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循经低阻线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已有研究证明正常人与患者都存在循经低阻线。动物实验也证明大鼠体表和人类相似,其特征是该线上各点的阻抗都较两侧皮肤为低,而且可用其它生物物理学方法加以验证。有人应用普通组织学方法证明循经低阻线皮肤中神经束的数目显著多于对照区。为了进一步研究循经低  相似文献   

2.
黄晓卿  许金森 《针刺研究》1993,18(2):98-103
我们过去的工作表明皮肤低阻点的分布基本上是循经的。为了进一步弄清皮肤低阻点分布的循经程度,以及在不同体区皮肤低阻点分布的特点,本文又对足三阳经和任督脉进行了观察。对25名成人志愿者观察的结果表明:虽然足三阳经跨越了多个体区,行程最长,路线也较复杂,任督脉则分布于躯干的前后中线,颇具特色,但在各该经脉循行经过的范围内,皮肤低阻点的分布基本上是循经的。绝大部分皮肤低阻点都位于经脉路线上,或其两侧5毫米范围之内,散在于非经脉区者不多。在背部进行大范围的扫描观察中,低阻点虽然随机出现,但仍集中分布为五个区带,其位置与督脉和左右膀胱经内外侧线基本一致。以上事实进一步说明皮肤低阻点的分布确有循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应用病人的截肢和正常大鼠,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隐性感传线(LPSC)和循经低阻线(LIP)及线二侧对照区皮肤中神经和血管的分布和数量。结果表明,LPSC和LIP皮肤中神经束数量、直径和血管数较对照区大,有明显差别,有相当的意义。这个特征可能与LPSC和LIP对刺激的高度敏感的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 以往工作表明大鼠和人相似,存在循经低阻抗线,而且这条线下神经束的分布显著多于非低阻区。本文进一步用甲苯胺兰染色法初步观察了大鼠循经低阻线的肥大细胞具有的形态学特征。实验用大白鼠13只,雄性,体重250~300克。先测定膀胱经的低阻抗线,然后在乙醚麻醉下断头处死,复查低阻抗线,并以炭素墨水标记。再用干冰冷冻局部皮肤,深达肌层。以该低阻线为纵轴,切下7(长)×  相似文献   

5.
<正> 以前工作已经证明人类皮肤普遍存在的隐性循经感传线(LPSC)上有较其两侧皮肤的阻抗为低的特性。最近又发现这条循经的低阻抗线不仅在正常人而且在患者已经截下的肢体仍然存在。这个现象启示循经低阻现象不一定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而很可能是来自皮肤本身物质结构的特殊性。深入研究这条低阻线的原因,可能有助于探讨经络的实质。本工作利用抽空减压,使皮肤起水泡的方法,初步证明LPSC在表皮层也具有低阻抗特性。  相似文献   

6.
已经证明人体普遍存在的隐性循经感传线具有低阻抗特性。动物体表是否也有类似的循经低阻线?这个问题对阐明经络的存在及其实质将有重要意义。实验在10只大白鼠和3只家兔相当于人体胃经的部位进行。皮肤电阻的测定用 CDM  相似文献   

7.
前臂内侧皮肤低阻点的循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专用于皮肤阻抗检测的微机系统对12名受试者前臂内侧皮肤低阻点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观察,测试范围覆盖了前臂内侧的全部皮区。所测得的391个皮肤低阻点相当集中地分布在手三阴经的循行路线上及其两侧旁开5毫米的范围之内,把手三阴经的循行路线清楚地显示了出来。在本实验中,皮肤低阻点的出现是随机的,但从总体上看,结果却是循经的。这一事实进一步说明:皮肤低阻点的循经分布确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绝非实验误差或其他人为因素所造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应用自行研制用于皮肤电阻抗检测的微机系统与对人体皮肤低阻点分布检测结果表明,皮肤低阻点分布基本上是循经的。实验证实此方法可靠,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发现隐性循经感传线、低电阻线与古典的经络线完全一致。实验证明与古典经络线重合的隐性循经感传线及低阻线其宽度为2毫米。既然经络如此之微细,用传统的取穴法,是很难确切找到经络线的。所以穴位亦相应的不甚准确。但在隐性循经感传线与低电阻线的测试下,客观的而且重复不变的经线可以准确地找到。由此穴位的选取十分精确。我们自1986年1月开始,将隐性循经感传线和低电阻线用于治疗肺气肿、肺心病20例。该病的诊断除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外,均拍 X 光片、作心电  相似文献   

