状。2%~5%的患者可合并淋巴瘤。关于SS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建议,以针对口眼干症状的对症治疗,以及针对系统受累的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然而,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因此,EULAR设立了由来自五大洲30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77名风湿科、内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干燥综合征工作组(SS Task Force),经过全面的文献综述和讨论表决,就SS局部和系统治疗达成了共识,总结为3条基本建议和12条针对性建议,于2019年10月发表在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杂志上。具体治疗推荐如下。  相似文献   

15.
SLE是一种以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形成并介导器官、组织损伤的自身免疫病。血清中存在以ANA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ES)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两者均为异质性疾病, 可引起多脏器损害, 但罕见两者同时发生, 本文通过报告2例SLE继发HES, 同时合并Loffler心内膜炎及脑卒中患者, 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 旨在进一步探讨SLE与HES之间可能存在关联及诊治管理。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其主要临床特征。CD80(B7.1)和CD86(B7-2)是T细胞活化必需的协同刺激分子。我们研究了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CD80和CD86的表达,以期探讨CD80和CD86在SLE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SLE疾病活动评分(SLE-DAS)在我国SLE患者疾病活动中的诊断性能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34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SLE-DAS、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I-2000)、英岛狼疮评定组指数2004(BILAG-2004)、医生全面评估(PGA)4种评分工具评价疾病活动状态。采用Pearson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相关性, 绘制SLE-DAS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SLE-DAS, 应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判断4种评分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SLE患者134例, 其中男性7例, 女性127例, 年龄13~77岁, 平均(35±13)岁。其中肾脏受累38.1%、皮肤黏膜受累11.2%、肌肉骨骼受累8.2%、血液系统受累13.4%、心脏/肺部受累2.2%、神经精神受累1.5%、多系统受累3.0%;SLE-DAS与CRP、ESR、抗dsDNA抗体、尿蛋白定量(24 h)、SLEDAI-2000、BILAG-2004、PGA呈正相关(r=0.25、0.34、0.47、0.77、0.93、0.94、0.95, P<0.01), 与PLT、...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恶性肿瘤二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其主要临床特征。SLE并恶性肿瘤国内报道不多,现报告2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重症SLE患者的识别及病因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报道1例SLE心肌受累、神经精神狼疮、血栓性微血管病等多系统受累的重症SLE患者的诊治经过, 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青年女性, 5个月前出现蛋白尿, 3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 1个月前出现意识改变, 2 d前抽搐2次, 诊断SLE, 病程中先后出现神经精神狼疮, 狼疮心肌受累, 血栓性微血管病等多种危及生命的表现, 经激素冲击, 血浆置换等治疗后总体病情改善。结论 SLE诊治过程中, 需更早地识别SLE相关的各种复杂临床表现, 及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干燥综合征(SS)是以外分泌腺体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以口干燥征和干燥性角结膜炎为常见表现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分为原发性(PSS)和继发性(SSS)两种。特异性血清抗体检查是SS诊断的重要指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0的αfodrin(简称αfodrin)是近来发现的一种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