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目的:探索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条件,并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特点.方法:从孕14 d SD胎鼠前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用DMEM/F12无血清培养液,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和传代.传3~4代的神经细胞球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贴壁诱导分化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结果:从孕14 d SD胎鼠前脑分离的细胞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能形成大量的神经细胞球,这些神经细胞球可在体外增殖及传代培养,经nestin染色鉴定,大部分为阳性细胞.神经细胞球在血清培养液贴壁培养后可分化出神经纤维细丝(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半乳糖脑苷脂(Gal-C)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从孕14 d SD胎鼠前脑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属于神经干细胞;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大量扩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条件,并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特点.方法采用机械方法从流产的10~18周胎龄的人胚胎前脑分离神经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液,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刺激细胞增殖,进行体外扩增、传代培养.传3~4代的神经细胞球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贴壁诱导分化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结果从人胚胎前脑分离的细胞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能形成大量的神经细胞球,这些神经细胞球可在体外增殖及传代培养.神经细胞球用特异性的鼠抗人巢蛋白(nestin)抗体鉴定,大部分为阳性细胞.神经细胞球在血清培养液贴壁培养后可分化出神经纤维细丝(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半乳糖脑苷脂(Gal-C)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从人胚胎前脑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属于神经干细胞;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大量扩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1)对从胎鼠大脑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分化的作用.方法 ①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胎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分离培养原代细胞,加血清诱导其分化.②在NSCs培养基和DMEM/F12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M1,观察GM1对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①与不含GM1的NSCs培养基相比,在NSCs培养基中加入低浓度的GM1,NSCs的生长无明显改变,随着GM1浓度的增加,NSCs克隆球体积逐渐减小,细胞逐渐死亡;②在DMEM/F12培养基中单独加GM1而不加血清,NSCs克隆球均未见继续生长,也未见分化,而是迅速的死亡.结论 在NSCs培养基中,低浓度(12.5 μg/mL)GM1对NS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较高浓度的GM1对NSCs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GM1不能诱导NSCs分化.  相似文献   

4.
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新生豚鼠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条件。方法:分离新生24h内的豚鼠海马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分别于DMEM/F12培养基、含体积分数2%B27的培养基及含4ng/L bFGF的B27培养基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收集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进行巢蛋白(Nestin)、GFAP及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在含bFGF的B27培养基中,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团。传代培养分化的细胞可见NSE或GFAP免疫阳性细胞。结论:含体积分数2%B27的DMEM/F12培养基中添加bFGF可获得大量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王英  董明敏 《北京医学》2006,28(10):577-579
目的 探讨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在人工外淋巴液中分化为类毛细胞的最佳生长条件.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新生豚鼠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15%人工外淋巴液 DMEM/F12),分别接种于包被多聚赖氨酸和鼠尾胶原的盖玻片上使其分化,3周后对分化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分别计数产生表达毛细胞标记蛋白MvsionⅦa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 神经干细胞在接种鼠尾胶原的盖玻片上生长,分化为MysionⅦa阳性细胞的比例为13.6%.但在接种多聚赖氨酸的盖玻片上生长,MvsionⅦa阳性细胞的比例仅为1.9%.结论 鼠尾胶原是适合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在人工外淋巴液中分化为表达毛细胞特异抗体细胞的生长基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人胎脑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条件,从而在体外大量增殖神经干细胞,并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特点。方法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培养技术,从14周自愿水囊引产人胎脑海马皮质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并进行培养、传代、分化观察,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对培养的细胞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从14周人胎脑皮质中成功分离出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时细胞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该细胞具有连续增殖能力,可传代培养,表达神经巢蛋白抗原(Nestin);在含血清培养时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从人胎脑能分离培养出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并能在体外扩增,可进一步用于基础及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胎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观察神经干细胞生长特点。方法: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培养基对大鼠胚胎大脑组织细胞悬液进行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对神经干细胞鉴定,MTT法测定不同细胞密度的OD值,绘制生长曲线。结果:从胎鼠脑组织分离培养的细胞巢蛋白阳性。MTT结果显示细胞接种密度以2(×104~105)/ml生长良好(r=0.95,P<0.05)。结论: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的胎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巢蛋白细胞免疫鉴定为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新生SD大鼠海马分离、培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海马组织,经机械吹打后,加入含有20 ng/mL的b-FGF以及B27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群,7 d后将一部分细胞固定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这些细胞中神经上皮干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另一部分细胞加入含10%小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使其贴壁分化生长7 d后固定并检测特异性成熟神经元抗原Tuj1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抗原GFAP,少突胶质细胞抗原Galc的表达.结果从海马分离的细胞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特异性巢蛋白,它们分化成熟后可以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从新生SD大鼠海马分离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群,它们有很强的分裂、增殖能力,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9.
