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社会认同和控制感在我国居民社会排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排斥量表、认同融合量表、需要威胁量表的控制感分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我国1719名居民进行测查。结果:社会排斥与社会认同、控制感、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绪均呈显著负相关,与负性情绪呈显著正相关;社会认同和控制感在社会排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显著;且社会认同、控制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结论:社会排斥既可以直接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水平,还可以通过社会认同和控制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456名大学生,采用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简式中国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幸福感指数量表(IWS)进行测量。结果: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在控制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后,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依然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38下降到-0.27,P0.01);外倾性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亦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29下降到0.19,P0.01)。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能在神经质、外倾性及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角度入手,探讨羞怯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使用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86名11-20岁之间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羞怯量表、情绪调节策略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量。结果: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羞怯与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使用频率之间起中介作用;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羞怯与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使用频率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羞怯与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四川护理专业中职生进行调查,发现护理专业中职生心理症状较常模严重,且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其中抑郁、焦虑因子对主观幸福感预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居民社会阶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社区认同和控制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主观社会经济地位MacArthur量表、社区认同量表、控制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绪量表对全国范围内500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会阶层、社区认同、控制感和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社会阶层分别通过社区认同和控制感的中介作用,以及社区认同和控制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结论:社区认同和控制感在居民社会阶层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社会支持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和情绪调节量表对252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结果:1企业员工社会支持与表达积极情绪、管理消极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0.38;P0.01),表达积极情绪、管理消极情绪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37,0.47;P0.01),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26,P0.01);2表达积极情绪和管理消极情绪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7%和77.4%;3不同性别、年龄、职位、岗位的员工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情绪调节、主观幸福感的程度不同。结论: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都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表达积极情绪、管理消极情绪在对支持的利用度和主观幸福感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学生运动员的自尊和心理弹性在其情绪稳定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以南京、苏州等地的266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采用情绪稳定性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进行施测。结果 (1)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运动员的情绪稳定性、主观幸福感、自尊和心理弹性之间两两呈正相关(P均<0.05)。(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大学生运动员的情绪稳定性不仅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还通过三条路径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即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心理弹性的单独中介作用、自尊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P均<0.05)。结论 大学生运动员的自尊和心理弹性在其情绪稳定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抑郁症状的关系,探究母亲亲职压力和儿童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亲职压力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北京市4所小学的儿童及其母亲进行调查,收集有效数据484份。结果:(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抑郁症状不存在直接的预测作用;(2)母亲亲职压力和儿童表达抑制分别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儿童抑郁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母亲亲职压力与儿童认知重评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儿童抑郁症状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既可以分别通过母亲亲职压力和儿童表达抑制预测儿童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母亲亲职压力和儿童认知重评共同预测儿童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作用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埃森克简易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①人格的外倾性特质显著的正向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神经质特质显著的负向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显著地正向预测消极情绪;②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会支持在外倾性特质预测幸福感的作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会支持在神经质预测幸福感的作用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中,要重视提高自我核心评价能力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特别是针对神经质特质大学生,提高核心自我评价,既提高他们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感、自立等能力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以及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相对剥夺感和妒忌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抑郁影响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选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相对剥夺感量表、妒忌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795名中国成年人施测。结果:(1)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相对剥夺感和妒忌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抑郁的影响中分别发挥着单独中介作用。(3)相对剥夺感和妒忌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抑郁的影响中发挥着链式中介作用。结论: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越低,个体体验到的相对剥夺感和妒忌情绪越高,抑郁越严重。相对剥夺感和妒忌在这一影响中发挥了链式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军校学员骨干情绪智力、情绪劳动策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情绪劳动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51名军校学员骨干进行调查。结果:(1)情绪智力与表层行为、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相关显著,情绪智力与深层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深层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相关不显著;(2)表层行为在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军校学员骨干的情绪智力越高,其深层行为越多,表层行为越少;军校学员骨干的情绪智力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也可通过减少其表层行为,进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在个体和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关系。