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矽肺患者血清中自细胞介素-8(IL-8)、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方法 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8例矽肺患者血清中IL-8、RANTES、MCP-1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96例)进行比较.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与上述趋化因子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矽肺患者组血清IL-8、RANTES、MCP-1和CRP表达水平[(69.2±21.3)pg/ml,(611.4±186.1)pg/ml,(197.1±33.8)pg/ml,(19.2±4.1)mg/L)]高于健康对照组[(14.1±3.8)pg/ml,(170.2±39.9)pg/ml,(74.1±19.9),(4.9±1.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矽肺患者组血清IL-8、RANTES、MCP-1的表达与CRP的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61、0.791、0.801,P<0.01).结论 矽肺患者血清IL-8、RANTES和MC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趋化因子拮抗剂可否治疗矽肺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前列腺素E2(PGE2)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61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是否有转移分成2组,无远处转移组46例,远处转移组15例,其中根治性切除41例,姑息性切除11例,剖腹探查9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PGE2s、IL-2R和CD4+、CD8+含量。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PGE2和sIL-2R水平明显升高,同时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和CD4+/CD8+值降低,IL-2与sIL-2R和PGE2呈显著负相关,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PGE2和sIL-2R水平显著下降,同时IL-2水平和CD4+/CD8+值升高,其中,根治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姑息性切除组和剖腹探查组术后外周血PGE2和sIL-2R水平仍高于正常。结论 PGE2和sIL-2R参与了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存在的免疫抑制过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PGE2和sIL-2R水平动态检测可视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是否复发或转移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K1、OPN与CEA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及正常对照血清中TK1、OPN表达的变化,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及正常对照血清中CEA表达的变化。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TK1、OPN与CEA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血清TK1、OPN联合CEA诊断的阳性率较单一方法诊断的阳性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血清中TK1、OPN、CEA均可作为结直肠癌的诊断指标,以CEA+TK1+OPN的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最好。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趋化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白介素-8(IL-8)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EUSA法测定27例活动期UC患者,15例缓解期UC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L-8及MCP-1水平,结肠组织MPO含量采用生化方法检测,同时观察IL-8及MCP-1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性、病变范围及结肠组织MPO含量的关系. [结果]活动期UC患者血清IL-8、MCP-1水平分别为[(47.2±8.6)、(246.2±21.6)pg/ml],肠组织MPO含量为(25_37±5.29)U/g,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35.6±5.8)、 (172.6±19.7)g/ml, (18.22±3.45)U/g]及对照组[(17.3±3.1)、 (113.8±16.3)pg/ml, (8.35±0.76)U/g](P<0.01),缓解期UC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及MP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病变部位的UC患者IL-8、MCP-1水平及MPO含量有明显差异(P<0.01).血清IL-8、MCP-1水平与患者内镜分级、CAI评分及MPO含量呈显著相关(r=0.753 6、0.826 7、0.763 9;0.745 8、0.876 3、0.684 9,P均<0.01). [结论]UC患者中趋化因子IL-8及MCP-1可能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损伤过程,血清IL-8及MCP-1水平变化可作为一评估溃疡性结肠炎炎症严重程度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的变化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如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ICAM-1)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8例明确诊断的结直肠癌初诊患者,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结直肠癌患者和对照组血清IL-37和MMP-8、MMP-9、VEGF及sICAM-1的浓度。Pearson分析IL-37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37浓度相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MMP-8、MMP-9、VEGF及sICAM-1等均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IL-37、MMP-9、VEGF及sICAM-1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及TNM分期均密切相关; MMP-8仅与淋巴结转移与否相关。此外,血清IL-37与MMP-9、VEGF及sICAM-1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IL-37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异常下调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且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MMP-9、VEGF及sICAM-1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IL-8、IP-10及其mRNA表达,局部肿瘤手术切除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6年12月安徽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选取健康人群70例为正常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患者血清中IP-10、IL-8蛋白含量;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P-10mRNA、IL-8mRNA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8、IP-10水平分别为(486.2±52.3)pg/ml、(386.7±42.5)pg/ml;PBMC内IL-8mRNA、IP-10mRNA水平分别为(1.1352±0.1395)、(0.6387±0.076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第1周血清IL-8、IP-10及其mRNA水平应激性升高,术后1周血清IL-8、IP-10分别为(869.6±90.7)pg/ml、(439.8±51.5)pg/ml;PBMC内IL-8mRNA、IP-10mRNA水平分别为(1.3671±0.1447)、(0.8032±0.0817),与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IL-8、IP-10及其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局部肿瘤切除手术后1周内导致外周血IL-8、IP-10及其mRNA认识应激性升高,其随术后恢复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的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9例为结直肠癌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和术后7 