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消癥汤加减治疗。结果: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结论:补肾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对现有中文临床试验文献依照循证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疗效评价的客观性,为中医药防治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提供文献依据。方法:文献来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80—2015年)。以"膜性肾病"或"膜性肾炎"或"特发性膜性肾病"与"中医"或"中药"或"中西医结合"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43篇。对43篇文献进行方法学分析发现临床研究方法表述不详,随机方法描述模糊,未采用盲法,只有部分文献报道了退出或撤出病例数量及理由。因此中医药治疗IMN的临床研究文献存在方法学质量底下,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低下及临床研究设计不足的问题。结论:虽然目前中医药治疗IMN的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较差,但是我国学者仍然从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对IMN具有确实的疗效,并有高质量临床文献发表。今后需设计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方案,使研究具有对比重复性,可信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治疗糖尿病(DiabetsMellitus,DM)的中西医理论依据及临床研究评价。方法:从历代医家论述、现代研究方面探讨健脾补肾法治疗DM的中西医理论依据,并进行临床研究评价。结果:脾肾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脾肾亏虚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健脾补肾法治疗DM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DM以脾肾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故治疗上应选以健脾补肾为治疗大法,兼以活血化痰。临床运用健脾补肾法治疗糖尿病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补肾化瘀解毒法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39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解毒法对Ⅱ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DN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9例,采用饮食管理、降糖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以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口服2 m.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化瘀解毒法具有改善DN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以及延缓、控制DN的自然进程,提高DN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科研设计质量的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1994~2005年间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系统评价的方法,设计文献评价表,从随机化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含量、组间基线可比性、盲法及类型、随访记录、统计学处理、疗效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有4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无1篇文献说明了样本含量的估算、随机分配方案的隐匿和意图治疗分析;描述随机分组方法的占21.4%,有明确诊断标准者占66.7%,进行组间基线比较的占64.3%;仅16.7%的文献采用盲法研究,59.5%的文献叙述了具体统计学方法,92.9%的文献有明确的疗效评价标准,其中51.3%属于自拟标准。结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亟待提高,应加强对科研方法学的重视,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制定规范化的科研设计方案,以使研究结论更加真实客观和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方治疗多囊卵巢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在促排卵治疗前均先进行2-3周期妈富隆调节月经周期治疗,对照组予以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肾化瘀方,两组经治疗后,观察所有入选病例临床疗效、性激素分泌等指标改善情况及有无毒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及LH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多囊卵巢排卵障碍性不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宋倩  施亚平 《中医药学报》2012,40(4):109-110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逐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肾化瘀逐痰法自拟方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80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激素水平测试诊断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90%。超声与生化检测在监测治疗中,可见生化变化敏感于超声,超声较为迟缓、滞后。结论:中医药的辨证治疗疗效明显,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生化检测已成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性文献进行科研设计质量分析,以期对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作出客观的评价。,按照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原则,制订“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治疗性文献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用其对1984年~2008年1月期间的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试验”(109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有101(92.67%)篇对随机情况未作任何描述,有8篇(7.34%)文献提及随机方法;有1篇采用双盲方法,另有1篇未提及盲法情况,但采用安慰剂对照,为双盲可能;有3篇文献提及退出及失访情况,但均描述过于简单,其中有1篇文献未分析失访原因。有14篇文献对排除标准有一定的描述,其中有2篇描述过于简单。采用Jadad评分法,只有2篇文献为3分;其中1项研究实际上采用中医药治疗之间的对照。得出结论,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设计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通过介绍名老中医刘茂甫教授补肾化瘀通络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独特认识,总结其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及特点,并将其辨证用药特点予以详述。方法:通过以证为纲、以法统证的形式将补肾化瘀通络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用药特点进行系统总结。结果:经临床治疗应用及其继承应用研究,已经形成系统的治疗经验和方药总结。结论:中医药补肾化瘀通络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了解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研究的现状,以进一步提高研究者临床研究设计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全面广泛收集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对2013年11月份以前发表的合格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文献21篇,所有文献均为针刺疗法与针刺疗法的对照,疗效的统计学分析基本正确;大部分文章对病例来源,随机方法,诊断标准,疗效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统计学方法等基本内容进行了描述;所有文章均未对样本估算,分配隐藏,盲法的应用,随访情况进行描述。