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对^99Tc^m-MDP全身骨显像难于确诊的乳腺癌骨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99Tc^m-MDP全身骨显像难于确诊的132例乳腺癌患者的210个病灶行局部SPECT/CT同机融合断层显像,以临床随访及病理检查获得最终诊断结果,计算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转移灶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对比不同部位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差异.结果 ①210个病灶经SPECT/CT融合断层显像正确诊断的恶性病灶82个(39.0%),良性病灶112个(53.3%),诊断准确率为92.4%(194/210),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91.1%,阳性预测值为88.2%,阴性预测值为95.7%.②SPECT/CT同机融合断层显像对不同部位的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不一致,脊椎的诊断准确率最高,为95.9%(94/97),肋骨最低,为83.7%(36/4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0.05).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能够对^99Tc^m-MDP全身骨显像难于确诊的病灶进行准确诊断,其对不同部位的病灶的诊断准确率有差异,脊椎的诊断准确率最高,肋骨最低.  相似文献   

2.
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PET/CT影像学特点,评价其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5例按2001年WHO诊断标准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在治疗前行PET/CT显像。15例患者经骨髓穿刺和(或)手术病理检查测浆细胞,实验室检查显示有9例患者血清IgG明显升高(〉35g/L),有8例24h尿本周蛋白增高(〉1g),15例患者均有溶骨性病变。结果CT所示骨质破坏区域及PET示代谢变化骨髓瘤病灶137个。多发性骨髓瘤病变部位以颅骨37.2%(51/137)、肋骨26.3%(36/137)、椎体12.4%(17/137)为多发,其次为髂骨7.3%(10/137)、骶骨5.8%(8/137)、四肢骨4.4%(6/137)、锁骨3.6%(5/137)、肩胛骨2.9%(4/137)。在137个病灶中,有71个病灶PET显示放射性摄取增高,阳性率为51.8%;有66个病灶表现为放射性摄取稀疏及缺损。而CT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穿凿样或虫蚀样骨质破坏。结论PET/CT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骨骼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骨转移常常与疾病的预后紧密相关,因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平面骨显像凭借着其反映骨骼病变的高灵敏度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具有检查费用较低、可反映骨代谢血流及不受金属置入物影响等优点。较之平面骨显像,SPECT/CT骨断层显像可以更好地定位病变,对病变的检出率更高且诊断的特异性更强。该文对SPECT/CT骨断层显像及其在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对可疑骨转移灶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恶性肿瘤患者经全身骨显像发现的96个可疑骨转移病灶,对可疑病灶行同机SPECT/CT融合显像,由两名核医学医师分别对SPECT、CT及SPECT/CT融合显像进行分析并评分,以病理学结果或6个月以上复查影像学及临床随访结果作为最终确诊依据。SPECT/CT融合显像对可疑病灶的诊断效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 SPECT/CT显像诊断可疑骨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86.8%、90.6%、91.5%和89.2%;ROC曲线下面积:SPECT/CT融合图像为0.956,CT图像为0.897,SPECT图像为0.710。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较SPECT及CT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PECT/CT骨显像在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髓炎(SAPHO)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SAPHO综合征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SPECT/CT骨显像结果,所有患者均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局部断层显像及同机或异机CT扫描,获得SPECT全身骨显像和局部SPECT骨显像、CT显像、SPECT/CT融合显像图像。分析比较SPECT骨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对SAPHO综合征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组间准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1例临床怀疑SAPHO综合征患者中,9例经穿刺组织病理或随访病情最终转归而确诊,另外2例为转移瘤。其中,SPECT诊断6例,共发现41个病灶出现放射性浓聚;SPECT/CT诊断9例,共发现44个病灶。SPECT骨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6.7%(6/9)、50.0%(1/2)和63.6%(7/11);SPECT/CT融合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9/9)、50.0%(1/2)和90.9%(10/11),SPECT/CT融合显像对SAPHO综合症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的SPECT显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P < 0.05)。