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患者1女,50岁。因"腰臀部疼痛伴左大腿后侧放射痛、麻木20天"入院。CT:平扫示T12椎体轻度压缩变扁呈楔形变,椎体及双侧附件骨质密度不均匀,见斑片状溶骨性破坏,周围见软组织肿块影,肿块突入椎管内,脊髓受压,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CT考虑为恶性骨肿瘤。MR:T12椎体稍变扁,其椎体及双侧附件信号异常,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图1),周围见软组织块影,并见突入椎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表现,加强对脊柱椎体破坏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分析1例胸椎嗜酸性肉芽肿病人的CT及MRI表现,同时就脊柱椎体破坏伴周围软组织影的影像诊断文献予以复习。结果 CT示T7椎体呈楔形,其内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T6、T8椎体前缘局部皮质不规则,可见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呈明显梭形增厚;诸椎间盘信号正常,椎间隙未见变窄。MRI平扫示T7椎体呈楔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T2WI抑脂序列呈高信号,周围可见软组织影包绕;T6、T8椎体于T2WI抑脂序列上信号略增高。MRI增强示T7椎体呈均匀强化;周围软组织影呈均匀强化,强化方式与病变椎体一致。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骨的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结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椎体破坏多位于椎体中部,典型表现为"扁平椎"或"铜板椎",椎间盘不受累,增强扫描椎旁软组织明显强化,信号改变及强化方式与病变椎体一致等影像特点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5岁.反复发作腰痛10年,近3年加重,且伴左下肢麻木无力.体检:L3~S1棘突处叩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左侧10°( ),右侧45°( ).CT显示L4椎体变扁,局部骨质虫蚀样破坏,且病变累及椎旁软组织;MRI示L4椎体明显压缩变扁,外形似呈"蝴蝶结"状,而相邻椎间盘未见受累,病椎信号强度异常,T1WI呈低信号(图1),T2WI呈低于骨质信号而高于肌肉信号(图2),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呈稍高信号(图3),病椎两侧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成,其后方椎管内亦见受累(图4),MR诊断纤维肉瘤可能性大.腹主动脉DSA:示双侧第4腰动脉明显增粗,左侧更明显,病变区见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ECT示L4椎体呈团块状异常放射性浓聚区.  相似文献   

4.
椎体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31岁。1年前无诱因出现腰部隐痛不适,劳累后加重。8d前因扭伤腰部后症状加重而来院就诊。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检查:腰椎X线平片表现为L1椎体中央囊状骨质破坏,边界清晰,椎体高度正常(图1);CT平扫见L1椎体中央呈类圆形骨质破坏,其内密度尚均匀,CT值约为30HU,周边见环状骨质硬化缘,椎体无明显塌陷(图2);MRI平扫见L1椎体中央呈等T1、长T2异常信号,其内信号欠均匀,边界清晰,周边见低信号环,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成像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图3)。椎间盘和椎旁软组织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病例资料 患者,女,51岁.因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3年余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部刺痛、肿胀,呈持续性,肩部受凉后疼痛加重,与天气变化关系不明显.入院后X线检查:左侧肩关节未见明显骨质病变,软组织内未见明显钙化影.CT平扫示左肱骨头外上部皮质下可见类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较清楚,其外侧骨皮质中断(图1).CT诊断:左肱骨头低密度灶,邻关节囊肿可能.MRI检查:左肩关节腔内中等量积液,关节滑膜明显增厚,关节腔内可见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于T2WI及T1WI上均呈低信号;左肩袖未见明显异常,左肱骨上端骨质信号异常,于T2WI呈斑片及结节状高信号(图2),T1WI呈等、低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滑膜明显强化,关节腔内低信号结节无强化(图3).MRI诊断:左肩关节滑膜病变,滑膜骨软骨瘤病或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可能.  相似文献   

6.
