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无保护会阴接产法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临床应用效果的探讨,评估其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来本院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保护式会阴接产,观察组采取无保护会阴接产法,比较两组会阴损伤情况、各产程所需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24 h会阴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会阴切开率以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会阴完整率、会阴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在第一、二、三产程所花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产后24 h后会阴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保护会阴接产法可降低产妇会阴切开率,且产后出血及疼痛率也显著降低,该方法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雷霞  陈紫美  袁莉   《护理与康复》2017,16(10):1069-1071
目的观察无保护会阴接产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598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技术分娩,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产技术分娩。观察两组的会阴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结果观察组Ⅱ度会阴裂伤、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时采用无保护会阴接产技术不影响产程时间,能减少会阴裂伤,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会阴麻醉对无保护助产会阴损伤的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120例在本院实施自然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60例。对参照组的初产妇采取无保护会阴助产法助产方式,而对研究组的初产妇开展无保护会阴助产前采取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外阴多点麻醉的方式。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情况。结果对比产妇会阴完整率,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优势更明显(P0.05);而且研究组的会阴侧切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比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更低(P0.05)。结论在对产妇进行无保护会阴助产前,采取改良会阴麻醉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而且能减轻会阴裂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无保护接产技术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于我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纳入时间为2018年11月-2020年0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适度会阴保护接产,观察组采用无保护接产技术,对比两组分娩后会阴侧切率及完整率、会阴裂伤程度、产后疼痛程度、产时及产后出血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及完整率、会阴裂伤程度、产后疼痛程度、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较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适度会阴保护接产方式相比,无保护接产应用效采更为显著,在提高会阴完整率、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裂伤程度、改善产后会阴疼痛、减少产后出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妊娠晚期会阴按摩作为会阴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增加阴道组织的弹性,保护会阴的完整性、增加顺产成功率、降低产后会阴疼痛和提高产后生活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但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比如,孕妇担心会阴按摩会影响胎儿,引起早产,担心丈夫及家人不理解,在实施的过程中依从性差;国内开展由助产士主导的会阴按摩的产前门诊数量不多,病人家属对这项技术的了解不多,很难有效的和助产士配合。本文现将研究成果展示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妊娠晚期会阴按摩预防产时会阴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岁的产妇比较 ,会阴完整率提高了18.06个百分点 ,见表2。表2两组≥30岁产妇会阴完整率比较分组≥30岁产妇分娩数≥30岁产妇会阴完整数会阴完整率( %)实验组962829.17 *对照组I72811.11注 :*p<0.01。2.3实验组血象、白带常规按摩前与按摩后无明显变化 ,无早产现象发生。3讨论产妇分娩时约65%~85%的人会有会阴损伤 ,很多人需要缝合 ,这种损伤对产妇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都会有近期和远期的影响 ,所以减少会阴损伤有着积极的意义。进行过有效按摩的初产妇与有阴道分娩史的经产妇相比较(表1) ,分娩后会阴完整率无明显差别。而初产妇会阴按摩组比对照组I(表1) ,产后会阴完整率提高了15.53个百分点 ,该结果提示经过会阴按摩每200例初产妇中将会增加30例产后会阴完整者 ,这对生育的妇女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30岁的妇女 ,则从会阴按摩中获得更大的益处(提高18.06个百分点)。可以认为 ,在剖宫产率不断增高的今天 ,应当鼓励妊娠妇女进行会阴按摩 ,以改善阴道分娩的结局 ,同时要限制侧切术在初产妇及经产妇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自由体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5月于产科足月分娩的1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技术协助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管理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进行干预。比较2组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情况、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4.379,P=0.036);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9.118,P<0.001);产妇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χ2=10.025,P=0.002);2组产妇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体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会阴侧切率,不增加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冷敷、湿敷两种护理方法对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产妇术后切口疼痛、肿胀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40例自然分娩行阴道侧切的产妇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湿敷和冷敷会阴切口。比较两组产妇会阴部切口疼痛、肿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后24 h内各观察时间点的疼痛等级、切口肿胀程度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冷敷可减轻自然分娩产妇会阴侧切术的切口疼痛及肿胀程度,促进其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沈文莉  王蕾 《上海护理》2009,9(3):75-76
在妇女分娩过程中会阴保护是很重要的,助产人员保护会阴的手法和技巧也有直接关系^[1-4]。为了减少分娩时对会阴的损伤,我们采用拇指并作托肛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63-364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其会阴侧切率与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9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1023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512例和对照组511例。对照组初产妇采用常规接生技术进行分娩,研究组初产妇则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分娩。观察和记录两组产妇的会阴情况与产后疼痛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和会阴Ⅱ度裂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后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能够有效降低其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的产后疼痛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张蓓   《护理与康复》2017,16(6):650-651
