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国铿 《新中医》2003,35(7):78-78
前列腺肥大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的多发病。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癃闭范畴,多因久病或劳伤肾精,或感受外邪,致三焦水液的运化及气化失司而发病。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湿热下注膀胱;肾阳虚衰,下焦气化失司,致开阖不利。故应从肺、脾、肾三脏入手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
湿与痰乃是病理过程之产物,多因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脾主运化,肺主肃降,肾主气化。若脾失健运,肺失肃降,肾失温煦,尤其是脾的运化功能失调,便会影响机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从而使水液潴留,积聚而为湿,变蕴而为痰。湿、痰随  相似文献   

3.
通过论述水通道蛋白和肺脾肾三脏在体内水液代谢中的作用,探讨水通道蛋白和中医学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内在相关性,提出AQPs在肺、消化系统和肾的正常表达可能是"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和"肾主水液"的分子水平基础之一。因此通过研究AQPs的表达和调节机制,将为揭示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及其功能的相关性提供新途径,为中医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脾胃湿热证及肾虚证等证的本质研究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水肿是因外感风寒湿热毒邪或内伤劳欲、饮食情志失调久病体虚,使肺失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阖,终致三焦失去宣上畅中导下功能、膀胱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而致水液潴  相似文献   

5.
<正> 1、何谓水气病?其形成机理如何?水气病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水停不化,泛滥全身,以浮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相当于现在的水肿病。从本篇仲景提出五脏水来看,水气病的形成主要与五脏功能失调有关。其中以脾肺肾三脏阳气衰微至关重要。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肾失开阖,不能化气行水。皆可导致水液代谢紊乱,水气潴留,而形成水气病。故张景岳说:“凡水肿等症,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相似文献   

6.
姜良铎疏化三焦法治水气病验案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水气病的治疗,古今医家多从肺、脾、肾三脏立论,然临床上水液代谢失常如水肿、臌胀等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实非肺、脾、肾三脏所能概括.姜师根据三焦与水液代谢的关系,提出水气病应以三焦气化立论,以疏利三焦、化气行水为法则.笔者有幸随诊,面聆教诲,受益良多,今举验案2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探讨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肺脾肾三脏失调所致。脾不散精,肺失通调,肾之关门不利均可使上中下三焦之水液运行与排泄失常,水聚为肿  相似文献   

8.
从《内经》“饮入于胃”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经.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总结了人体的津液代谢过程,提出了人体的津液代谢与肺、脾、肾3脏紧密相关,为后世的津液代谢及津液的病理、治疗的论述提供了依据。后世在治疗关于水液疾病的问题上,多以此为依据,收益颇多。  相似文献   

9.
急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范畴,其病理过程是人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水液代谢失常,病位主要在肺、脾、肾三脏.而且初期在肺,中期在脾,后期在肾。笔者根据本病的发展规  相似文献   

10.
陈珂  何泽云 《中医药导报》2023,(4):206-208+212
总结何泽云从肺论治慢性肾衰竭经验。何泽云认为慢性肾脏病属中医学“虚劳”范畴,根本在于脾肾亏虚,湿浊内蕴,治疗当以补益脾肾为基础。而肺肾二脏协同调节水液代谢,金水相生,故何泽云主张从肺治肾,运用自拟二冬汤治疗慢性肾衰竭兼有气阴两虚的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慧明  冯莎 《河南中医》2013,33(2):159-161
风水发病的本质离不开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影响营卫之气的生成或布散运行,以其功能失调、气化失常并进而滋生水液或由于肺脾肾功能失调,影响水液代谢,致水湿停聚为患,并再感受风邪,风邪阻遇营卫,水液停滞不行而成水气,由于营卫郁滞化热,汗孔开合不利,邪无出路,泛溢肌表,发为水肿.在治疗上,主张表虚者运用益气固表、祛风利水之法,表实者运用发汗散水兼清郁热.  相似文献   

12.
治“慢支”重在肺脾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慢支”重在肺脾肾周宜强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450002)笔者认为治疗慢支应重在肺、脾、肾三脏。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三脏受损则脾失健运,肺失治节,肾不纳气而成咳喘、痰饮诸症。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  相似文献   

13.
肾病之治,中医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因人之水液代谢赖肺之通调、脾之转输和肾之开阖,进而由三焦司决渎之职,通过膀胱气化而排出体外。因  相似文献   

14.
钟玲  李国菁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935-935,937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证"范畴,其发作一般认为系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津液失布,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感邪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抟结,壅塞气道,肺宣降失常,引动积痰而致。对于其治疗,临床也每常从肺、脾、肾三脏着手。  相似文献   

15.
《金匮》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这是仲景治疗水气病的一般原则。五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提出,这一治疗原则,只宜于水气病的实证。笔者认为,发汗、利小便不仅宜于水气病实证,亦适用于水气病虚证,理由如下。水气病的形成,主要责之肺失宣降、通调,脾失运化水湿,肾之气化不行等,以致人体水液输布、代谢失常,水停泛滥,而见水肿、尿少等证。其治疗当注重调理肺、脾、肾三脏,促使人体水液输布、代谢恢复正常。发汗、利小便即是为此而设。发汗法主要适用于肺失宣降者。肺主宣降,通调水道。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  相似文献   

16.
综合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一般以高度水肿为临床症状。中医认为属人体水液代谢功能障碍之病变。其病机由于外邪侵袭 ,肺失治节 ,肃降失司 ;脾之升清 ,健运失常 ;肾之温煦 ,精气统摄无权 ;三焦气机壅塞 ,决渎无以理顺。方剂立法原则 ,以肺、脾、肾功能失调 ,气阳虚损致体内水精散布及气化功能障碍为本症之焦聚 ,治宗“温补即所以化气 ,气化而痊愈者 ,愈出自然”之义。  相似文献   

17.
小便为体内津液所化,体内津液的输布,则要依靠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气化功能。如果脾失健运,津液不能四布;肺失肃降,无以通调水道;或肾的气化失常,关门开合不利,引起水液的代谢障碍,就会发生小便的改变。另外,体内热盛,或汗、吐、下后,损伤津液,使尿液化源不足,也会引起小便异常。因此,询问病人的小便情况,则可了解津液的盈亏和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是否正常,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一项  相似文献   

18.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属中医"水肿"范畴。现将中西结合辨证论治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外邪侵袭,饮食起居失常,或劳倦内伤,均可导致肺失通调,脾失传输,肾失开合,终至膀胱气化无权,三焦水道失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成水肿。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故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表现,与肺脾肾三脏关  相似文献   

19.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而、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水不自行,赖气以动,究其病机,或为肺失通调,水液停聚,泛溢肌肤;或为脾失转输,水湿不运,泛于肌肤;或为肾失开阖,气不化水,水湿潴留,溢于肌肤。袁红霞教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善从肺脾论治水肿,笔者日常跟随导师侍诊于侧,受旖匪浅,今录其临床水肿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温美琪  袁源  罗斌 《江苏中医药》2021,53(7):48-50,51
失眠症的重要病因病机为水气失调,阴阳失交.水与气关系密切,津液可载气,水液代谢失常,致津液内停而生痰饮水湿之邪,水郁始生,津停气阻,致寐不安."水郁折之"意在从肺、脾、肾三脏出发,以宣肺行水、健脾燥湿、温肾利水为主要治疗方法,将体内水饮之邪或宣、或燥、或温,水道通则气机畅,方可寐安.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