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208-3210
<正>脑性瘫痪(脑瘫)是目前导致儿童肢体和智力残疾的主要疾病,被认为是当前导致儿童残疾的"头号杀手"。鉴于脑瘫患儿早期干预的良好效果已被基础医学和康复医学实践所证实,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脑瘫患儿早期干预的知识与技术未普及、部分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对患儿及其家属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体系(the pediatric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s,PedsQL)4.0作为测定工具,分别对脑性瘫痪儿童及正常儿童进行生存质量测定;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作为测定工具,分别对脑性瘫痪儿童家属及正常儿童家属进行生存质量测定,比较脑性瘫痪儿童和正常儿童、脑性瘫痪儿童家属和正常儿童家属之间生存质量的差异性。结果:脑瘫儿童PedsQL 4.0测定中,脑瘫儿童在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总分及总分方面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P<0.01)。在SF-36调查中,脑瘫儿童家属除外生理功能及生理职能两个项目外,其他项目包括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职能、精神健康以及总分方面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家属组(P<0.05)。结论:脑性瘫痪儿童及其家属的生存质量均较正常对照组低,因此,在实际的康复治疗中,应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手段,提高脑瘫儿童及其家属生存质量,同时社会要高度关注脑瘫患儿的家庭。  相似文献   

3.
独生子女病残儿脑性瘫痪致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 小儿脑性瘫痪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我省在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中,以“脑瘫”为由申请生育二胎比例逐年增高。为了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脑性瘫痪的致病因素,降低“脑瘫”的发病率,我们对1996~1998年福建省独生子女病残儿医  相似文献   

4.
小儿脑性瘫痪钙与骨密度监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钙代谢水平及骨密度变化情况。方法:测定80例脑瘫患儿与正常儿童血钙、BALP及骨密度(BMD)。结果:脑瘫患儿血钙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血清BAL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性瘫痪患儿骨密度降低,骨碱性磷酸酶在脑瘫患儿中明显升高,表示脑瘫患儿骨矿化不足。  相似文献   

5.
多胎妊娠与小儿脑性瘫痪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与小儿脑性瘫痪发生的相关性。方法:2002年8~10月对湘潭地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多胎妊娠脑性瘫痪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调查0~7岁儿童179895人,确诊为小儿脑性瘫痪385例,患病率2·14‰。其中双胎850例,确诊小儿脑性瘫痪16例,患病率18·82‰;三胞胎96例,确诊小儿脑性瘫痪为9例,患病率93·75‰。患病率之比三胞胎:双胞胎:单胎=43·08:8·19:1,经统计学处理,妊娠胎数与脑瘫发生率呈指数线性关系,R2=0·99,接近于1,b=0·835>0,表明妊娠胎数与脑瘫患病率高度正相关。结论:多胎妊娠小儿脑性瘫痪患病率较单胎显著增高,加强多胎妊娠的围产期保健工作,可以减少小儿脑性瘫痪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97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97例小儿脑瘫患儿,显效42例,有效33例,进步7例,总有效率为84.54%;其中1岁以内56例,显效33例,有效19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96.43%。结论:脑性瘫痪治疗及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或姿势异常。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妇婴保健中心1996年5月至9月在浙江省海盐县和平湖市进行了0~6岁儿童的脑性瘫痪调查。调查表明脑瘫患病率为1.40%。,其中海盐县为1.64%。,平湖市为1.23‰。本文对脑瘫的患病率及在我国城乡地区进行脑瘫调查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500例脑性瘫痪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及临床分型。方法:对500例临床诊断小儿脑性瘫痪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331例,女169例,痉挛型312例,手足徐动型67例,共济失调型10例,震颤型7例,肌张力低下型17例,混合型87例,合并癫痫97例。375例头颅CT检查,63例MRI检查,异常者293例。结论:脑性瘫痪的诊断年龄多在3岁以内,男孩发病率大于女孩,瘫痪的类型以痉挛型为主,痉挛型脑瘫合并癫痫较多,头颅CT及MRI表现以脑萎缩多见。早产儿、低体重儿是目前引起脑瘫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体重越轻,发生脑瘫的几率越高。母孕期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胎儿的发育异常,包括各种先天畸形及脑瘫在内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脑瘫,多么可怕的字眼,是严重危害小儿健康发育的一种疾病,历代医生们都为此而伤透了脑筋。在医学上,脑瘫只是一个简称,主要是由颅内各种疾病引起的瘫痪都属于脑性瘫痪,如脑血管、脑神经、脑细胞的损伤,先天性缺损及发育  相似文献   

