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2.
目的 评估2019版Bosniak分级系统(Bosniak.v2019)对提高肾脏囊性病变影像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治疗的肾脏囊性病变患者的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共纳入411例患者,发现囊性病变共495枚,2位医师分别使用2005版(Bosniak.v2005)和2019版Bosniak(Bosniak.v2019)分级系统对囊性病变进行影像学评估。使用Kappa检验评估2位医师评分结果间的一致性;使用ROC曲线评估Bosniak.v2005、Bosniak.v2019对肾恶性囊性病变的诊断效能;采用卡方检验对各级分级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Bosniak.v2019的一致性较Bosniak.v2005有所提高(Kappa系数全部病变为0.851、0.887,肾恶性囊性病变为0.878、0.917);Bosniak.v2005、Bosniak.v2019诊断恶性囊性病变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sniak.v2019诊断肾恶性病变的特异度、准确度和AUC值均高于Bosniak.v2005(P均<0.05)。Bosniak.v2019中对Ⅰ、Ⅱ类病变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良恶性肝脏局灶性病变(FL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反向脉冲谐波显像(PIH)技术实时观察52例(57个病灶)FLL血流灌注增强方式,并通过TIC定量参数对FLL血流灌注进行定量评估。结果:37个恶性病灶与20个良性病灶比较,各参数(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始消时间、消退后强度、峰值强度与延迟期强度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将病灶峰值强度与消退后的差值为7dB作为鉴别诊断良、恶性病灶的区分点时,诊断良、恶性病变的符合率分别为91%和90%。结论:肝脏局灶性病灶峰值强度和消退后强度的差值对于FLL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osniak分级在肾脏囊性病变的MS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对肾脏囊性占位的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方法 回顾近年来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囊性占位共42例,全部病例经过MSCT检查,结合Bosniak分级进行分类,并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结果 42例肾脏囊性肿物中,BosniakⅠ级4例均为良性,Ⅱ级11例中有1例为恶性,ⅡF级4例中1例为恶性,Ⅲ级13例中5例为恶性,Ⅳ级10例中9例为恶性.结论 Bosniak分级在肾囊性病变的MSCT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肾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决策. 相似文献
5.
孙欣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6):392-394,402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技术在鉴别良恶性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临床意义,并与常规超声比较。方法 83例经穿刺活检及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病变(38例恶性和45例良性)均经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在造影检查中的强化型式与时相特征逐例进行了观察与记录,并用卡方检验比较了两种方法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肝脏局灶性病变随其良性与恶性而表现为不同的强化型式与时相特征。超声造影正确诊断34例恶性和43例良性病变,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5%、95.6%和92.8%,而常规超声正确诊断23例恶性和22例良性病变,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0.5%、48.9%和54.2%。两种方法诊断效能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可取代常规超声。 相似文献
6.
