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虞坚尔教授在小儿哮喘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对哮喘病机的认识有独到的见解,提出哮喘之“夙根”是“胶固之痰”和“窠臼”,此非痰范畴内的单纯的痰,是和有形实邪瘀结合,呈痰瘀胶结之态 ;并认为肺、脾、肾生理功能活动属阳,新陈代谢、五脏六腑的物质基础属阴,病理产物如“痰”和“瘀”为阴邪属阴,人体阴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是哮喘发生的根本.本文从气、痰、瘀、阴阳四个方面探析虞坚尔教授的哮喘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60-461
虞坚尔教授在哮喘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对哮喘病机的认识有独到的见解,提出哮喘之"夙根""胶固之痰"和"窠臼"非痰的范畴内的单纯的痰,是和有形实邪瘀结合,呈痰瘀胶结之态;并认为肺、脾、肾生理功能活动属阳,新陈代谢、五脏六腑的物质基础属阴,病理产物如"痰"和"瘀"等阴邪属阴,人体阴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是哮喘发生的根本。文章从气、痰、瘀、阴阳4个方面探析虞坚尔教授治疗哮喘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3.
虞坚尔教授在小儿哮喘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对哮喘病机的认识有独到的见解,提出哮喘之"夙根"是"胶固之痰"和"窠臼",此非痰范畴内的单纯的痰,是和有形实邪瘀结合,呈痰瘀胶结之态;并认为肺、脾、肾生理功能活动属阳,新陈代谢、五脏六腑的物质基础属阴,病理产物如"痰"和"瘀"为阴邪属阴,人体阴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是哮喘发生的根本。本文从气、痰、瘀、阴阳四个方面探析虞坚尔教授的哮喘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肺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为致病之基;痰瘀既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之根。痰瘀为肺胀虚实夹杂之因,二者互结。治疗时应辨证论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同时防止过药伤正。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辨治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咯痰、气喘,属于中医学“肺胀”、“痰饮”、“咳喘”等病证范畴。主病之脏在肺,可累及脾、肾和心,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寒热错杂,病机病证特点为“肺虚痰瘀”。病初多为肺气郁滞,生痰、停饮、血瘀,久则肺虚气不化津而致痰饮内生,气虚无以运血而致络脉瘀阻,虚实互为因果,痰瘀兼夹同病,多脏交互影响。而标实与本虚,痰饮与血瘀,脏腑之主次,则又因人因时而异,且变动不拘。由于本病多为发作与缓解交替,发作期偏于标实,多属感受外邪诱发;缓解期偏于本虚,多属脏气不足。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应予分别处理,但还当注意两者的相关性。现就急性发作期的辨治要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仲瑛治疗哮喘病经验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仲瑛教授从事教学、临床五十载 ,学验俱丰 ,精于中医内科疑难病症的治疗 ,对哮喘病的辨治 ,匠心独运 ,疗效显著。现将治疗经验介绍如下。1 发时未必尽治标  哮喘的治疗 ,习以“发时治标 ,平时治本”为原则 ,但日久反复发作者 ,由于痰浊久蕴 ,气阴耗损 ,肺脾肾三脏渐虚 ,肺虚不能主气 ,脾虚则生痰贮肺 ,肾虚则摄纳失常。因此 ,即使在发作期 ,亦可见到咳喘痰鸣、气短、疲乏、自汗、脉虚无力等正虚邪实之象 ,此时当虚实兼顾 ,不可单纯拘泥于攻邪 ,尤其是大发作有喘脱倾向者 ,更应重视回阳救脱 ,急固其本。例 1 ,男 ,1 1岁。哮喘 3年 ,主要…  相似文献   

7.
赵晓琴 《四川中医》2009,27(2):84-85
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症状以脾大、腹水等为主要特征,属中医“肋痛”“鼓胀”“积聚”等范畴,多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迁延日久不愈,自身调理不当所致,久病多虚多瘀,一临床以气虚血瘀多,急则治标,注意脾肾在腹水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缓则治本,采用补气柔肝敛阴之法。  相似文献   

8.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以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急促困难为特征。其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因痰扰于肺 ,遇感诱发 ,属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之证。由于其反复发作 ,危害较重 ,笔者根据“发时治标 ,平时治本”的原则 ,总结出防治哮喘发作的四种方法。现分述如下 :1 从肺论治此  相似文献   

9.
总结王忆勤教授辨治哮喘的临证特色。认为虚实夹杂是哮喘的病机特点,痰瘀交结是哮喘发病的夙根;治疗原则为发时治标并顾本,平时治本且顾标。王教授善用经典名方,临证变通,主张哮喘发作期治气为先,痰瘀并治,顾护脾胃贯穿始终,针对发作期小儿多痰湿、成人多痰瘀的临床特点而针对性地根据经典名方加减自拟出小平喘方及大平喘方分而治之,并善用虫药、对药,重视小儿望诊、闻诊,对其用药轻平温和。  相似文献   