左胫腓骨近端多发骨化性纤维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8岁。左膝间断疼痛1年余,加重不能行走1月余。体检:左膝下方疼痛,内、外、后方压痛阳性,活动可。X线表现:左胫骨上端内后方可见3cm×2cm多房囊性密度减低区,内有骨嵴,边界清。左腓骨上段可见3cm×1cm密度减低区并病理骨折,骨皮质变薄且不连续,周围可见不规则的骨膜反应(图1)。MR表现:左胫骨上段内侧偏后方见一异常信号区,T1W呈不均稍低信号(图2),T2WI呈不均等信号,其内见低信号间隔。病灶境界清楚,未见膨胀改变。左腓骨上段亦见一异常信号区,呈稍低信号,异常信号区较邻近腓骨骨干粗大,境界清异常信号区骨皮质不连续,周围软组织内…  相似文献   

7.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24岁.右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20余天、腰痛3天入院.曾行对症治疗无效.查体:腰4~骶1椎间隙轻压痛,无扣击痛及放射痛;右臀部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左侧50°,右侧45°,加强试验阳性;右侧膝腱反射亢进,跟腱反射减退.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MRI检查:平扫T1WI示骶1、2椎体信号稍低,骶管内可见较长T1软组织样信号(图1);脂肪抑制T2WI示骶1、2椎体呈明显高信号,且腰骶管内亦可见明显高信号(图2);增强扫描T1WI(脂肪抑制)可见骶骨内偏右侧的大面积增强,累及该侧骶髂关节(图3);周围软组织内未见异常信号,未见明确的软组织肿物.CT检查:骶骨右侧部可见局限性密度较低区,但未见明确的骨质破坏,左侧部有轻度增生、硬化改变.影像诊断以炎性病变可能大.  相似文献   

8.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24岁.右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20余天、腰痛3天入院.曾行对症治疗无效.查体:腰4~骶1椎间隙轻压痛,无扣击痛及放射痛;右臀部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左侧50°,右侧45°,加强试验阳性;右侧膝腱反射亢进,跟腱反射减退.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MRI检查:平扫T1WI示骶1、2椎体信号稍低,骶管内可见较长T1软组织样信号(图1);脂肪抑制T2WI示骶1、2椎体呈明显高信号,且腰骶管内亦可见明显高信号(图2);增强扫描T1WI(脂肪抑制)可见骶骨内偏右侧的大面积增强,累及该侧骶髂关节(图3);周围软组织内未见异常信号,未见明确的软组织肿物.CT检查:骶骨右侧部可见局限性密度较低区,但未见明确的骨质破坏,左侧部有轻度增生、硬化改变.影像诊断以炎性病变可能大.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1岁10个月,因"左前臂肿痛半个月"入院.家属诉2011年10月18日发现患儿左前臂按压时疼痛,自主活动减少.1周后患儿左前臂肿胀,局部皮肤无异常.2011年11月3日入院体格检查示左前臂中段肿胀,压痛明显.胸部X线检查双肺未见异常;腹部彩超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左侧前臂CT平扫示:左侧桡骨中段不规则骨质破坏区,范围约27 mm×6 mm,未见明显死骨及钙化影,骨皮质变薄、不连续,可见层状骨膜反应,邻近软组织肿胀.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MRI示左桡骨中段髓腔条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压脂相呈明显高信号;横断位示病灶突破骨皮质与外相通,局部环绕低信号影(为骨膜反应增生);邻近软组织肿胀,信号异常,T1WI呈稍低信号,T2WI、压脂相呈大片状高信号.增强扫描左桡骨中段可见髓腔内外不规则强化,灶周呈厚壁状强化,病灶中间呈低信号,周围软组织见大片状异常强化信号改变,考虑感染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46岁。既往无明显不适,因外伤行左侧肩胛骨CT 检查,显示左侧肩胛下角病变伴骨折,查体局部压痛。
  影像检查:CT 平扫显示左肩胛下角扁圆形溶骨性骨质破坏,软组织密度,CT 值约30~38 HU,未见明显钙化、囊变、坏死,病灶轻度膨胀,边缘清楚,见少许硬化边,周围骨皮质变薄,未见软组织肿块,可见骨折(图1)。磁共振 T1 WI 显示病灶呈均匀低信号(图2),T2 WI 显示病灶呈稍高信号,边缘浅分叶,病灶周围未见明显骨髓水肿(图3,4)。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 ,70岁。两侧胸肋痛 10天 ,阵发性加剧 ,无明显放射痛 ,咳少许痰。T7~ 8棘突压痛 (+)。患者既往有腰痛史 ,其间曾反复多次行X线及CT、MRI检查。腰椎X片线示L2 椎体变扁 ,呈“双凹”形 (图 1) ;椎体明显塌陷 ,椎体中央骨质密度不均 ,L1~ 2 椎间隙稍变窄 (图2 ) ;后L2 椎体塌陷进一步加重 ,近“钱币”样表现 ,骨质密度明显高低不均 ,界限不清 (图 3)。CT示L2 椎体中央密度高低不等 ,骨纹明显紊乱、断裂 ,局部皮质中断 (图 4 ) ,椎周未见明显软组织肿胀。考虑为脊柱转移性肿瘤可能。经保守治疗无效。查体 :Bp 15 0 /85mmHg(1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对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磁共振成像(MRI)及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经临床追踪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患者11例,11例全部有MRI平扫资料,其中8例有螺旋CT平扫加三维重建,分析其MRI及螺旋CT的影像特征.