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几年研究者更多采用了随机对照的方法,但亦存在不足,研究者的临床研究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2年9月收录的国内公开发表的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590篇相关文献,通过筛选最终有32篇文献纳入研究,涉及2 950例患者.纳入文献Jadad评分普遍不高,最高分为2分;32篇文献均说明了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3篇文献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3篇文献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其余各篇随机方法未说明;各篇均未描述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方法;l篇文献采用单盲,l篇文献采用双盲,其余各篇均未描述盲法;各篇均未描述病例失访或退出情况.对32篇文献进行合并分析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4.01%和43.96%,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 =6.850,P=0.000),比数比=2.35,95%可信区间为1.84 ~3.01.20篇文献提及对用药安全性的观察,其中15篇文献记录了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Z=8.870,P=0.000),比数比=0.14,95%可信区间为0.09~0.21.纳入疗效分析的32篇文献及纳入安全性评价的15篇文献的漏斗图均呈倒漏斗形,图形两侧分布均匀,提示纳入文献发表性偏倚不明显.结论: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非甾类消炎药,且不良反应较少.但由于纳入的文献在方法学上存在问题,Meta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用药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 67%,对照组为66. 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BUN、Scr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Meta分析为依据,客观评价中医补肾泻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各种医学期刊杂志,选择中医补肾泄浊法与中成药尿毒清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尿毒清组相比,补肾泻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总体疗效,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方面优于尿毒清治疗组.结论:补肾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优于尿毒清,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李小花  徐惠群  佟雪飞 《新中医》2014,46(6):145-147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化瘀法治疗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排卵障碍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补肾养血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疏肝化瘀法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观察排卵率、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厚度、黄体功能等情况。结果:排卵率治疗组87.8%,对照组7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最大直径、卵泡发育到最大直径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黄体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未排卵患者中治疗组无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对照组有7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疏肝化瘀法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疗效优于单纯补肾养血法,疏肝化瘀在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法配合西医促排卵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西药促排卵药,治疗组加用中药补肾化瘀法组方,观察月经周期、排卵功能、症状及相关检测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46.7%,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法辅治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化瘀法。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好(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化瘀法辅治脑梗死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补肾疏肝法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探讨补肾疏肝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补肾疏肝法治疗组和妇科千金片对照组,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局部体征疗效、证候疗效治愈率分别为12.5%、10%、15%,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能改善患者的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指征.结论:补肾疏肝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王宁 《江苏中医药》2014,46(12):45-46
目的:观察补肾平肝化瘀定颤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美多芭和苯海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平肝化瘀定颤类中药,总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统一评定量表(UPDR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UPDRS评分、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平肝化瘀定颤类中药可有效改善PD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健脾补肾、降浊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降浊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健脾补肾、降浊化瘀法治疗5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56例中,显效28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28%.结论:健脾补肾、降浊化瘀法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能够延缓肾小球硬化程度,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1983年1月至2013年4月有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制定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性文献系统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87篇。其中有明确诊断标准的85篇(97.7%);有明确纳入标准的33篇(37.9%);有明确疗效判定标准的75篇(86.2%);做组间均衡性比较的74篇(85.1%);正确使用随机分配方法为22篇(25.3%);87篇文献均未描述对受试对象的依从性检测;有随访记录为4篇(4.6%);明确所用统计方法 61篇(70.1%),但均无后验性统计分析;记录不良反应及安全性51篇(58.6%)。结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文献存在随机方法不规范,纳入、排除及诊断标准未充分说明,未进行样本量估算及盲法设计等不足。因此,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在科研设计和撰写文献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