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薄层定性的方法对哈蟆油进行薄层色谱研究.方法 对哈蟆油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显色剂,展开条件下薄层色谱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对哈蟆油的薄层色谱行为有了初步的了解.结论 建立了不同极性范围内的哈蟆油薄层色谱图.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典》中哈蟆油的基原问题诹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井雷  姜大成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1):2931-2933
目的:根据历史文献、近代国内外学者及作者的研究,诹议《中国药典》中哈蟆油的基原问题。方法:综合分析文献资料报道,从史书记载、形态学、染色体组型、银带及同工酶电泳、基因水平等方面,探讨哈蟆油的原动物基原。结果与结论:名贵药材哈蟆油的原动物基原应为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其分类阶元为我国蛙类的一有效物种,建议《中国药典》应将哈蟆油的原动物确定为东北林蛙,以避免哈蟆油原动物名称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永生  王丽丽  姜志恒 《中药材》2008,31(4):507-510
目的建立评价哈蟆油药材质量优劣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250mm×4.6mm, 5μm)色谱柱,乙腈-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亦梯度变化,检测波长为209nm,柱温室温.数据分析采用"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结果测定了15批正品哈蟆油药材和3批伪品哈蟆油药材的HPLC图谱,从中选出质量较优的11批正品哈蟆油药材图谱生成对照指纹图谱,并计算得到各批药材的相似度,其中11批正品哈蟆油药材的相似度介于0.865~0.973之间,4批正品(劣质)哈蟆油药材介于0.559~0.801之间,3批伪品哈蟆油药材介于0.639~0.725之间.结论以相似度0.85作为哈蟆油药材合格与否的划分标准.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为名贵动物药哈蟆油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哈蟆油蛋白抗疲劳活性及不同来源的哈蟆油与混伪品的鉴别研究。方法采用Lowry法测定哈蟆油总蛋白的含量,并运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哈蟆油总蛋白;采用整体动物实验观察小鼠游泳和爬杆时间;利用SDS-PAGE和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对不同来源哈蟆油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结果测得哈蟆油水溶性蛋白的含量为42%,哈蟆油中蛋白的分子量在1万~12万可以分离出较清晰的蛋白质点,并具有7条主蛋白带;哈蟆油组和哈蟆油蛋白组相对于对照组均能延长小鼠游泳和爬杆的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哈蟆油蛋白组优于哈蟆油组;经SDS-PAGE电泳的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表明4个不同地区的哈蟆油均有相同的电泳行为,泳道上有6条主带,而伪品大蟾蜍的干燥输卵管只有一条明显的主谱带。结论哈蟆油总蛋白是哈蟆油中抗疲劳有效组分,SDS-PAGE电泳的凝胶成像分析法可用于不同来源的哈蟆油与混伪品的鉴别,为哈蟆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近70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及作者的研究,对哈蟆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综述.哈蟆油含有蛋白质、脂肪酸、核酸、维生素类、碳水化合物、磷脂类、激素类、甾体类等化合物.迄今为止,已从哈蟆油中分离鉴定出多种化学成分,但尚未发现其药效物质基础,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哈蟆油的组织学特征,并对不同的哈蟆油样品及常见伪品的组织特征进行比较。方法:利用显微切片技术对不同哈蟆油样品进行组织切片,并进行显微观察,注意比较不同产地哈蟆油组织学特征及与常见伪品的差异。结果:不同的哈蟆油样品及其伪品横切面及弦切面的组织结构特征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哈蟆油组织学特征可以为哈蟆油的真伪鉴别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名贵中药哈蟆油质量评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东北不同地区产哈蟆油样品的一般性成分、膨胀度及其紫外光谱的比较研究,并对其中10份样品的有害物质进行了分析,为制定其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对哈蟆油的一般成分如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脂肪酸等,以及其膨胀度、薄层图谱和紫外光谱等进行横向比较。同时,采用药典法对哈蟆油的重金属、砷盐、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本实验的初步比较分析,东北不同地区产哈蟆油在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上,具有一定的相同或相似性。