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IgY防治SPF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的抗白色念珠菌鸡蛋黄抗体IgY体内生物学效应。方法:建立服小鼠烧伤后口服白色念珠菌(白念菌)感染模型,应用活菌计数方法检测其回肠膜粘附白念菌量、盲肠内容物白念菌量,应用ELISA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INFα)和二胺氧化酶(DAO)含量。结果:烧伤SPF小鼠喂服IgY后,能明显抑制肠道内白念菌生长和白念菌粘附肠上皮细胞;明显降低小鼠血浆中DAO和TNFα含量。结论:特异性鸡蛋黄抗体IgY具有良好的体内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
生物制剂防治烧伤肠源性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萍 《武警医学》2005,16(2):83-85
肠源性感染与烧伤后顽固性休克、难以控制的暴发性脓毒症和全身失控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烧伤后肠源性感染的病原菌多为机会致病菌 ,白色念珠菌是常见类型之一。从肠道菌的入侵至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发生 ,其病理过程十分复杂 ,大致分为机会菌突破肠黏膜屏障、在体内的播散、全身失控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及发展 3个阶段。对于机会菌的体内播散 ,可使用抗生素加以预防 ,但存在诸多缺陷 ,如耐药性及二重感染等问题 ,因此 ,本研究集中在“生物制剂预防肠源性感染”的方向 ,针对机会菌入侵的“门户”这一环节 ,用白色念珠菌建立感染模型 ,…  相似文献   

3.
特异性IgY防治烧伤小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张雅萍 《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0):773-774
烧伤后,肠黏膜机械屏障破坏,肠道内固有菌群失调,肠腔内sIgA水平下降,导致肠腔内毒素(LPS)移位入血,重者形成内毒素血症,进而导致全身性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满意的拮抗LPS的药物应用于临床。为此,笔者以LPS为抗原免疫产蛋母鸡,用水溶法提纯蛋黄中的特异性卵黄抗体(IgY),在体外生物学效应已取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以烧伤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小鼠为模型,探讨IgY对烧伤小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特异性iRNA预防烧伤感染和改善伤后受损免疫功能的研究①132011吉林解放军第465医院卓安山陈爱娟申繁星张德林②王希珍②关键词灼伤;感染;免疫抑制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44烧伤感染与伤后引起的免疫抑制有关,逆转和(或)纠正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白晓东  仝青英  刘春 《武警医学》2003,14(8):468-470
 目的证实白色念珠菌肠道预刺激是否减少烧伤后白色念珠菌移位.材料方法无特殊病原菌(SPF)小鼠65只,分为预刺激组(33只)及对照组(32只).预刺激组,经口给入1.5×109cfu/ml白色念珠菌(cmcc44104)菌悬液0.5ml.二组动物隔离饲养14 d后,致以20%TBSAⅢ°烧伤.伤后1小时内,两组动物经口给入0.5ml×1.5×108cfu/ml的白色念珠菌.于伤后1 d、2 d、3 d(PBD1、PBD2、PBD3)分批活杀预刺激组及对照组动物.无菌取肠系膜淋巴结(MLN)、末端回肠、盲肠,观察白色念珠菌移位、白色念珠菌肠黏膜表面粘附计数、白色念珠菌盲肠内总量.结果预刺激组动物在PBD1、PBD2、PBD3均无MLN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对照组分别在PBD1、PBD2出现阳性;对照组动物伤后各时相肠黏膜表面白色念珠菌粘附计数均高于预刺激组相对应各时相(P<0.05);对照组动物伤后各时相的盲肠白色念珠菌量均高于预刺激组相对应各时相(P<0.05).结论预刺激能提高了局部的屏障功能,减少侵入白色念珠菌的增殖、定植、粘附.  相似文献   

