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估使用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对择期下肢手术的老年人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拟行择期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ASAII-IV级,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组(R组,n=30)和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30),均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正确定位后两点分别给予0.375%的罗哌卡因(R组)或左旋布比卡因(L组)。记录麻醉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效果(术中及术后1、3小时VAS评分)、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术中辅助用药量、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等指标。结果L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R组(P<0.05),L组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R组(P<0.05),R组术后3h疼痛评分高于L组(P<0.05)。MAP或HR在二组各时间点的总体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人下肢手术,使用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不仅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好,而且保持循环稳定对全身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王晖  张昕  秦秦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8):967-970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4组,0.5%左旋布比卡因组(L1组,n=20),0.375%左旋布比卡因组(L2组,n=20),0.5%罗哌卡因组(R1组,n=20)和0.375%罗哌卡因组(R2组,n=20)。施行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观察各组患者术前、手术开始、手术30min,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观察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麻醉满意度。结果:L1及L2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R1及R2组(P<0.05)。L1组感觉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其他3组(P<0.05),L2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与R1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长于R2组(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麻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适合于麻醉要求,推荐药物浓度为0.375%。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比较0.3%轻比重罗哌卡因与0.3%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应用于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腰麻下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48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R组和B组两组,每组24例,轻比重腰麻药配方:R组:0.75%罗哌卡因2 mL+注射用水3 mL配成0.3%轻比重罗哌卡因;B组:0.75%布比卡因2 mL+注射用水3 mL配成0.3%轻比重布比卡因.观察两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系统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患侧肢体麻醉效果、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相似,但R组感觉阻滞起效慢于B组,维持时间短于B组(P<0.05);下肢运动阻滞程度低于B组,恢复较B组快(P<0.05).R组健侧肢体感觉和运动阻滞均较B组轻,恢复也快.B组易出现尿潴留;两组血流动力学均比较稳定.结论 两种轻比重局麻药单侧腰麻均有效应用于单侧膝关节镜手术.0.3%轻比重等剂量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相比较,罗哌卡因对下肢运动影响小,术后下肢运动恢复较布比卡因快,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稳定,更适用于手术时间短的膝关节镜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目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相同剂量罗哌卡因比较.方法 选择ASA Ⅱ级,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行硬膜外阻滞,随机分成两组,0.75%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和0.75%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30例,L组给予0.75%左旋布比卡因10mL,R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OmL,观察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满意度、肌松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结果 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满意度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松效果L组优于R组.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均可用于剖宫产手术并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同等浓度的左旋布此卡因肌松效果优于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对老年人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老年髋关节手术病人,随机分成R、L、B三组,每组20例,R组0.5%罗哌卡因;L组0.5%左旋布比卡因;B组0.5%布比卡因,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最大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最大阻滞时间及麻醉质量与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类似,最大阻滞时间R组长于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及运动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最大运动阻滞时间R组高于L、B组,低血压发生率三组相似,心动过缓、尿潴留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血压下降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三种药物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时,其麻醉效能,R<L<B,三者均安全.  相似文献   

6.
左星  付学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2485-2486
目的:比较0.75%罗哌卡因和0.75%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级~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R组用0.75%罗哌卡因2ml+10%葡萄糖注射液0.5ml,B组用0.75%左旋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注射液0.5ml,术中连续监测循环、呼吸,评估麻醉效应和维持时间,并观察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最高阻滞平面,麻醉效果相似,R组起效略慢,术中术后维持时间短,但下肢运动阻滞低差于B组。低血压发生率R组为23%,B组为36%,患者满意率R组为87%,B组为91%。新生儿Apgar评分相似。结论:0.75%罗哌卡因与0.75%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同样安全有效,与左布相比,罗哌卡因更适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0.5%、0.75%罗哌卡因用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ASA1~2级拟行单侧下肢膝关节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以0.5%和0.75%的罗哌卡因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观察患者阻滞后30分钟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阻滞维持时间,术中患者自觉症状。结果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但0.75%罗哌卡因组比0.5%罗哌卡因组运动和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延长,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且患者满意率高。结论0.75%罗哌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时比0.5%罗哌因作用更完善,持续时间更长,对于下肢深部手术和术后镇痛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军  张庆 《实用全科医学》2007,5(5):401-402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相同剂量罗哌卡因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手术病人40例行硬膜外阻滞,随机分成两组,0.75%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和0.75%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20例,L组给予0.75%左旋布比卡因10ml,R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0ml,观察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满意度、肌松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满意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松效果L组优于R组。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均可用于剖宫产手术并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同等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肌松效果优于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9.
