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24岁因左眼反复发红伴视力下降3y,2005年1月3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0余年前因近视配戴框架眼镜矫正,5y前开始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患者自以为角摸接触镜已脱落,3y前左眼无明显诱因发红,患者自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点用抗炎眼水后好转。继续戴框架眼镜矫正。之后3y内左眼反复发红,视力逐渐下降。本次入院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1,左眼指数/20cm;矫正视力右眼0.8,左眼矫正不应。右眼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及近角膜缘球结膜表面发现角膜接触镜仍在,其上见较多透明颗粒样物质沉着,角膜全周较多新生血管长…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类研制成软性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加工工艺的提高,SCL的质量日臻于完善;随着近年来媒体的广为宣传,这种超薄、质软且光学性极好的软性接触镜日益受到屈光不正患,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接触镜在矫正屈光不正和治疗一些角膜疾病中,有其独特的优点,使角膜接触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3.
4.
向阳  刘斌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2):141-141
患者男,25岁。双眼反复红、异物感、视物模糊3年,加重半月。既往“双眼屈光不正”病史,软性角膜接触眼镜配戴史。患者于3年前因屈光不正曾在当地眼镜店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后无不适感,每天睡前未取出软性角膜接触镜,约半年左右患者感双眼红、分泌物增多,在当地医院就诊,欲想取出软性角膜接触镜,软性角膜镜与角膜相嵌顿难以取出,故给予“抗生素滴眼液点眼治疗,双眼红、分泌物增多症状明显减轻后未作处理,至今就诊曾有4次双眼红、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配戴不同时间软性接触镜( SCL)后对患者角膜组织的病理变化。
  方法:应用共焦显微镜分别检查中低度近视SCL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戴镜1,3,5,8,10a以上的中央角膜和周边角膜的变化。
  结果:戴镜5 a后SCL组中央角膜基底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上皮层可见微小囊泡及类似角膜营养不良的角膜小滴,上皮下Langerhans细胞密度及神经纤维曲折度大于对照组( P<0.05)。 SCL组中央角膜浅基质层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基质层中白色点状物密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SCL组内皮细胞形态变化明显,但两组内皮细胞密度无差异( P>0.05)。 SCL组中央角膜上皮层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SCL引起角膜组织的改变随戴镜时间的延长逐渐明显,且这种改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黄强 《临床眼科杂志》2009,17(6):491-491
患者男性,62岁。因“左眼视力下降,胀痛3d”就诊,以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入院。查体:全身检查无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左眼视力指数/2m,眼压60mmHg(Goldmann眼压计),角膜上皮水肿,前房轴深3CT,周边前房1/5CT,瞳孔6mm,光反射消失,眼底看不清,房角4个象限窄IV。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愈严重角膜后弹力层脱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患者男 ,70岁。因右眼白内障摘出术后视力不提高 ,伴眼异物感、流泪 4 5天 ,于 2 0 0 1年 6月 2 1日来我院治疗。追问病史 ,患者于 2 0 0 1年 5月 8日 (45天前 ) ,在当地医院行白内障摘出术 ,术后视力未提高 ,并伴眼异物感、眼痛、眼红、流泪等症状 ,曾赴上级医院就诊 ,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50岁,2007年1月12日因右眼干涩不适感7d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为右眼1.2,左眼1.0。右眼结膜充血+,睑结膜面见少许滤泡、乳头,余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睑位置正常,眼球大小和运动正常,结膜无充血,角膜上皮光滑、完整,基质层透明,后弹力层可见3处破裂纹,呈斜形条纹(见图1),其中2处后弹力层有脱离,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50岁,2007年1月12 日因右眼干涩不适感7 d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为右眼1.2.左眼1.0.右眼结膜充血+,睑结膜面见少许滤泡、乳头,余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睑位置正常,眼球大小和运动正常,结膜无充血,角膜上皮光滑、完整,基质层透明,后弹力层可见3处破裂纹,呈斜形条纹(见图1),其中2处后弹力层有脱离,其脱离处后弹力膜上附有少许虹膜色素(见图2),内皮无水肿,角膜厚度、大小未见明显异常.前房清,轴深约3 mm,周边房深约1/2角膜厚度,虹膜纹理清,色泽正常,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  相似文献   

