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169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Bloom-Richardson系统Nottingham改良方案测定组织学分级.结果 169例患者ER、PR、CerbB-2和Ki-67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6.21%、63.91%、54.44%和75.15%;Ⅰ、Ⅱ、Ⅲ级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递增CerbB-2、Ki-67的阳性表达率随之增加(P<0.05);ER的表达与CerbB.2、Ki-67的表达间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不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CerbB-2、Ki-67的表达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ER的表达与CerbB-2呈负相关.而与Ki-67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与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癌患者肿物的直径、毛刺征、钙化、淋巴结转移情况。选取乳腺癌患者组织病理材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标本中PR、ER、ki67表达水平。并对对患者不同声像图特征下的PR、ER、ki67表达水平及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不同直径肿瘤ER阳性表达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250,P<0.05),Ki-67表达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78,P<0.05)。乳腺癌肿瘤直径大小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3686,P<0.05)。有无毛刺征PR阳性表达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91,P<0.05),ER阳性表达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28,P<0.05),Ki-67表达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4,P>0.05)。淋巴结是否转移PR阳性表达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15,P<0.05),ER阳性表达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94,P<0.05),Ki-67表达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851,P<0.05)。乳腺癌肿瘤淋巴结是否转移与PR、ER表达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476和-0.3929,P<0.05),但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2503,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与PR、ER、ki67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工作中可以根据患者超声声像图的表现对患者的病情、转归、预后进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治疗,也可以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粗略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p53表达与超声造影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符合研究要求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7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病理检查及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患者癌组织中ER、PR、Ki-67、p53表达与超声造影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肿块边缘呈毛刺征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R、PR、Ki-67、p53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无毛刺征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在等-低增强患者的ER和P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增强患者(P<0.05).增强均匀患者p5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增强不均匀患者(P<0.05);有灌注缺损患者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无灌注缺损患者(P<0.05).在不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血流分级患者ER、PR、Ki-67、p53阳性表达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随CDFI血流分级的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随之上升(P<0.05).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PR、Ki-67、p53表达与超声造影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超声检查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4.
HER2、EGFR、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小叶癌患者HER2、EGFR、ER、PR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HER2、EGFR、ER、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6.8%、42.3%、53.8%、50.5%.HER2的表达与EGFR呈正相关性(P<0.05),与ER和PR呈负相关(P<0.05).HER2、EGFR、ER、PR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HER2、EGFR、E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ER2、EGFR、ER、PR与乳腺癌的病理学类型、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乳腺癌中HER2、EGFR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ER、PR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良好,HER2、EGFR、ER、PR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并可作为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或基因靶向治疗的指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5种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情况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38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石蜡标本进行ER、PR、C-erbB-2、Ki-67、P53检测,并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5%、34.9%、36.7%.P53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91.1%.肿瘤直径≤2 cm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最高(61.6%和43%).P53、ki-67的阳性表达与C-erbB-2的表达呈正相关,P53、Ki-67 的阳性表达均与E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与P53、Ki-67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治疗选择和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导管原位癌超声表现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增殖指数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25例,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并详细记录乳腺肿物的超声特征: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术后行石蜡病理组织学诊断及检测ER、PR、Her-2表达、Ki-67表达,分析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的超声特点与ER、PR、Her-2表达、Ki-67表达之间关系。结果不同的PR组间微钙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阴性组更多出现微钙化;ER、PR、Her-2、Ki-67不同组的其他超声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组的Ki-67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组的Ki-67阳性率高于导管原位癌组。结论乳腺癌超声特点与ER、PR、Her-2、Ki-67表达之间有一定联系,对判断乳腺癌分子亚型和预后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形成素同源蛋白2(FMNL2)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90例乳腺癌患者病理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例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标本中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病理标本中FMNL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乳腺癌患者病理标本中HER2基因扩增情况以明确分子分型。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FMNL2的阳性表达率,分析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FMNL2的表达情况。结果 Luminal A型30例, Luminal B型16例, HER2过表达型20例,三阴型24例。对照组的FMNL2阳性表达率为35.0%(7/20),呈胞浆淡黄色至棕黄色。观察组的FMNL2阳性表达率为67.8%(61/90),呈胞浆淡黄色至棕褐色。观察组FMNL2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MNL2高低表达乳腺癌中分子分型、Nottingham组织学分级、神经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NL2高低表达乳腺癌中年...  相似文献   

8.