d采集结直肠癌组外周静脉血,健康体检时抽取对照组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β、IL-6水平,硝酸还原法测定NO水平,分析各因子和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术前血清IL-1β(4.05±0.87)、IL-6(16.31±3.27)pg/ml水平明显高于术后[(2.63±0.45)、(10.03±1.96)pg/ml]和对照组[(1.49±0.52)、(7.85±1.4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直肠癌组术前NO水平为(26.91±5.06)μmol/L,明显低于术后和对照组的(47.68±7.21)、(59.37±7.9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直肠癌组术后血清IL-1β、IL-6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上升,但血清IL-1β、IL-6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对照组、结直肠癌组术前、结直肠癌组术后中IL-1β与IL-6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IL-1β、IL-6、NO浓度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18(IL-1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及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2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本院产前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103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血清VEGF、IL-18、MCP-1水平,ZL9000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差异,分析VEGF、IL-18、MCP-1水平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VEGF、IL-18、MC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高低切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等高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EGF、IL-18、MCP-1水平均与全血高低切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呈正相关,VEGF水平与血浆黏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VEGF、IL-18、MCP-1水平升高,且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稀土尘肺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MCP-1、HYP的含量,探讨稀土尘肺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方法 选择某稀土冶炼厂26名稀土尘肺患者作为稀土尘肺组,选择同期参加健康体检的不接触稀土粉尘的47人作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TNF-α、IL-1β、MCP-1、HYP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稀土尘肺患者血清中IL-1β、HYP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tTNF-α=-2.199,tIL-1β=2.884,tMCP-1=-3.280,tHYP=5.014,P<0.05);在稀土尘肺组中,IL-1β、MCP-1随着年龄的升高,表达水平逐渐上升(tIL-1β=-2.746,tMCP-1=2.873,P<0.05);吸烟组患者血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高于非吸烟组(tIL-1β=-2.336,P<0.05),其余三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YP随着稀土尘肺期别的升高,表达水平逐渐上升(tHYP=3.439,P<0.05);工龄在<12年组患者血清中IL-1β、MCP-1、HYP表达水平低于工龄在12~年组(tIL-1β=2.910,tMCP-1=2.859,tHYP=2.751,P<0.05);HYP表达水平在排除年龄、吸烟、期别三个混杂因素后,与工龄呈正相关(tHYP=2.257,P<0.05)。结论 TNF-α、IL-1β、MCP-1、HYP在稀土尘肺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对稀土尘肺的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HYP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稀土尘肺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ICP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研究组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评分、妊娠结局变化及血清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变化; Real-time PCR检测入组患者血清SIRT1及NF-κB p65表达; 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 (IL-4)、IL-12及IL-18含量。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升高、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评分、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TBA、TBIL、TNF-α、IL-12、IL-18含量及NF-κB p65 m RNA表达均降低,IL-4含量和SIRT1 m 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③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患者瘙痒评分、血清ALT、AST、TBA、TBIL、TNF-α、IL-12、IL-18含量及NF-κB p65mRNA表达更低,IL-4含量和SIRT1 m 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度ICP效果较好,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SIRT1/NF-κB p65信号通路,进而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因子,改善临床症状及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患者微血管病变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中sICAM-1、MCP-1、IL-8水平,并对比不同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sICAM-1、MCP-1、IL-8水平。采用Logistics回归探讨糖尿病微血管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素。结果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患者s ICAM-1、MCP-1、IL-8水平低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患者,且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血清中s ICAM-1、MCP-1、IL-8水平逐渐升高。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s ICAM-1、MCP-1、IL-8水平低于糖尿病肾病组患者,且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血清中sICAM-1、MCP-1、IL-8水平逐渐升高(P0.05)。sICAM-1、MCP-1、IL-8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中sICAM-1、MCP-1、IL-8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不同时期中外周血中IL-8、TNF-α及ICAM-1的分子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TNF-α、IL-8及ICAM-1的表达较对照组和缓解期组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缓解组患者TNF-α、IL-8及ICAM-1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NF-α、IL-8及ICAM-1的水平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重度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8、TNF-α、ICAM-1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疾病活动性增高而增高,提示炎症免疫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与手足口病临床病理的关系,为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2年6月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72例,其中轻症患儿28例(轻症组)、重症患儿44例(重症组)与正常儿童26名(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和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患儿粪便样本中肠道病毒71型(EV71)的核酸。