方法:采用就业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主动性人格量表以及幸福感指数量表对490名高校毕业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就业压力之间存在双向负作用;②社会支持和主动性人格均负向预测就业压力,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③就业压力在社会支持、主动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观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主动性人格与就业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在社会支持与主动性人格影响下主观幸福感与就业压力之间存在双向中介效应。通过提高社会支持、培养学生主动性人格、提升主观幸福感,可以显著降低大学生就业压力,并反过来促使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公务员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之间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方法:选取307名公务员(男191人,女116人;年龄24~58岁),采用幸福感指数(IWB)、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量表(CSS)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公务员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能预测主观幸福感(β=-0.15、0.14、0.21、-0.15,均P0.01)。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12.5%;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30.88%、9.20%。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同时考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中介作用时,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不再显著(β=-0.07,P0.05),生活事件通过社会支持预测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进一步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中介效应大小为50%。结论:公务员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平衡时间洞察力在主观社会地位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时间洞察力量表、主观社会地位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787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并使用Deviation from the 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DBTP)法计算平衡时间洞察力。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主观社会地位与幸福感正相关,DBTP与主观社会地位、幸福感负相关。(2)中介分析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后,DBTP在主观社会地位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主观社会地位通过影响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认知进而影响其幸福感。结论:平衡时间洞察力可以部分地解释主观社会地位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实现平衡时间洞察力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拟从情绪调节策略角度入手,探讨情绪调节效能感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以年龄15~18岁(M=16.42,SD=1.08)之间的757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试焦虑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情绪调节策略量表,探讨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与考试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考试焦虑与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中学生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与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中学生表达抑制策略使用频率与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与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中学生认知重评策略在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测量36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①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在0.12至0.28之间,P<0.05);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8,r=-0.47,P<0.001).②自我和谐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当自我和谐进入回归方程时,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β=0.10,t=1.87,P=0.06);自我和谐在社会支持与消极情感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当自我和谐进入回归方程时,社会支持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从-0.28降为-0.16(t=-3.21,P=0.001).③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和谐是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变量.结论:社会支持通过自我和谐的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社会支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未来时间洞察力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情感量表2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607名面临找工作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未来时间洞察力能够对主观幸福感造成显著的正向影响;(2)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显著,其中介过程有双重中介和链式中介。结论: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幸福感既有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效应来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与压力知觉在贫困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大学生感戴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压力知觉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对677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感戴与心理资本(r=0.405,P0.001)、主观幸福感(r=0.419,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压力知觉(r=-0.280,P0.001)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与压力知觉(r=-0.559,P0.001)呈显著负相关、与主观幸福感(r=0.509,P0.001)呈显著正相关;压力知觉与主观幸福感(r=-0.584,P0.001)呈显著负相关。2Amos Bayesian SEM分析表明,心理资本与压力知觉产生的链式中介效果的平均值为0.031,其95%的置信区间为0.023~0.040,因不包含0值,因此,链式中介效果值在0.05水平显著。结论:感戴除了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直接预测作用外,还可以通过心理资本与压力知觉的链式中介作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大学应届毕业生感知可雇佣性对积极求职行为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以及求职自我效能感在其间起到的中介作用与性别起到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感知可雇佣性量表、求职自我效能感量表、积极求职行为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550名2019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1)感知可雇佣性对积极求职行为和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求职自我效能感在感知可雇佣性与结果变量(积极求职行为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性别调节感知可雇佣性与求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在感知可雇佣性-求职自我效能-结果变量之间形成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具体而言,相比于女生,男生的感知可雇佣性通过求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而带来的积极求职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效应更强。结论:感知可雇佣性也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重要个体资源,它对结果变量(积极求职行为和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社会排斥与社会支持在主观社会阶层和我国居民的获得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主观社会地位量表、社会排斥体验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获得感量表对我国1643名居民进行测查。结果:主观社会阶层与社会支持和获得感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排斥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排斥和社会支持在主观社会阶层和获得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显著;且社会排斥、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结论:主观社会阶层既可以直接正向预测获得感,还可以通过社会排斥和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获得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