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总结在出血急性期应用3-D旋转DSA造影并急诊进行血管内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经验和方法,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处于出血急性期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15例,全部病例于出血3d内进行3-D旋转DSA造影,急诊进行血管内GDC弹簧圈栓塞治疗;术中术后对症处理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都经3-D旋转DSA造影得以明确诊断,无造影相关并发症。急诊血管内治疗术后GOS5分例,4分9例,3分例,2分0例,1分1例。90%~99%栓塞41例;70%~90%栓塞7例;50%~70%4例;无〈50%栓塞病例;血管内治疗常见并发症有:血管内栓塞、动脉瘤破裂出血和脑积水等。结论在出血急性期应用3-D旋转DSA造影能够多角度准确地测量动脉瘤瘤颈,为血管内治疗方案的决策提供许多详细的信息。急诊进行血管内治疗,只要掌握技术要点,积极对症处理并发症,则手术风险小于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风险,有条件者应积极进行。  相似文献   

2.
蔡学见  胡开树 《江苏医药》1998,24(5):342-343
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常见的动脉瘤,我院1986年6月~1996年12月共收治12例,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35.3%(其中1例同时合并同侧大脑中动脉瘤),均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现就其诊断和治疗中的有关问题作简要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28~62岁。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入院时按Hunt和Hess分级,I级5例,刀级3例,皿级2例,IV级2例。二、检查:头颅CT平扫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者8例,其中前纵裂有出血者6例。额叶脑内血肿3例,l例破入侧脑室。CT扫描阴性1例。行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者Ic例,余2例作…  相似文献   

3.
报告12例前交通动脉瘤,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35.3%。按Hunt和Hess分级,属Ⅰ级者5例,Ⅱ级者3例,Ⅲ级、Ⅳ级者各2例。均作了开颅直接手术(择期手术9例。急诊手术3例)。结果:良好9例,轻偏瘫1例,遗有精神症状者1例,死亡者1例。对诊断及治疗的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方法。早期手术22例,中期手术7例,延期手术2例。结果25例术前Hunt-HessⅠ~Ⅲ级患者出院时GOS4~5分17例、3分4例、2分3例,1分1例。6例Ⅳ-Ⅴ级患者出院时GOS4~5分3例,3分1例,2分1例,1分1例。对25例随访3~12个月无再出血、无死亡。结论早期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能防止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引起的直接死亡和病情恶化。对于Hunt—HessⅣ-Ⅴ级患者,在条件允许下早期手术,仍可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通过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31例,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随访6个月分析术后动脉瘤复发情况。结果术中即刻栓塞结果Ⅰ级23例,Ⅱ级8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再出血1例。术后血管痉挛9例,继发脑梗死3例,残疾2例,死亡2例。6个月术后随访24例,11例接受DSA造影无动脉瘤复发,1例动脉瘤复发破裂出血,再次介入手术治疗。结论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卢进发  王文犀  王新亮 《河北医药》2012,34(9):1347-1348
前交通动脉瘤是前循环常见的动脉瘤之一,由于部位深,血管变异较多,瘤体生长方向各异,主要动脉分支和穿动脉走行复杂,且血管重要,手术难度较大.我科2006至2010年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4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治疗的157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施行手术,经翼点入路手术152例,经前纵裂人路手术5例。其中施行瘤颈夹闭术者154例,另3例因动脉瘤较小或为前交通动脉的梭形扩张者施行动脉瘤包裹术。对26例IV、V级的动脉瘤手术中清除局部血肿后,对其中14例脑压较高者或术后因脑水肿反应严重者在首次手术时或再次手术行去骨瓣或颞肌下减压术。结果 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ore,GOS)判断,本组手术后近期恢复良好者140例(89.2%),中残5例(3.2%),重残4例(2.5%),死亡8例(5.1%,包括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的患者)。死亡的8例中有7例为IV、V级的患者,另1例为动脉瘤包裹术后因再出血死亡。严重残废的4例患者也均为IV、V级病例。结论 对出血间在数小时之内;具有典型前交通动脉瘤的CT表现、病情十分危重的患者,可直接进行手术探察;对出血后早期呈TV、V级状态的患者,积极手术可能挽救一部分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前交通动脉是颅内动脉瘤常见的好发部位,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病人数占全部颅内动脉瘤的24.9%-37.1%。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134例,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30.8%。经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沈春升 《河北医药》2013,(23):3582-3583
目的观察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感染、偏瘫及嘴张不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行旋转DSA检查后,共检出动脉瘤38个。三维立体图像上,所有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其与载瘤动脉、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显示的非常清楚。观察组经旋转DSA指导介入治疗后,34例(94.44%)患者恢复良好,对照组经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后,18例(75%)患者恢复良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4%,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07年5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6例。实验组接受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接受显微夹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出院时GOS(预后)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术后专科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效果良好,患者术后恢复快,而该种治疗方法住院费用高,脑积水的发生率高,需行V-P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脑血管造影特征.方法对2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发生的常见部位以及脑血管造影特征.结果颅内巨大动脉瘤一般瘤颈较宽,瘤腔内容易血栓形成.其占位效应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脑血管造影对显示颅内巨大动脉瘤的部位特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谢永胜  赵兵  江涛  沈杰  宗钢 《安徽医药》2015,36(6):680-682
目的 总结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9例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患者依据Hunt-Hess分级, 其中Ⅱ级30例, Ⅲ级5例, Ⅳ级4例。39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 37例治愈, 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或者再出血。术后3例患者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 经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早期引流血性脑脊液、积极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头颅CTA检查,在CTA指导下早期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21例患者术前CTA诊断的前循环动脉瘤与术中所见一致,21例患者中动脉瘤顺利夹闭20例,包裹加固1例。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15例,轻度伤残3例,重度伤残2例,死亡1例。其中3例患者因出现交通性脑积水而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结论头颅CTA是一种可靠、简单、无创地快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提供直观的三维形态及解剖定位,可作为动脉瘤破裂早期手术重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前交通动脉瘤合并高血压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合并高血压病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前交通动脉瘤合并高血压病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恢复良好12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自理4例;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2例;植物生存1例;2例死亡。结论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是降低前交通动脉瘤合并高血压病手术风险的重要因素,手术技巧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效果与预后。方法通过23例前交通动脉瘤的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预后优良者(60%)14例,轻残(21%)5例,中残(4%)1例,重残(4%)1例。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治疗易出并发症,针对每个患者应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前交通动脉瘤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及其毗邻解剖结构,以期为前交通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2例甲醛固定成人头颅,以红色乳胶灌注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解剖前交通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对其位置、形态、走行、分支血管及毗邻结构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前交通动脉变异较多,可分为单干型、双干型、"Y"型以及网状型,单干型前交通动脉仅占56.25%;前交通动脉的长度平均为(3.84±1.33)mm,管径平均为(1.56±0.43)mm,分支平均为(3.47±1.25)支,分支管径平均为(0.31±0.14)mm;大脑前动脉A1段左、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交通动脉走行、管径和分支与大脑前动脉A1段关系密切.结论:前交通动脉及其毗邻解剖结构复杂,可能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关,在临床诊疗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87例,分为显微手术组44例与介入组43例.介入组行血管内栓塞术,显微手术组选用血管外显微手术,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出血量及导管拔除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美国国立卫...  相似文献   

