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声生教授从医近30载,对脾胃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脾胃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肝的关系密切,尤以脾胃虚为主,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胃气虚,肝气郁结,瘀血阻络为脾胃病的病机之要,病程长,病势缠绵,难以速愈,易复发为疾病特点。治疗上重视培补脾土,调肝理脾,条畅气机,化瘀通络贯彻始终,同时注意辨证辨病结合施方,对症用药,另善于针对不同情况,调补脾胃,疏肝理气,并重视疾病的预防和精神调摄,故每每取得显效。  相似文献   

2.
全国名老中医胡永盛先生对脾胃病的辨治颇具心得。临证中,重视顾护胃气、推崇舒肝和胃、提倡调理胃阴;强调标本结合,注重标实的清除,善于通达气滞、湿热、瘀血。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医研究院施奠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 5 0余载 ,治学严谨 ,博采众长 ,学验俱丰 ,分层辨治脾胃病尤具匠心。笔者有幸侍诊 ,现就个人学习期间所见 ,将施老分层辨治脾胃病经验作一简介。临床上许多脾胃病病程迁延 ,病情复杂 ,症状极不典型 ,若单凭临床症状进行常规辨证施治 ,疗效往往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 ,施老常审证求因 ,从病机演变过程中推理分析 ,将病机演变过程分为若干层次 ,如第一病机层次辨证疗效不显著 ,接着可从第二病机层次着手辨证施治 ,以此类推 ,即所谓分层辨治。1 温燥不效 ,治宜养阴脾为阴 ,胃为阳 ,脾胃之中又有…  相似文献   

4.
李明  李婷婷 《光明中医》2013,28(4):663-664
谢晶日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主任。谢师从事中医内科脾胃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凭着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耽嗜典籍的学术修养,博采众长,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通过学习、实践、反馈、体验、总结、再实践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唐虹 《河北中医》2010,32(12):1770-1771
<正>吴新欲(1943—),男,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善于诊治消化系统疾病,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3、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兹将其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列举熊继柏教授所治寒热错杂之厌食,呕吐、腹痛、痞胀、泄泻验案,介绍了熊教授从寒热错杂辨治脾胃病经验。  相似文献   

7.
杨洋  魏玮  史海霞 《中医杂志》2016,(5):446-447,450
辛开苦降法是指辛味药与苦味药并用,以达到恢复脾胃升降、寒热平调的作用,是治疗脾胃升降失常而致寒热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广泛用于多种脾胃系统疾病的治疗。从辛开苦降法的学术源流、治疗脾胃病的立法依据及临床应用等方面阐明辛开苦降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国名老中医黄瑾明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资料收集整理与文献查阅方法结合脾胃的生理和病理,对黄老治疗脾胃病的临床辨证和遣方用药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从调理脾胃的气机、虚实、寒温等三大方面入手,总结整理了黄老临证治疗脾胃病的有效经验。结论:黄老用健脾和胃,行气降逆,益气养血,缓急止痛,温中止泻等方法调治脾胃,临床上能收到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帅焘主任认为,辨治脾胃病时既要重视脾胃的功能,又要注意调整脾胃的升降功能;强调久病不愈与脾胃关系密切;用药以照顾脾胃为先.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列举熊继柏教授所治寒热错杂之厌食 ,呕吐、腹痛、痞胀、泄泻验案 ,介绍了熊教授从寒热错杂辨治脾胃病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李明 《山西中医》2011,27(2):8-8,15
已故全国著名老中医黄文东教授,生前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黄文东教授授业于丁甘仁门下,传承孟河医派临证特色,对脾胃病论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黄文东医案》分腹痛、胃痛、胁痛、呕吐、腹泻、肠游、便秘、肝气和症积等9个章节论述脾胃相关病证的诊疗经验。  相似文献   

12.
辛开苦降法是我国历代医学世家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中医中药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引起了中医药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从斡旋气机、和降胃气、化湿泻热、通达上下、升清降浊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对辛开苦降法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燕东  孟淼 《吉林中医药》2011,(9):828-829
脾胃病常常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相兼、升降失常的病机特点,而辛开苦降法一法中寄开于泄,寓通于降,平衡阴阳,调理气机,恰好针对脾胃病的病机特点而治,故堪称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14.
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气机功能正常,则五脏六腑之气机易于通畅,百病乃除。孟静岩教授潜心医学二十余载,勤研岐黄,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到见解,注重气机变化,擅用经方,并强调用药要顺应脾胃升降的特点,调畅气机法贯穿治疗疾病的始终。在临床上辨病、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疗效昭彰。  相似文献   

15.
介绍谢建群教授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临证用药注重疏肝理气,清热和中,以降为顺;强调顾护胃气,防治并举,辨病与辨证同步。  相似文献   

16.
正文:徐云生主任医师,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从医三十余年。徐主任熟读中医经典,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脾胃病的证治研究和临床运用有着独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其认为,中焦脾胃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亦是多种疾病的病因及病机所在,中焦脾胃气机郁滞是临床内伤脾胃病的根本原因,病变基础则从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开始,因此调理脾胃气机升降最为重要,辛开苦降法是临床治疗内伤脾胃病的主要方法[1]。在临床治疗中擅用辛开苦降法调理脾胃气机升降,并兼顾岭南湿热广泛致病特点,重视通降祛湿运脾,遣方用药立枳实消痞丸辛开苦降之意,效枳实导滞丸通降祛湿之法,每获良效,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许彭龄教授临床擅治脾胃病,他认为舌诊作为中医重要的诊疗手段,对于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预后以及指导临床用药均有指导意义。许教授在长期的临床中,对脾胃病的诊治有一整套的治疗经验,通过观察舌形、舌质、舌苔来判断脾胃病的性质,邪气的深浅,正气的盛衰,以及疾病的预后与转归,为中医脾胃病的辩证,提供了有力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赵文斌主任医师对脾胃病治疗颇有特色,他擅用经方化裁治疗各种胃肠道疾病;重视中焦,认为中焦虚弱,脾阳被遏,气血精华不得运化是各种胃肠疾病尤其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临证时注重畅通中焦气机,启动运化之源;同时通过辨证论治,活用各类中成药,巧妙解决患者不耐受汤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梁尧  黄贵华  梁钢 《四川中医》2011,(10):46-47
刘六桥是近代桂派名医,门下名医辈出,在当时广西中医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刘六桥深研《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千金》等经典著作及诸家医籍,识广技精,疗效卓著,全活甚众,屡起顽证、危证,治疗脾胃病多有其独到经验,临证师古而不泥古,对蛊症、隔症、黄疽、吐血、纳呆、痢疾等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有独到见解,处方用药独辟蹊径,擅用中药结合民间草药治疗疑难杂症,药廉而效佳,值得挖掘整理、推广。  相似文献   

20.
周乐年推崇仲景学说,兼通临床各科,对脾胃病的辨证论治颇具特色。其治疗脾胃病善辨主证,通过症状、发作时间、患者喜恶,四诊合参;详细辨明疑似证;善于调理复杂证;治疗虚证,强调通补;治疗实证,重视开郁;按照部位,选择药物;常见主证,对症用药;随症调方,方随症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