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2~16周引产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260例孕12~16引产的效果和副作用,并与依沙吖啶引产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引产成功率98·8%,显著高于依沙吖啶引产85·8%,产程较依沙吖啶引产缩短,出血量和胎盘滞留率显著降低。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14~26周引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来自该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4~26周引产病例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98例,对照组(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98例,比较两组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产后2h出血量少,胎盘残留率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4~26W妊娠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3种不同终止中期妊娠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卡孕栓以及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中期妊娠妇女99例。分为A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组)24例;B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卡孕栓组)30例;C组(依沙吖啶组)45例。结果:用药至规律宫缩时间、产程、产时及产后2h内出血量、胎盘胎膜列留等,A组与B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成功率、住院天数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引产效果优于依沙吖啶引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方式终止14~24周妊娠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终止14~2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7例妊娠14~24周妇女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40例);B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依沙吖啶注射引产(39例);C组采用羊膜腔内依沙吖啶注射引产(38例),比较3组引产效果。结果:A组与B组、C组相比,宫缩发动时间及产程短,清宫率低,镇痛药使用率低,出血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宫缩发动时间及产程短,清宫率低,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成功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简单、安全、高效,引产后不需常规清宫,优于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和传统依沙吖啶引产,而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优于传统依沙吖啶引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孕15~26周中期妊娠引产受术者120例,按知情选择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组予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同时顿服米非司酮150mg,24h后予米索前列醇200μg,阴道后穹隆置药。结果:观察组在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出血量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3例软产道损伤,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子宫破裂、大出血及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等。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终止中期妊娠,明显缩短了引产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丁洪平 《工企医刊》2013,(6):472-473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在孕中晚期引产的适宜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65例瘢痕子宫中孕引产病例作为研究组,第一组20例,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第二组22例,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第三组23例,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结果 第一组与第二组进行比较,第二组排胎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低,无宫颈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第三组与第一组进行比较:第三组的宫缩发动时间提前,排胎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低,无宫颈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第三组与第二组进行比较:第三组的宫缩发动时间提前(P<0.05),余项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二三种方法优于第一种,用于瘢痕子宫孕中引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妊娠中期引产的效果。方法妊娠16~27周引产患者60例分两组:第1组30例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第2组30例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比较2种方法的排胎时间、胎盘胎膜残留人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第2组与第1组相比:排胎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妊娠中期引产腹痛时间短,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有剖宫产史妇女中期妊娠引产中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冰水囊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妊娠16~24周有剖宫产史孕妇160例,B超提示子宫瘢痕愈合良好,其中A组80例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冰水囊引产方法;B组8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方法终止妊娠,观察两组的引产效果及安全性。结果:A组从引产至分娩时间(引流产时间)、总产程明显短于B组(P<0.05);24h流产率远高于B组;产时出血量及产后2h出血量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子宫破裂、宫颈裂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冰水囊用于愈合良好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孕16~27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者30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试验组150例,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并分3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B组为对照组150例,单纯行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引产。观察两组引产效果。结果试验组从羊膜腔穿刺到宫缩发动时间、到胎儿胎盘娩出的总引产时间等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胎盘胎膜残留、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等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阴道流血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自愿要求终止中期妊娠的健康妇女分为观察组60例,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60例,单纯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结果用药后至宫缩发动时间、全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引产可以缩短引产时间,减少胎盘胎膜组织残留及产后出血量,引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33年来妊娠10-16周住院引流产病例,评价终止10-16周妊娠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本院1975-2007年妊娠10-16周住院引流产妇女515例,对其一般情况、引流产方法、引流产时间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年代递近,引产者年龄变轻、未产妇比例增长(P〈0.01);妊娠时间和孕产次缩短(P〈0.01)。终止10-16周妊娠的引产方法从原始的天花粉结晶蛋白引产、水囊引产、钳刮术和依沙吖啶引产逐渐转变为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引产,后者产程短、引产成功率高、出血量较少。水囊和依沙吖啶引产方法失败率较高;天花粉引产时间最长;水囊钳刮方法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结论:终止10-16周妊娠以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引产方法更安全有效,其清宫率比较高,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依沙吖啶(利凡诺)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6~28周引产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因各种原因自愿终止妊娠的孕16~28周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依沙吖啶100 mg经腹羊膜腔内注射,B组清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50 mg,同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患者胎盘及胎儿排除时间、阴道流血量、住院时间及引产效果等.