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对44例44条下肢临床疑诊为DVT进行CDFI和上行性静脉造影对比。结果:30条静脉造影确诊为DVT,CDFI诊断准确29条,14条小腿静脉血栓为假阴性。14条下肢静脉造影示正常,CDFI亦未见异常。CDFI诊断DVT的敏感性为96.7%,特异性100%,准确性97.6%。结论:CDFI是无创伤性检查DVT敏感且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临床下肢静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下肢静脉病变90例107条下肢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结果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迅速清晰地显示下肢的解剖图像,其中检出61例64条下肢静脉有血栓形成(急性血栓31例,慢性血栓30例),8例9条深静脉瓣功能不全,31例34条为下肢静脉曲张。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声像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出敏感性高,可对血栓作出定位,定范围和管腔阻塞程度的判断,是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判断有无深静脉功能不全,可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解剖研究及经颈静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尸检,CT及静脉造影及对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解剖进行研究,强调解剖因素在髂股DVT中的重要性。4例髂股DVT经颈静脉导管人尿激酶溶栓或溶栓+PTA+Stent治疗,技术及临床成功率达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髂股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veinthrombus ,DVT)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其主要危害是血栓脱落 ,造成致死性肺动脉栓塞 ( pul monaryembolus ,PE) [1,2 ] 。经皮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 ,能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脱落的血栓进入肺动脉内 ,预防猝死性PE的发生[3 ] 。本院自 2 0 0 1年 7月以来 ,对临床确诊的 6例DVT患者置放了下腔静脉滤器 ,均取得预期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 6例患者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46~ 73岁 ,平均 5 6.3岁。 5例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例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 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MR血管成像(MRA)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MRA和DSA检查,MRA采用二维时间飞越法(2DTOF)。对MRA与DSA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MRA表现有1静脉充盈缺损(14例)、静脉闭塞和中断(8例)、静脉再通(3例)、侧支循环形成(25例)。以DSA为标准,MRA诊断出所有病变,但有1例假阳性。结论MRA作为无创性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髂股静脉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0年 11月~ 2 0 0 2年 3月 ,我科采用微创腔内疗法治疗慢性下肢髂股段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资料本组共治疗髂股段DVT 2 7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2例 ,年龄 31~ 6 5岁。单侧肢体疾患 2 6例 ,双侧(骑跨栓 ) 1例 ,病史 2 0d~ 5年 ,平均 2 .4个月。经过临床病史、体征、彩超及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 ,在全麻下于DSA室行腔内球囊扩张 ,内支架置入成形术。术中显示髂股段大量血栓 ,伴有大量侧支循环形成。术后即刻造影显示髂股静脉通畅 ,侧支循环消失[1] 。护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为 :…  相似文献   

7.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0例,118条病肢,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深、浅静脉管壁、管径及周围结构,血栓部位、大小、范围,彩色血流变化,检测静脉瓣功能。结果: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阳性患者41例,53条病肢。中心型12条(22.6%),周围型25条(47.2%),混合型16条(30.2%)。病肢左右侧之比3.1:1(P<0.001)。结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二维彩色多普革超声具有特异性表现,在其病因及危险因素判定方面可以起到筛选作用,可作为下肢不明原因肿胀的首选方法。同时在观察病程演变及对静脉瓣功能影响等方面,具有其他影像检查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急性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急性脊髓损伤(SCI)后的一种主要并发症,与其相关的肺栓塞(PE)是导致SCI人群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笔者拟就近年来有关急性SCI后DVT的病因、发生率与预防方面的文献作一概述。一、病因脊髓损伤人群DVT的临床诱因包括:脊...  相似文献   