结论SPECT/CT的联合应用提高了对病灶解剖定位的准确率及骨显像特异度,可用于SAPHO综合征患者的病灶精准定位、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更多隐匿病灶检出以及病灶代谢活性评价等,对SAPHO综合征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MM患者的PET-CT资料,分别记录病灶骨质破坏的部位并按骨质破坏形态进行分类,同时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x)。结果 27例MM患者中有26例PET-CT检出病灶(阳性率为96.3%),共检出病灶354个。PET和CT同时检出60.2%(213/354)的病灶,34处病灶仅在PET检出(34/354,9.6%),而107处病灶仅在CT检出(107/354,30.2%)。PET-CT表现分三型:①骨质疏松型(4例),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或断续不连,可合并胸腰椎压缩骨折,肋骨病理性骨折,PET示轻度代谢异常增高,SUVmax均值为3.5±1.0。②骨质破坏型(20例),表现为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软组织肿块等,PET示大部分为中低代谢,SUVmax均值为3.1±1.0,合并软组织肿块时为高代谢,SUVmax均值为5.3±1.7。③骨质硬化型(3例),表现为骨质密度增高,破坏与硬化混合存在或骨质破坏周围有硬化缘,PET示轻度代谢异常增高,SUVmax均值为3.5±1.2。结论 PET-CT对于MM的诊断及评价全身累及范围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与鉴别乳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放射性异常浓聚灶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25例乳腺癌患者的99Tcm-MDP全身骨显像显示的骨异常放射性浓聚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4~8个月后再次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复查。图像由两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独立分析, 部分CT图像由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析指导。 结果 在25例乳腺癌患者的37个异常放射性浓聚灶中, 确定29(29/37, 78. 38%)个病灶为骨转移灶, 其中有2个椎体病灶在初次检查中判读为良性病灶; 8(8/37, 21. 62%)个病灶为良性病灶, 其中1个肋骨病灶在初次检查中判读为骨转移灶, 比较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 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5, P < 0.05)。骨转移灶主要分布于椎骨及肋骨。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2.76%、75.00%、92.31%、54.55%、81.08%和93.10%、87.50%、96.43%、77.78%、91.89%。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进行分析, 结果:全身骨显像曲线下面积为0. 860±0. 056, SPECT/CT融合显像曲线下面积为0. 974±0. 020。SPECT/CT融合显像曲线下面积大于全身骨显像曲线下面积, 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 924, P < 0.001)。 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较全身骨显像能更好地鉴别出乳腺癌骨病灶的性质, 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必要时应在4~8个月后复查SPECT/CT。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 SPECT/CT融合显像对肿瘤患者骨盆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至12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且临床疑似有骨转移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7例、女性71例,年龄29~86(48.8±14.5)岁。将患者分为原发盆腔肿瘤组(63例)和非原发盆腔肿瘤组(85例)。所有患者在首次行SPECT全身平面骨显像后,对骨盆的异常浓聚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或)影像学检查(SPECT、CT、SPECT/CT、MRI)随访6个月至1年,通过随访结果,比较SPECT平面骨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符合率、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多个影像学检查的阳性预测值。 结果 SPECT平面骨显像共检出309个代谢增高病灶,其中239个与随访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77.3%(239/309),诊断骨转移的准确率为92.9%(208/224),诊断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77.3%(34/44)。SPECT/CT融合显像共检出367个代谢增高病灶,其中349个与随访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5.1%(349/367),诊断骨转移的准确率为98.4%(299/304),诊断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7.7%(50/57)。SPECT平面骨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在诊断符合率、骨转移的诊断准确率、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595、28.795、4.546,均P<0.01)。SPECT/CT融合显像在骨盆病变中检出的病灶数多于SPECT平面骨显像,原发盆腔肿瘤组检出病灶数多于非原发盆腔肿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85,P=0.036)。