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种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中枢性非进行性瘫痪。由于病因复杂,早期又无明显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往往因得不到足够重视而延误诊治。我科自2003年6月开展脑瘫康复治疗以来,对150例脑瘫患儿采用了穴位封闭配合功能训练等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儿家长心理调查发现家长的心态在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1个月内的脑发育时期引起脑损害或脑发育缺陷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其发病率为0.3%,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主要疾病之一。脑瘫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儿家长对脑瘫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患儿的康复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魏红芬 《浙江预防医学》2011,23(2):82-83,85
为了解脑瘫患儿家长对患儿眼病防治的影响因素,我们于2009年对2~14岁脑瘫患儿家长进行了眼病防治知识和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以进一步提高脑瘫患儿眼病防治及时率和覆盖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于佳琦 《中国校医》2020,34(3):172-173,180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实施健康信念模式对其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某医院收治的脑瘫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脑瘫患儿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66.5±6.6)分、(182.2±3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1.3±7.6)分、(158.2±29.1)分;干预后日常功能、生理功能、心理状况、交际能力评分分别为(75.5±11.2)分、(80.5±14.9)分、(76.8±11.1)分、(78.1±11.8)分,均高于对照组(69.2±9.8)分、(66.2±13.4)分、(67.7±10.5)分、(70.8±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康复效果,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心理治疗对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在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在我国发生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为1.8‰~4%。脑瘫一般不能治愈,且功能恢复慢,脑瘫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易激动和情绪波动等心理疾患。本文的目的是对确诊的脑瘫患儿在常规的康复治疗的同时介入心理治疗,以证实心理治疗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对脑瘫患儿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中某连续6个月进行康复干预的1~3岁脑瘫患儿及家长各30例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中某连续6个月进行康复干预的1~3岁脑瘫患儿及家长各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由康复团队对家长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进行康复指导,两组患儿均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和精细运动功能评估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FMFM)测评,比较两组患儿的粗大和精细运动功能。结果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康复指导相比,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对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的粗大和精细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后脑瘫患儿生存质量变化及影响生存质量改变的因素。 【方法】 本研究以2007—2009年在本院就诊的70例2~6岁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the 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s, PedsQL)4.0作为患儿生存质量的测定工具,综合康复治疗半年后评价患儿生存质量的改变及影响生存质量改变的因素。 【结果】 70例脑瘫患儿中男48例,女22例,平均月龄为(35.3±11.3)月; 7例上幼儿园,入学率仅为10%;其治疗前后得分分别为:生理功能25.40±21.84、31.38±24.98;情感功能64.00±20.16、67.28±18.62;社交功能29.14±21.97、34.50±21.32;PedsQL总分为37.16±16.45、42.22±17.06。经配对设计的t检验,综合康复治疗前后患儿在生理功能、社交功能和PedsQL总分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生存质量改变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家庭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上及教育程度为小学的父母对患儿生存质量改变起正向作用。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对生存质量的改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797)。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提高脑瘫患儿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提示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来提高脑瘫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家长实施医护共同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医护共同健康教育模式对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单独健康教育模式。在患儿出院前分别对两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进行评价。并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家长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2%,65%,观察组、对照组满意率分别为97%,70%,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人员共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刘欣欣 《中国校医》2020,34(2):124-125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配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就诊于本院的104例脑瘫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联合行运动康复训练。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患儿运动功能及神经智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88项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为(37.82±9.04)分,高于对照组的(34.37±7.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发育商评分为(80.45±9.84)分,高于对照组的(68.47±1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配合康复护理可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发育与神经智力发育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发育商及智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发育商及智能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及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116例脑性瘫痪儿童经过3个月的运动功能训练、推拿按摩、中药熏蒸、高压氧等综合康复治疗后发育商及智能结构变化。结果:脑瘫患儿呈现智能发育延迟,并且不同智能能区发育不平衡,表现为粗大运动明显落后于适应性、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会等能区(P<0.01)。经3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后,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及个人社会5个能区的发育商和总发育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脑瘫患儿的发育商和粗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及个人社会等能区均有提高作用,是目前治疗脑瘫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2016年我院收治的84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治疗的有效率和粗大运动功能的评分情况。结果在护理治疗的有效率方面,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8%,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5%,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治疗后的粗大运动功能的评分方面,对照组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为(62.17±7.23)分,观察组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为(72.86±8.0)分,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应用与脑瘫患儿治疗中,有利于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改善,促进患儿的康复进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脑瘫痪儿在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及家长经常辅助患儿手脚活动 ,使其肢体功能恢复。这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劳动强度 ,而且因手法、技巧的差异所产生的疗效也不尽相同。我们在儿科专家指导下制作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工作原理 :通过微变速电机带动痪者双腿在设定转速下作来回循环运动 ,从而达到痪者下肢康复的目的。制作方法 :(1 )用一张小儿床作安装机器的支架及治疗的平台 (如图 1 )。(2 )选用 1台 1 80W左右的微型变速电机配 0~30 0r/min的调速器。(3)第三步制作电机支架 ,固定电机 ,制作转动杆 ,联杆 ,皮带轮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后对运功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106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采取康复护理模式,两组均进行3个月的护理。采用运动功能评分表(FMA)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价表(ADL)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后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FMA及ADL评分均高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康复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83,P=0.03)。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24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采用以家庭康复护理为主的康复训练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①对两组患儿Gesell各能区发育商的比较,观察组患儿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功能、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的恢复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两组患儿康复疗效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6.7%)明显大于对照组(55.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30例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随着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早产儿死亡率下降,脑性瘫痪(CP)已成为儿童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和经济损失.我科自2003年6月1日成立小儿脑瘫康复科以来,对30例CP患儿连续跟踪实施康复运动训练,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指导,短期按疗效住院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变化,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文回顾性地总结了在2002年10月~2003年7月期间,采取的自制调查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5例脑瘫住院及门诊就诊的患儿父母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了解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55例调查显示,脑瘫患儿父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结论]对于脑瘫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医学康复工作者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使脑瘫患儿尽快地得到康复治疗,减轻残疾,恢复生活能力,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显著优于对照组75%;两组治疗后Ba 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患儿肢体运动障碍及残障,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显著优于对照组75%;两组治疗后Ba 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患儿肢体运动障碍及残障,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