刘继云  佘守章  邬子林  许立新 《广东医学》2006,27(11):1608-1610
目的 研究轻比重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高龄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术连续脊麻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择期在连续脊麻下行单侧下肢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R)组和左旋布比卡因(L)组,每组30例。R组采用0.3%罗哌卡因,L组采用0.3%左旋布比卡因。用Spinoeath导管针(27G)于L2-3,穿刺蛛网膜下腔并置管2~3Cm,以0.1ml/s注入轻比重局麻药4.0ml。观察双侧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双侧最大阻滞平面、维持止痛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最大Bromage评分、局麻药用量和输液输血量。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R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均比L组慢(P〈0.01);两组最大阻滞平面均呈现手术侧显著高于健侧(P〈0.001);R组维持止痛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均比L组缩短(P〈0.01);R组最大Bromage的3级构成比明显小于L组(P〈0.05);R组局麻药用量显著多于L组(P〈0.01)。两组血液动力学变化与其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且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轻比重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高龄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手术的连续脊麻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0.5%、0.75%罗哌卡因用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单侧下肢膝关节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以0.5%(A组)和0.75%(B组)罗哌卡因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观察患者阻滞后30分钟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阻滞维持时间、术中患者自觉症状.结果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 B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A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患者满意率高于A组.结论 0.75%罗哌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时比0.5%罗哌卡因作用更为完善,持续时间更长,对于下肢深部手术和术后镇痛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巨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听神经的保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科自1994年1月~2001年9月间共收治听神经瘤81例,仅1例直径小于4 cm.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鼻内镜下自鼻腔经筛蝶窦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外伤10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术前视力无光感3例术后视力元改善,有残余视力7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1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创伤小,面部无切口疤痕,是治疗视神经损伤较好的方法,患者易接受。对有残余视力的患者要尽可能地手术治疗,对无光感者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连续股神经阻滞不同置管长度对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Ⅰ~Ⅱ级、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3组,使用神经刺激器引导置入连续股神经阻滞导管5 cm、10 cm或20 cm,通过导管给予0.33%盐酸罗哌卡因30 mL后连接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记录术后24 h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的阻滞程度,术后24 h和48 h静息和运动时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20 cm组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效果优于5 cm组和10 cm组,5 cm组与10 cm组阻滞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术后镇痛,置入导管5 cm、10 cm和20 cm都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经颅视神经减压开放术治疗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比较不同受力部位对颅底骨折导致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情况进行视神经损伤分型,讨论手术适应证和经颅入路视神经减压开放术的优越性.方法 1997年9月至2002年5月经颅手术治疗118例视神经损伤病人,回顾分析了受伤部位、CT影像特点、手术减压范围及术后6个月视力的随访结果.评价方法为视力完全丧失、眼前手动、眼前指数、光感和视力>0.05 5个级别.提高一个级别者为有效,视野缺损的改善也为有效.视力恢复大于0.1为显效.结果视神经损伤类型为眉弓外侧型87例,眉弓内侧型18例,颧骨型13例.术后6个月随访,术前视力完全丧失72例,术后有效35例,有效率为48.6%;术前视力残存者46例,术后均有效,有效率为100%;各型总有效率为68.6%.视神经损伤眉弓外侧型术后有效率为64.4%,眉弓内侧型83.3%;颧骨型为76.9%;可见眉弓内侧型和颧骨型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效果较好.结论经颅手术减压范围充分,疗效明确.手术适应证为(1)伤后有残存视力,视力下降者;(2)双侧视神经损伤;(3)完全失明未超过3 d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在急诊膝关节以下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小腿、足部或膝关节外伤拟行清创缝合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行患侧股神经和腘窝坐胃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定位穿刺,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定位。在穿刺点注入1.5%利多卡因,30 min内每5 min观察一次阻滞的效果。记录局麻药物起效时间,观察阻滞效果、镇痛维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声组局部麻醉药的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超声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比传统阻滞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微囊化神经组织与脱细胞神经联合移植桥接犬坐骨神经30 mm缺损后腓肠肌的变化.方法 将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A、B、C、D 4组(n=3):A组截取双侧坐骨神经行化学萃取制备脱细胞神经;B、C组使用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犬的坐骨神经30 mm缺损,B组同时辅以微囊化神经组织移植;D组行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缺损.术后定期观察术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6个月时检测神经移植段运动传导速度,并取术侧及健侧腓肠肌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ic dehydrogenase,SDH)、突触素和运动终板染色,以及取距远端吻合口以远1 cm的坐骨神经神经行Masson、固蓝及NF-200染色.结果 B、C、D组实验动物均纳入实验动物数量分析、无脱失.图像分析表明B组腓肠肌SDH光密度、肌纤维截面积、突触素及运动终板光密度及面积等与C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别,而与D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别,运动功能恢复、电生理及坐骨神经形态学检测均与腓肠肌检测结果相符合.结论 微囊化神经组织细胞与脱细胞神经联合移植修复缺损神经后,重新支配靶器官,使腓肠肌萎缩明显减弱,效果优于单纯脱细胞神经移植,有望代替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17.