结果重症组手足口病患儿中所有检测的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水平均高于轻症组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症组患儿中RANTES、MCP-1、IL-4、IL-12和IL-18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症组患儿中,伴有脑炎和肺水肿的患儿在检测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除IL-8和IL-4外)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伴有脑炎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IL-8外,EV71核酸阳性所有患儿检测的细胞因子的水平均高于EV71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参与了手足口病发病及疾病进展,检测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水平对监测疾病进展和预测疾病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L-8及其mRNA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8 mRNA表达.方法 筛选典型HB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8水平;Real-time PCR检测PBMC中IL-8 mRNA含量.结果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L-8及其mRNA水平分别为(431.39±97.39)pg/ml,1.112 5±0.202 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而且病毒复制组表达水平高于非复制组(P<0.01,P<0.05),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者外周血IL-8及其mRNA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L-8及其mRNA表达增高,并与体内病毒复制水平、肝细胞损伤程度密切相关.IL-8在介导肝硬化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4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4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及脑脊液生化及血液指标,并测定两组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性升高(P0.01);血清及脑脊液中的IL-6及sIL-6R、IL-1、IL-8、VEGF、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治愈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炎性因子均恢复至正常,和治疗前相比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炎性因子显著升高,治愈后含量减低,通过炎性因子的测定,便于疾病及时诊断与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12月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3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完成患者2组IL-6、TNF-α及MCP-1水平;根据冠心病类型将观察组分为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3种,记录不同疾病下IL-6、TNF-α及MCP-1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IL-6、TNF-α及MCP-1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IL-6、TNF-α及MCP-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心肌梗塞患者IL-6、TNF-α及MCP-1水平,均高于稳定性心绞痛与不稳定心绞痛(P 0. 05);稳定性心绞痛患者IL-6、TNF-α及MCP-1水平,均低于不稳定心绞痛(P 0. 05);IL-6、TNF-α及MCP-1联合测定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IL-6、TNF-α及MCP-1(P 0. 05)。结论 IL-6、TNF-α及MCP-1在冠心病患者中均呈高表达,不同指标联合测定能获得较高诊断效能,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中IL-16、IL-3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6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为研究对象。选择36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为疾病对照组。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健康儿童40例为健康对照组。统计受试者血清IL-16、IL-35、MCP-1水平,并对血清IL-16、IL-35、MCP-1水平与年龄、病程、性别、哮喘严重程度、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16、MCP-1水平均高于哮喘缓解期、健康对照组(p<0.01);缓解期患儿血清IL-16、MCP-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35水平均低于哮喘缓解期、健康对照组(p<0.01);缓解期患儿血清IL-35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中重度组血清IL-16、MCP-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对照组(p<0.01);轻度组患儿血清IL-16、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中重度组血清IL-35水平均低于轻度组、对照组(p<0.01);轻度组患儿血清IL-3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16、MCP-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35水平高于治疗前(p<0.001);血清IL-16、MCP-1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病情呈正相关(p<0.05);血清IL-35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病情呈负相关(p<0.05)。血清IL-16水平与血清MCP-1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IL-35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MCP-1水平与血清IL-35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IL-16、MCP-1在哮喘患儿血中高表达,IL-35在哮喘患儿血中低表达;IL-16、IL-35、MCP-1与哮喘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煤工尘肺(CWP)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88例CWP患者(CWP组)、64例与CWP组相同接尘条件的健康井下作业接尘矿工(接尘对照组)以及50例井上作业非接尘工人(正常对照组)血清中MCP-1和IL-1β的水平,并根据CWP期别、接尘年限及接尘性质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接尘对照组血清MCP-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WP组血清MCP-1水平显著高于接尘对照组(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3组血清IL-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接尘性质CWP组间比较,矽肺组血清MCP-1水平显著高于煤肺组(P<0.05),而2组血清IL-1β水平则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期别、不同接尘年限CWP患者血清MCP-1和IL-1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可能在CWP炎症反应和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多点监测腹腔镜与开腹式结直肠癌术前术后血清CRP、IL-6、ET、NO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腹腔镜组,以同期本院以传统开腹式手术治疗3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开腹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 h、24 h、48 h及72 h多点监测2组患者血清CRP、IL-6、ET、NO 4项表达水平,并分析2组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2组ET均于术后12 h显著下降后开始上升,至术后24 h时达峰值,然后再次逐渐下降。2组NO水平均于术后逐渐升高且呈持续上升趋势;2组IL-6均于术后12 h内出现升高,至术后24 h时达峰值后逐渐下降;2组CRP均于术后12 h内出现升高,至术后24 h时达峰值后逐渐下降。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后应激反应较小,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术后恢复期短,适应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运用于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设为研究组,将60例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再将6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正常组,3组均实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CEA、CA72-4、CA125、CA199表达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健康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更明显的表达水平,因此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运用于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可获取更高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