星形胶质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新生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体外定向分化的影响,探讨神经干细胞分化条件。方法 收集新生和成年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以1:3比例同DMEM/F12培基混合,分别对胎鼠来源的神经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倒置相差显微境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对分化细胞鉴定和计数。结果 新生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与DMEM/F12的混合培基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明显提高。结论 新生鼠星形神经胶质细胞能促使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新生大鼠海马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 (Nestin)的表达 ,使用bFGF、EGF作为诱导因子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选细胞的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为 3种神经细胞的状况。结果 取材细胞大部分为Nestin免疫阳性细胞 ,各实验组均可促进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bFGF能明显增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表达 (P <0 .0 5 ) ,EGF能明显增加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P <0 .0 5 )。结论 bFGF倾向于诱导干细胞增殖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EGF则倾向于诱导干细胞向胶质细胞分化 (P <0 .0 5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鼠神经干细胞在二维自组装多肽凝胶支架材料表面生长及分化情况,证明多肽凝胶可作为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取新生1周内乳鼠的大脑皮质,机械分离出神经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液(DMEM/F12+bFGF+EGF+B27)培养,免疫组化SABC法对神经干细胞进行鉴定;然后,将其接种到凝胶支架材料表面(实验组)及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盖玻片表面(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干细胞的生长及分化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法鉴定:培养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Nestin(+)。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NSE(+),GFAP(+)。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实验组中。接种的神经干细胞生长良好,7d后可分化为有突起神经细胞;对照组中,7d后未发现长出突起神经细胞。结论二维自组装多肽凝胶对神经干细胞有良好细胞相容性,可作为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Schwann cells (SCs) secrete growth factors or NGF-like proteins, such as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NT-3,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and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影响因素,探讨各种生长因子对小鼠NSCs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以无血清培养法从E13-14d的昆明小鼠大脑皮质分离培养获得NSCs后,分别加入50 mg/L EGF、bFGF、IGF-1、NGF和PDGF处理,分析不同生长因子对NSCs定向分化的影响。结果 分离得到的细胞表现出NSCs的特性,能无限增殖,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和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均呈阳性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生长因子均可显著诱导NSCs分化为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其中NGF的诱导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作用最强;IGF-1、NGF、PDGF均能明显诱导NSCs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结论 几种生长因子均能促进NSCs分化,其中NGF诱导NSCs向神经元方向作用最强;而IGF-1、NGF和PDGF促进NSCs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作用均较强。  相似文献   

14.
bFGF与EGF诱导BMSCs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体外条件下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千细胞(NSCs)和神经样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出生4周左右大鼠的全骨髓细胞进行培养,传至第3代时,分为两组:实验组细胞加入bFGF和EGF,进行诱导分化;对照组不加因子继续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每日观察,记录BMSCs的诱导分化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细胞进行兔抗巢蛋白(Nestin)单抗、兔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抗、兔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抗鉴定。结果 实验组诱导7d后有部分细胞具备神经元样细胞形态,胞体锥形或圆形,有较长单极或多极的突起,均有Nestin、NSE、GFAP阳性细胞表达,且3种细胞数量差别有显著性(t=3.266~6.099,P〈0.05)。而对照组细胞仍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无Nestin、NSE、GFAP阳性细胞。结论 bFGF、EGF可以诱导BMSCs向NSCs分化,并可调控神经元分化,促进神经元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15.