10.
<正> 以前工作证明隐性循经感传线(LPSC)和该线的低阻抗性(LIP)都是普遍存在的经络现象。本文报导这种经络现象的发生和表皮层的关系。实验在4例志愿者的心包经前臂一段进行。先在正常情况下测出该经的LPSC和LIP,然后在消毒的情况下,用抽空减压或斑矛素的方法施在该段皮肤上,当表皮层及角质层与皮肤分离形成水泡后,用锐剪剥离。以后保持创伤区清洁,待皮肤自然愈合。在恢复过程中,不断测试正常区和创伤区的LPSC和LIP。  相似文献   

11.
针刺信号的立毛线传递及其交感轴突反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和立毛肌交感神经优势支配的基础上,为探索针刺信号的传递机制,将大鼠环形剪毛后针刺或皮肤注射药物,观察立毛运动现象以及皮肤切断、去中枢神经支配等因素对立毛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刺后出现与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走行一致的立毛线,皮内注射苯肾上腺素或垂体后叶素刺激局部立毛肌的收缩后出现相似的立毛线.完全切断皮肤时立毛线被阻断,切断部分真皮没有阻断立毛线,若在切断部分真皮的切口内微量注射普鲁卡因,立毛线同样被阻断;在去中枢神经支配的皮条上也观察到立毛线的产生.这些表明针刺信号沿交感物质分布线上的毛囊立毛肌间以机械牵拉-交感神经轴突反射机制传递.  相似文献   

12.
皮肤经络的形态学基础及其立毛肌交感轴突反射传递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里远  潘娟  张慧  杨利敏 《针刺研究》2002,27(4):262-269
我们把经络分为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两大类 ,本文深入研究了非血管性经络———皮肤信息通路或皮肤交感神经敏感线的结构和活动机制。首先用宏观放射自显影的方法 ,在大鼠皮肤中显示出纵贯全身的系列交感物质分布线 ,连续清晰、左右对称 ,在头部和肢体末端形成环路。在沿物质分布线经过的背上部切断皮肤 ,可以显著阻断针刺“足三里”产生的针刺效应 ,说明皮肤的交感物质分布线即针刺信号传递线路 ,或者说 ,经络的形态学基础已经显现出来。进一步通过SPG荧光染色法观察到 ,位于大鼠皮肤的交感物质分布线来源于其下支配立毛肌的交感神经网络。结合我们过去关于拔除经线毛囊阻断针刺效应的实验 ,提出毛囊立毛肌在经络实质中的动力靶器官作用和实体形态学基础。最后 ,为探索针刺信号的传递机制 ,将大鼠环形剪毛 ,针刺后出现与宏观显影线走行一致的立毛线或立毛带 ,表明交感物质分布线即立毛线。皮内注射苯肾上腺素或垂体后叶素后出现相似的立毛线 ;在去中枢神经支配的皮条上也观察到延伸至在体皮肤上的立毛线 ;全部切断皮肤阻断了立毛线的跨切口传递 ;仅切断部分真皮则没有影响 ,如果在切断部分真皮的切口内微量注射普鲁卡因同样可以阻断立毛线的跨切口传递。说明立毛线的产生是由于立毛肌收缩的机械牵拉及由之  相似文献   