各种影像学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以SPECT/CT最高(84%,52/62),其余依次为SPECT(79%,48/61)、MRI(76%,47/62)和 CT(65%,39/60),其阳性预测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92,P=0.003)。 结论 与SPECT平面骨显像相比,99Tcm-MDP SPECT/CT可以提高肿瘤患者骨盆转移灶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和原发性盆腔肿瘤骨转移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腰椎横突骨折(LTF)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腰部不适并经X射线检查排除腰椎退变及转移的患者共203例,根据病理结果及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最终42例患者共49个病灶确诊为LTF,阳性病灶均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病灶进行CT及SPECT/CT阅片。病灶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发现LTF病灶共45个,其中,第1至第5腰椎(L1-L5)分别为4、12、21、8、0个,以L2(26%)和L3(46%)发病率较高。CT扫描发现LTF病灶共38个。两种方法对LTF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P < 0.05)。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诊断LTF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的18F-FDG PET/CT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 M)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探讨PET/CT对MM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2例M M患者的PET/CT影像资料,包括男13例,女9例.其中5例有治疗后多次PET/CT随访影像资料.结果:22例均为多发骨病灶,合并病理骨折11例38处病灶.PET/CT表现为弥漫性或多发穿凿样骨破坏,骨破坏不明显时可仅表现为髓腔密度增高;少数骨病灶可有膨胀性表现,骨皮质穿破后可形成软组织肿块;全身骨病灶代谢不均匀增高,SUVmax=5.6±2.3;病理骨折处SUVmax=4.9±0.7;骨破坏区和代谢增高区可不一致;治疗后MM病灶代谢程度降低,PET所见变化早于CT形态变化;病理骨折处代谢增高,需和肿瘤活性残留相鉴别.结论:PET/CT有助于MM的鉴别诊断并早期评价病灶的疗效反应,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治疗剂量的131I-SPECT/CT融合显像对131I全身扫描(WBS)的增益价值。资料与方法57例复发或转移的DTC患者131I治疗后行WBS及131I-SPECT/CT显像,最终诊断以病理、影像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为依据。对比两种检查结果,在病灶和患者两种水平上评价SPECT/CT显像DTC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增益价值,及其对治疗策略的影响。结果 57例WBS共发现215处放射性摄取病灶,经SPECT/CT融合显像均准确定位,并排除了12例假阳性病灶。融合显像还新发现37处摄碘病灶和45处不摄碘病灶。WBS和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DTC摄碘转移灶的敏感性分别为80.1%、100.0%;特异性为63.6%、81.8%;准确性为78.1%、97.8%。融合显像对摄碘转移灶的总体检出率较高(χ2=8.50,P<0.05),对摄碘转移灶的诊断价值增加了24.5%(66/269),15例(26.3%)患者的治疗策略获得了改进。结论 131I-SPECT/CT融合显像能更好地对放射性摄取增高灶进行精确定位和定性,对WBS诊断不明确的DTC加做SPECT/CT显像在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伪影和调整治疗方案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99Tcm-MDP SPECT/CT融合显像较常规平面骨显像在钙化防御诊断中的增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9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核医学科42例临床疑诊钙化防御患者,均行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并经皮肤活检确诊.观察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均42例)诊断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术后病理证实并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97例,行131^I全身扫描(131^I-WBS)和病灶部位的SPECT断层加同机CT融合显像。将131^I-WBS与断层融合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断层融合显像的特点与临床价值。结果:97例分化型甲癌患者共进行131^I-WBS251次,断层融合显像102次,每例患者至少行一次断层融合显像。与131^I-WBS比较,断层融合显像有如下特点:能够获得直观的断层融合显像和三维立体图像;②发现更多的病灶;③更准确地判断病变部位;④定位CT可以发现无摄碘功能的病灶;⑤鉴别病灶和生理显影或污染。结论: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以直观病变立体形态、大小、摄取程度和毗邻关系,在鉴别病灶与生理显像或污染、确定病灶是否有摄碘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是131^I-WBS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脊柱病灶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恶性肿瘤患者113个脊柱放射性浓聚灶的全身骨平面像、局部SPECT与SPECT/CT融合图像的代谢及CT表现.