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侧卧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12采用侧卧位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辅助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的8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稳定,内固定在位。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4~6)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75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6.5%。结论侧卧位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辅助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稳定、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2月,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14例采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联合组)。而另外14例仅采用常规PFNA固定手术治疗(常规组)。比较两组的临床与影像结果。[结果]两组下地行走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联合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与术后6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Harris评分和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联合组的VAS、Harris评分和ROM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评估方面,联合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末次随访时,联合组内固定物松动等改变显著轻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6):1515-151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法将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PFNA组给予PFNA治疗,DHS组给予DHS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股骨头坏死、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切出、钢板断裂)、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DHS组(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82%,低于DHS组的1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Harris评分各指标显著升高(P<0.05),且PFNA组Harris评分各指标显著高于DHS组(P<0.05)。末次随访PFNA组总优良率为91.43%,显著高于DHS组的71.43%(P<0.05)。[结论]PFNA和DHS均可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其中PFNA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低、预后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牵引床与手法牵引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1-12—2016-12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采用手法牵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手法牵引组),19例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牵引床组)。比较2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股骨大粗隆顶点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5~12)个月。与牵引床组进行比较,手法牵引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更短,X线暴露次数更少,术中出血量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股骨大粗隆顶点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满意,采用侧卧位手法牵引闭合复位在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而且不需要使用牵引床,术者掌握一定技巧后就可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牵引床仰卧位与无牵引床侧卧位下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4月,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3例采用仰卧常规骨折牵引床下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术,23例采用侧卧位无牵引下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与仰卧组相比,侧卧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22±1.94)个月。两组患者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6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髋屈伸、外展内收、内外旋ROM和Harri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患髋屈伸、外展内收、内外旋ROM和Harri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折影像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无牵引下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取得了与仰卧位牵引下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4):1264-1268
[目的]探讨撬拨复位结合Inter Tan内固定治疗延迟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2015年骨科收治的21例采用撬拨复位结合Inter Tan内固定系统治疗的延迟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延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采用Inter Tan内固定治疗的新鲜粗隆间骨折85例为对照(新鲜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和放射学参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虽然延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大于新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延迟组在没有明显扩大切口情况下完成了闭合复位,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撬拨复位结合Inter Tan内固定,可使延迟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达到满意复位、固定,同时并无明显扩大创伤。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4):2223-2227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50例,PFNA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DHS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发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PFNA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5/50),而DHS组为24.0%(1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PFNA组2例,DHS组3例患者骨不连合并内固定物松动,均实施二期翻修手术。术后3、6、9个月时,PFN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PFNA组50例中,解剖复位35例,功能复位12例,复位不良3例;DHS组50例中,解剖复位28例,功能复位17例,复位不良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除骨不连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82±1.46)周,DHS组为(14.23±1.61)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FNA固定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DHS固定,可使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早期行康复训练,而DHS仅适合治疗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和股骨近端防旋螺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7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31例采用DHS内固定,37例采用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 PFNA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DHS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12~22个月随访,平均(19.31±5.46)个月。PFNA组的术后下地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DHS组(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DHS组患者ROM和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而PFNA组两时间点间ROM和Harri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3个月,PFNA组患髋伸屈ROM及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DHS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间髋伸屈ROM及Harri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PFNA组的颈干角均显著大于DHS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固定物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内固定术相比,PFNA内固定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2—2016-07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43例股骨粗隆下骨折,20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有限切开组),23例采用闭合复位(闭合复位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初期内翻角、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内翻角丢失情况。结果 4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5(12~24)个月。与闭合复位组比较,有限切开组术中出血量更多,骨折复位质量更优,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末次随访内翻角丢失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输血例数、术后初期内翻角、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是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术中应根据股骨粗隆下骨折的解剖及移位特点在主要骨折块位置作小切口辅助复位,提高骨折复位质量,以利于骨折愈合并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结果 29例获平均随访10个月,平均3个月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按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89.7%。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60例采用关节置换,60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术前、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方面均优于置换组,而置换组在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0.01±6.76)个月。置换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及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明显早于固定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1个月,固定组VAS评分显著小于置换组(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置换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固定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及PFNA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个性化选择治疗方案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PFNA和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64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DHS术,观察组行PFNA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DHS和PFNA治疗,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PFNA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可作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闭合与有限切开加长Inter TAN髓内钉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5月收治并采用加长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42例(43髋)。其中,闭合复位固定15例(15髋),切开复位固定27例(28髋)。[结果]闭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切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两组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组在开始负重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上均显著晚于切开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VAS腿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与有限切开加长InterTAN髓内钉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转子下骨折均能获得较好效果,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好、固定可靠、恢复更快,为闭合复位困难时的不错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与DHS+TSP(动态髋螺钉及转子稳定钢板dynamic hip screw+trochanter stablizing plate)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8月本院收治的47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AO分型A2型)病例,其中24例采用PFNA内固定,23例采用DHS+TSP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关节功能,并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随访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周,3、6个月,1年复查。评价2种术式的疗效,分析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原因。[结果]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113±29)min,术中出血量(135±85)ml,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9±3)分,患者中有1例头颈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的病例,无髋内翻病例,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1)个月。DHS+TSP组平均手术时间(156±35)min,术中出血量(429±266)ml,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4±6)分,有1例患者术后因肺部感染死亡,2例出现头颈钉滑移,保守治疗后好转。PFNA较DHS+TSP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P=0.002(P<0.05),卧床时间短,P=0.000(P<0.05),出血量少,P=0.001(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更高,P=0.006(P<0.05)。[结论]PFNA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良好固定材料,在治疗上较DHS+TSP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23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1例因骨折复位不佳行有限切开PFNA内固定.结果 本组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非牵引床手法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牵引床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4-12—2016-02采用非牵引床手法复位(非牵引床组)与牵引床复位(牵引床组)PFNA内固定治疗10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2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1、3、6及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骨折固定、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术后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91例获得随访平均12.8(12~14.3)个月。2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牵引床组手术时间较牵引床组缩短约10 min,有一定的临床现实意义。2组术后1、3、6及12个月VA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牵引床手法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1 a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依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分,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2017-2023
[目的]探讨PFNAⅡ治疗AO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以PFNAⅡ共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110例,患者平均年龄83岁(622012年12月以PFNAⅡ共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110例,患者平均年龄83岁(6298岁)。[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106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598岁)。[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106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53年(平均1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1分(883年(平均1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1分(8895)分。所有随诊病人骨折愈合,无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或螺旋刀片切割等并发症发生。1例感染病人在取出内固定后愈合,3例骨折延迟愈合。平均手术时间40 min,平均手术切口4 cm,术中平均失血量120 ml。[结论]PFNAⅡ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个简单有效而且可靠的手术方法。它可以治疗所有AO分型的骨折,弥补了以往DHS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的不足。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术的患者,按围术期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加速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基本生活能力评分(改良BADL量表)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加速组在术后1、12、24、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4/40)vs(11/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速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6.82±0.64)d vs(9.21±0.83)d,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加速组术后3个月时Harris评分和基本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其中Harris评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围术期中应用ERAS理念是安全可行的,不但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生存质量,而且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双极股骨头半髋置换(BHA)手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1-01—2015-01诊治54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PFNA组),2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BHA组)。结果本组均得到随访平均12.4(12~18)个月,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肌酸激酶变化较BH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住院时间、内固定失败率较BHA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2周、6个月VAS评分及髋关节Harris评分较BH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BH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各有其适应证,合理选择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