结论:初步表明哈蟆油质量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根据历史文献和现代哈蟆油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阐述了哈蟆油质量控制现状和方法,从传统的基源鉴别发展到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色谱法、光谱法以及生物鉴定法,尤其是现代发展较好的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泳色谱、PCR技术以及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使哈蟆油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科学领域。对哈蟆油的鉴定手段不断的完善,为提高哈蟆油质量控制和鉴别真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哈蟆油质量控制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哈蟆油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其质量鉴定从传统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发展到现代生物技术鉴定,尤其是现代发展起来的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泳、PCR技术的应用使哈蟆油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哈蟆油鉴定方法的不断完善,为哈蟆油的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旨在筛选哈蟆油和牛蛙油中特异性的蛋白质,发现这些差异蛋白与生长环境、冬眠及发育的关系.方法 采用iTRAQ结合质谱技术建立哈蟆油和牛蛙油蛋白质组数据库,通过比较两个蛋白质组数据库,对筛选的差异蛋白进行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通过对牛蛙油与哈蟆油中蛋白质定量的数据进行差异比较,筛选到差异表达蛋白质总数为77个,其中上调蛋白质69个,下调蛋白质8个.哈蟆油中含量较高的8个差异蛋白主要参与免疫调节过程;牛蛙油中含量较高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生长发育、能量代谢、应激反应、骨架形成等过程.结论 哈蟆油中含量较高的8个差异蛋白质可作为哈蟆油区别于牛蛙油的重要成分,同时哈蟆油的特异性膨胀度可能与含量较高的凝胶形成型黏蛋白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海因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雪媛  杨桠楠  王永生 《中成药》2006,28(10):1512-1514
由于哈蟆油的有效成分研究进展迟缓,一直在制约着哈蟆油质量标准的提高,最近我们从哈蟆油中提取分离出了海因类化合物,为确认海因类化合物能否代表哈蟆油的有效成分之一,我们对此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查阅和整理,综述如下。海因类化合物是指含有各种取代基的五元杂环化合物,通式R为:1、R2可为多种烷基、烯基、芳基;R3、R4为羟烷基、缩水甘油基、氰烷基、胺烷基等。它们最早是由Urech于1875年制出,海因的制备方法虽然早已问世,但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直到六十年代,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人们…  相似文献   

12.
哈蟆油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是常用的药食两用药材。由于古代本草文献中对哈蟆油的基原动物记载简略,造成了目前哈蟆油药材使用的混乱。为理清溯源,在查阅本草书籍、文献以及现代中药学专著的基础上,对哈蟆油的名称、基原动物、产地分布、采收加工、功效等方面进行考证。结果表明哈蟆油因具有补益功效而最早被满族人应用,其基原动物的名称均由满文音译而来。通过分析各类本草书籍中对蛙科动物的描述得出哈蟆油基原动物的最早描述出现于清代阿桂编撰的《盛京通志》之中。在对林蛙属部分动物的分类变迁进行总结归纳后将哈蟆油的基原动物初步确定为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黑龙江林蛙R. amurensis和桓仁林蛙R. huanrenensis。根据形态大小可以排除桓仁林蛙,根据药材质量的优劣可以排除黑龙江林蛙,故认为哈蟆油的基原动物为东北林蛙,现主要产区为东北地区,最佳捕捉期为10月份。哈蟆油常炖制后食用。该研究可为哈蟆油基原动物的确定、产区分布和资源利用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6,(12)
目的:为科学指导林蛙养殖,并提供哈蟆油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对中国林蛙与黑龙江林蛙体重与哈蟆油产量相关性及哈蟆油膨胀度差异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集3年生的雌性中国林蛙100只、雌性黑龙江林蛙50只,采用鲜蛙取油法和干蛙取油法获得3种哈蟆油样品,测定3种哈蟆油样品膨胀度;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中国林蛙体重、黑龙江林蛙体重与产油性能的相关性,比较3种哈蟆油膨胀度的差异性。结果:中国林蛙及黑龙江林蛙的体重与哈蟆油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种哈蟆油在室温水浸8 h后的膨胀度存在显著差异。林蛙体重与哈蟆油产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3年生雌性中国林蛙的哈蟆油产量为(1.04±0.31)g,显著高于3年生雌性黑龙江林蛙产量(0.73±0.34)g;2种林蛙的干油产率分别为(2.88±0.44)%和(2.95±0.71)%,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依据在室温水浸8 h后的膨胀度可以区分鲜蛙取油法和干蛙取油法的哈蟆油样品,但2种取油方法对哈蟆油性状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紫外谱线组法在哈蟆油伪品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生  姜大成  白雪媛  姜志恒 《中成药》2006,28(9):1336-1339