13.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热源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应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显示人体体表循经分布的红外辐射轨迹 (IRRTM ) ,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观察对象为 3 0 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 ,以红外辐射示踪仪显示人体体表的IRRTM ,并对与其相关组织的温度、氧分压和微循环状态进行了检测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 :①IRRTM是在人群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 ,可见之于十四经的每一条经脉 ;②IRRTM的皮肤微循环的灌注量高于其两侧对照区 ,它的形成与皮肤微循环状态密切相关 ;③冷负荷实验的结果提示 ,IRRTM的热源位于皮下一定深度的组织之中 ;④经脉线下深部组织的温度高于其两侧对照区 ;⑤经脉线下深部组织的氧分压也明显高于其两侧对照区 ;⑥针刺时经脉线上的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 ,这种效应还可被压迫经脉线所阻断。结论 :①IRRTM的形成与皮肤微循环密切相关 ,但其主要热源位于皮下一定深度的组织之中 ,该处能量代谢活跃 ,组织温度较高 ;②经脉线下的相关组织可能是一条具有多元结构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和传递的通道 ,这一通道的实体包括了多种已知的组织 ,可能还有一些未知的因素参与 ,它的热学特性与其周围的组织有明显的不同 ;③上述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弄清与经脉循行路线相关的物质基础、阐明经络的实质提供了一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During a sparrow-pecking and twisting-needle manipulation to the acupoints BL 23, 24 and 25 for an induction of "Qi", it was found that some transparent materials were binding to the needles after removed from the volunteer's skin. Electron-microscopical analysis of the transparent materials revealed that they corresponded to the injured fascia made up of collagen fibers, elastic fibers, fibroblasts, adipocytes and mast cells. Rarely were nerve fiber-like structures observed in the materials. Immunohistochemically,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positive nerve fibers could be demonstrated in the acupoint BL 24 associated fascia. A possibl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edle manipulation and the induction of Qi-sensation is discussed along with the acupoint tissue constitu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皮肤机械屏障功能障碍瘙痒模型。方法:用丙酮、乙醚混合液外擦,破坏小鼠皮肤角质层;以瘙痒行为、皮肤神经酰胺含量及角质层厚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为指标,观察造模3、5、7d后的的变化情况,以确定模型是否成功及造模的最佳时间和瘙痒行为的观察时间。结果:造模小鼠在3d、5d、7d4个时间段的瘙痒次数均高于空白组,以3d组增加最明显,而皮肤神经酰胺含量、角质层厚度及组织病理学观察以造模5d组改变最为明显。结论:用乙醚、丙酮混合液外擦可以造模皮肤机械屏障功能障碍瘙痒的模型,造模最佳时间为5 d,小鼠瘙痒行为的观察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microstructure of blood vessels and nerve fibers between different acupoints in the rat sk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logy.MethodsThe skin tissue at “Qūzé” (曲泽 PC3)” “Dàlíng (大陵 PC7)” and “Zhōngchōng (中冲 PC9)” regions was taken from the rat forelimb along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and cut sagittally with a freezing microtome. After that, the skin sections were stained by fluorescent histochemistr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ith phalloidin and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to reveal the microstructure of blood vessels and nerve fibers respectively, and then examined under a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ResultsThe microstructure of blood vessels and nerve fibers was clearly labeled with phalloidin and CGRP, respectively. The blood vessels and nerve fibers were observed in the dermis of “PC3” “PC7” and “PC9” regions, where the bundle of nerve fibers distribute in parallel to the blood vessels, and sent out thin branches to surround the wall of the blood vessels. In contrast, the density of blood vessels and nerve fibers in “PC3” “PC7” and “PC9” were presented orderly in an increased tendency.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neurovascular microstructure among “PC3” “PC7” and “PC9” in the rat, providing a histological view to insight into the specificity of different acupoin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抗衰老方面的作用.方法:针刺老年大鼠的"足三里"、"关元"穴[1],观察对心、肾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褐质(LIP)变化的影响.采用考马斯亮兰测定法测定心、肾组织中蛋白含量,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组织中NO、GSH-PX、LIP含量.结果:针刺能调节心、肾组织中NO的含量,提高心、肾组织中抗氧化能力,使GSH-PX的含量增高,降低心、肾组织中LIP的含量.结论:针刺能起到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以前工作表明大鼠和人类相似,存在循经低阻抗线,而且这条线下神经束的分布显著多于非低阻抗区。本文用诱发萤光法初步观察了大鼠循经低阻抗线的肾上腺能神经末梢的分布。实验用大白鼠7只。先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测出背部“膀胱经”的低阻抗线。然后在颈动脉放血,复查低阻抗线并以炭素墨水标记。用于冰冷冻局部皮肤,深达肌层。用锐刀切取沿低阻抗线两侧3毫米、深达7~8毫米、长约1厘米的皮肤块。经恒冷箱切片后用dela Torre法诱发萤光,在Leitz萤光  相似文献   

19.
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对比电针夹脊穴与电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电针夹脊穴的作用机理.方法:120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60例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60例采用电针循经取穴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电针夹脊穴治疗相对循经取穴治疗来说,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简单的取穴方法.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方法 :观察对象为 5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针刺穴位取心包经的内关、胆经的光明以及督脉的大椎穴 ,用 6T67红外热像仪进行记录。结果 :①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变化一般出现在针刺后 1 0min左右。②在基础温度较高的情况下 ,针刺可使部分受试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上的皮温降低 ,部分受试者的皮温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③在基础温度较低的情况下 ,针刺可使得部分受试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上的皮温升高。④针刺对一部分受试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皮温影响不大 ,但可使红外辐射轨迹变得更加连续、规整。⑤在一部分没有显示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受试者 ,针刺也可激发出沿该经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结论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是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 ,针刺对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有明显的影响 ,既可诱发出所属经脉红外辐射轨迹 ,也可使既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变得更连续、规整。提示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与人体的机能调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