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经手术或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经病理证实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30个病灶CT平扫均为低密度,病变区或其周围见胆管扩张,其中15例见肝包膜回缩征,11例为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环形增强9例。门静脉期11例中央网格样增强。延迟期8例呈向心性增强,密度略高于正常肝实质。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有利于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胆管内生长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ICC)的CT表现特征。方法: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IICC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1例ICIG中4例为周围型,5例为肝门型,2例同时侵润肝门及肝内胆管(下称混合型)。肝叶或肝段肝内胆管扩张,伴有或不伴有胆管内乳头状肿块、无定形态结构或只有轻度的扩张胆管密度增高是IICC的CT特点,管内肿块的大小决定了其是否在CT表现出来。结论:IIC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提高本病的术前CT诊断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5%~15%,临床少见且术前诊断困难,部分常合并结石或表现为急性感染症状,极易误诊。现收集我院1999~2009年CT误诊、病理诊断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例20例(手术病理17例,穿刺活检病理3例),分析CT表现和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肝内胆管癌即从肝左右管合流部(肝门部)至末梢的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癌.组织学表现为腺样分化或伴有黏液分泌,富于纤维性间质,比肝细胞癌硬.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末梢型胆管癌(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及肝门部胆管癌. 相似文献
6.
肝内胆管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3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均经病理证实.使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2例行冠状面、矢状面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1例行容积再现(VR);增强扫描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 结果 3例均为多房性囊性结构肿块,囊壁及多房分隔平扫呈稍低密度,囊内液性部分呈低密度,增强动脉期、门静脉期囊壁及多房分隔呈不同程度强化,2例延迟期强化,囊壁及多房分隔显示较平扫清楚;其中1例多房分隔较薄不规则,可见壁结节,增强后冠状及矢状面MIP像上清晰显示囊肿内下部分较完整的分隔及壁结节;1例囊壁及多房分隔光滑,局部增厚,增强后冠状及矢状面MIP图像清楚显示不同角度的多房分隔的形态,VR图像显示门脉左支血管腔明显受压、变细、移位;1例囊壁及多房分隔较厚不规则. 结论 肝内胆管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结合三维重组图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直接征象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方法 应用MSCT对19例无痛性黄疸患者行上腹部常规平扫及静脉注射对比剂后25和60s双期增强扫描,15例应用增强扫描数据行三维图像重组,以3级评分法,判断MSCT对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直接征象的显示能力。分析病变胆管的形态学特征、胆管受累范围。19例均经手术病理(15例)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4例)证实为胆管细胞癌。结果 15例行三维图像重组者有14例显示肿瘤直接征象和肿瘤累及范围,19例行25和60s双期增强扫描者分别有8例和7例显示肿瘤直接征象和肿瘤累及范围,三者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注药25s时肿瘤强化最明显,表现为肝总管管壁环行增强、增厚、管腔局部狭窄或完全闭塞,三维图像呈模拟染色体样表现,并可观察到病变远、近端胆管内播散结节。结论 MSCT在注射对比剂后25s扫描,病变增强最明显;三维重组图像可观察胆管的直接征象和受累范围。 相似文献
8.
9.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1):81-83
目的 :分析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2例PICC的CT表现。结果:52例中,肝左叶32例,肝右叶14例,左右叶同时受累6例。病灶大小2.5~11.0 cm,平均6.7 cm。46例为低密度,6例为等密度,8例中心为更低密度,3例伴斑点状钙化。病灶所在肝叶萎缩20例,局部包膜凹陷18例;伴肝内胆管扩张24例;9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增强扫描42例边缘轻中度强化,10例无明显强化,延迟扫描病灶内部强化逐渐明显,呈向心性强化。结论:PIC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生化检查(CA19-9升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肝内胆管结石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肝内胆管结石33例,准确率达95%;CT可准确显示和诊断其合并症。结论CT是肝内胆管结石有效的诊断手段,其诊断准确性特别是对并发症的诊断优于B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在肝外胆管癌(EHCC)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经过ERCP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45例,采用64层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检查,全部病例行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结果 EHCC在64层螺旋CT的动态增强主要征象有胆管壁增厚、结节及肿块,胆管癌强化高峰通常出现于注药后60s及180s。诊断EHCC的准确度为96.0%,灵敏度为97.8%,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5.7%,阴性预测值为96.6%。结论 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可以为EHCC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进行胃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评价其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67例经胃镜证实的胃癌患者行MSCT 灌注成像扫描,计算肿瘤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分析胃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转移部位与各灌注参数的关系.