么纯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6)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常规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以及超声造影检查,将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统计并对比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符合率均要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 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能够显著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其价值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我们对本组2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TVS)与经腹部超声(TAS)在卵巢病变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定本院超声科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接诊的50例卵巢病变患者,均给予TVS、TAS检查,将病理活检穿刺检查结果作为本次研究金标准,比较TVS、TAS、TVS+TAS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Kappa检验TVS、TAS、TVS+TAS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比较良性、恶性卵巢病变组超声血流分级、超声血流参数、Finkler超声评分。结果 TVS+TAS诊断准确度(92.0%)、灵敏度(90.0%)、特异度(93.3%)均高于TVS(46.0%、40.0%、50.0%)、TAS(58.0%、50.0%、63.3%),P<0.05,TVS、TAS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均一般(Kappa值=0.583、0.577),TVS+TAS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28),P<0.05。恶性组Ⅰ级(0)、Ⅱ级率(10.0%)均低于良性组(66.7%、26.7%),恶性组Ⅲ级(70.0%)、Ⅳ级率(20.0%)均高于良性组(6.7%、0),(P<0.05)。恶性组收缩期峰...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6):646-648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并接受外科治疗的8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常规超声与CEUS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102个病灶),病理示恶性肿瘤68个,良性肿瘤34个。常规超声检出恶性肿瘤52个,良性肿瘤50个;CEUS检出恶性肿瘤64个,良性肿瘤38个。CEUS在恶性肿瘤检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脏恶性肿瘤CEUS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渡越时间和峰值强度与良性病变、周围肝脏实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EUS可动态观察瘤体内血流灌注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结合Bosniak分级对肾囊性肿物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9例患者共129个肾囊性占位术前MSCT的影像表现,并根据肾囊性占位的CT征象对其进行Bosniak分级;将MSCT的Bosniak分级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判断各个级别中恶性囊肿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Ⅰ~Ⅳ级中恶性肾囊肿的可靠CT征象. 结果 129个囊性肿物中,17个为恶性,112个为良性.对129个Ⅰ~Ⅳ级囊性病灶的CT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实性成分强化是预测恶性肾囊肿的唯一可靠征象. 结论 高分辨CT结合Bosniak分级对大部分囊性肿物能够准确诊断;实性成分强化是预测恶性囊性肿物的唯一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与囊性肾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二者术前影像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采用盲法研究,回顾性分析6例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及14例囊性肾癌的MS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例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均为囊实性病变,但实性成分多少不等;其中BosniakⅢ型5例,BosniakⅣ型1例。14例囊性肾癌中,8例为透明细胞癌囊变,BosniakⅢ型7例,BosniakⅣ型1例;6例为多房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均为BosniakⅡF型。增强扫描示: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实性部分在皮髓期呈轻度或中等程度强化,并随时间延迟强化程度增加;多房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皮髓期菲薄间隔轻至中度延迟强化;7例BosniakⅢ型透明细胞癌囊变,皮髓期增厚间隔明显强化,1例BosniakⅣ型透明细胞癌囊变增厚间隔及结节皮髓期显著强化,二者强化程度较高,实质期强化程度均减退。结论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囊性肾癌MSCT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但肿瘤实性成分的多少、间隔的形态以及增强方式可以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根据 BI-RADS 规范,分析202例患者共234个肿瘤的形态、方向、边缘、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钙化情况,并将病灶定义为3级(可能良性)、4级(可能恶性)和5级(高度可疑恶性).计算每个病灶特征的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析影响诊断的因素.结果?49个(20.9%)为 BI-RADS 3级,47个(20.1%)为 BI-RADS 4级,138个(59.0%)为 BI-RADS 5级,BI-RADS 3级对乳腺肿瘤的阴性预测值为98.0%(48/49),BI-RADS 4级与5级对乳腺肿瘤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4.0%(16/47)和92.8%(128/138).BI-RADS 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为99.3%,特异性为53.9%,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98.0%.