目的:利用紫外谱线组法对哈蟆油进行检测,绘制出哈蟆油的紫外谱线组图谱。方法:对哈蟆油进行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超声波提取后,再时行相应的紫外及其一阶导数光谱检测。结果:哈蟆油的紫外谱线组图谱重现性较好。结论:通过紫外谱线组法,可以初步绘制出哈蟆油的紫外谱线组图谱,达到哈蟆油真伪鉴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姜大成  肖井雷 《中药材》2007,30(10):1212-1214
目的:比较东北不同地区产18份哈蟆油样品的一般成分和膨胀度等,为制定哈蟆油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常规方法测定哈蟆油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膨胀度。结果:东北不同地区产的哈蟆油化学成分及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同或相似性。结论:初步表明哈蟆油的种质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不同年龄林蛙哈蟆油中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年龄对哈蟆油品质的影响。方法采集不同质量的林蛙,根据体质量和哈蟆油质量分为8组,分别检测每组哈蟆油中1-甲基海因、总蛋白质、总氨基酸、总多糖和雌二醇的含量。结果 2龄及2龄以下的林蛙随蛙重增加,哈蟆油中的1-甲基海因、总蛋白质、总多糖和E_2的含量显著增加;性发育成熟之后,3龄林蛙哈蟆油中1-甲基海因、总多糖和E_2的含量仍呈现增加趋势,均在蛙重40g组达到最高;4龄以上林蛙,随着蛙重的增加,哈蟆油中各营养成分均降低。结论不同年龄段林蛙哈蟆油中营养价值有一定差异性,从人体营养需求的角度分析,3龄林蛙哈蟆油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收集不同产地哈蟆油样品,比较各样品的营养成分。方法:采用化学及仪器分析的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哈蟆油样品的营养成分,从营养成分角度出发,评价哈蟆油的营养保健价值。结果:哈蟆油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结论:不同产地哈蟆油所含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郝洁  邱智东  朱凯  翁丽丽 《吉林中医药》2014,(10):1013-1015
目的建立哈蟆油发酵乳中钙、铁、锌的含量测定方法,为今后能够更好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哈蟆油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哈蟆油发酵乳中钙、铁、锌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定3批哈蟆油发酵乳的钙、铁、锌含量分别为286.611 1,2.342 6,1.787 0μg/mL。结论哈蟆油发酵乳中含有大量的钙及微量的锌和铁,具有广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HPLC测定哈蟆油中胆固醇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蟆油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的输卵管干制品.又名林蛙油、哈士蟆油、田鸡油,是常用滋补强壮中药之一,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之功效[1].主治病后、产后虚弱,肺痨咳嗽、吐血,盗汗等症,被视为滋补保健之要药.由于目前尚未有科学和有效的质控方法,并且价格连年上涨,市场上哈蟆油的混乱品种相当普遍,极大影响其产品质量的信誉,因此,加强哈蟆油的质控指标和方法的研究是极其必要和迫在眉睫的.  相似文献   

20.
魏星华  王铭  张玉尧  潘黛安  苏航  齐滨  张鹤  赵大庆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3):472-475,后插2
采用iT RAQ结合2D LC-MS/MS技术对哈蟆油、青蛙油、蟾蜍油、牛蛙油的蛋白质组进行研究。采用Q Exactive质谱鉴定并经MASCOT软件搜库,对所鉴定的蛋白质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层次聚类分析、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获得2286个肽段,鉴定到1220个蛋白质,其中1212个蛋白质具有定量信息。鉴定得到的蛋白质分子量主要分布在4. 1~36. 9 kD a,占82. 79%,等电点主要分布在4. 41~9. 89,占94. 84%。对比青蛙油、蟾蜍油和牛蛙油与哈蟆油蛋白质数据库,筛选得到8个差异蛋白(比值 1. 2或比值0. 83,且P 0. 05),其中显著上调的蛋白质3个,显著下调的蛋白质5个。本结果在蛋白质组成上显示了哈蟆油与伪品蛙油的差异性,为进一步分析哈蟆油中蛋白质成分特点、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