9.
闫文杰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16-1816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方法:于2009-01-12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57例。结果:本组病例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125例,陈旧性下肢深静脉血栓3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血栓回声及血流状况等,为及时治疗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准确性高,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下肢深静脉病变和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为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发病之间的关系,对171例临床诊断为下肢静脉病变者,使用99m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进行下肢深静脉和肺灌注显像。其中10例行X线下肢静脉造影,18例肺栓塞患者行DSA检查,15例行MRI检查。结果:下肢深静脉及肺灌注显像可见171例下肢静脉病变患者中有98例(573%)合并肺栓塞;98例肺栓塞患者中股静脉以上梗阻为79例,占806%。与DSA、MRI和X线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889%、867%和900%。故核素下肢深静脉显像结合肺灌注显像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接法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MS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直接法多层螺旋CT(MSCT)下肢静脉造影17例,同期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查。直接法MSCTV检查后,所得图像经处理后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SSD)及容积再现(VR)重建。结果直接法MSCTV检查显示13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10例,2例髂静脉及1例胫腓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能检出。直接法MSCTV上DVT主要表现为静脉腔内造影剂充盈缺损、静脉节段性不显影、栓塞静脉远端扩张及其周围侧支循环静脉迂曲扩张、周围软组织肿胀、皮肤增厚。结论直接法MSCT能清晰显示DVT形成的部位、范围、侧支静脉情况及病变血管周围的解剖结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不易检出的盆腔及小腿深静脉栓塞也能清晰显示,可以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年龄25~72岁,平468岁,其中26例被X线静脉造影证实,2例手术证实。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声像图特征是静脉管腔内出现实性回声,探头加压管腔不能被压瘪;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处缺乏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消失;脉冲多普勒显示频谱异常,即不随呼吸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可重复检查等优点,是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泵预防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70)采用常规传统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n=7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人院当日开始应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泵辅助治疗。2组患者在人院第1天及第14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13例(18.6%),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1例(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9,P〈0.01)。结论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泵对预防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周青青  金丽燕  陶玲 《武警医学》1999,10(8):490-490
1 临床资料 本文检查了58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病变患者,共检出下肢静脉疾患病人39例,男31例,女8例,平均年龄528岁,其中深静脉血栓18例,深静脉栓塞6例,深静脉瓣功能不全15例。对疑有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者,取站立位,探头置于下肢深静脉走行位置,作Valsalva动作或挤压大、小腿。对下肢深静脉栓塞者,取仰卧位及俯卧位,纵向及横向分别探查髂静脉及下肢静脉,配合挤压远端肢体Valsalva试验,并对比观察两侧肢体。正常组19例,表现为:(1)二维:下肢静脉血管壁薄,内径大于伴行动脉,血流速度随…  相似文献   

15.
岳巍  鲁增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2):141-141,143
目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分析和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析15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四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形成前期的图像特点及临床治疗经过与疗效复查情况。结果:彩超检查下肢深静脉血管可了解血管的形态结构、管腔血栓形成的程度及彩色血流动力学等改变。及早发现血液高凝状态即血栓前期,并在血栓形成之前及时采用药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结论:彩超检查对四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深静脉血管腔内多发动静脉瘘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下肢深静脉血栓腔内继发性动静脉瘘患者59例,行双侧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确定的病变位置和范围,测量最大流速,阻力指数。结果本组59例病例中累及髂外静脉者18例,股总静脉15例,股浅静脉12例,腘静脉7例,肌间静脉6例,其中1例发生于浅静脉血管腔内,病变血管血栓再管化率低于10%,血管阻力指数为0.33~0.48。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深静脉血管腔内多发动静脉瘘形成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现象中具有特征性表现,是诊断本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方法选取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深静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100例临床可疑下肢DVT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阳性75例,诊断率75%,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行一致性检验,Kappa为0.7590.05,表明两种影像学方法诊断下肢DVT有较高的一致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明显,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磁共振直接成像(MRDTI)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5例临床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MRA和MRDTI检查.MRA采用二维时间飞越法(2DTOF);MRDTI选用SET1WI、FSET2WI、FAST(fourier acquired steady state,FAST)序列。其中23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MRA与DSA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MRA表现有:静脉充盈缺损(14例)、静脉闭塞和中断(8例)、静脉再通(3例)、侧支循环形成(25例)。以DSA为诊断标准,MRA诊断符合率为95.6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MRDTI表现为:急性血栓(19例),血栓在SET1WI、FSET2WI和FAST序列上多为等信号或高信号,信号多不均匀,6例可见血管周围水肿;慢性血栓(6例),血栓在SET1WI、FSET2WI和FAST序列上多均为低或等信号。结论2DTOFMRA结合多种序列MRDTI的表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更准确,并可以为判断血栓新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抗凝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对6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血栓通溶栓,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预防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对于DVT应进行早期溶栓、抗凝预防,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进行DVT检查的疑似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静脉造影检查。观察DCUS及DAS两种方法检测的下肢静脉血栓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DCUS总计检查出72例静脉血栓,DAS总计检查出76例血栓,以DAS作为检查金标准,DCUS检查灵敏度为97.12%(68/70),特异度为83.33%(5/6),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2.11%(70/76),对于两种检测方法进Kappa一次性检验,其值为0.7130.05,因此两个结果准确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好,能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提供确切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