6.
烫伤和应用抗生素与肠道白色念珠菌移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白念珠菌细胞外磷脂酶活力与其对氟康唑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对氟康唑敏感的白念珠菌培养在含氟康唑浓度逐渐增加的液体培养基中 ,实验诱导为氟康唑耐药株 ;采用卵黄平皿法测定氟康唑敏感的白念珠菌和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的细胞外磷脂酶活力。结果 :氟康唑敏感的白念珠菌生长在含氟康唑浓度逐渐增加的液体培养基中 ,被成功诱导为氟康唑耐药株 ;耐药株组的细胞外磷脂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敏感株组 (P <0 .0 1) ,同时其活力也明显强于敏感株组 (P <0 .0 1)。结论 :白念珠菌细胞外磷脂酶活力的增加与其对氟康唑耐药性的增加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侵袭性白念珠菌小鼠感染模型。方法体外通过菌丝生长实验评价白念珠菌的毒力大小,通过尾静脉注射白念珠菌菌悬液感染小鼠后,观察小鼠生存时间,评价白念珠菌体内毒力大小;以感染后7 d 内小鼠100%死亡为标准,建立了侵袭性白念珠菌小鼠感染模型,对感染小鼠进行氟康唑治疗效果评价。结果白念珠菌体外毒力与体内毒力一致,4种培养基中菌丝均生长良好的菌株,体内感染小鼠后,小鼠生存率也最低;感染模型中,氟康唑对敏感白念珠菌的治疗效果强于对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P ﹤0.05)。结论建立的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可用于药物体内抗白念珠菌活性的筛选。  相似文献   

9.
黄杉  曹颖瑛  姜远英 《武警医学》2011,22(1):27-29,33
 目的 研究天然化合物TTS-12(Tribulus terrestris S-12)对白念珠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TTS-12作用于白念珠菌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Annexin V及PI测定TTS-12对白念珠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POLARstar多功能微板检测仪通过荧光强度检测TTS-12对白念珠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TS-12可明显诱导白念珠菌细胞凋亡;8 μg/ml的TTS-12可诱导58%的细胞凋亡;TTS-12对白念珠菌细胞内ROS产生的促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对ROS产生的促进作用也随之增强.结论 TTS-12可诱导白念珠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白念珠菌细胞内R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兔肺白念珠菌病急性期CT表现分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兔肺白念珠菌病急性期的CT表现进行初步的分型。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通过经皮气管穿刺法建立兔肺念珠菌病模型,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入生理盐水,于接种后隔日—次行CT扫描观察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成功建立13例兔肺念珠菌病模型,CT表现可分为小叶实变型6例,以胸膜下分布为主,病理表现为肺泡炎性渗出;叶段实变型3例,分布于肺低垂部,多表现为肺内出血性梗死灶;结节型2例,均多发,以分布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多见,病理见肉芽肿性病变;磨玻璃型2例,双肺不对称分布,为肺泡及肺泡壁的炎细胞浸润。结论:原发性肺白念珠菌病急性期CT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包括小叶实变型、叶段实变型、结节型和磨玻璃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对白色念珠菌致病性的影响。方法回转器处理白色念珠菌SC5314,观察模拟微重力对菌株生长、小鼠的致死能力、小鼠肾脏和大脑的菌落形成、巨噬细胞破坏作用的影响。检测cAMP分子在回转模拟微重力过程中的作用及Gβ-Gα-AC-cAMP信号通路蛋白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回转模拟微重力导致白色念珠菌生长显著加快;对小鼠的致死速度加快;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增强。模拟微重力导致菌株细胞cAMP的水平显著升高;外源性cAMP显著促进菌丝生成,增加其对小鼠的致死率;模拟微重力导致Gβ基因表达显著增加,而其它与cAMP产生的相关基因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显著增加白色念珠菌致病性,可能是通过激活Gβ-Gα-AC-cAMP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脉冲场凝胶电泳在白色假丝酵母菌基因核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研究白色假丝酵母菌DNA核型,评价其作为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手段的价值。方法从11例患者中分离出白色假丝酵母菌14株,采用PFGE法进行基因核型测定,MircroScan WalkAway96 RY-ID快速生化鉴定板进行菌种鉴定。结果1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有9种不同基因核型。其中从同一例患者不同部位标本中分离出的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基因核型完全一致,表明其来源于同一菌株的不同克隆亚型;来源于不同患者的其他10株菌中有3株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核型,而其余7株菌具有不同的基因核型。结论PFGE可很好地显示出不同来源的白色假丝酵母菌菌株间的同源性及多态性,可作为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对大鼠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内皮祖细胞数目的影响。方法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单纯烧伤组,烧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单纯注射地塞米松组,烧伤+地塞米松组和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地塞米松组。在模型制备后的30分钟、2小时、6小时和24小时,使用双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组别大鼠的血中的内皮祖细胞(EPC)数目。结果烧伤和海水浸泡均可显著降低血中EPC的数目。地塞米松可以部分逆转烧伤和海水浸泡对EPC数目减少的作用。结论在烧伤和海水浸泡情况下,地塞米松的使用有助于增加血EPC数目,并可能增强创面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4.
早期肠道营养与静脉营养对大鼠烧伤后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设计肠道和静脉营养的烧伤大鼠模型,比较两种营养途径对烧伤后早期代谢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早期肠道营养组(TEN组),正常对照组。TEN组和TPN组均为30%Ⅲ度烧伤,液体复苏,分别灌喂和静脉输注营养液,两组给予热量和氮量相同。观察6小时至3天的体重、静息能量消耗(REE)、尿氮、尿儿茶酚胺和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变化。结果 TPN组REE在烧伤后72小时明显高于C组入TE  相似文献   

