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05例纳入本研究,采用恐动症TSK (Tampa Scale of Kinesiophobia, TSK)评分评估患者状态,TSK>37分确定为恐动症,将患者分为两组行单因素比较。行TSK评分与临床指标行单项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05例患者中,36例确诊为恐动症,发生率为17.6%。单项因素比较表明,恐动症组患者术前疼痛持续时间、术前VAS评分、翻修手术比例以及一期双侧置换比例显著高于非恐动症组(P<0.05);而恐动症组患者文化程度、术前HSS评分、术前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K-SES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分显著低于非恐动症组(P<0.05)。单项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术前HSS评分、KSS临床评分、K-SES评分及社会支持评分与TSK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术前VAS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与TSK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疼痛时间长和社会支持评分低是发生恐动症发生的主要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的恐动情况,以明确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的发生率。并通过对患者焦虑及疼痛评估确定其影响因素,为恐动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TKA治疗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动症TSK评分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且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所有患者中男性143例,女性157例,年龄45~83岁,平均(62±9)岁;139例患者(46.33%)存在恐动症,其TSK得分平均为(36±11)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标准回归系数=-0.345,P<0.01)与疼痛年限(标准回归系数=-0.276,P<0.01)为主要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疼痛年限(OR=5.576,95% CI:2.213,15.453)、文化程度(OR=0.165,95% CI:0.071,0.324)、疼痛(OR=5.417,95% CI:2.203,13.385)及社会支持度(OR=0.560,95% CI:0.376,0.659)是TKA患者有恐动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恐动症心理与患者的疼痛年限、文化程度、疼痛经历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在患者康复锻炼中应对这些产生恐动心理的因素予以干预,提高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情况,并探索恐动症形成机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2—5月行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73例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分表、疼痛数字评分表、疾病感知简易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简明围手术期疲劳评测量表进行评估。结果: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得分为(39.3±4.7)分,恐动症发生率为50.9%(88/173),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得分为(40.8±5.1)分,恐动症发生率为58.7%(37/60),均高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8.4±4.3)分,P=0.001;45.1%(51/113),P=0.038]。路径分析显示,疼痛程度通过术后疲劳及焦虑抑郁对恐动症产生间接效应,间接效应值为0.190;疾病感知对恐动症有直接影响(β=0.290,P<0.001),并通过焦虑抑郁产生间接效应,间接效应值为0.114;焦虑抑郁对恐动症有直接影响(β=0.194,P<0.05),并通过术后疲劳产生间接效应,间接效应值为0.146;术后疲劳对恐动症有直接正向影响(β=0.328,P<0.001)。结论:髋...  相似文献   

4.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是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障碍、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一种手术方式,患者多为老年人群。老年人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因术后疼痛或在关节假体适应中产生对疼痛的过度感知,导致对外界的敏感性增强,从而陷入“疼痛-灾难化思维-恐惧-回避”的路径中,导致术后恐动症的发生,增加残疾风险,不利于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现阶段临床医护人员对恐动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并制定干预措施。本文针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的概念、发生原因、不良影响、影响因素、测量工具、干预措施等多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视频辅助出院教育(video-assisted discharge education, VADE)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后恐动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在本院拟进行TKA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60例采用视频辅助出院教育方案(视频组),60例采用常规出院教育方案(常规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和Tampa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ROM和HS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和术后24 h两组间VAS评分、ROM、HSS评分、Tamp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1个月,视频组在VAS评分[(0.9±0.9) vs (1.4±0.6), P<0.05]、ROM [(119.5±7.0)°vs (115.5±7.5)°, P<0.05]、HSS评分[(85.7±3.3) vs (84.4±3.3), P<0.05]和Tampa评分[(31.8±3.5) vs (...  相似文献   

6.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恐动症的发生情况、不良影响、危险因素及干预方法,为预见及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的发生提供信息支持,以达到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0月~2010年10月3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1年25例膝关节屈曲度>90°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2例膝关节屈曲度<90°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两组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随访时间等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随访时间及术前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两组膝关节屈曲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两组的胫骨倾斜度与关节力线对位不良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受肥胖、下肢力线对位情况和术后主动功能锻炼等因素影响,术中术后减少以上因素影响可以提高膝关节术后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恐动症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16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Tampa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视觉模拟评分法、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恐动症得分为(36.23±5.28)分,50例(29.59%)患者存在恐动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行淋巴结清扫、积极应对、疼痛程度、焦虑情绪是乳腺癌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P<0.05,P<0.01),可解释恐动症总变异的38.30%。 