膈神经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供有关国人膈神经的解剖学资料,为膈神经移位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32具已固定尸体(男22具,女10具)的膈神经并测量其长度及宽度。结果:①膈神经总长度:男性左侧(28.16±1.92)cm,右侧(23.80±1.57)cm;女性左侧(26.08±1.46)cm,右侧(22.30±1.56)cm;②自胸骨旁第二肋上缘至入肌点长度:男性左侧(18.73±1.59)cm,右侧(14.44±1.48)cm;女性左侧(16.66±1.41)cm,右侧(12.70±1.18)cm;③膈神经宽度:男性左上(1.89±0.32)mm,右上(1.82±0.33)mm,左下(2.50±0.46)mm,右下(2.31±0.39)mm。女性左上(1.85±0.29)mm,右上(1.78±0.27)mm,左下(2.36±0.40)mm,右下(2.17±0.18)mm;④膈神经自第二肋上缘至入肌点长度(Y)与身高(X)的回归方程:男性左侧:Y=0.106X+0.881,右侧:Y=0.083X+0.253;女性左侧:Y=0.101X+0.833,右侧:Y=0.078X+0.314。结论:左右膈神经长度及上下端宽度均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刺激器在坐骨神经阻滞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STIMUPLE-DIG型周围神经刺激器和长度为100mm的BRAUN产绝缘穿刺针,通过1Hz、0.5 mA/0.1 ms的电流强度,可获知穿刺定位情况,从而达到坐骨神经阻滞的目的.结果:应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128例患者中,均对1Hz、0.5mA/0.1ms的电刺激产生小腿外侧肌肉收缩.术后随防未出现神经损伤、肌肉疼痛或感觉异常.结论: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确切,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周围神经缺损在临床上常见,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1]。创伤性神经缺失、神经肿瘤医源性切除、神经延期修复时的神经短缩等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缺损[2-5],我国每年周围神经缺损患者高达30~50万例。对于小的周围神经缺损,可通过神经游离、转位、改变患肢体位和姿势等方法,将神经两断端接近后进行直接缝合[6]。对于较大的周围神经缺损,应用上述方法无法达到神经的无张力修复时,则需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神经修复。目前临床上最常采用的是神经移植术[7-8],即采用自体神经段桥接缺损的神经,进而达到神经缺损修复的效果,但由于神经移植术的移植神经来源有一定的限制, 且通常还要以牺牲供区神经功能为代价[9-10],因此寻找其他修复方法和技术一直是周围神经缺损研究领域的热点。 我们从肢体延长手术中获得启示:周围神经的特殊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质使得神经干具有一定限度的抗张性,一定范围内延长神经不会对神经造成损伤。经过延长神经可以使神经断端长度得到增加,从而达到缩短神经缺损距离的目的,使得缺损的神经能够直接缝合修复,因此我们开展了用周围神经延长技术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系统研究:完成了周围神经延长器研发、周围神经延长极限、延长神经修复神经缺损效果等多个研究,现将此系统性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黎忠舟 《实用新医学》2006,7(10):995-996
目的探索周围神经刺激器在坐骨神经阻滞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STIMU-PLE-DIG型周围神经刺激器和长度为100mm的BRAUN产绝缘穿刺针,通过一定的电流强度,可获知穿刺定位情况,从而达到坐骨神经阻滞的目的。结果应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128例患者中,均对1Hz,0.5mA的电刺激产生小腿外侧肌肉收缩。术后随防未出现神经损伤、肌肉疼痛或感觉异常。结论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确切,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