结果 MRI表现:T2WI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T:WI低或稍低信号,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明显高信号.螺旋CT平扫:表现为皮质内囊状或不规则形、无膨胀性的骨质缺损区,外侧骨壳可完整或缺损,邻近骨质无骨膜反应,灶内为均匀软组织密度影,未见钙化灶.随访8个病灶无改变,7个病灶消失.结论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属常见良性病变,MRI及CT能进行准确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7岁.持续性腰部疼痛2个月而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不慎跌伤后感腰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加重,不向双下肢放射,元寒颤、高热、盗汗等症状.胸腰椎X线片示:T12椎体楔形变,各椎间隙未见异常,X线诊断:符合T12椎体压缩性骨折.CT片示:T12椎体及椎弓根呈虫噬状骨质破坏,边界不清,部分骨皮质消失(图1).MRI示:胸腰段以T12为中心后凸畸形,T12椎体呈楔形变,T11~L1椎体及椎弓根信号明显不均匀,T2WI呈不规则斑片状混杂信号,T12水平硬膜囊受压(图2).综合上述检查诊断:脊椎骨转移性肿瘤(T11~L1).行CT引导下椎骨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腺癌.胸部正侧位片示:双肺野中外带弥散分布小结节状致密阴影,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左第4后肋有长约4.0cm骨质破坏区,骨皮质中断(图3).结合病史诊断:肺泡癌并多发性骨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MFH)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1例患者的X线摄片、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影像学的诊断价值。结果:21例中长骨BMFH 18例,扁骨或不规则骨BMFH 3例。X线平片均有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相邻骨皮质破坏,9例病灶边缘有轻度骨硬化,5例伴有膨胀性改变,14例骨质破坏区周围出现弥漫性软组织肿胀;CT表现为不规则、无结构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部被软组织密度肿块所替代,邻近骨皮质呈不规则虫噬样破坏,同样可以看到有软组织肿胀,5例病灶内部见少许残留致密骨嵴和骨质破坏边缘断续性硬化,另有4例肿块内可见单发或多发囊状低密度区,未见钙化及残留骨结构;MRI表现:8例骨质破坏区均呈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中夹杂斑片状或囊状更长T1长T2信号,均有骨皮质破坏并突破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结论:原发性BMFH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X线平片、CT和MRI的结合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2 8岁。背部疼痛 3年 ,双下肢麻木、不能行走、大小便失禁 2个月。体检 :T11右侧椎旁可扪及 10cm× 6cm大小的皮下肿块 ,边缘光整 ,质韧 ,不活动。腹部平脐以下感觉减退 ,双下肢肌力 0级 ,肌张力增高 ,双膝反射及踝反射亢强。CT所见 :T10及T11右侧椎旁及背部软组织内有一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影 ,肿瘤破坏相邻椎体、附件及第 11肋骨头 ,呈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 ,椎管内结构被湮没 ,肿块密度均匀且低于肌肉密度 ,境界清晰 (图 1)。MRI所见 :肿块在T1 WI呈均匀低信号 ,T2 WI呈多房样均匀高信号 (图 2 ) ,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7岁。以头痛3天,癫痫发作1次进行MRI检查。临床查体未见明显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征象。患者分别进行了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平扫包括三个序列:T1WI、T2WI和FLAIR,增强为T1WI增强。MRI平扫表现:右侧额叶可见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楚,T1WI呈均匀低信号(图1),T2WI和FLAIR呈均匀高信号(图2,3),病灶位于皮质和皮质下白质,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占位征象不明显。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图4)。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讨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ET)是一种较良性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中轴骨外脊索瘤1例。患者女, 41岁, 左手肿痛不适就诊。X线平片左手第2掌骨基底部骨密度欠均匀。CT平扫见左手第2掌骨基底部掌侧不规则软组织密度灶, 邻近骨质受侵蚀, 内见斑片状骨质硬化。