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阳性预测值的超声特征包括不完整的边缘(100.0%)、微钙化(100.0%)、不清晰的边界(97.3%)、后方回声衰减(97.0%);对良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阳性预测值的超声特征包括后方回声增强(100.0%)、形态规则(98.0%)、病灶方向平行于皮肤长轴(98.0%)、边缘完整(98.0%)、边界清晰(98.0%)与无钙化(98.0%).结论 BI-RADS 可帮助分析影响诊断的因素,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囊性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CT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囊性肾癌14例中,单囊8例、多囊6例。囊壁增厚或厚薄不均11例,囊壁菲薄均匀3例。其中伴壁结节及分隔各4例、伴壁结节与分隔同时存在2例,分隔厚薄不均5例、纤细均匀1例。平扫肿瘤呈囊实性混杂密度12例、呈较均匀囊样低密度2例;囊液密度较高、隐约见碎屑、絮状物或明显出血9例,囊液均匀如水5例;肿瘤实性部分钙化3例。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快进快退型强化11例,部分呈快进快退型强化合并部分中度进行性延迟强化1例,轻度强化2例。肾门或后腹膜淋巴结转移4例。结论:CT检查对囊性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多房囊性肾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与其他复杂性肾囊性病变在临床、病理及影像学方面的不同特点。方法搜集本院2007年至2011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复杂性肾囊性病变64例,包括MCRCC患者17例,囊性肾癌(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28例,肾脏囊性良性病变19例,回顾性分析三组病例的临床资料、病理及CT特征。结果 (1)MCRCC组与良性病变组囊液性状均以浆液状为主(分别为82.4%,52.6%),CRCC囊液以浑浊坏死为主(64.3%);MCRCC组临床T分期明显低于CRCC组(P=0.001);(2)MCRCC与肾良性病变主要分布在BosniakⅢ级(64.7%∶57.9%),CRCC主要分布在BosniakⅣ级(67.8%)。CRCC组囊液CT值中位数明显高于MCRCC与良性囊性病变组(30.6∶15.8∶10.6,P=0.019)。MCRCC与CRCC病灶内软组织影大小存在明显差异(P=0.000)。结论 MCRCC在临床、病理及影像学方面均显示其恶性程度低于CRCC,甚至在某些方面与肾脏囊性良性病变有相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癌囊性改变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以提高对此类肾癌的鉴别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囊性改变肾癌,包括多房囊性肾癌10例、透明细胞癌21例、乳头状细胞癌13例,比较3组病例的CT征象。结果10例多房囊性肾癌均呈多房性改变,囊液平均CT值为(15.8±5.6) HU,囊壁及分隔较薄,4例壁结节直径>5 mm,8例囊壁及间隔呈早期中度强化。21例透明细胞癌中,9例呈多房性改变,囊液平均CT值为(32.5±6.7)HU,囊壁及间隔较厚,19例壁结节直径>5 mm,20例呈“快进快出”明显强化。13例乳头状细胞癌中,4例呈多房性改变,囊液平均CT值为(26.1±5.6)HU,囊壁及间隔较厚,12例壁结节直径>5 mm,12例呈轻至中度延迟强化。结论肾癌囊性改变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肿瘤有无假包膜、囊液CT值、囊壁及分隔厚度、附壁结节大小、边界及强化方式均有利于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8例乳腺良性病变、16例恶性肿瘤及2例交界性病变患者行DCEMRI检查(平均年龄51.7岁)。对病变的边缘、形态、有无播散征、时间信号曲线、最大增强斜率(MSI)、信号增强率(SER)和信号增强幅度(SEE)等7项指标进行了良恶性组比较。结果:除了MSI以外,其余6项指标在良恶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用病变形态、时间信号曲线及SEE等五项指标对36例乳腺病变综合评分结果显示:综合评分对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8%、83.3%及88.2%。结论:结合DCE~MRI的病变形态学改变及动态增强表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颈部实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4例颈部淋巴结异常患者共158枚淋巴结,其中45例46枚淋巴结行CEUS,根据病理结果评价良、恶性淋巴结常规超声和CEUS特征的差异,分析恶性淋巴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淋巴结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B超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效果对比。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5例乳腺肿瘤患者,分别使用钼靶X线、B超及钼靶X线和B超联合诊断,其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三种诊断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 B超和钼靶X线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无统计学差意( P>0.05);联合B超和钼靶X线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明显高于单独使用B超和乳腺钼靶X线诊断( P<0.05)。结论 B超诊断和乳腺钼靶X线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各有特点,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发挥多科协作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的CT表现,其中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4例.结果:本组中CT术前诊断符合率为90%.良性肿瘤的主要CT表现为边界清楚15例(94%),平均大小为8 cm3;位于浅叶10例(63%),深叶1例(6%),5例同时累及深、浅叶;钙化1例(6%),囊变3例(19%),头颈部淋巴结增大2例(13%).恶性肿瘤中边界清楚1例(1/4),平均大小为13 cm3;1例(1/4)位于浅叶,2例(2/4)位于深叶,1例同时累及深、浅叶;头颈部淋巴结增大3例(3/4).结论:腮腺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对良恶性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