张莹  任占平  张芫 《天津医药》2015,43(8):896-898
目的探讨三阴与非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Ki-67 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 二步法检测226 例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根据三者表达情况分为三阴组(n=41)和非三阴组(n=185),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比较2 组组织中Ki-67 阳性指数差异,以及2 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层Ki-67 阳性指数差异。结果三阴组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率、Ki-67 阳性指数均高于非三阴组(P < 0.05),2 组不同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及组织学分级的Ki-67 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非三阴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的肿瘤体积更大、瘤细胞增殖活性更高、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乳腺癌肝郁脾虚证与分子分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的关系,阐述乳腺癌肝郁脾虚证在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散布趋势、预后价值及关联性.方法 选取适宜纳入规范的乳腺癌患者86例,其中肝郁脾虚证患者、非肝郁脾虚证患者各43例.依照分子分型和ER、PR、HER...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患者HER-2、ER和PR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进行联合检测,为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1例乳腺癌患者的HER-2、ER和PR的表达。结果乳腺癌标本中HER-2、ER和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0%、44.37%、45.70%,HER-2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HER-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5),ER和P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HER-2、ER和PR,对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ET2蛋白(ten-eleven translocation 2)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与乳腺癌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155例乳腺癌中TET2、ER、PR、Ki67和HER2蛋白的表达水平,FISH技术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结合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TET2蛋白在Luminal B(HER2+)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01),在HER2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也发现TET2表达水平下调(P<0.001),并且TET2表达水平还受到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影响(P<0.001).结论 TET2蛋白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乳腺癌多项临床特征有关,可能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p53及Ki-67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09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198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等资料,对PR、ER、PTEN、p53及Ki-67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R阳性表达率在病理分型、FIGO分级、组织病理学分期、肌层浸润程度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组织病理学分期中PR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阳性表达率随组织病理分级越高表达水平越高,与病理分型有关(P<0.05);Ki-67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越高表达水平越高(P<0.05).FIGO分级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PR阴性表达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PR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李晓芳  黄岳青  王路  刘标  黄敏 《江苏医药》2024,(2):114-120+104
目的 分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行手术切除的非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257例中,管腔A型82例,管腔B型118例,三阴性57例。分析非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管腔A、B型乳腺癌患者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 非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不同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百分比、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及Ki-67表达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管腔A、B型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患者不同年龄、绝经状态、TILs百分比、PD-L1表达及Ki-67表达的患者比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患者不同组织学分级、TILs百分比、PD-L1表达及Ki-67表达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乳腺癌患者132例,取患者病灶组织及癌旁组织(癌旁组织距离病灶边缘超过3 cm).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及HER2蛋白阳性率;查阅病历资料,记录并分析...  相似文献   

15.
周彩云  李维春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07-2609
目的 探讨ER、PR、C-erbB-2、E-Cad、p53、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R、PR、C-erbB-2、E-Cad、p53、Ki-67的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和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ER、PR、C-erbB-2、E-Cad、p53、Ki-6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60.0%、57.5%、45.0%、80.0%、48.8%、82.5%;除C-erbB-2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明显相关性外,其他五项指标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和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ER、PR、C-erbB-2、E-Cad、p53、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Ki-67标记指数、DNA含量及倍体情况、微血管密度(MVD)、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端粒酶(hTER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结合乳腺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CerbB-2等的表达,进一步明确各指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用图像分析系统对Ki-67、MVD及DNA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乳腺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中Cathepsin-D、hTERT基因蛋白、Ki-67、抗FⅧ-RA的表达;选择10项可能影响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量化,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Ki-67标记指数、MVD、细胞DNA相对倍体均值(U值)按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的顺序呈递增趋势,且随乳腺癌分级的增高而显著增高。Cathepsin-D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PR呈正相关(P<0.05),与CerbB-2呈负相关(P<0.05);hTERT在乳腺癌与癌前病变组,乳腺癌与良性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ER、PR、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因素为: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MVD、Cathepsin-D。结论乳腺癌肿瘤大小及病理组织学分级仍然是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密切相关因素。多种指标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乳腺癌预后预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对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C-erbB.2和Ki-67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化疗前后56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和Ki-67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和C-erbB-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显著降低Ki-67的表达,对ER、PR和C-erbB-2的表达状态无明显影响。新辅助化疗后检测可为后续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erbB-2、P53、Ki67、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及1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C-erbB-2、P53、Ki67、ER和P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78例乳腺癌中C-erbB-2、P53、Ki67、ER和P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56/76)、55.1%(43/76)、85.9(67/76)、65.3%(51/76)、62.9%(49/76);C-erbB-2、P53和Ki67在乳腺癌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C-erbB-2和P53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erbB-2、P53、Ki67、ER和P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C-erbB-2、P53、Ki67、ER和PR蛋白对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与脑膜瘤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33例脑膜瘤组织中ER、PR及HER2受体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结果 ER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1/33),PR表达率为61%(20/33),HER2表达率为21%(7/33)。其中PR在良性患者表达率为72%(18/25),非良性患者表达率为25%(2/8),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7,P=0.018)。HER2在良性患者表达率12%(3/25),非良性患者表达率为5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36,P=0.022)。结论 ER表达与脑膜瘤无关,PR及HER2表达与脑膜瘤病理性质有关,可作为脑膜瘤预后判定及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明确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DNA含量及倍体情况、微血管密度(MVD)、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端粒酶(hTER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乳腺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Ki-67、MVD及DNA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28例乳腺癌前病变、2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cathepsin-D、hTERT基因蛋白、Ki-67、抗第8因子-RA(FⅧ-RA)的表达。结果Ki-67标记指数、微血管密度、细胞DNA相对倍体均值(U值)按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的顺序呈递增趋势,且随乳腺癌分级的增高而显著增高。Cathepsin-D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呈正相关(P<0.05),与C-erbB-2呈负相关(P<0.05);hTERT在乳腺癌与癌前病变组,乳腺癌与良性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ER、PR、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结论U值和Ki-67标记指数均能较好地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可以间接预测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乳腺癌预后。Cathepsin-D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明显的提示作用。肿瘤MVD反映血管生成,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多种指标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乳腺癌预后预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