MRI见左手第2掌骨基底部软组织肿块并骨质改变, T1WI呈等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增强后呈持续性延迟强化。PET-CT检查, 病灶FDG代谢增高。病理结果为中轴骨外脊索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椎管内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PNST)的CT和MRI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MPNST的CT和MRI征象.8例均行CT检查,6例同时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病变发生于颈椎层面1例,腰椎层面5例,腰-骶椎层面2例.CT表现:8例均表现为椎管内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不均匀,内含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肿瘤跨2个以上椎体层面且与脊髓分界不清;8例椎管周围骨质皆有不同程度浸润性破坏,其中6例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骨质破坏区边缘不规整,骨质破坏较为明显,局部亦可见骨质硬化;2例软组织肿块形态较规则,边缘呈浅分叶状,骨质破坏以压迫吸收为主,但可见局部浸润,破坏区边缘较规整;8例均合并椎间孔扩大.MRI表现:6例平扫均表现为椎管内T1WI等、低信号和T2WI高、低混杂信号,病变内部见不均匀分布的斑片样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病变破坏椎管向周围肌肉、脂肪间隙浸润;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不规则或浅分叶状肿块跨越两个椎体以上、包绕脊神经并椎间孔扩大、浸润性骨质破坏并周围肌肉脂肪浸润、CT密度及MRI信号不均匀,以及明显不均匀强化是椎管内MPNST较典型的影像学征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长骨血管瘤的影像特征,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长骨血管瘤患者的X线平片(14例)、CT(9例)及MRI(6例).结果 18例长骨血管瘤中髓型10例、骨膜型5例、皮质内型3例.X线表现:髓型8例,其中3例表现为典型的蜂窝状,3例为溶骨性病灶周围骨质硬化明显,单纯溶骨、毛玻璃样密度各1例;骨膜型3例,表现为骨皮质增厚、硬化;皮质内型3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病灶.CT表现:髓型6例,表现为溶骨膨胀型病灶5例,其中3例可见薄厚不一的硬化边,蜂窝状骨嵴影2例,骨皮质呈筛孔状1例,垂直于骨皮质的放射状骨膜增生2例;毛玻璃样密度1例.2例骨膜型表现为骨皮质均匀增厚1例,不规则骨膜增厚1例,局部髓腔狭窄消失.1例皮质内病变表现为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局部皮质膨胀、增厚.MRI表现:2例显示髓腔内斑片状T1WI稍低信号,T2WI均呈稍高信号,边界清晰;1例T1WI及T2WI均呈等或稍低信号,病灶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1例显示病灶突破局部骨皮质,肿物向外突出,外突肿物及相连髓腔部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例显示骨膜增厚,其中1例呈等信号,1例无信号;2例周围肌肉组织内可见不均匀斑片状长T2信号,T1WI与肌肉组织呈等信号.结论 长骨血管瘤的囊性蜂窝状X线表现较为特征型;CT及MRI有助于长骨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脊柱区淋巴瘤的MRI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脊柱区淋巴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脊柱区淋巴瘤45例,其中原发性5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继发性4|D例,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L)9例,NHL 31例(B细胞型27例,T细胞型4例).将MRI表现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病变部位:单部位发病者13例,多部位发病者32例.5例原发性者均为单部位发病,继发性者40例中32例为多发.(2)病变类型:骨质破坏型27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23例合并有软组织肿块,18例软组织病变的范围超过骨质破坏的范围;软组织肿块型6例,骨质破坏不明显,5例表现为椎管内外软组织肿块并经椎间孔相连,呈围椎、钻孔生长的特点;骨髓浸润型9例,表现为椎骨髓质MRI信号异常,骨皮质完整,椎旁软组织正常;脊髓浸润型3例,表现为脊髓增粗和MRI信号异常.(3)MRI表现:椎骨骨质破坏和骨髓浸润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低、等或高信号,压脂T2WI高信号.软组织肿块与相邻正常肌肉相比,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多呈轻至中度强化,坏死液化不明显.结论 脊柱区淋巴瘤多为继发性B细胞NHL,其主要表现是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较大范围的软组织肿块,肿块有经椎间孔相连围椎、钻孔生长的特点,增强扫描呈轻至中度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