10.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引起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法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行前房注气术,术后随访6mo,观察角膜透明度及视力等情况。结果:白内障及青光眼术后是引起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常见原因,前房注气后30例患者中25例视力明显改善,27例角膜恢复透明。结论: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对角膜影响较大,应及时处理,否则易造成角膜持续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附11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进展,使该手术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由于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适应证的扩大,各种并发症后遗症的出现使眼科医生对角膜病变的表现,机制有了新的认识。现报告1例角膜移植术后前房内后弹力层及内皮层残留的病例并结合有关献报道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14岁.因发现右眼视物不见10余年于2008年2月来我院就诊.曾在外院诊断为右眼弱视,未行相关弱视训练及治疗.患儿有产钳助产分娩史,出生后无眼部外伤史及家族遗传性眼病史.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颅面部未见外伤瘢痕.  相似文献   

14.
1病例 患者女,82岁。因“左眼白内障术后视物模糊1月”于2014年5月27日就诊于解放军第413医院眼科。患者缘于1月前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于外院行“左眼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仍觉左眼视物模糊,视力改善不明显,无眼痛或分泌物增多,不伴头晕头痛。  相似文献   

15.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内障摘除手术中由于切口的位置、大小和手术器械的机械损伤等原因,常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脱离范围小者,无需特殊处理;脱离范围大者,则需及时行手术复位,否则将造成角膜持续性水肿和损伤。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6.
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ICAM-1和HLA-DR表达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常人和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人群结膜上皮细胞表面亚临床炎症因子HLA-DR和细胞内黏性分子1型ICAM-1(CD54)的表达改变。方法:采用结膜印迹细胞学(conjunctivali mpression cytology,CIC)收集结膜上皮细胞,流式细胞学检查方法测定正常人及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HLA-DR和CD54的表达水平,计算阳性细胞率。结果: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5a)组及(<5a)组中ICAM-1和HLA-DR的表达较正常人组相比明显增加(PHLADR1<0.01,PICAM-1,1<0.01;PHLADR2<0.01,PICAM-1,2<0.01),,前二者比较CD54有明显变化(P<0.01)而HLA-D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结膜亚临床炎症因子ICAM-1和HLA-DR明显增加,眼表的亚临床炎症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1个月内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70例患者170眼进行观察。将术中或术后后弹力层脱离按脱离范围不同分为5个等级记录。结果 26眼发生不同程度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其中需临床处理者为10眼,占5.88%。经前房注入空气泡、粘弹剂或缝线缝合后复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手术切口靠前及器械反复进出切口是造成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重要原因,早期复位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眼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与框架眼镜1a后在不同调节刺激下的调节滞后量的差异性。
  方法:选取年龄10~16岁的85例近视眼患者,经过双眼视功能检测、医学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眼部健康检查等常规检查程序,依据检查结果及家长的依从性,选择41例配戴RGPCL,其余44例配戴框架眼镜,两组均在MPMVA (最大正镜最佳视力)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检影法进行调节滞后量的测定,在配戴期间每3mo 复查一次,1a 后在MPMVA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检影法对两组再次进行调节滞后量的测定,并比较调节滞后量的差异性。同时在配戴1 a后,对 RGPCL 组和框架眼镜组的度数增加值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初始调节滞后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1 a后, RGPCL组的调节滞后量与初始滞后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框架眼镜组的调节滞后量与初始滞后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1a后,在2D,3D,4D的刺激下,两组调节滞后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的调节滞后量均随着调节刺激的增大而增加。配戴1a后,RGPCL组的度数增长小于框架眼镜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配戴RGPCL 及框架眼镜1 a 后,在高调节刺激下, RGPCL组的调节滞后低于框架眼镜组,对延缓青少年近视的加深有一定作用,两组的调节滞后量都随着调节刺激的增大而增加,建议青少年注意阅读距离,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患者女,31岁。双眼患葡萄膜炎16年。后因双眼继发青光眼,于1999年9月在我院行右眼小梁切除术。2005年3月于他院行左眼抗青光眼术。术前视力0.15。术后自觉左眼视物模糊,畏光溢泪,视力0.03。角膜水肿,治疗无好转。于2005年4月21日来我院。眼部检查:右眼:0.03,左眼:0.03。右眼眼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做侧切口小心注入透明质酸钠,用透明质酸钠顶起脱离的后弹力层,依次顺延复位;并注入少许消毒空气泡,使眼压略高。结果经过手术处理后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完全复位,角膜透明。结论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后弹力层全脱离,一经发现尽早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