15.
《中华创伤杂志》1987,3(2):65-67
  相似文献   

16.
烧伤大鼠早期胃肠喂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早期胃肠性喂养的作用及方法。方法:对伤后2小时既开始喂养的严重烧伤大鼠进行血浆蛋白监测,并与正常大鼠及伤后禁食大鼠作对比。结果:喂养组大鼠伤后7天血浆球蛋白明显上升至接近正常,胃肠粘膜病理变化减轻。结论:早期喂养有减轻胃肠及全身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军队干部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控制措施,完善监控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性研究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2005年军干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军干病房医院感染率为9.91%。医院感染病人平均年龄78.09±7.49岁,平均住院日52天,呼吸道感染占81.41%。住院天数、肿瘤、肾功能不全、使用放疗和化疗、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胃肠道插管、使用胃酸抑制剂、使用抗生素、报病危、手术等均能增加医院感染的危险性。结论军干病房医院感染的防控应进一步提高全员防感染意识,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和防治方法,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加强病室环境管理;加强呼吸道、留置导尿、留置静脉导管等关键部位的管理;保护患者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血栓素、前列环素与运动后蛋白尿生成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大鼠为实验对象,测定安静时、大强度间歇负重游泳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休息45分钟时血浆血栓烷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2)(6-keto-PGF_(12))的浓度变化及尿总蛋白(TP)、白蛋白(Alb)、β_2微球蛋白(β_2-mG)排泄率变化,以期为运动后蛋白尿的生成机制提供实验材料。结果表明:运动后即刻血浆TXB_2、6-keto-PGF_(1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尿TP、Alb、β_2-mG排泄率也呈非常显著的升高。运动后休息45分钟时血浆TXB_2及尿TP、Alb、β_2-mG均呈不同程度的减少。相关分析表明TXB_2、TXB_2/6-keto-PGF_(12)比值与尿TP、Alb、β_2-mG之间呈高度正相关;虽然6-keto-PGF_(12)与尿TP、Alb、β_2-mG之间呈负相关,但无明显统计意义(P>0.05)。提示血栓素,前列环素的变化可能是运动后蛋白尿生成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疲劳时大鼠智力的变化及中药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慢性疲劳大鼠学习记忆情况的测定,结合对大鼠脑组织能荷的测定,研究疲劳后记忆的改变,并探讨中药元气精华抗疲劳和改善记忆的作用及药效学机制.结果中药治疗组学习成绩提高比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照组有明显提高,而与人参皂甙组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中药能改善大脑疲劳状态,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效果与人参皂甙组接近.中药治疗组学习中出错次数比模型对照组和人参皂甙组明显减少,说明中药制剂元气精华能改善大鼠记忆巩固程度,且效果优于人参皂甙.同时,模型对照组的能荷值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的能荷值,说明大鼠经过一定量的负荷运动后,其脑组织中AMP氧化磷酸化减少,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分解增加,ATP含量减少,脑能量耗竭,提示大鼠处于疲劳状态.中药治疗组脑能荷值比模型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而与人参皂甙组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中药制剂元气精华能降低脑代谢率,使脑能量代谢状态得以改善,效果与人参皂甙组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大强度训练会影响大脑能量代谢,使智力降低;而中药制剂元气精华可以改善大脑能量代谢,提高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