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需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者降低术后恐动症水平,使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促进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1例43膝骨关节炎终末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术前、术后半年的膝关节功能进行HSS评分,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对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与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疼痛评分、术前膝关节活动度(ROM)、内翻畸形程度、手术前后股骨前髁偏距(ACO)变化情况,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PSA)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手术前后股骨前髁偏距(ACO)变化情况,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PSA)与术后膝关节ROM之间的关系.[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术前疼痛评分、术前膝关节ROM、术后胫骨平台PSA、手术前后股骨ACO变化与术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呈正相关;体重指数、膝内翻畸形程度与术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经筛选后纳入方程的变量只有术后胫骨平台PSA (P<0.01)、术前疼痛功能评分(P<0.01)、体重指数(P<0.05),根据标准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排序,对应变量的作用排序为术后胫骨平台PSA (0.555)>术前疼痛评分(0.357)>体重指数(0.187).ACO术前大于术后组的患者术后膝关节ROM明显好于ACO术前小于术后组(P<0.05).术后胫骨平台PSA 7°~9°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最好.[结论](1)术前疼痛评分、术前膝关节ROM、术后胫骨平台PSA、术前术后股骨ACO变化与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呈正相关,体重指数、膝关节内翻畸形与术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呈负相关;(2)术后胫骨平台PSA、术前疼痛评分、体重指数对术后半年膝关节HSS评分影响显著;(3)股骨ACO变化对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有影响,术后胫骨平台PSA7°~9°膝关节活动度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3):2170-2173
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逐渐呈现年轻化,其主要症状是急慢期腰腿痛,给患者工作、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恐动症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疼痛对康复锻炼及活动产生恐惧焦虑心理而减少运动,长时间活动减少,严重者可导致机体"废用性"失能。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恐动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恐动症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恐动症的影响因素、恐动症的测量工具、恐动症的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为国内医护人员提供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恐动症的信息支持,帮助恐动症患者减轻疼痛,恢复正常康复锻炼和运动,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教育-恐惧暴露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教育-恐惧暴露干预。于患者出院前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疼痛数字评分、恐动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及出院准备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教育-恐惧暴露干预可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程度,缓解术后疼痛,提高自我效能感及出院准备度,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PICC置管肿瘤患者恐动症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Tampa-11量表、癌性疲乏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58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 结果 PICC置管肿瘤患者恐动症得分(19.38±4.92)分,恐动症发生率为53.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异物感、癌性疲乏、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方式是PICC置管肿瘤患者恐动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PICC置管肿瘤患者恐动症的发生率较高。应综合评估PICC置管肿瘤患者运动恐惧反应及其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恐动症水平,以减少潜在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引起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旨在探讨术后发热与感染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06年4月问本院及华西医院骨科记录完整已行膝关节置换术的200例患者的体温表和病历。列表记录每例患者术前的平均最高体温和手术后7d每天的最高体温,同时记录术前和术后第2d的血色素值以及是否输血、使用导尿管、麻醉方式和基础疾病等。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膝关节置换术前和术后7d的患者体温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78例(39.0%)患者的体温≥38℃。16例患者发展为感染,浅层感染15例,经换药和抗生素治疗治愈,1例深部感染行假体取出,最终关节融合,但其中仅有3例患者的体温增高。术后发热与感染、输血、血色素下降、是否使用导尿管、麻醉方式以及术前发热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1周内发热属正常生理反应,与感染等因素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关节置换手术量逐年增加,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输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的:探讨初次单侧关节置换术后输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我院矫形骨科接受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患者共1814例.