10.
脑瘫,它非常顽固难克,是危害小儿健康发育的一种严重疾病,历代医家都为此伤透了脑筋。河北石家庄正定县解放街91号(邮编:050800)脑瘫门诊治疗小儿脑瘫病有独到之处。为此我采访了门诊部主治医师张三奎。张大夫首先给我们介绍脑瘫是一种什么病。他说:由于引起脑瘫的原因很多,症状也各有不同,在医学上脑瘫只是一个笼统的简称。我认为:只要是由颅内疾病引起的瘫痪都叫脑瘫,也可称为脑性瘫痪。可由脑血管、脑神经、脑细胞等组织结构损伤,颅脑外伤、病毒性颅内感染,新生儿核黄胆或先天脑发育不全,以及早产、难产缺氧窒息引起颅内出血,高热不退而引起,还有脑炎后遗症也属于脑瘫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或姿势异常。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妇娶保健中心1996年5月至9月在浙江省海盐县和平湖市进行了0~6岁儿童的脑性瘫痪调查。调查表明脑瘫患病率为1.40‰.其中海盐县为1、64‰,平湖市为1.23‰。本文对脑瘫的患病率及在我国城乡地区进行脑瘫调查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脑瘫,多么可怕的字眼,它是危害小儿健康发育的一种严重性疾病,历代医生都为此伤透了脑筋。那么,脑瘫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在医学上,脑瘫只是一个简称,主要由颅内各种疾病引起的瘫痪都属于脑性瘫痪,如:脑血管、脑神经、脑细胞的损伤,先天性缺损及发育不全,新生儿难产缺氧、窒息,导致颅内出血或初生儿核黄  相似文献   

13.
双胎与脑性瘫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建蒙  林庆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0):881-883
为了明确双胎儿童的脑性瘫痪患病率及其与脑性瘫痪的关联性,于1997 年5 ~7 月在江苏南部7 个市对0 ~6 岁儿童进行了现况普查。结果表明双胎儿脑瘫患病率为974 ‰(95 % 可信限,615 % ~1333 % ) ,是单胎儿的64 倍(95 % 可信限,44 ~93) 。如果按出生体重的实际测量进行分组,则低出生体重双胎儿的脑瘫患病率低于相同出生体重组别的单胎儿,而正常出生体重双胎儿的脑瘫患病率却高于相应的单胎儿;根据标准正态离差进行分组,则双胎儿脑瘫患病率在所有出生体重组均高于单胎儿,并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双胎儿的脑瘫患病危险性有增大之趋势。提示双胎是脑瘫独立的危险因素并且双胎导致脑瘫的危险性随着胎儿的成熟而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 为进一步认识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发病规律,提高防治水平,笔者对194例脑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将绍兴市计划生育管理部门于1996年4月~2001年12月组织鉴定的符合病残儿诊断标准的194例脑瘫患儿的病例资料及其父母再生育二胎的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京 《健康向导》2011,(6):30-3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严重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脑瘫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约为1.5‰~4.0‰,平均约为2.0‰。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4.0‰。那么哪些因素可以导致脑瘫,以及脑瘫有哪些早期症状呢?  相似文献   

16.
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种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中枢性非进行性瘫痪。由于病因复杂,早期又无明显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往往因得不到足够重视而延误诊治。我科自2003年6月开展脑瘫康复治疗以来,对150例脑瘫患儿采用了穴位封闭配合功能训练等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儿家长心理调查发现家长的心态在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以下简称脑瘫)是以非进展性中枢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就脑性瘫痪的治疗进展和预防进行复习并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以下简称脑瘫)是以非进展性中枢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就脑性瘫痪的治疗进展和预防进行复习并综述。  相似文献   

19.
脑性瘫痪是继发于婴幼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姿势和运动发育障碍。近20年来,人们不仅只关注脑瘫儿童的肢体残疾问题,还会关注其营养健康问题。已有的研究发现脑瘫儿童存在多方面的营养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脑瘫儿童的预后,还会影响脑瘫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预期寿命。脑瘫儿童的营养问题已被康复临床所关注。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并多维度分析影响脑瘫儿童营养状况的因素,希望为脑瘫儿童的临床营养干预提供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应用引导式教育结合配带矫形支具及手术等综合疗法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248例脑瘫儿童进行引导式教育结合矫形器配带综合治疗.结果 引导式教育能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技能;矫形支具可用于改善患者的步态,保持平衡,防止挛缩和矫正畸形.从而改善脑瘫儿童的生活质量,相应减少脑瘫儿童康复的时间.结论 引导式教育结合矫形器配带,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儿童福利机构开展的脑瘫康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