结果: 113个脊柱病灶按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分布分别为12个、40个、52个、9个,最后诊断良性灶73个(64.6%),恶性灶40个(35.4%).平面像、SPECT、SPECT/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5.1%、83.2%、94.7%,差异显著(P<0.001).结论: 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对恶性肿瘤患者脊柱病灶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显像在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52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患者行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显像,并按照PTH及血钙水平分为A、B、C组[A组(PTH≤130pg/ml、血钙<2.7mmol/L),B组(PTH>130pg/ml、血钙<2.7mmol/L),C组(PTH>130pg/ml、血钙≥2.7mmol/L)],比较其对不同PTH、血钙水平患者显像的阳性率,并以手术病理及随访结果作为参考,评价其对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A、B、C组SPECT/CT阳性率分别为3.23%、46.15%、75.00%,准确性分别为3.70%、60.00%、85.71%;B、C组阳性率、准确性均明显高于A组(P<0.001)。结论 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显像对于PTH>130pg/ml、血钙≥2.7mmol/L的pHPT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PTH≤130pg/ml、血钙正常的患者诊断价值较低,需结合临床资料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PECT/CT显像在肿瘤骨转移同一病灶动态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行2次或2次以上全身骨显像(WBS)和SPECT/CT显像的肿瘤骨转移患者(总计387个骨转移病灶)的影像资料.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共同对随访病灶的WBS和SPECT/CT显像结果进行动态评判,结果均分为进展、好转或稳定;分析评判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临床随访(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ALP、X线、CT、MRI等)结果也分为进展、好转或稳定.WBS和SPECT/CT显像随访结果差异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x2检验.结果 SPECT/CT显像随访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假设准确性为100%.在387个骨转移瘤病灶中,2种显像方法随访结果一致者313个,一致率为80.88% (313/387);其中进展者208个,好转或稳定者105个,均与临床随访结果相符.不一致者74个,不一致率为19.12% (74/387);其中WBS随访结果为好转或稳定、SPECT/CT为进展者48个,占64.86% (48/74);WBS随访结果为进展、SPECT/CT为好转或稳定者26个,占35.14%(26/74).WBS和SPECT/CT显像随访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P<0.05).结论 在肿瘤骨转移同病灶的动态随访中,SPECT/CT显像较全身平面骨显像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SPECT/CT对脊柱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SPECT/CT显像在脊柱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99Tc^m-MDP全身骨显像脊柱呈放射性浓聚患者进行SPECT/CT显像,获得SPECT、CT及两者的融合图像。所有病灶均以病理学诊断及6个月以上的影像学随访为最终诊断结果,计算SPECT/CT融合图像的诊断效能。结果SPECT/CT骨显像诊断骨转移肿瘤的灵敏度为96.00%(24/25),特异性为96.43%(27/28),准确性为96.23%(51/53),假阳性率为3.57%(1/28),假阴性率为4.00%(1/25),阳性预测值为96.00%(24/25),阴性预测值为96.43%(27/28)。对脊柱浓聚灶诊断非转移性骨病变的灵敏度为96.43%(27/28),特异性为96.00%(24/25),准确性为96.23%(51/53),假阳性率为4.00%(1/25),假阴性率为3.57%(1/28),阳性预测值为96.43%(27/28),阴性预测值为96.00%(24/25)。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结合了CT的解剖定位功能与^99Tc^m-MDP骨显像的高灵敏度,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对脊柱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模型探讨99TcmO4-与18F-氟脱氧葡萄糖(FDG)在图像采集中的相互影响,讨论同一患者是否可以同日分别采用PET/CT及SPECT两种仪器行高低两种能量放射性核素显像.材料与方法 利用统一规格、相同容积( 500ml)的5个塑料瓶(编号A、B、C、D、E),其内均注入500ml蒸馏水制作成模型.A瓶注入0.5mCi 18F-FDG行PET/CT显像;B瓶注入1mCi99TcmO4-行SPECT显像;C瓶内同时注入混合好的0.5mCi18F-FDG和1mCi99TcmO4-;D瓶内先注入1mCi99TcmO4-后再注入0.5mCi18F-FDG;E瓶先注入0.5mCi18F-FDG后再注入1mCi99TcmO4-.然后对C、D、E瓶分别行PET/CT显像和SPECT显像,并判断图像效果.结果 A瓶PET/CT显像和B瓶SPECT显像图像效果为1级;C、D瓶SPECT及PET/CT显像图像均为2级;E瓶SPECT显像图像为3级,PET/CT显像图像为1级.结论 同时加入18F-FDG和99TcmO4-对PET/CT和SPECT图像质量均有影响.先加入18F-FDG后加入99TcmO4-对PET/CT图像质量影响小,但SPECT图像不能分辨.先加入99TcmO4-后加入18F-FDG对PET/CT和SPECT图像质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