外源性一氧化氮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ectogenesis nitric oxide,NO)对培养状态下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含EGF的条件培养基原代培养小鼠神经干细胞,在第5日时,实验组加入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 NP)作为NO的体外供体,对照组不加SNP.24h后都换成含血清的培养基.比较两组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培养24h后,两组细胞均发生分化,但实验组经SNP作用后,细胞分化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突起较长.结论:NO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并能促进细胞分化后轴突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离、培养、分化及鉴定的条件与方法。方法分离孕14~16dSD大鼠胚胎脑皮质及皮质下区域NSCs,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含bFGF、EGF、B27等)条件下培养,通过有限稀释法克隆、传代,含血清培养基诱导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NSCs及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结果体外培养的NSCs能稳定增殖成神经干细胞球并传代(nestin染色阳性),经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元细胞(NSE染色阳性)、星形胶质细胞(GFAP染色阳性)和少突胶质细胞(CNP染色阳性)。结论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生长因子的培养技术,可在体外大量培养出稳定增殖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大鼠胚胎NSCs,为进一步研究NSCs的生物特性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钠对新生小鼠下丘核区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体外培养新生小鼠下丘核区NSCs的基础上 ,研究水杨酸钠对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收集新生昆明小鼠下丘核区脑组织 ,体外经EGF和bFGF刺激下培养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和水杨酸钠给药后分化为神经元的细胞的GABA和Glu蛋白表达。结果 培养的部分细胞在特定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可分裂、增殖 ,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 ,并在撤除生长因子后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中的GABA和Glu蛋白表达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在无水杨酸钠组两类递质阳性着色细胞数没有明显差异 ;水杨酸钠给药后Glu阳性着色细胞数较GABA阳性着色细胞数明显增加 ,吸光度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①小鼠下丘核区存在着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②水杨酸钠具有促进NSCs分化为Glu阳性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人胚胎脑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实用方法。方法:从人胚胎脑额叶皮层分离组织块,采用DMEM/F12+N2无血清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传代。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后的其他细胞表型。结果:从人胚胎脑额叶皮层分离的细胞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可进行传代培养,获得的细胞中大部分为Nestin表达阳性的细胞。诱导分化后可以出现NSE、GFAP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性,并表达Nestin蛋白,认为是神经干细胞。此方法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体外培养人胚胎脑神经干细胞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激活态雪旺细胞(SCs)对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化作用。方法取出生24 h内的SD乳鼠脊髓NSCs,分离培养并传至4代。取体重(100±5)g的SD大鼠,结扎右侧坐骨神经,1周后取双侧坐骨神经,左侧提取正常坐骨神经分离培养SCs(普通SCs),右侧提取结扎变性的坐骨神经分离培养SCs(激活态SCs),均采用双酶消化加差速贴壁法。将SCs与NSCs应用Transwell培养皿联合培养,分为三组:A组为激活态SCs与NSCs;B组为普通SCs与NSCs;C组仅为NSCs。于培养的第2、4、6天检测各组NSCs活性。1周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Cs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各组NSCs分化比例。结果传至4代的NSCs生长稳定,分离的SCs 7 d后大量增殖呈旋涡状。联合培养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第2、4天三组细胞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C组活细胞比例开始降低,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A组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水平(0.486±0.028)、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水平(0.385±0.023)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2荧光染色,每高倍视野阳性细胞比例A组[(35.26±2.53)%]高于B组[(27.6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荧光染色,每高倍视野阳性细胞比例A组[(62.42±3.78)%]低于B组[(70.18±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活态SCs能够促进NSCs向神经元的分化进程,提高神经元的分化比例。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at Schwann cell secretion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embryonic neural stem cells(NSCs).Methods:The sampl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In Group One,NSCs were cultured in DMED/F 12 in which Schwann cells had grown for one day.In Group Two,NSCs and Schwann cells were co-cultured.In Group Three,NSCs were cultured in DMEM/F12.The morphology of NSCs was checked and β-tubulin,GalC,hoechst 33343 and GFAP labellings were detected.Results:In Group One,all neural spheres were attached to the bottom and differentiated.The majority of them were β-tubulin positive while a few of cells were GFAP or GalC positive.In Group Two,neural Spheres remained undifferentiatied and their proliferation was inhibited in places where Schwann cells were robust.In places where there were few Schwann cells,NSCs performed in a similar manner as in Group One.In group Three,the cell growth state deteriorated day after day,On the 7th day,most NSCs died.Conclusion:The secretion of rat Schwann cells has a growth supportive and differentiation-inducing effect on human NS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