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导管射频消融术结合心耳切除术治疗心耳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9月至202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6例心耳起源房性心动过速实施心耳切除术的患儿资料。所有病例均为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 其中男3例, 女3例, 年龄4~12岁, 体质量17~46 kg。4例起源于左心耳, 2例起源于右心耳。患儿行心导管射频消融术及心耳切除术治疗, 术前完善心电图、胸部平片等检查。结果 6例患儿术前超声心动图测得左心射血分数(50±12)%, 左心房内径(2.68±0.69) cm,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52±0.54) cm。胸部X线正位片测心胸比为(0.59±0.06)。5例行经胸心耳切除术, 1例行电视胸腔镜左心耳切除术, 所有患儿术后即刻转为窦性心律。2例右心耳切除术患儿分别于术后2 d及2个月出现复发, 再次射频消融后无复发。术后超声心动图测得左心射血分数(63.5±5.7)%, 左心房内径(2.36±0.36)cm,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27±0.57)cm。胸部X线正位片测心胸比(0.48±0.02)。随访3个月至5年,...  相似文献   

2.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晕厥的常见疾病之一, 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慢性直立不耐受症状和直立后异常的心动过速, 严重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质量。POTS在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和相关并发症上存在着多样性和异质性, 因此仅依赖经验来选择治疗方案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进一步研究能预测POTS治疗效果的临床生物标志物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入探索了POTS临床疗效预测中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成果, 旨在为儿童POTS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血容量不足与血流动力学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高肾上腺素能状态是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较为公认的发病机制, 依此可以将POTS分为低血容量型POTS、神经性POTS、高肾上腺素能POTS三类。自身免疫异常、激素水平变化、基因突变也可能诱发POTS。此外, 部分患者合并有关节过度活动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疾病、埃莱尔-当洛综合征、肥大细胞活化障碍综合征等疾病。因此, POTS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其发生可能存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该文将对儿童POTS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有助于广大临床医师更好地了解该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完全性血管环和部分性血管环的诊断、外科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经手术治疗的小儿完全性血管环或部分性血管环121例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81例,女40例;年龄范围为16 d至8岁。术前症状有咳嗽、喘鸣、反复呼吸系统感染、呼吸困难、吞咽困难,12例术前行机械通气。术前均行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9例行食管吞钡造影,4例行气管和支气管造影,34例在术前或术中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所有患儿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胸部CT检查。收集患儿的临床表现、术前胸部X线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CT、纤维支气管镜、食管造影等检查结果;收集麻醉、手术处理方法,手术结果(手术病死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存活病例随访,调查存活状况和手术并发症情况,并将术后生存状况输入SPSS 16.0统计软件,用Kaplan-meier法做出术后生存曲线,评估近、中期生存状况。结果完全性血管环35例,部分性血管环86例;完全性血管环患儿中的血管环种类包括双主动脉弓22例,右主动脉弓右降主动脉合并左侧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韧带13例;部分性血管环患儿中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静脉狭窄(PVS)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预后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9例PVS患儿的临床资料。19例患儿中男16例, 女3例;诊断年龄(2.81±1.95)岁。患儿临床特征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 19例患儿中, 原发性PVS 14例(73.7%), 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矫治术后继发性PVS 5例(26.3%)。13例(68.4%)患儿有咯血, 其中5例病史中有危及生命的大咯血, 11例(57.9%)有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病史, 其他表现包括:生长发育迟缓(6例)、发绀(5例)、呼吸困难(3例)。6例患儿合并肺动脉高压, 3例患儿临床诊断右心衰竭。16例(84.2%)患儿为单侧PVS, 3例为双侧PVS;全部患儿肺部CT有小叶间隔增厚、网格影及磨玻璃影表现。手术治疗10例, 其中2例行肺静脉成形术, 但术后均发生再狭窄;8例行单侧肺叶切除术, 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9例保守治疗:3例死亡(均为APVC矫治术后继发性双侧肺静脉狭窄患儿), 6例随访中, 仍间断有临床症状。结论儿童PVS临床以咯血、反复呼吸...  相似文献   

6.