结果 PS 值在胃癌不同细胞分化程度、TNM 分期、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TT 值在胃癌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BF、BV 在不同 TNM 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F 在病理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SCT 灌注成像能反映胃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胃癌的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方法:回顾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MS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MSCT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结果:①56例患者CT显示肠壁增厚,45例表现为肿块或结节;②25例分化较好的肿瘤呈轻-中度均匀强化,31例分化差的肿瘤呈不均匀强化或分层状强化;③MSCT显示结肠浆膜或/和周围脂肪间隙受侵的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87.5%,准确度为94.64%,阳性预测值97.87%,阴性预测值77.78%;④MS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77.42%,准确度为82.14%,阳性预测值75.86%,阴性预测值88.89%;⑤MSCT术前T分期和N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较好(KT=0.864,P=0.000;KN=0.650,P=0.000)。结论:螺旋CT扫描可有效显示结肠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可以准确进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上腺囊性病变的 CT 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31例的肾上腺囊性病变患者,术前均行64层螺旋 CT 平扫加增强扫描,层厚2.5mm,并行0.625mm 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分析肾上腺囊性病变的 CT 表现.结果31例肾上腺囊性病变中,肾上腺上皮性囊肿5例,肾上腺淋巴管囊肿3例,肾上腺血肿4例,肾上腺化脓性炎性假囊肿1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囊性变4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囊性变1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2例,肾上腺神经鞘瘤囊性变1例,肾上腺转移瘤囊性变1例(原发肿瘤为肺癌).64层螺旋 CT 上囊性病变的形态、密度、囊壁厚度、有无壁结节、强化特点可以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囊肿、良性和恶性肿瘤囊性变.结论肾上腺囊性病变的64层螺旋 CT 特征不同,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胆管梗阻64层螺旋CT曲面重组(CPR)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搜集本院2008年7月~2009年3月阻塞性黄疸患者资料47例,全部采用GE公司Light Speed64层螺旋CT行上腹部平扫及四期增强扫描,后将其0.625mm薄层扫描轴位源像(ASI)传到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行扩张胆管曲面重建成像,作任意曲面以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及梗阻上段胆管的扩张情况,对胆管梗阻原因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并与手术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前64层螺旋CT曲面重组(CPR)技术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达到94%及87%。37例胆管、胰头肿瘤或先天性疾病患者(25例为肝门部、肝外胆管癌或胆管炎症,3例为壶腹部癌,胰头癌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中,36例准确定位,32例得到正确诊断,术前64层螺旋CTCPR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达到97%及86%。结论:64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CPR)能直观显示胆管病变,对诊断胆管梗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病理证实的ICC患者的MSCT表现,对肝脏形态、胆道结石、胆管扩张、病灶的强化方式、门静脉形态及肝十二指肠及腹膜后淋巴结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6例中54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其中环形强化21例(38.9%),片状强化24例(44.4%),延迟强化39例(72.2%),无明显强化1例(1.9%);门静脉变窄或闭塞37例(68.5%),门静脉癌栓15例(27.8%);周围胆管扩张35例(62.5%);子灶18例(32.1%);胆道结石21例(37.5%),ICC合并同叶肝内胆管结石17例(30.4%);肝叶萎缩20例(35.7%);包膜皱缩38例(67.9%);肝十二指肠韧带和/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1例(55.4%);胆囊炎36例(64.3%)。ICC合并同叶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率与ICC不合并同叶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率二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05,P=0.002)。结论环形或片状强化、延迟强化、门静脉狭窄/闭塞、包膜皱缩是肿块型ICC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充气扫描在大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MSCT表现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手术病理证实大肠癌192例,MSCT诊断189例,MSCT对大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8.4%、92.8%及98.1%,对肿瘤的大体分型符合率为98.4%,MSCT对大肠癌的定性诊断能力高于超声、肠镜、癌胚抗原测定三种检查方法。总的分期准确率为89.9%(170/189),诊断肿瘤浆膜外侵犯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2%和86.4%,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2%和88.9%。结论采用MSCT充气扫描安全、方便、快捷、无痛苦、患者易接受,可以有效地显示大肠癌的部位、大小形态、确定大肠癌的侵犯范围、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等,从而提高对大肠癌诊断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63例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图像重建结合轴位图像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PA对63例患者肺动脉各级管腔内的栓子均明确显示,共累及肺动脉303支;图像分析结果伞部显示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为:主肺动脉和(或)左右肺叶、段、亚段血管腔内充盈缺损和血管阻塞;部分显示肺栓塞的间接征象为:马赛克征、右心房及右心室肥厚及扩张、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肺不张及实变(肺梗死)等。62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复查CTPA,其中,栓子完全消失者47例,栓子明显缩小者11例,溶栓治疗效果差者3例,考虑为慢性肺栓塞。结论 64层螺旋CTPA是临床最有效的诊断肺栓塞及溶栓后疗效评价的无创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