结果 A组完全引产率为76%(38/50)、清宫率为20%(10/50)、胎盘及胎儿排除时间为(42.0±5.8)h、住院时间为(96±6)h、阴道流血量为(110.6±6.5)ml,B组各指标分别为98%(49/50)、2%(1/50)、(12.5±4.5)h、(72±4)h、(46.3±5.6)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伍阴道用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6~28周引产,与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比较,胎盘及胎儿排除时间、住院时间短,阴道流血量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依沙吖啶(利凡诺)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6~28周引产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因各种原因自愿终止妊娠的孕16—28周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依沙吖啶100mg经腹羊膜腔内注射,B组清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50mg,同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患者胎盘及胎儿排除时间、阴道流血量、住院时问及引产效果等。结果A组完全引产率为76%(38/50)、清宫率为20%(10,50)、胎盘及胎儿排除时间为(42.0±5.8)h、住院时间为(96±6)h、阴道流血量为(110.6±6.5)ml,B组各指标分别为98%(49/50)、2%(1/50)、(12.5±4.5)h、(72±4)h、(46.3±5.6)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伍阴道用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6~28周引产,与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比较,胎盘及胎儿排除时间、住院时间短,阴道流血量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金美翠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658-1659,1667
目的讨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子宫切除的时机和指征降低子宫切除率的可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到2010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并且选择同期收治的6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子宫未切除患者作为对照组。自行设计调查表,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晚期产后出血、子宫肌瘤、疤痕子宫、宫腔感染、羊水过多、巨大儿等方面进行调查,分别采用单变量(χ2检验)进行对比,筛选出与子宫切除术有关因素。以及多变量(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出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前置胎盘(P﹤0.05)、胎盘早剥(P﹤0.05)、胎盘植入(P﹤0.05)、子宫破裂(P﹤0.05)、DIC(P﹤0.05)、出血量多(P﹤0.05)、子宫肌瘤(P﹤0.05)这7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只有前置胎盘(P﹤0.05)、胎盘早剥(P﹤0.05)、胎盘植入(P﹤0.05)、子宫破裂(P﹤0.05)、DIC(P﹤0.05)5个因素显示是危险因素,与子宫切除密切相关。结论子宫切除术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对妇女患者的监测、提高警惕、减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梁冬莲  林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2995-2996,3004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流血产妇的清宫时机。方法为了解决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和失血量过多的问题,本研究对不同时机行清宫术的孕妇进行术后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研究。结果本文1210例接受药物流产的孕妇中完全流产者1015例,占83.88%(1015/1210),流产失败195例,占16.12%(195/1210);流产失败195例产妇均行清宫术,其中出血量大于月经量即行清宫术,留院8d后仍然未能排出孕囊并于当天即行清宫术60例(I组);药物流产后d8复诊时行清宫术85例(Ⅱ组);药物流产后d15复诊时行清宫术50例(Ⅲ组)。I组的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明显低于Ⅱ组,而Ⅱ组的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则明显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5.68,P均﹤0.0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2,P﹤0.05)。I组产妇清宫术后宫内感染及尿HCG转阴时间≥15d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Ⅱ组,而Ⅱ组的产妇清宫术后宫内感染及尿HCG转阴时间≥15d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4.11、6.94、4.57,P均﹤0.05)。各组间宫内感染及尿HCG转阴时间≥15d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不全流产率相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流产后根据出血量判断其中药物流产失败者,并应尽早行清宫手术,可以有效解除造成流血量过多和流血时间过长的原因,并大大降低药物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帮助孕妇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郭炯辉  洪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925-3926
目的 评价血清胱抑素c (cystatinC,CysC)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CysC结果阳性者(以>1.03mg/L为阳性标准),计算出CysC阳性患者中SCr(以>115 μmol/L为阳性标准)、Urea(以>8.2 mmol/L为阳性标准)、β-MG(以>3.0 mg/L为阳性标准)、UA(以420 μmol/L为阳性标准)的阳性率.将CysC检测结果分为CysC正常组(≤1.02 mg/L)、轻度增高组(1.03~1.40 mg/L)、中度增高组(1.41~2.00 mg/L)和高度增高组(>2 mg/L),计算各组中所有项指标的均值.结果 CysC的阳性检出率最高17.00%,SCr为4.00%、Urea为4.30%、β-MG为10.02%、UA为5.00%.CysC、β-MG水平CysC正常组,轻、中、高度增高组组间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SCr、Urea、UA水平CysC正常组、轻增高组组间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正常组、轻增高组与中度、高度增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高度增高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是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可作用评价肾脏疾病指标.  相似文献   

17.
袁振宇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299-1300,1303
目的评价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外科手术中的麻醉优势。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9月行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和气管插管复合硬膜阻滞组各40例。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是否安静,患者有无呛咳、喉痉挛及呕吐,观察有无咽喉疼痛。结果全麻诱导后两组MAP和HR均较诱导期显著降低(P﹤0.05),插入导管或喉罩后: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组MAP和HR较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阻滞组MAP和HR较诱导前迅速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MAP、HR值均较平稳,基本恢复至全麻诱导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导管或喉罩时: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组MAP和HR升高不明显,而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麻醉阻滞组升高则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组安静拔管例数明显多于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阻滞组,不良反应前者也明显少于后者。结论喉罩通气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外科手术麻醉,麻醉效果好,可有效维持术中通气,术后并发症少,可广泛用于外科手术麻醉中。  相似文献   

18.
潘茂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25-3226,3229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不同皮瓣处理方法对术后皮下积液及切口皮缘坏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2009年行乳癌根治术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皮瓣处理方式对术后皮下积液及切口皮缘坏死情况的影响。结果采用大刀片游离皮瓣组的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率均明显低于电刀分离法组(P﹤0.05);U型铆钉式缝合组和皮瓣戳孔加压包扎组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率均低于皮下置管负压吸引组(P﹤0.05);而U型铆钉式缝合组的皮下积液高于皮瓣戳孔加压包扎组(P﹥0.05),但U型铆钉式缝合组的皮瓣坏死率却低于皮瓣戳孔加压包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刀片分离皮瓣及皮瓣戳孔加压包扎的术式能有效地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连云港市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方法利用该市2010年社区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调查资料,采用可逆催化模型进行预测。结果选用乙型病毒性肝炎核心抗体阳性率作为HBV感染指标,根据Muench H提供的诺模图进行参数估计,建立可逆催化模型,并进行模型拟合估算,经Kolmogorov-Smirnov方法检验,0~20岁间人群模型拟合效果差(D(0.177)﹥D(0.05)(0.063),P﹤0.05),20岁以上人群模型拟合效果较好(D(0.036)﹤D(0.05)(0.041),P﹥0.05)。预测结果在该市每年每1 000人将有27人出现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同时会有12人失掉乙肝核心抗体指征。结论采用可逆催化模型对该市乙型肝炎发病情况建立模型并进行预测,有利于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