按照关节置换术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院关节置换术的相关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为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7—8月对我院进行的9台关节置换手术进行了相关感染监测。采用5点采样法对面积约30m^2的手术室空气进行了4次采样和细菌培养。通过棉拭子采样法对手术医师手部和手术器械(止血钳、手术剪、拉钩)分别进行14人次、76次采样并细菌培养。结果:手术间空气中浮游菌总数平均值为88.2cfu/m^3。对参与关节置换手术的医师手部检测中有8人次的细菌培养为阳性。暴露于空气中不同时间的未使用手术器械和使用不同时间后的手术器械细菌培养结果中有11次样本为阳性。结论:在关节置换手术中,手术人员要尽力维护手术间的空气洁净度,遵守外科洗手规则,减少无菌台在空气中的暴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体输血率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6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516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异体输血将其分为两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以是否输血的二分变量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516例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中,102例患者术后因贫血进行了异体输血,异体输血率为19.77%。输血组女性比率、年龄、诊断为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比率、术前高血压病分级、放置引流管比率和双侧手术比率显著高于未输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输血组术前Hb浓度和术后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未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体质指数、ASA评分、术前合并症、术前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OR=2.087,P=0.014)、双侧手术(OR=7.065,P<0.001)、放置引流管(OR=2.003,P=0.008)是异体输血的危险因素;而股骨头坏死(OR=0.945,P<0.001)、性别为男性(OR=0.554,P=0.029)、术后钙离子浓度高(OR=0.228,P=0.005)是减少异体输血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对于行初次THA患者,骨性/类风湿关节炎、一期行双侧手术、术中放置引流管的患者术后易发生异体输血,而男性患者、股骨头坏死患者和术后钙离子浓度较高的患者术后不易发生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1997年6月至2008年7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5例47髋行半髋关节表面置换,男25例,女20例;年龄29—49岁,平均36.6岁。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研究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职业、病因、Ficat分期、髋部手术史、股骨假体柄干角、术后开始锻炼时间等相关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Harris髋关节评分作为因变量,分为优、较好、良、差4类,其中前2类视为功能恢复满意。结果45例患者随访1—11年,平均8.6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5例,较好20例,良8例,差2例,满意率为77.8%。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患者的体重指数、Ficat分期、股骨假体柄干角、术后开始锻炼时间4个因素与髋关节功能恢复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发现此4个因素是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结论体重指数、Ficat分期、股骨假体柄干角、术后锻炼时间可明显影响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9-01完成的51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组,即肾损伤组与未损伤组.比较2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是否合并贫血、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肺部感染、术前肾功能是否异...  相似文献   

19.
梁嘉铭 《骨科》2015,6(1):25-27
目的探究影响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320例,根据患者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n=13)和非感染组(n=307),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发症、手术情况等。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高、合并糖尿病、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术时间长、手术出血量多、有激素治疗史对术后感染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比值比(OR)=4.384,95%可信区间(CI):1.668~9.522]、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OR=6.203,95%CI:2.256~13.054)、手术时间(OR=2.396,95%CI:1.336~4.298)、手术出血量(OR=1.756,95%CI:1.177~2.619)、有激素治疗史(OR=4.536,95%CI:2.399~8.576)是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掌握患者的合并症和既往病史、激素治疗史,术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加强监测患者病情,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希望理论的阶段性健康教育与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的影响,为改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护理方法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采用类实验性研究,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32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32例住院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予以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基于希望理论的阶段性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恐动症、疼痛、膝关节功能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疼痛时间、经济基础以及合并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恐动症、疼痛、膝关节功能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希望理论的阶段性健康教育与护理可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恐动程度、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和康复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