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卫芳 《西部中医药》2004,17(12):19-21
疏胆汤由疏肝利胆药(大柴胡汤去生姜、大枣,加青皮、陈皮)配伍活血化瘀药丹参、石见穿等组成。经初步应用于临床治疗肝胆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并与对照组(大柴胡汤去生姜、大枣,加青皮、陈皮)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均为1997年10至1998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住院病人22例,门诊病人3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8岁,治疗组平均年龄36.9±9.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8.9±10.5岁,两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病程2个月至36个月不等,其中治疗组平均病程12.5±9.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疏肝利胆汤加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复方胆通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富裕,饮食结构不断提高,慢性胆囊炎也随之增加,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拟利湿疏肝汤治疗该病4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验方利胆汤治疗。经治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B超疗效,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囊B超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验方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田文君 《北京中医药》2017,36(4):341-342
慢性胆囊炎多表现为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有恶心、腹胀、嗳气、泛酸等消化道症状。中医辨证分型为肝气郁结型、气滞血瘀型、肝胆湿热型、肝阴不足型、肝胃不和型、肝胆郁滞型、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最为多见。发病主因少阳枢机不利,藏泄失司。病位在胆,与肝、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治疗常用柴胡、延胡索、香附、枳壳疏肝理气,以海金沙、鸡内金、金钱草、郁金利胆,大黄通腑,并根据血瘀程度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6.
周华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0):596-596
慢性胆囊炎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合理组方,自拟行气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0例,并与舒胆通片治疗的38例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0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宋国平 《河南中医》2007,27(10):38-39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胆囊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自拟疏肝利胆汤,对照组口服硫酸镁溶液及阿莫西林胶囊。结果: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及疼痛积分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八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经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以八物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治疗,对照组以元胡止痛片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9%,对照组为62.8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女科证治准绳》的八物汤为主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养阴利胆汤治疗肝阴不足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肝阴不足型慢性胆囊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养阴利胆汤,对照组给予茴三硫片。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腹部B超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养阴利胆汤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胆囊影像学变化,对肝阴不足型慢性胆囊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行气利胆汤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慢性胆囊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其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以及胆囊彩超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效率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行气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治疗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口服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8例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9%、对照组7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为了观察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128例,6周为1疗程,随访1年。结果治愈38例,显效67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3%。结论利胆汤对慢性胆囊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化痰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6年10月-2002年12月用化痰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蒙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胆囊炎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蒙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各24例。结果:蒙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70.8%,蒙医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结论:蒙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疗效,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以瓜蒌二参汤水煎剂治疗冠心病 ,总有效率 98%。提示该方具有益气和血 ,通阳散结 ,祛痰宽胸之效 ,是为标本兼顾治疗冠心病的理想方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胆康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分别予胆康汤和消炎利胆片治疗,两组均服药4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中医证侯总积分比较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康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胆囊内声像。其疗效作用优于消炎利胆片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清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清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治疗77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21~70岁;病程6个月~10年.对照组25例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20~70岁;病程6个月~10年.常见发病诱因有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情志内伤,过度劳累.经B超检查治疗组合并脂肪肝者5例,胆结石者5例;对照组合并脂肪肝者3例,胆结石者2例.  相似文献   

19.
李蕾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10):2361-2362
目的:观察疏气定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口服疏气定痛汤加减方,对照组33例口服甲硝唑片和左氧氟沙星片,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20天。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分别观察两组的症状积分;治疗结束时观察两组的疗效;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患者,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1.4%、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积分分别是5.6±2.8、9.1±3.7,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是18.75%、45.4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气定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抗生素,并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张秋霞 《中医研究》2003,16(2):31-32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缠绵 ,易反复发作 ,笔者在临床上使用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86例患者中 ,男 35例 ,女 5 1例 ;年龄最大 6 3岁 ,最小 32岁 ;病程 :1周~ 6个月 2 9例 ,6个月~ 1年 2 3例 ,1~ 2年 19例 ,2年以上 15例。其中合并胆结石 2 4例 ,脂肪肝 17例 ,胃炎 19例。2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胆囊炎西医诊断标准。(1)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 ,或伴右肩胛区疼痛 ;(2 )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 ,进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