10.
朱慧志认为哮喘主要责于痰、瘀、虚,发作期风邪亦起重要作用,缓解期以肺脾肾虚损为主要病机。治疗上遵循"急时治标,缓时治本"之大法,并根据不同病因病机随证用药。笔者通过平素跟诊体会,并举典型医案1例,分析总结朱慧志主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辨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多属肝、肾两经病变,兼及于脾,可由风、火、痰、虚、瘀等多种原因引起。病理特点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肝肾不足为其本,风、火、痰、瘀为其标。以肝风、肝火最为急迫。本病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在治疗上应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亦可标本兼顾,攻补兼施,补肾健脾柔肝与熄风化痰、活血通络相结合。日常应注意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猝心痛”范畴,中医治法颇多,近年运用活血化瘀法治此病者占主导地位,其他治法鲜被运用。笔者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认为本病“本虚标实”,其本虚为心气虚,多兼阴虚,因气虚无力推动血之运行,而生瘀血痰浊,此时虽有心血瘀阻之症,用活血化瘀法暂可缓解,但往往不久病情又发作,故活血化瘀只是治标之法,仅可在短时间内运用,而补益气阴方为治本之道。因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瘀,过用久用活血化瘀,易伤人正气而耗阴血,且阴阳互根,心气虚久,未有不致心阴亏耗者。冠心病患者多有气阴两…  相似文献   

13.
王忆勤治疗小儿哮喘的临证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忆勤教授认为痰与瘀是哮喘病变中的关键,根据小儿秉赋特点以及脏腑功能在发病与康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14.
王左教授辨治脑出血急性期经验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脑出血病位在肝脾肾,病机以气阴不足,脑窍闭塞为主,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王左教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总以益气养阴治本,而治标则分风、火、痰、瘀、毒、气滞,又有侧重,灵活运用通腑泄热法、活血化瘀法、平肝熄风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洪广祥教授创立哮喘的发病观"气阳虚弱是哮喘发作的重要内因,痰瘀伏肺是哮喘发作的夙根,外感六淫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介绍了洪教授在临床具体辨治支气管哮喘3种思路与经验用药。首先提出全程温肺治疗哮喘:在缓解期治本,需重视温阳益气护卫;发作期治标,需重视温肺散寒平喘。再者洪教授认为"痰瘀气阻"是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病理基础。因此需涤痰行瘀,疏利气机,畅通气道。最后指出哮喘是个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疾病。因此必须虚实并治,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高发于儿童的过敏性血管炎,具有多因素致病,病程迁延难愈的特点。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总以热、湿、瘀、虚为要,为本虚标实之证,核心病机以气阴亏虚为本、热瘀火毒为标。“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平治于权衡”指平调气血阴阳之虚,为治本之法;“去宛陈莝”指祛除瘀湿热毒之积,为治标之则。遵《黄帝内经》之旨,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当标本同治:予补气滋阴、平衡阴阳疗其本,清利湿热、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其标,达“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之目的。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申梅  宋程  赵磊  唐蔚 《中医药导报》2023,(10):193-196
蒋益兰认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是外感邪毒、七情内伤、饮食不节等,其主要病机为“虚、瘀、毒、痰”,强调以“扶土抑木”立法,注重肝脾同调,以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治本,化痰散瘀、解毒散结治标;三焦气化失司更是加重“虚、瘀、毒、痰”的重要因素,在肝脾同治基础上兼以调畅三焦,强调通过调畅元气津液的输布,达到阴阳调和,疗效显著。附1则医案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哮喘缓解期治疗宜肺脾肾三脏并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哮喘的治疗 ,古代医家多宗丹溪“未发以扶正气为主 ,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之昌 ,以“发时治标 ,平时治本”为原则。对于缓解期的治疗则根据肺虚、脾虚、肾虚等偏重不同 ,分别治以补肺固卫、健脾化痰或补肾摄纳等。1 哮喘本为肺脾肾不足哮喘病位在肺 ,与脾肾的关系也很密切。哮喘的病理产物主要为痰 ,痰的产生除与肺有关外 ,与脾肾的关系更为密切。《景岳全书》云 :“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 ,然无不由脾肾。”明代医家王节斋云 :“痰之本 ,水也 ,原动于肾 ;痰之动 ,湿也 ,主于脾。”即指出脾肾两脏在痰生成方面的作用。肺主呼气 ,肾主纳气 ,肺的…  相似文献   

19.
梅伟英 《河南中医》2020,40(5):725-728
申春悌教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属"风咳"范畴,邪内伏于肺、正气亏耗是风咳缠绵难愈和反复发作的核心病机,瘀、虚为内邪,为风咳证之本,风为外邪,为风咳证之标,多因外邪引动伏邪而发病。其病位在咽喉、气管、肺络。祛风化瘀,降气止咳为该病治疗大法,申教授创立抗敏镇咳方,主张用药轻平,若属发作期则重视治标,以疏风肃肺,抗敏镇咳;若属缓解期则兼顾治本,以祛风活血,扶正固本。  相似文献   

20.
莱菔子功善下气、消痰。飞霞子《韩氏医通》用莱菔子配苏子、白芥子组方,名三子养亲汤,治咳嗽多痰,气逆而喘。气上则痰上,气下则痰下,气行则痰行,气滞则痰滞,气利则膈宽。然治痰先理气,此治标之论耳,终不若二陈有健脾去湿治本之妙也,故我院儿科主任医师姜润林常拟二陈、三拗、四子(三子养亲汤加葶苈子)组成“二三四合剂”治疗小儿咳喘(急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收到满意疗效。姜师认为,古哲丹溪虽有“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之戒,后学附会者则气虚人不可用之而泯良药之殊效多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