对2020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胸腔先天性胃黏膜异位并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 女, 1个月27 d时因"喉中痰响伴轻咳1月余"就诊, 完善胸膜活检示送检组织(左胸膜组织)镜下为消化道黏膜组织, 形态似胃黏膜, 考虑胸膜胃黏膜异位, 患儿病情好转后出院, 出院24 d后因"咯血1次"返院, 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肺叶部分切除术+胸腔镜下纵隔病损切除术+胸腔镜中转开胸探查术, 术中左侧胸膜顶可见胃黏膜样组织。本研究为国内首例儿童胸膜异位胃黏膜病例, 提示对存在咳嗽、咯血等表现的患儿, 必要时行胸部探查术, 以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更正题录     
中华儿科杂志2024年第62卷第1期刊登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的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一文, 第57页, "小型冠状动脉瘤(Z 值2.5~<5 mm)12例"更正为"小型冠状动脉瘤(Z 值2.5~<5 mm)1例"。  相似文献   

8.
9.
近几十年来, 微创内镜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各个领域, 微创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势, 但手术切口的微创并不等于功能上的微创。本文旨在评述功能性微创的理念及其在儿童外科领域的临床应用, 通过与精准医疗、新技术应用以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结合, 实现以最小创伤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Gorham-Stout综合征(Gorham-Stout syndrome,GSS)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疾病,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在儿童和青年人中最常见,其特征是大块骨溶解为特征的类肿瘤样损害。患者常表现为多发骨溶解、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的引起病理性骨折。因该病发病率低,报道以病例报告为主,目前尚无明确的诊疗标准,对临床医生的参考价值有限。现针对Gorham-Stout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 为胚胎时期特殊循环方式所必需的血流通道, 如出生后动脉导管持续未闭即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发病率为10%~15%。右位主动脉弓是较常见的主动脉畸形, 但是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右位主动脉弓相对罕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PDA的诊断并不困难, 但基层医院治疗经验不多, 依然面临挑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1例被误治的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右位主动脉弓患儿, 本文介绍其诊治经过, 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不适窦起源(anomalous aortic origin of a coronary artery,AAOCA)是一种罕见的冠状动脉先天发育畸形, 属于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指冠状动脉异位开口于对侧冠状动脉窦。该病临床表现隐匿, 不同类型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异常起源的冠状动脉走行于主肺动脉间(合并壁内段走行),可导致运动诱发的心绞痛、晕厥, 甚至猝死。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位置及走行, 是诊断的有效手段。有心肌缺血证据及潜在风险时,推荐手术矫正治疗, 术后远期预后好。AAOCA为罕见病, 发病率低, 医师诊治经验有限, 但高危型潜在危险性高, 早期诊治有重要临床意义。该文对AAOCA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AAOCA的认识, 减少误诊漏诊以及由此造成的儿童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晚发性循环衰竭(late-onset circulatory collapse, LCC)的主要特点是早产儿出生1周后突然出现低血压、少尿, 且对扩容、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无反应, 而及时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则效果显著。发生LCC的早产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可能会出现呼吸、消化系统并发症以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认为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是其主要原因, 但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该文将对LCC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肾盏憩室(calyceal diverticulum, CD)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与包头市第四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7例肾盏憩室患儿临床资料, 其中男5例, 女2例;就诊年龄8个月至11岁, 平均年龄3岁11个月。憩室位于左侧3例, 右侧4例;肾上盏4例, 肾中盏3例。憩室长径3~9 cm, 平均6.2 cm。产前超声发现肾脏囊性变3例, 腹痛2例, 无症状腹部包块1例, 体检发现肾脏囊性病变合并高血压1例。3例术前经泌尿系超声检查确诊, 4例术中确诊。7例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开放肾盏憩室切除术2例, 肾盏憩室剪裁+盏颈扩大术3例, 开放和腹腔镜憩室壁翻瓣卷管输尿管端侧吻合术各1例。结果 7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3个月至10年, 患儿术后CD相关症状均消失, 术前扩张的肾盏憩室均明显缩小, 无一例复发;1例合并肾积水患儿术后积水明显减轻, 但肾功能恢复较差, 肾核素扫描显示分肾功能为20%, 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肾盏憩室易发生反复泌尿系感染、慢性腹痛、肉眼血尿、结石等, 易误诊为单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日间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儿童医院2001年1月至2019年12月集中收治管理模式下日间手术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 出院后常规5次电话随访(随访过程中发现患儿出现异常情况或者并发症, 增加随访次数, 延长随访时间, 直到患儿康复), 通过分析术后并发症、病死率、非计划再手术、延迟出院、非计划再住院等指标评价小儿日间手术的安全性。结果集中管理模式下129 869例小儿日间手术患儿, 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14 991例患儿术后出现不适症状, 发生率为11.54%(14 991/129 869), 伤口疼痛率为10.40%(13 506/129 869), 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0.37%(481/129 869), 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0.77%(1 004/129 869), 其中发热发生率为0.39%, 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09%, 切口出血发生率为0.06%, 阴囊血肿发生率为0.13%, 术后复发发生率为0.11%;延迟出院率为0.01%(16/129 869);非计划再手术率为0.0008%(1/129 869);非计划再住院率为0.02%(30/129...  相似文献   

16.