18.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一之  金泳海  朱晓黎  邹建伟 《江苏医药》2005,31(8):561-562,F0002
目的研究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微导管栓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患者采用微导管技术进行动脉瘤腔栓塞术,针对手术成功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患者恢复情况以及6个月随访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1例患者接受了栓塞术,共栓塞前交通动脉瘤21个。手术成功率100%,致密填塞率80.95%,术后再出血1例,死亡1例。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急性期微导管栓塞术可有效降低急性期动脉瘤二次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T angiogaphy,简称S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11例临床疑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SCTA后,分别用slab-MIP、bone-SSD、edited-SSD对原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11例SCTA中检出8例颅内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5例,右颈内动脉C2段和右大脑中动脉膝部同时伴有一个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下端较大动脉瘤并伴有血栓1例,右后交通动脉瘤1例).SCTA很好地显示了动脉瘤的立体形态、生长方向、数目、瘤颈大小以及与颅底骨之间的解剖关系.结论SCTA适合于对颅内动脉瘤的检查,快捷、无创,检出率高,并为临床制定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案提供了直接的实际解剖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20.
徐亚  陈华群  朱卫国 《江苏医药》2012,38(2):233-234
前交通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随着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设备的普及,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现率越来越高.不断改进的显微神经外科操作技术使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成功率越来越高,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渐成为前交通动脉瘤的首选治疗,但同时前交通动脉瘤术后并发低钠血症的现象也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重视.低钠血症是神经外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1,2].我科2003年3月-2010年6月收治前交通动脉瘤患者46例,开颅术后并发低钠血症17例,诊断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