目的观察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产妇会阴裂伤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单胎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托肛保护会阴接生法接生,观察组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接生,比较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接生可减轻产妇会阴裂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新式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法的比较,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优点及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住院阴道分娩初产妇12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无保护会阴组和保护会阴组,各600例。无保护会阴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接产。保护会阴组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接产。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医护人员及产妇满意度、新生儿体重、巨大儿及肩难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无保护会阴组会阴完整率及医护人员、产妇满意度高,会阴侧切率低,产后2h出血量少,产后住院时间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会阴Ⅰ、Ⅱ度裂伤率,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窒息发生率,巨大儿、肩难产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产妇的会阴损伤程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产妇经济负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无明显的不良分娩结局,符合产妇及妇产科医护人员的要求,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两种会阴保护法对预防产妇会阴撕裂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助产中更好地保护会阴的操作手法.方法 选择孕37~42周,经阴道自然分娩,无会阴侧切指征的头位初产妇150例,在助产中用新式会阴保护法保护会阴作观察组,将以往用传统托肛法保护会阴的150例作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Ⅱ度、Ⅲ度裂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新式会阴保护法保护会阴,可明显减轻会阴裂伤,减少产时疼痛,提高会阴完整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配合会阴按摩以及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 126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 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6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生方式,研究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 法联合会阴按摩以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产程时间、心理状态、母婴结局、产后出血量、疼痛 情况以及会阴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各阶段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 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会阴裂伤产妇数量无 显著差异(P>0.05);会阴侧切数量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时出血量显著 大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妇阴道血肿与对 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新生儿产瘤以及切口感染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联合会阴按摩以及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疼痛程度,减少产后出血量, 改善会阴损伤情况,缩短产程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侧会阴阻滞麻醉用于自然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0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双侧会阴阻滞麻醉技术,对照组产妇采用单侧会阴阻滞麻醉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阴裂伤程度及产程中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为25.3%,对照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为36.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疼痛级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双侧会阴阻滞麻醉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和会阴损伤,减轻产妇的疼痛,提高分娩舒适感,促进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亚香  周凤 《当代护士》2021,28(5):75-77
目的 观察Spiral接产手法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在某三甲医院住院待产分娩的4879例作为研究总体中随机抽签法:200例孕妇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接产法,观察组使用Spiral接产手法,比较两组不同的接产手法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产妇会阴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Spiral接产手法,利于减少不必要的产伤,增加会阴完整性,促进无创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初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产后疼痛、产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经阴道分娩初产妇8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经阴道分娩,观察组实施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会阴裂伤情况、生产后3月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分、干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5),会阴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48 h及出院时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分娩接生技术能有效减少会阴损伤程度、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减少产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林美兰 《全科护理》2014,(15):1361-1363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保护会阴分娩法接生,观察组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分娩法接生,助产士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及裂伤程度、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及会阴Ⅱ度裂伤率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及会阴Ⅰ度裂伤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两组产妇总体会阴裂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042,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0,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6,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分娩法能明显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有效保障产妇生殖健康,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