胆道闭锁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小儿肝胆外科疾病,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式。Kasai手术是治疗胆道闭锁的首选手术方案,术后约60%的患儿会出现并发症,如胆管炎、肠梗阻、吻合口狭窄、胆漏和消化道出血等,2~5年内约有50%的患儿会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需要肝移植。Kasai手术和肝移植序贯结合可明显改善预后。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胆道闭锁手术治疗的研究报道,分别从Kasai手术年龄、手术技巧,腹腔内、外Kasai手术,微创与开腹Kasai手术,再次Kasai手术,肝移植等方面对胆道闭锁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来, 我国雷暴天气后哮喘患儿就诊人数迅速增多, 引发了对儿童雷暴哮喘的关注。目前, 全球范围内文献报道的流行性雷暴哮喘共有28起, 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患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未控制儿童更容易发生雷暴哮喘。现对雷暴哮喘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管理措施及预防措施进行介绍, 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雷暴哮喘的认识, 减少雷暴哮喘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日间手术管理模式。方法介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运行的以麻醉医生为主导的日间手术围术期集中管理方案。回顾与分析该院2016~2019年50 042例日间手术的开展情况:包括患儿一般情况、日间手术数量及比例、手术取消(改期)率、术前等待时间、术后留观时间、总住院时间、非计划再次手术和术后随访情况等。结果 2016~2019年小儿日间年手术量从5 124例增加到17 308例,日间手术比例从23.1%增加到51.1%。2019年日间手术住院时间为(335±78)min,术前等待时间为(169±84)min,术后留观时间为(136±52)min,手术爽约率为7.6%,当日手术取消率为2.1%,术后延迟出院率(术后留观时间>5 h)为0.4%,非计划入院率为0.05%;非计划再次手术率为0.03%;术后第一、三、七天随访率分别为86.9%、75.4%和69.4%;术后发热与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9.2%与36.1%。结论建立以麻醉医生为主导的日间手术中心有利于日间手术安全高效的开展。引入互联网社交平台能有助于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婴幼儿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IIVT)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射频消融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8例IIVT合并心衰婴幼儿, 其中男16例, 女12例;接受射频消融手术治疗26例, 分析IIVT及心衰的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结果 28例婴幼儿首诊平均月龄13.9个月, 均存在心衰表现, 11例合并心源性休克, 3例合并心源性晕厥, 2例合并呼吸衰竭予呼吸支持, 1例死亡。心脏彩超均提示左室内径增大和(或)左室收缩功能减低。抗心衰治疗有效27例(96.4%), 电复律5例, 有效3例,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效17例(60.7%)。接受射频消融手术治疗26例(92.9%, 26/28), 即时成功23例(88.5%, 23/26), 有效3例(11.5%, 3/26)。随访3~36个月, 心功能恢复正常25例(96.2%, 25/26), 复发3例(11.5%, 3/26例), 再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后成功。术中发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1例(3.8%, 1/26)。26例手术婴幼儿中, 应用X线二维标测15例, 应用三维标测1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冠状动脉异常主动脉起源(AAOCA)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住院确诊的17例AAOCA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17例患儿中男14例、女3例, 就诊年龄(8.7±3.5)岁, 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LCA)4例, 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RCA)13例。7例患儿表现为胸痛或运动后胸痛, 3例为心源性晕厥, 1例表现为胸闷乏力, 6例患儿无特异性症状, 其中3例心源性晕厥及1例胸闷乏力患儿为ALCA。14例患儿影像学表现存在冠状动脉压迫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的危险解剖基础。7例患儿行冠状动脉修补术, 其中ALCA 2例、ARCA 5例, 另有1例ALCA患儿因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ALCA组在心血管不良事件或预后的发生比例高于ARCA组(4/4比0/13, P<0.05)。门诊规律随访6 (6, 12)个月, 失访1例, 余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心源性晕厥或心功能不全多发生在ALCA组, ALCA预后较差。ALCA及ARCA伴有心肌缺血的患儿建议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